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晨琳
绘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内涵丰富,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绘本资源包括教师对阅读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多元化投放、绘本教育生长点的挖掘、亲子绘本启发式阅读以及综合性阅读等方面。教师要重视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其丰富的教育价值,以适宜的幼儿绘本为载体,将相对静态的阅读与多元动态的区域游戏有机融合,培养幼儿倾听、理解、表述、交流、欣赏等能力,让幼儿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园在了解幼儿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阅读区域。起初,教师将阅读区与其他区域游戏互通,机械融合,发现幼儿在吵闹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安心阅读。于是,教师在与幼儿讨论后,决定将阅读区搬至安静、独立的午睡房区域,为幼儿创设一个宁静、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
如果在阅读区投放单一的绘本,就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纸和笔,鼓励幼儿随时“涂鸦”阅读中觉得有意思的内容和情景;教师可以提供适宜的手偶、头饰、图片、蓝牙音响等多元化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自信、大方地展现出来,进而实现由静态阅读转为动态阅读。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后,会与同伴合作讨论、分工角色、表演故事。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一些障碍。教师可启发幼儿播放蓝牙音响,引导幼儿模仿对话,自主发挥创意,以此激发幼儿的绘本阅读兴趣。
绘本本身是一个图画书,阅读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气质、个性、能力、兴趣,都有其独特的喜好与特点。绘本不仅有助于幼儿提高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绘本读物,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例如,在小班,教师挑选绘本时注重简单易懂的画面,以便幼儿通过画面“读懂”绘本;中班时,教师更注重绘本的趣味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幼儿;到了大班,教师会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的符号、颜色等细节,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
绘本是将图画和文字进行完美结合的阅读载体,为幼儿呈现的是一个个新奇、独特又神秘的世界。教师要顺应幼儿的阅读兴趣,将绘本教学和区域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对绘本具有更加丰富、深刻和个性的体验和理解。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创设区域游戏环境。例如,在《蜗牛的日记》主题课程中,小蜗牛走进了幼儿的世界。这个绘本故事从科学的角度,介绍蜗牛的特点、生活,充满童趣。幼儿对蜗牛产生了好奇:它的牙齿在哪里?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有脚吗?带着一系列问题,幼儿打开了绘本,在绘本中寻找答案。幼儿了解到蜗牛有许多牙齿,找来放大镜,在科学区观察蜗牛的牙齿;在美工区,幼儿通过观察蜗牛的形状,用空气黏土捏出各种各样的蜗牛。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绘本是游戏的主要媒介。教师通过运用绘本,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体验。在了解绘本的基本构造后,幼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绘本:在自然角,幼儿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记录种子的变化,装订成植物的生长绘本;在建构区,幼儿将每次的游戏计划整理、归类,最终形成游戏计划绘本。在阅读绘本中,幼儿往往会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情节,当与五彩缤纷的故事相遇时,能更好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只能出现在阅读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绘本渗透到班级的各个区域活动时,绘本就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回归生活,呈现多元价值。
小班绘本《点点点》中,最突出的就是“红、黄、蓝”这三个颜色的点点。三个点点从变化大小、排列组合等不同的变化方法来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受绘本的趣味性。绘本虽然是静态的,但是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指令,如摸一摸会变色、摇一摇会变多。教师可以围绕绘本中的主题线索“三原色”拓展区域游戏:在益智区,教师投放不同排列组合的任务卡,让幼儿通过任务卡的形式,发现点点在颜色、大小上的不同排列规律;在科学区,教师提供“变色”游戏的材料;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开展“点点抱团”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听口令,把“玩”和“听”结合起来,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中班绘本《蚂蚁和西瓜》中,小蚂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幼儿在绘本中接触的蚂蚁世界是平时很难观察到的。蚂蚁居住的地方怎么样?如何在建构区构建一个蚂蚁的家?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蚂蚁穴,使其了解蚂蚁穴的空间构成和功能;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讨论,设计自己想要建构的蚁穴。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了解到蚁穴就像迷宫一样,弯弯扭扭,高低不同。幼儿与同伴讨论、选择建构材料、确定建构方法,不断拓展游戏经验。
大班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具有童谣色彩的图画书。蔬菜趁着老农离开菜园之际,个个成了精,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等老农回来,蔬菜已然熟透……当蔬菜被赋予新的生命时,绘本剧的情境被打开,幼儿发现蔬菜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日本绘本作家松居直先生曾说过:“绘本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绘本中隐藏的游戏价值,让幼儿在游戏中爱上绘本、理解绘本、表现绘本,促进幼儿主动、生动、灵动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