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颖婷
本土资源是当地最为普遍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源。教师只要将其巧妙挖掘和利用,就能丰富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自我供给”。教师本土资源观就是教师对促进和改善教学的相关要素保持一种独特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时刻认识到显性本土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挖掘隐性本土教学资源,注意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要素,进而优化教学活动的高级心理活动或明显的心理倾向。但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幼儿园课程、资源价值等缺乏全面认识。本文就重塑教师本土资源观提出“三步策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资源观,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资源的价值,学会开发、选择、利用周围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改革40 年:学前教育》一书中指出:“当地资源给孩子提供了最直观、最形象、最容易获取的资源。”这些资源中有司空见惯的资源,有平时被忽略却深含教育意义的资源。为了帮助教师厘清本土资源,我园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摸底了解,成立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我园对资源库进行分类规划。例如,资源的取用怎样更方便,如何跟进资源使用过程,是否可以根据资源的使用效果和次数划分资源等级等。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园本化机制,确定本土资源挖掘和利用的主体、资源范围、使用空间、储备和更新要求、评价指标,从上至下分步实施,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评价、有反馈。例如,3 个年级组的资源库都建立各自的职责小组,由年级组长统筹管理,组员协同管理,实行轮值制度。除此以外,幼儿园还应当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课程主体意识,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设计与评价,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
本土资源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教师和幼儿的探究活动。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利用资源时不会搜索已经成立的电子资源库,往往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使用便捷的资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分层式和任务式的方式,呈现本土资源,让教师和幼儿“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与本土资源充分互动。
一是鼓励幼儿参与本土资源材料的收集,将材料开放式地呈现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例如,可以选用大型透明筐或纸箱等容器陈列本土资源,与幼儿共同制定标签,标签旁可以标清楚材料数量,让幼儿和教师随手可取。本土资源材料陈列的互动性和可视性,有助于师幼在繁多的本土资源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和课程资源,在创作与生成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新的灵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园级、年级、班级建立三级“资源共享站”,实现分层式呈现。例如,教师在一个角落开辟小小的“资源回收站”。幼儿容易前将家中废旧盒子、瓶罐等清理干净后投放到“资源回收站”,再由教师整理、筛选,投放到“资源共享站”。
三是本土资源材料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关,有一定的任务意识。例如,在美工区投放树枝材料时,小班教师仅投放树枝、颜料,幼儿可以进行蘸取绘画、滚动、敲打等多种创意游戏;中班投放长短粗细不同的树枝、颜料、绳子、黏土、剪刀、胶水等,增加创意组合玩法;大班投放不同种类的树枝、颜料、规律卡片、画笔、纸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材、创意制作。
部分教师“只见资源,不见儿童”,更多地关注是否利用了本土资源,而忽视如何通过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园所交流、备课组活动等途径,在园级、年级、班级层面开展共享交流活动。例如,在备课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深度挖掘园内园外的各种物质、文化、场地资源,最终形成与幼儿经验相链接的资源利用表和资源地图。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让视野与思想碰撞。幼儿园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是重塑教师资源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观摩可以直观了解优质幼儿园资源利用、环境创设、活动设计、特色展现等情况。观摩结束后,幼儿园可以组织分享活动、专题讲座。
二是做实园本培训,让理念与行为对接。幼儿园要针对教师在本土资源利用中的困惑,确立教研主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发展性。例如,园本培训要吻合与提升教师某一方面资源利用能力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大自然、大社会是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的天然课堂。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走出幼儿园,充分考察周边资源,探索身边事物,挖掘教育素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让幼儿直观了解农耕,教师可以事先到农耕园实地调查,对现场进行拍摄,预设行进路线和活动内容。
当前,教师已经认识到课程的发展价值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实现。教学上的反思性实践和教师本土资源重塑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的本土资源意识离不开反思,既能促进教师提升对本土资源的利用能力,又能促进本土资源联结幼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