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慧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至2019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60.6%,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庞大的人口体系。人口数量的庞大意味着人口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精细化治理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实现了政府从“划桨人”变为“掌舵人”的角色;第二次就是从粗放式的社会治理走向了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方式。
1.社区。费孝通指出:“社区是由一群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组成的一大集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首先,想要组成一个社区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数基础,在具有一定人数基础的人群里面,由他们一起组成一个大团体,这就叫作一个社会团体。然而,在这个大团体里面,也可以再分为几个小团体,这几个小团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组织,也就是社区自治的各个主体。从宏观上来看,社区是一群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的人。然后,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数的大圆圈和小圆圈。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圆圈里,人们就像不同社会群体和组织的成员一样,就这样形成了社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社区包含了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乡村社区是基于一定的乡村地域上,在村委会治理下的村民自治单位。而城市社区,则是在社区居委会管理下的一个社会共同体。
2.城市精细化治理。“精细化”一词最早是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被提出来,社会治理精细化就是对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延伸,也是对目前社区治理改革与创新实践的体现。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 世纪中叶日本某公司,被当作一种管理方式提出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精细化治理的概念,他强调,要把管理理念由经验方式变为科学理论。
对于公司来说,精细化治理意指将管理分工具体化和明确化,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之一。在公共管理中,即政府精细化治理,则是基于科学管理理论,以精细化的操作使公共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实现高效高能的政府管理,而城市精细化治理是精准、细致地解决城市问题的治理过程。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精细化治理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通过Cite Space 软件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精细化治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3 年,初步探索阶段。从初步阶段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当时学者们对“精细化管理”与“精细化治理”进行了探讨,社区从“管理”走向“治理”是我国政府由“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的一个重要体现。相较于西方学者而言,我国学者研究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时间较晚,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过正因我们起步较晚,才会有更多历史经验留给我们借鉴。
第二阶段:2013—2016 年,深入发展阶段。学者们在这个阶段里对精细化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由关键词聚类可以看出该阶段较重视关于城市区域的社区治理。关于城市区域的精细化治理,学术界开始用大数据收集的方式提出构建切实可行的创新城市治理体系,以体现我国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社区居民的环境需求。
第三阶段:2016—2019 年,趋于成熟阶段。该阶段的关键词聚类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关键词数量明显增多,种类趋于丰富化。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于社区精细化治理有了关于自己的认知,并逐渐开始有了精细化治理体系的雏形,因此这三年的实践与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跨步。由关键词聚类多样化可以看出,该阶段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区进行柔性治理,主张多元主体的互动,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
目前来看,我国的社区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城市社区结合自身的环境正在探索一个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有效地构建社区精细化治理体系,以多地结合的方式弥补社区治理体系单一化的缺陷,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了全面推行社区精细化治理,我国对部分地区开始试点研究,让一些地区首先进入到社区精细化治理体系中。上海市的社区网格化治理首屈一指,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迄今为止,我国在社区精细化治理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一些试点地区也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典治理模式,以供后续其他地区借鉴与学习。但是,随着居民的复杂性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社区居住环境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精细化治理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造成公共服务与社区管理的需求成倍增长,基层政府等职能部门也难以应对需求变化带来的问题。这导致机制灵活性日趋下降,较多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处理程序也繁冗复杂。除此之外,社区陈旧的单一治理机制已经满足不了信息化时代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求。
社区是人们生活重要的场所,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元格,但同时也是灾难面前的首要承受单元体,因此社区应成为风险治理的首要阵地和最后的底线。从2002 年的SARS 到如今的新冠疫情,可以看出把社区纳入风险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只有社区成为风险治理体系的重要单元格,疫情才能够更有效地得到控制,社会秩序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但是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治理能力上还有不少短板,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组织能力不够强、群众发动不到位、保障条件不够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完善,切实提升社区应急治理能力。
治理理念的出现需要治理工具作为载体,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基层政府力图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共交通顺畅,健全社会医疗体系,但是想象的公共管理秩序和实际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信息、制度等多样化的工具才是当前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文献梳理来看,很多城市都在试图转变城市治理方式,但在优化城市功能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瓶颈,其中以新兴技术、信息不对称、社区治理方式单一为主要难点,政府很难改掉其僵化的科层体制,在资金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很难实现新兴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普及运用。
自从2015 年上海提出精细化治理以来,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居民的自治意识逐渐觉醒,以至于政府行政主导的时代已经不适用于如今人文关怀时代。
目前看来,现代城市社区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下中国的社区概念,不仅仅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除国家与社会以外的企业,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且影响将越来越大,多元主体的存在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可能。
徐汇区是上海七个中心城区之一,城区功能多样化,科教文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居民文化水平也偏高。徐汇区积极响应中央与上海市委的要求,努力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精细化治理的新道路,为其他城市积累了相关经验。经过了全区人民共同的努力,徐汇区的精细化治理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精心态度、细节品质,持续改善城市环境;二是精准为基、细致为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是精确引导、细化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迄今为止,社区居委会仍然具有强烈的等级意识和对政府组织的依赖,双方仍然属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政府部门也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来开展社区工作。
笔者看来,社区精细化治理之路有必要削弱专业行政能力,加强居委会的行政、自治和服务功能,并将行政职能归还给相应的政府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撤退。政府提供的各种发展政策或直接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应从帮助刺激居民参与的角度出发,从宏观角度间接地促进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部分公共事务。
此外,结合政府与其他社区治理实体之间的责任分配,在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作用方面,政府应更加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和需求。通过竞争机制的使用,更强大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为社区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以政府从市场和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取代政府垄断社区公共服务,也可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
从居委会的角度来看,基层政府与居委会在理论上属于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它已成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因此,基层政府可以只在宏观层面为居委会提供指导,避免过多的行政事务,使居委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居民的利益,使社区治理组织能够参与社区治理。
最后,从居民主体出发,当一个更强大的组织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时,居民享受的服务将更加完整和全面。当居民委员会有更多的精力与居民的交流和互动时,双方同时也会从侧面刺激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可以看出,只有政府准确定位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自治结构中多学科的形成,促进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区治理的深入变革带来了曙光。徐汇区以此为契机,聚集各类政务办事难的老难题,利用大数据时代深入探索与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此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水平。
徐汇区的行政服务改革,首先实现了物理空间的聚集,缓解了多门奔波的问题;然后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了服务时间的约束;“互联网+”极大地精简了不必要的服务内容,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在精简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和智能化服务手段,不断对所提供的业务进行分类优化和细化,让民众能够更加准确、更加高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办事的效率。除了服务本身之外,政府服务的优化还反映了顶层设计和服务理念,将来各部门必须在顶层设计的结构下进行有效合作,以进一步改善政府服务。
“互联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会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治理社区问题。
目前,各部门联合执法是社会面临的治理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治理问题,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区域党建为起点,通过共同建设打破了相关单位的管辖范围,完善了条块之间、团队之间的主动沟通和积极协调机制。
社区精细化治理必须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水平。政府应建立基于数据的信息化决策管理机制,协调和整合社会资源,制订统一的计划,并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全面覆盖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建立网上政务平台,实现政务公开,利用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增进与社会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信誉度。
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团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需要建设者和管理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育紧跟时代潮流的管理团队,增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培训,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区建设的真正作用,让技术不成为管理的障碍。
鼓励和激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精细化治理中来,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同时,要给予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的社会组织更多的政策支持。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智能手段,参与政策宣传和知识传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和权力监督的能力,并依法有序行使参与权和表达权。信息技术企业应积极寻求与政府合作创新的机会,并提供技术支持以构建具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功能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