文 王建英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两个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机构的衔接,而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则是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因此,幼儿园不但要做好大班幼儿入小学的“幼小衔接”,而且要做好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幼儿园新生入园的“衔接”工作不能停留在“外衔接”和“内衔接”,重要的是幼儿个体的“自衔接”。
当一个涉世未深的幼儿从备受呵护的家庭中,步入即将要独立面对、独立生活、独自交往、独自成长的幼儿园集体环境时,每个个体表现出的行为、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勇往直前,有的幼儿束手无策。幼儿需要以独立的状态面对新的环境。家长不知道迈出这一步对幼儿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是快乐、自信和憧憬,是伤害、畏惧和恐慌?因此,“家园衔接”应成为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重点。
“家园衔接”是幼儿园与家庭两方面的“内衔接”和“外衔接”,而内、外衔接的真正对象是幼儿个体的“自衔接”。一切“衔”和“接”都应该从幼儿自身出发,做好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准备。
入园初,很多家长向幼儿园提出了一些看似合理的要求。例如,幼儿不会如厕,教师要多照料;幼儿挑食,教师不要强迫进餐;幼儿爱动手打人,教师要多留意;幼儿园应该让家长陪读,可以随时探视……更有甚者,个别家长悄悄将录音笔放在给幼儿身上。这些要求和做法让幼儿园和教师应接不暇,甚至有些寒心。其实,家长应该明白,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是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生活,是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面对新的环境,家长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各种独立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的简单认知、与他人的相处之道。0至3 岁幼儿在有家庭和家长陪护的成长过程中,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家长只有悉心做好家庭的“内衔接”工作,这样才能减缓衔接坡度。
在新生入园前中,幼儿园要做好一些基础性的衔接工作。例如,幼儿园装扮得“漂亮”一些,投放的玩具“好玩”一些,教师的形象“亲和”一些等。作为幼儿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群体,幼儿园应该思考:我们迎来的是怎样的个体?他们来到这个群体,会有哪些不一样?怎样接受这些“不一样”?这需要幼儿园注重做好“外衔接”,降低幼儿适应新群体生活的“身心坡度”,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幼儿个体的“内在自衔接”是由外到内的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知心、贴心、暖心”的“外衔接”的渗透和作用。
多年新生入园的经验使幼儿园更加了解和熟知幼儿需要的“身心准备”和内在需求。除了环境创设、玩具投放,幼儿园更应该从“心”出发,这个“心”就是童心。
一是做好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应该及早开展幼儿入园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笔者认为,最迟的早期衔接应该在幼儿入园的前半年开始,越早效果会越好。幼儿园可以给家长提供《入园须知》和《入园指南》,指导家庭开展幼儿的习惯培养和生活能力培养。
二是开展短期“阶段式的衔接活动”。每年六月初开始,幼儿园开始进行新一轮生源的摸底和登记工作。此时,幼儿园可以成立“入园指导站”,开展“晒娃”行动,让家长知道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应该做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家庭育儿观。
三是开辟“衔接绿色通道”。幼儿园利用暑假开展“来园体验日”活动,让幼儿对幼儿园环境有所了解,参与由即将带班的教师组织的游戏等活动。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大手拉小手”混龄适应暑期体验活动,让部分升入中、大班的幼儿一起参与,带着即将入园弟弟妹妹一起体验,让他们感受群体游戏和结伴游戏的快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
四是组织“贴心、暖心”活动。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以自由活动的方式,在一定区域内自主活动。教师则在一边“看”,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以便“知此知彼,应对自如”。
幼儿作为“被衔接”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园衔接”能否顺利,更多取决于家长的前期作为。面对新环境,家长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家长要让幼儿知道即将面临的环境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要求;幼儿与陌生人相处时需要哪些沟通技巧;面对新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的事,幼儿应该如何应对和求助;新环境会有哪些诱惑和挑战,等等。
二是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认识到幼儿生活能力的不足,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家长应该和幼儿共同面对,积极准备,而不是被动适应、等待,让幼儿远离“恐园忧虑症”。家长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到位,往往使幼儿患得患失。
三是提升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家长在呵护幼儿的同时,更应该鼓励他们拥抱新的环境,大胆接纳新的事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家园衔接”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互相配合。成人只有进行有效衔接,才能让幼儿健康、快乐地迈好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