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满足:大学生“短视频迷”的研究

2022-11-08 10:58裴培
声屏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镜像网红

□裴培

在短视频庞大的用户群中,大学生逐渐成为一支主力军,短视频的普及使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本文认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正好为解读短视频中创作者与受众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富启发性的认知视角。

理论回顾:镜像符号与短视频

镜像符号。“镜像理论”这一概念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对主体建构作出的总结,该理论伴随着两个重要支撑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恋,是指婴儿在出生几个月时就有了对自己身体和外部世界的意识,直至6-18个月后逐渐产生主观认识,也是在该阶段,婴儿在镜像和周围人的识别下找到了自己身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对自己的镜像产生了自恋性的识别。从镜像阶段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追求某种作为自我的形象,即主体识别镜像时所发生的转换,镜像认同是欲望的投射,而理想的“我”是沿着想象的路径获得的。

镜像符号与短视频。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尤以媒介的迅速发展为背景,视觉狂热与影像增殖既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崛起,也促进了凝视理论在照片、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中的显现。在碎片化时代,银幕前的观众与镜子前的婴儿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受众用短视频代替了传统的图文阅读,通过屏幕实现自我的幻想,在与主体的不断对抗中将短视频看作追求理想身份的典型,以满足自我的视觉渴望。

屏幕中的理想自我。在虚拟空间和大众想象的双重影响下,人们通过屏幕上呈现的画面找到另一个自己或理想的自己,这种碰撞所产生的同一性被称为“格式塔视觉”。从媒介身份建构的角度来看,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作品通常都是为了展示理想化的自我,以及实现他人对自身认同的愿望。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受众的自我需求表达,为情感共鸣提供了强力支撑,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互动链,屏幕上的镜像对于研究大众自我呈现的新特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他者凝视。镜像理论对“凝视”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我在看,另一种是我被他者看。前者是受制于“我”的凝视,基于“我”的想象和解读,可以概括为对自我形象的定义和评价;后者则认为对他者的凝视会使主体对自身产生质疑,从而产生自我意识机制,促进主体自我形象的建构。凝视是衍生作品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作者乐于被注视和参与,但凝视所引起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数字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掩蔽,短视频创作者过于沉溺因他者的认同与肯定所带来的双重的虚假的快乐。

短视频与短视频迷。杉德卫斯认为“迷”是固定地、有规律地、情绪性地投入一个文本,此文本来自书籍、电视剧、电影、音乐等,任何流行符号皆可。短视频的碎片化特征不仅使受众对其产生依赖,甚至使部分受众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其产生了迷恋,因此“短视频迷”是指那些对短视频情有独钟,并且有规律、有感情地投入到短视频中的特殊受众群体。目前,短视频逐渐成为“短视频迷”获取快乐的直接方式。然而,错误认同也是一个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娱乐至上的视频内容导致“短视频迷”陷入对镜像的迷恋和错误的认知困境。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对短视频的认知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笔者将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方式对某大学部分短视频成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以获取更加详细的资料,并聚焦如下问题:第一,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基本概况;第二,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动因及其影响;第三,大学生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用镜像理论来阐述大学生沉浸在短视频世界的内在动因与他们的情感需求之间的重要关联性。本次研究的部分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及部分谈话内容如下所示:

表1 部分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表2 部分谈话内容

镜像满足:“短视频成瘾者”的特殊受众养成成因

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情绪表达。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将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视为一面“镜子”,通过浏览短视频来反观自己,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短视频呈现的内容主要是正面的,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学生与生俱来的勇于追求新事物的精神。作为沟通的桥梁,短视频平台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鼓励”他人,这些积极的、正面的形象表明,大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幸福感。笔者在深度访谈中问及“您认为看短视频对你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时,受访者纷纷给出了类似的答案。部分如下:

“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视频,见到了没去过的地方,也听到了没听过的音乐。而且,我也会自己拍短视频分享身边的事情,网络上的人也可以和我一起感同深受人和事。”(访谈编号:2020006)

“有时候在视频里看到别人开心的故事自己也觉得开心,会有一种治愈感。”(访谈编号:2020007)

“我用抖音已经很多年了,最初的目的是觉得流行,好像每个人都在玩这个,后面逐渐发现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它会带走我的不开心,第二天能再满血复活。”(访谈编号:2020004)

大学生在短视频中的自我表达是呈现多方面的,技术门槛的降低为大学生自由表达敞开了大门,短视频平台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渠道,从本质上来看,“视觉文化”拓宽了艺术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力。娱乐和放松往往是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缓解压力的显性要求,从调查中不难发现,不同学生在回答自己最喜欢的视频类型时存在显著差异(“短视频迷”观看短视频内容情况如下)。为了获得心理愉悦和治愈感,女大学生普遍喜欢观看化妆、旅游、宠物等视频,而男大学生则更喜欢技术性强的视频。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文化产品创造者所创造的短视频有其独特的观点和价值,满足了青年群体表达自我和追求归属感的精神需求。

表3 “短视频迷”观看短视频内容情况

虚拟世界的身份认同。短视频的多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由旁观者转向参与者。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叙述者,大学生美好的校园生活为短视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学生往往渴望在短视频中展示自己,别人也渴望在其他人的短视频中找到自我,就像访谈编为2020005的同学说的那样:“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别人家孩子’身边长大的,我也希望能有个地方可以证明自己。”正是这样一种平民式互动体验的原始情感让大学生深陷其中无可自拔。

一方面,大学生拥有自主的生活和独立的思维,这也是他们成为短视频忠实用户的客观因素。这个群体追求个性化发展,而短视频的虚拟世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创作往往是在诸多观众的凝视下完成的,作品代表了他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当下主流时尚的解读,这种文化表象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映射,短视频平台中的点赞功能正好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短视频平台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互动仪式链,在同一个领域共享视觉符号,寻求身份认同,受到他人的赞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分。

不切实际的网红幻想。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UGC内容,意见领袖的身份逐渐转变为偶像化身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力量。“网红”随着这种变革蜂拥而至,并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可以通过生产优质的内容吸引粉丝,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靠直播赚钱”也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方向。

想象的映射会让受众无意识地把“网红”这一角色看作自我的化身,如果把观看短视频的观众看为B,把网络红人看为b,现实生活的镜像看为A,网红所反映的镜像看为a,那么观众B借助短视频中营造出的“理想自我”网红b来实现身份认同,并通过独特的人设、特殊的风格构造出一个理想的形象a,从而实现自我在现实世界中梦想的网红镜像A(如下图所示)。

镜像关系图

如访谈编号为2020009的同学所说:“感觉如今当网红门槛越来越低,唱一首歌、跳一段舞,哪怕只是简简单单地回眸一笑,只要遇到了合适的时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如今快餐式消费文化证明了互联网思维,网红现象说明短视频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和表达自我的平台。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对公众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结论与思考

以往的研究简化了短视频与“短视频迷”之间的关系,将后者看作是前者的生产机制,并且将“短视频迷”沉溺于虚拟世界视为一种潜意识的被动行为和放纵,但在“短视频迷”主动选择观看短视频的本质问题上缺乏社会学思考。

本文基于镜像理论打破了这一刻板的理解,通过研究发现短视频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爆炸式传播,一方面与短视频平台的精心包装以及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叙事风格有关,另一方面短视频创作者和受众都可以在银幕镜像中寻找到自己的所需,欲望与心理的寄托驱使他们沉溺于短视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总的来说,大学生沉溺于短视频与对现实生活的情绪表达、虚拟世界中的身份认同、网红的不切实际幻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短视频及其衍生产品弥补了其特殊社会化过程中的情感缺口,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

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地球村”从理想转变为现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正在消失。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平台为大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渠道,为大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舞台,但同时也让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从虚拟世界中解脱出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平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督,更需要每一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短视频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镜像网红
镜像
不要上“网红”的当
镜像
网红滚滚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ВаНхУН»
镜像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