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双好,罗 佳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观把思政课看作是列在课表上的有计划、有目的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课程建设即指对这几门课程的建设。这种课程观对加强思政课专门化、规范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制约了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更开阔的课程观念对思政课程观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思政课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
课程观是指人们对课程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传统课程观以“教育者”为主要视角,以“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以“教育教学”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空间,课程建设范围局限于列在学校课表上的教学科目及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课程建设和发展。正是由于传统课程观念存在种种问题和局限,在课程教学领域,一种新的课程教学观念悄然兴起,正逐渐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观念。新的课程观在课程教学观念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从知识课程观向经验课程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程观或把课程看成列在学校教学计划上的学习科目或学习科目的总和(“学科”说),或把课程内容看成是一种学科知识或者学科知识的总和(“知识”说),或把课程学习看成是按照知识逻辑和顺序的学习进度(“进度”说)等,上述几种课程观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都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界定,把课程看成是一种外在于学习者的知识,并且是以明确方式规定的正式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视野相对局限。新的课程观念越来越把课程看成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经验或者经验总和,从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教育性经验角度来认识课程内容。用“经验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丰富了课程的内涵。新课程观既包含了传统课程观所包含的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和学习进程,又包含了学校教育中以非正式、隐性、渗透方式提供的教育内容,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二是拓展了课程的功能。新课程观强调让学习者亲身去体验,这种功能上的拓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认识的飞跃,改变了学习者与课程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三是反映了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包含传递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方式的人类社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这种认识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核心支柱”的理念,把教育的范围和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的宏大层面,拓展了课程领域和层面,使课程教学处于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状态。
2.从学校教学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转变
传统课程观念把课程内容局限在课堂范围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的掌握。新的课程观念把学生在课程教育中获得的教育性经验作为课程内容,更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这就使课程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特点,不仅包含课堂范围内的课程教学内容,而且包含课堂外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内容;不仅包含教育者视角的教育内容,而且还包含从教育者视角无法获得的功能。新课程观从学习者视角对课程进行界定,把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教育性经验和影响都纳入课程学习的范围,把学习者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和体验都作为课程领域,把学校正式或非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教育内容都看作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样就扩大了学生接受课程教育的范围。比如,学生在思政课堂内接受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学校其他课堂内获得的思想政治类教育性经验、在学校范围内获得的教育性经验、在社会大课堂所获得的教育性经验,乃至在虚拟网络中所获得的教育性经验,都可以纳入课程学习范围。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加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3.从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的转变
传统课程观把课程范围局限在显性教育范围内,把课程教育看作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课程教育活动。新的课程观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仅关注课程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内容,而且关注课程教育中计划之外的一些因素;不仅重视课程教育中的认知性教育内容,而且关注课程教育过程中流露出的情感性因素;不仅注重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性内容,而且关注其渗透的价值观等因素。因此,新的课程观与重视显性教育的传统课程观相比,有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它对学习者的影响既可以采取学术性方式,也可以采取非学术性方式;既包括知识内容,也包括价值观内容;既可以是现实直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现实的虚拟的影响,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处于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全天候”状态。从显性课程到隐性课程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学习的视野和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程观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程观的重要论述与传统思政课程观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
1.从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性经验界定主渠道
传统课程观把思政课建设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把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论述:一是调整了看待课程的角度,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而不是从教育者教授内容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界定。二是更新了主渠道的定位。以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确定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习近平总书记从学校教育总体角度明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三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把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的期望,这是对每一个教师的课堂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渠道相比,思政课具有将其他渠道获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对各方面的分散信息进行批判性提升,提供明确价值导向等功能,这是其他知识获取渠道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办好思政课,首先应守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
2.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对思政课进行分类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思政课的显性课程本质属性。他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这是不对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程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一是从课程性质上进行拓展,明确思政课是显性课程,不能把它变成隐性课程,要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二是从课程要求方面进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思政课是显性课程,而且提出思政课要成为显性课程的要求。思政课教学不能通过渗透在其他课程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也不能把思政课建设成纯知识性课程,要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三是从课程类型进行拓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只包含显性课程,还包含其他教育内容。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且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建设,这是对思政课程观念的重大拓展。显性课程也称“显在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正式课程”等,与“非正式课程”相对,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规划(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与显性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形态。它不通过正式教学活动展开,而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隐性课程的提出,使思政课教学呈现出“全天候”“全方位”的状态,是思政课程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重要论述,拓展了课程观念和建设领域。
3.把自信作为思政课建设最重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都把情感问题即提升思政课教师自信作为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固然有师资、教材、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自信问题”。认为在思政课建设的所有因素中,教师是比教材、课程等“物”的因素更为积极的主导性因素。教师只有首先解决好自信的问题,才能把自信传递给学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解决好信心问题的要求,并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前一个“关键”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主体责任,阐明了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力量。后一个“关键”指明了思政课建设路径,提出了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方法,以及“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的更高的情感要求。思政课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其不仅要进行知识建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情感、信念、价值观等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进而从“四有”“六要”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知识视野以外,更加强调信仰、情感、人格,不仅重视知识性内容,更重视课程教学价值性内容,这种对课程的认识理解更为开阔。
4.其他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存在于思政课内,其他课程中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政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明确要求:(一)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观相一致,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二)各类课程的育人方式不一样,所有课程都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三)要推进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创新,规范开设各类人文素质课程,形成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四)要加强课堂管理,课堂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理论概括,提出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模式。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进一步阐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提出,实现了教育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同时也把思政课范围拓展到学校教育的广阔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育目标。
5.明确提出“大思政课”的课程观
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课程观的提出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等课程观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等方面,提出大思政的问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等“大思政课”观,但此时并没有直接使用“大思政课”的概念。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在此明确提出了“大思政课”的概念。
“大思政课”课程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观念新的凝练,为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为思政课建设服务、全方位建设思政课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上述论述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程的看法并不局限于学校小课堂、理论教育“冷”知识、书本教育“死”内容和眼前教育“小”环境,而是着眼现实火热生活和“两个一百年”宏观背景,构筑的是大视野、大格局、大主题、大课堂。“大思政课”课程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办好思政课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观点,再次回答了“怎样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深化了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拓展了思政课教育的视野格局。
从现代课程观念的变迁来看,现代课程观的发展指明“大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程观的重要论述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提出了基于新的课程观念的“大课程”观,这种“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以教育者为视角、以课堂内为主渠道、以实体课堂为载体、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课程观,是以学生为视角、以社会大舞台为平台、以线上线下为技术支撑、以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知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显性与隐性等相结合的新的课程观。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遵循,推动思政课程观念向“大课程”观转变,实现思政课程观念的变革。
1.推动课程观念从理论课程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转变
思政课作为以课堂教学主渠道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中、系统、全面的思想理论教育的课程,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点。同时,思政课又具有特殊的实践要求,要聚焦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使其构筑的思想政治观念真正成为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除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最具基础性和稳定性的主渠道之外,学校还应调动各种资源用于思政课建设,“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推动课程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活动相结合、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2.推动课程观念从显性课程向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
相比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可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生活、虚拟环境等对大学生产生整体的教育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性经验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使得隐性教育因素很可能会抵消显性教育的效果。因而,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不仅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重视显性教育,还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应。从隐性教育的内容角度来说,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既要有惊涛拍岸办好思政课的声势,理直气壮地讲好明确要求的教育内容,也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间接、渗透、嵌入等方式,像“盐”一样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这是教育之道。
3.推动课程观念从直接课程向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相结合转变
思政课是一种集中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课程,直接体现着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基本要求,在整个学校课程建设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思政课就是以显性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直接课程。教学的教育性表明,不存在脱离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脱离教学的教育。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围绕教育活动展开的,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教育思想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课程思政”就是用来指称以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间接课程。之所以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并不是要把每一门课都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不能止于完成一批显性的“课程思政”方案,而是要求各类课程遵循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最终目的是树立整体全息的课程观,实现课程教学的革命。因此,要推动思政课程教学从直接课程向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相结合转变,把学校所有的教育因素、教育途径、教育力量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目标。
4.推动课程观念从学校小课堂向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隐性课程的提出,使课程范围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拓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思政课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在课堂上用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还应把基本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大学生喜爱的话语和活动方式,及时回应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惑,把教育范围和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的宏大层面,推动课程观念从学校小课堂向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变,进而增强思政课的作用范围和效能。
5.推动课程观念从现实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在哪里。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 亿,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 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6.38 亿。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手段也从现实向虚拟拓展,思政课教学既存在于教室、教材、教学等实体课堂中,也存在于新媒体网络等虚拟课堂中。高校要加大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进行线上互动,又能“面对面”进行线下沟通,把对学生直接的影响和非现实的直接影响相统一,推动课程观念从现实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转变,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
6.推动课程观念从教师教学向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经验相结合转变
思政课教学活动虽然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所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并不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活动,教育过程还包括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等因素。新的课程教学观将学生在学校内获得的教育性经验作为课程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从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教育内容来考察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学生在学校内获得的一切教育性经验的总和中,建构具有引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学生原有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进行整合。这种课程观,更好地体现了思政课的引领和导向功能。思政课教学既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程观念向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经验相结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