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朝阳
弗洛伊德在谈及梦的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时曾这样说:“我们将梦实际上告诉我们的东西称为梦的显意(the manifest dream-content),而将其背后所隐藏的……称为梦的隐意(the latent dream-thoughts)。”弗洛伊德的这番话非常适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艺术的本质即“造梦”,电影艺术因其语言与梦境完美匹配,更可谓“造梦工场”。如果把艺术创作看作编码,那么艺术欣赏就是解码。解码意味着不能满足于编码的表面意义,而应该通过分析各种细节和线索,深入到艺术文本真正想要表达的第二层表意系统中去。
由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制作的动画短片《父与女》(Father and Daughter,2000),获得 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它以充满诗意的印象派画风和令人伤感、引人遐思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人性的深渊,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绝大多数观众却对其有所误读,对影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父女之情”这第一层面,无法领略到影片暗含的“恋父情结”的内在魅力。然而,在实际的文本接受中,尽管观众没有读懂其深层含义,但也能获得足够的审美享受和情感满足,这种情况即使在电影史上也颇为罕见。那么,如果深入到影片的基底,人们又将发现怎样的深渊?
《父与女》这部动画短片没有人声和对白,只有手绘的画面和背景音乐,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在一个秋日的温馨的傍晚,父亲和五岁左右的女儿骑着一大一小两辆单车,骑过林间小路、草地、高坡来到一条大河的岸边。父亲抱抱女儿然后登上了小船远去,女孩则在河边静静地等待,直到太阳落山父亲仍迟迟不归,女孩只好独自骑车返回。此后,女孩经常骑车来河边等候,然后失望而返,每次她都会在路上遇到一些骑着车迎面而过的老人。渐渐地,女孩长大了。少女时期的她和小伙伴们一起骑车到达这里时,她第一次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在小伙伴们的召唤下经过了这个她经常等待的地方。再后来,她与恋人一起骑车经过这里时,坐在后面的女孩只是伸出头张望了一下远处的水面,并没有下车。多年过去了,女孩身为人妇、人母,和丈夫一起骑车带着两个孩子来这里,丈夫和孩子们嬉戏玩耍,但她只是独自眺望着那片水的远方。季节不停地变化,女孩转眼老去。她总是一个人骑车来到水边,眺望父亲当年离去的方向,这时从她身边骑车经过的不再是老人,而是和小时候的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直到河水干涸化为滩涂,女孩也已至暮年,她推着单车再次来到水边。单车反复跌倒,而她也最终放弃扶起单车的想法,走向那个她向往了一生的远方。她来到河底沙滩上的小船边蜷缩着身子躺在小船里。忽然,她好像看到了什么,急匆匆地站起身向那里跑去。此时,时光开始倒流,在奔跑的过程中,她逐渐变得年轻,直到变成20岁左右的样子。她停止了奔跑,他的父亲就站在她的面前,父亲还是当初离去时的样子。父女二人面对面凝视着,迟疑着,沉默着,然后相拥在一起。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单纯地讲述父女情深的一部短片,理由即在于影片的表意系统由河流、河岸、单车、人物等基本意象构成,所表达的含义有两个:其一,岸上代表今生今世,河流代表死亡。父亲乘船而去意味着他英年早逝,单车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四季的变化代表时光的流逝等。人们在此世界(岸上)往来穿梭,大限一到即去远行(河流与船)。其二,女孩的一生都在思念中等待着自己的父亲,历经了童年期、少女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最终也去世并与父亲“重逢”。
应该说,这种理解是不错的,但如果思考只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话,就无法解释作品中更多的隐喻和象征,也低估了作品如同深渊一般深邃的思想。因为这只是短片的第一层表意系统,即电影的“显意”。显然,电影的显意无法合理地解释以下问题:一、为什么女孩以少女的姿态而不是在她年龄更大的时候,才第一次经过了她经常等待的地方,并且紧接着的画面为什么是单车车轮转动的特写?二、为什么丈夫和孩子们无法缓解女孩的忧郁?三、为什么影片没有关于女孩母亲的任何交待?四、为什么时光倒流,女孩最终以20岁左右的样子而不是以影片开头时小孩子的样子与父亲相拥?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第一层表意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叙事”本身,即描述一个事件、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的完成过程,即表面上看起来所发生的一切;第二层表意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表意”,即在完成叙事任务的同时,巧妙地传递隐藏在叙事背后的思想。电影的双层表意系统如下:
能指/五种表现材料 所指第一层表意系统外延 画面、音响、音乐、话语、文字 故事材料能指 所指第二层表意系统内涵 镜头的组合、声画的组合、影片文本 故事得到的表现
在《父与女》这部短片中,导演除使用隐喻象征手法和音乐完成了第一层表意之外,还利用非正常叙事和画面中的特殊意象完成了第二层表意。下面对以上问题逐一分析。
一、为什么女孩以少女的姿态而不是在她年龄更大的时候,才第一次经过了她经常等待的地方,并且紧接的画面为什么是单车车轮转动的特写?小女孩变成少女,意味着她的人生旅途开始向成人阶段迈进,开始有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交,从这一刻起她就不能再“原路返回”,而是需要“进化”。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象征着小女孩心理上的成长过程,也是人格正常发展的历程,因为“停滞”将导致不完整的人格“进化”过程。关于这一点,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同样也能解释,即每个人都受到来自远古的、一直遗留至今的集体潜意识的制约,从而不得不按照社会的规范和习俗去生活。因此,少女阶段是小女孩正式踏上社会生活旅途的前奏,而单车车轮不停地转动意味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之轮。因此,正是在“社会生活”的召唤下,她才第一次经过了那个她经常驻足的地方,但是这种“经过”只是表面上的经过,小女孩的内在人格实际上依然是“停滞”的。
二、为什么丈夫和孩子们无法缓解女孩的忧郁?当女孩成长为妻子和母亲时,全家人一起在水边玩耍,女孩却一如从前一直忧郁地眺望着远方。实际上,自从父亲离开之后,她似乎就再也没有开心过,画面中的她始终笼罩着浓浓的忧伤。这说明她心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牵挂,使她无法再感受生活本身的快乐,这是非常不符合生活常理且令人生疑的地方。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就人类的生活经验而言,几乎没有人会因为父母的去世而闷闷不乐一辈子,尤其当一个人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之后,其生活重心必然就会转移,不太可能因为父母去世而不能自拔。人类的本能与动物相似,似乎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甚于爱自己的父母。人虽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但依然无法改变其自然属性,因为人必须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人,然后才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殉情、“来世再见”这样的行为和誓言是爱情的专属。不论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还是《牡丹亭》里“人鬼情未了”的浪漫爱情故事,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经典艺术作品中,但凡跨越时空、阴阳相隔却纠缠不断的微妙情感,绝对不是亲情而是爱情。这些沉淀上千年的集体潜意识,早已构成人类的某种观念模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虽然亲情同样感人至深,但只有爱情才更具有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的魔力,才会成为古今中外的艺术永恒题材的深层心理原因。
影片中的小女孩即使在结婚生子以后也无法消除对父亲念念不忘的忧郁思念,这是极不寻常的,原因即在于:离开她的那个人不仅仅是她的父亲,更是她幼小灵魂的情人。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药,如果有什么例外那就是爱情创伤。
三、为什么影片没有关于女孩母亲的任何交待?正如丈夫和孩子们的存在无法消除女孩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一样,母亲的缺席也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即保持父亲的形象在女孩心目中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为只有将父与女的情感独立于女孩对于其母亲、丈夫和孩子的情感之外,才能将这一情感单独放大,当放大到完全忽略其他人的时候,这种情感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亲情了。
四、为什么时光倒流,女孩最终以20岁左右的成年人的样子而不是以影片开头时小孩子的样子与父亲相拥?在影片的结尾处,父女二人相拥的画面是点睛之笔,也是小女孩在心灵上把父亲作为情人的最明显的暗示。小女孩在影片开头出现时大概只有五六岁,而当她作为一名垂死的老妇人看到父亲并向他奔去的时候,时光开始倒流。很明显,不论从影片正常的叙事结构而言,还是从父女之情的世俗情感上来看,时光都应该一直倒流,直到她再次成为五六岁的小女孩的样子,因为只有这样叙事结构才是完满的,女孩对父亲的情感也才更符合常理。然而,在影片中,时光倒流到她20岁左右时却戛然而止,小女孩以一名成年年轻女性的身份与父亲相对而视并相拥。这一画面说明了一切:小女孩的恋父情结只有在她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得到实际的释放,如果时光一直倒流到她小时候的样子,那么这部影片的第二层表意系统将不复存在。
此外,另一重要细节还在于,如果两人对于彼此的情感只是父女之情,那么他们在认出对方之后应该会立即激动地上前拥抱对方,但是影片却极其微妙地描绘了这样一幕:当二人相对而视时,父亲向前走了一小步然后停了下来,女儿也向前走了一小步然后停了下来,两人仿佛都在经历着某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然后女儿再扑向父亲的怀里。不难看出,这个细节并不符合分别已久的父女相聚的场景,更像是被生死隔开的情人重逢的情境。
在短片的“显意”上,小女孩完整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但在心理层面她的人格并没有完全“进化”,而是出现了“停滞”现象。按照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根据生物过程的一般变异趋势,并非每一个预备阶段都要经历同样的成功和完全的取代,部分机能可能永远地在这些早期阶段被阻止,并且整个的发展就会有某种程度的停滞”。这种人格发展的“停滞”,就是小女孩的恋父情结使然,只不过那种情结深深地埋藏在她幼小的心灵之中。小女孩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世,这对她来说无疑又是人格发展中的一个重创,并进而诱发了她的对象“固着情结”。这种“固着情结”会导致“一个人因遭遇到创伤事件而完全动摇了其生活的基础,他放弃了对现在和将来的所有兴趣,并毅然永久地沉迷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在荣格看来,情结是个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组组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起所形成的情绪性观念群,它们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
在艺术史上,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是很多经典戏剧冲突的基础,因为它们讨论了爱与性、恨意与侵犯、创造与毁灭以及生命与死亡等议题。精神官能的冲突是一种内在的、介于人们的欲望和文明社会的限制之间的心理冲突。关于这一理论的印证,最著名的文学案例有两个:一个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的俄狄浦斯王,他被命运所捉弄,无意间阴差阳错杀父娶母,最终为了惩罚自己而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这部作品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往今来悲剧的最高杰作”:另一个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弗洛伊德看来,正是由于哈姆雷特意识到他对于叔叔克劳迪斯的憎恨,并不是因为要为父亲复仇,而是因为克劳迪斯实现了他自己也想“杀父娶母”的童年愿望,所以他才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对于复仇的犹豫之中。“与俄狄浦斯一样,我们在生活中对大自然所强加的这些违背道德的欲望毫无所知,而等到它们被揭露后,我们对自己童年的这些景象又闭上双眼,不敢正视。”
综上所述,动画短片《父与女》包含了三大关系:以道路与河流为象征的生与死的关系,以父与女为载体的亲人关系,以灵与肉为暗线的情人关系。一生的情感寄托,始终深情牵挂,小女孩在暮年以少女的模样与父亲相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隐秘表达。影片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不仅关注了生与死,更揭示了人类内心世界的深渊。这是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在小女孩的心中深藏一生,甚至连死亡都变得令人期待。始于父女,终于情人,这也许就是《父与女》的深层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