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视角下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叙事创新探索
——以《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为例

2022-11-08 10:07吴玉兰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亲历者纪录片集体

孙 奡,吴玉兰

202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出国作战70周年,不少媒体都制作相关纪录片来重现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2020年10月15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卫视19:30黄金时段播出影视剧汇编特别节目《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节目播出的当天收视率高居省级卫视节目第一,每一集的全国排名始终排在前五,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视频分别获得9.5和9.7 的评分,在bilibili 的评分甚至高达9.9。《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叙事视角,通过将影视剧与纪录片相结合的拍摄手法,打破固有的纪录片与影视剧之间的壁垒,在纪录片中穿插经典影视剧的片段来唤醒观众尘封的集体记忆,用亲历者与研究者的叙述来还原集体记忆,以静态照片加深集体记忆。以独特的“纪录剧”方式,对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进行艺术重现。

一、集体记忆理论与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概述

1925 年,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第一次完整提出“集体记忆”概念,标志着集体记忆正式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并没有遵循个体记忆简单相加的原则。集体记忆在之后的研究中往往与媒介息息相关,在同一集体中,集体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变化,不同的人群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这时就需要一个主导力量引导集体记忆的正确建立。

(一)集体记忆理论概述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先对集体记忆进行研究。在他看来,形成“集体意识”能为群体找到一种方式来描述他们自己的事实。在涂尔干观点的基础上,哈布瓦赫完善了相关理论,第一次完整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20世纪80 年代集体记忆理论的研究分为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研究范式。功能主义主要研究集体记忆是如何被人们保存下来并且进行传播的,建构主义则重点研究集体记忆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在建构主义研究中,学者们有“连续”与“断裂”之争,比如,保罗·康纳顿认为集体记忆应该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递进的,是连续不断随着人类的历史保存下来的,所以集体记忆应该是“连续”的。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只是在当下人们有需求的情况下被建构出来的,是有选择性遗忘的情况存在的。

国内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多采用传播学角度,刘燕认为大众传媒对过去的再现、记载、转换以及重构,使之成为现代社会重塑集体记忆与构筑国族认同的主要途径。2014 年,李红涛和黄顺铭在对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之后,就曾指出国内媒体在创伤性历史事件中对于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时缺乏让亲历者进行参与,使得叙事最核心的部分缺失,这也是国内媒体在集体记忆建构时最大的缺陷所在。

(二)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概述

文献纪录片是我国特有的纪录片类型,也被称为“汇编类影片”,是指利用影像、图片、文字材料等影视表现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阶段历史发展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与审视的纪录片作品。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其以投资巨大、题材宏大、制作精良、传播有效引领了各个时期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变迁。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对于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每个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解释,比如周兰称其为“历史文化纪录片”,也有学者称其为“历史纪录片”或者“历史类纪录片”。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称呼略有差异,但是都表明在此类纪录片中历史事物与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外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较多采用对历史事件或者媒介传播的个案进行研究,一般采用话语分析、文本分析以及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且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于集体记忆的媒介传播研究大多数集中于报纸和影视中的集体记忆传播研究,对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与集体记忆中的联系,探索集体记忆视角下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叙事的创新表达。

二、《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构建集体记忆的叙事特点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文献档案”,具有显著的历史认知功能,是保留和传递集体记忆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以纪录片作为集体记忆建构的研究对象,可以更精准地探讨集体记忆建构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穿插经典影视片段的方法来唤醒集体记忆,以亲历者、研究者的叙述还原集体记忆,以静态照片加深集体记忆的创作手法,用艺术的叙事手法为我们重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这段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一)以穿插经典影视片段唤醒集体记忆

抗美援朝战争距离现在已经70年之久,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也越来越少。受众对于抗美援朝的了解几乎都停留在书本与影视剧当中,尤其是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的影片,这些经典的抗美援朝故事片成为所有没有经历过抗美援朝的国人对于这段战争的记忆载体。学者克瑟曾提出,“集体记忆是被建构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歪曲、重构、遗忘。”所以同样的事件与人物在不同时代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有着新的抗美援朝相关影视作品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于抗美援朝的认知,构建着国人对于抗美援朝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学者托比亚斯·艾伯利奇特指出:“‘历史的再戏剧化’已经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在创造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讨论、传递着历史事件。”战争历史题材纪录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画面加解说的创作手法,如今有许多战争题材纪录片使用反射性的拍摄手法,如《南京大屠杀》或者口述历史纪录片《二十二》等。《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创新性地使用纪录片与影视片段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穿插经典影视片段来建构与支撑起这段集体记忆的艺术重现,为观众构建起全新的记忆场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观看体验。这种由“解释性电视”向“视觉叙事电视”的转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众口味,也是让历史事件进入到当代社会。

保罗·康纳顿指出:“集体记忆属于文明范畴,一直随着人类历史传承下来,具有传递性,因而集体记忆是‘连续’的。并且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播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中共使用6 部电影和10 部电视剧的影视片段,拍摄时间自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1 世纪之后的2016年,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黑白电影,也有观众不太熟悉的《英雄坦克手》,还有近些年拍摄的《换了人间》《彭德怀元帅》等电视剧。这些影视片将在国际形势动荡时期的属于国人的集体记忆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这些片段将受众对抗美援朝的集体记忆缓缓开启,不仅增强了国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建立起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也达到教育中国普通民众的意义,成为人民的历史精神食粮。

学者单万里在谈到文献纪录片的定义时认为,文献纪录片就是“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再加上采访当事人或与当时的人物和事物有联系的人,来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影视剧由于是通过后期拍摄来还原历史,可以在最大程度保证历史事实的同时,展现更多的细节。《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这部文献纪录片,大胆创新使用影视剧与纪录片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片中大量使用影视经典片段以及主题曲,让受众很快重新打开属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记忆,通过影视剧片段将各个时代的历史记忆集中起来,在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的同时,还将战争的历史记忆与观看电视剧的年代记忆相结合,组合构成清晰的集体记忆。

在还原历史人物方面,《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展现了从国家领导人到军队元帅,从战斗英雄到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等不同层面的人物群像。比如在第六集《长眠》中就讲述了长津湖战役期间,武黑子带领的六班在执行潜行任务时被活活冻死的故事;在第七集《永生》中讲述了毛泽东派遣儿子毛岸英奔赴朝鲜战场,最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故事。通过多部影视剧作品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帮助观众体验到在国家危急时刻,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最大的牺牲与贡献,并且对那个时期的所有人产生崇敬与感激之情。

(二)以亲历者、研究者的叙述印证集体记忆

有学者认为国家层面的记忆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澳门二十年》通过大量的历史珍贵影像资料、典型人物的采访等方式,将亲历者的个体记忆融入集体记忆的框架中,成为长时记忆,国家认同也从民族情怀上升为社会核心价值。记忆作为过往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精粹,是受众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的视角,肯定会出现与时代脱轨、无法完全理解的情况。所以拍摄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时,如何让生活在现实时代的观众去切身体会历史人物的言行是纪录片导演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在《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中,在使用影视剧片段之后,还通过对军事专家或者战争亲历者等人的采访,与影视剧片段互相呼应,使得记忆空间在最大程度上重现,在影视剧构筑的空间之外形成一种延展和张力。

节目组邀请的访谈者身份各异:2 位作为事件亲历者的志愿军老战士、2位战斗英雄的子女、10位身为事件研究者的军事专家。卡罗琳·基奇(Car⁃olynKitch)曾指出,当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循环和重新定义,当它们被用回忆的包容性语言仪式化时,这些关于它的叙述本身就成为文化历史的部分。由此可见,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可以跨越后世人的文字写作,通过志愿军老战士、亲历者战斗英雄的子女讲述自己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同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能为纪录片带来令人震撼的真实性、时代感,帮助观众更好地身临其境;军事专家讲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以及专业知识,拓展纪录片的历史维度与文献价值,使纪录片对故事与人物的塑造更具有说服力,这些访谈都还原与印证了抗美援朝的集体记忆。

第六集《长眠》中将整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长津湖战役的故事。第一个片段讲述了在长津湖战役发生时,国民党俘虏都被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艰苦条件所震撼;第二个片段讲述了在长津湖战役中正在埋伏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不被冻死只能互相提醒不能睡着,第三段讲述的是志愿军成功击溃美军,却发现有一班承担埋伏任务的志愿军战士被活活冻死而牺牲的故事;第四段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在获知长津湖战役获胜后,庆祝写诗的故事。在第二段与第三段之中,穿插了对参与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志愿军老战士何宗光与志愿军老战士周永复的访谈。他们对于环境之艰苦的描述更加印证剧中所表现场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第三段讲述战士们被冻死之后,又采访了何宗光老战士,讲述他亲眼看见在吹响冲锋号之后,本该冲锋的志愿军战士们却原地不动,仔细一看已经全部被冻死的悲壮故事。采访中老战士眼中饱含泪光,更加让观众能投入到这段故事之中去,切身体会到那场战役的壮烈之处。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纪录片制作组还收集博物馆中历史人物使用过的物品或是反映当时事件的文件,以历史文献和历史影像还原当时作战情景的同时,由军事专家对历史人物做出评价。提升了纪录片的主题,强化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三)以静态历史新闻图片加深集体记忆

新闻图片相对于剧情演绎与语言描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以生动形象的非语言符号对于新闻发生现场的细节进行重现,可以使观众直观、全面并且真实地看到新闻现场的全貌。《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每一集的结尾,通过展示新闻照片的叙事方式,总结与回顾该集故事中讲述的人物与事件,实现纪录片历时与共时的结合,加深受众的历史记忆。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每集精选了丰富的历史新闻图片,从数量上看,多的运用了十余张,最少的《过江》也有两张。从图片类型来看,共有35张静态的人物照片,17 张静态的物品照片以及72 张动态的场景照片,在这些新闻图片中历史记忆栩栩如生。历史的新闻照片是形象的历史也是真实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新闻图片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也会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纪录片的最后运用历史的新闻图片,让受众透过照片感受到照片背后的时代背景与英雄故事。

历史的新闻照片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照片所拍摄的那个场景定格瞬间具有“现场性”,通过静态的人物照片,可以看到历史中人物的容貌特征,通过动态场景照片,可以看到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环境。静态的照片传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发挥出文字与解说无法传递的视觉传播效果,不仅是对影片背景资料的补充,更是对纪录片叙事手法的丰富。

在《长眠》这一集的最后,伴随着片尾曲《我的祖国》,选取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行军的照片、在长津湖地区冻伤的志愿军战士的照片、志愿军向美军发起冲锋的照片、志愿军强攻美军陆战一师阵地的照片,最后是在长津湖战斗牺牲的战斗英雄杨根思的照片。这些照片与之前的故事形成呼应,使观众更加能体会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与残酷,也激发出观众对于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们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新闻图片常常有独特的观察,可以展示易被人忽略又十分重要的细节,在《鹰击》这一集节目的最后,选取“王海大队”的多张照片,包括英雄王海驾驶的战斗机以及他穿戴的战斗服以及“王海大队”成员探讨战术的照片等等,这些抓拍的瞬间,可以帮助观众代入到新闻图片当中,引起观众感情的共鸣。与之前的影像资料以及采访视频作为前后呼应,也更加表现出“王海大队”战斗英雄的奉献与伟大,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有学者曾经指出:“场景再现能够给予个体情绪充分的表达空间,一方面更易推动情节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片中人物的命运感让历史人格化,让观众随历史人物经历心绪起伏。纪录片将历史课本中、史料记载中的文字变成镜头下的丰富色彩,历史也随之拥有更加立体化的呈现,影片的演绎也不再囿于历史影像黑白枯燥。”在最后一集《赞歌》当中,在结尾处按照抗美援朝的时间顺序使用符合该时间段的新闻图片,将整个节目连接贯通起来,用一张张照片帮助观众回味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发生的故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也将整部节目升华,不再单单是一部节目,节目也寄托了人们对于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崇敬与思念。

三、《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集体记忆建构的意义

纪录片是具有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或者彰显功能的,对于社会舆论以及历史具有导向功能。从某种角度来说纪录片是具有宣传教育功能的影像工具。作为纪念抗美援朝70 周年而推出的《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纪录片,在建构抗美援朝的集体记忆的同时,建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实现文化自信。

(一)建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学者戴维·莫利等认为:“借助集体记忆,共同的传统以及共同的历史和遗产知识,我们可以保持集体身份的凝聚力。”。集体记忆对于强化某个国家的人民对于该国家中的民族乃至对这个国家的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文化模式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矛盾日益显著,历史虚无主义的许多观点以娱乐化的形式出现,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抗美援朝伟大胜利70 周年的背景加持下,《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相关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帮助受众重新建构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还原历史真相,从根本上杜绝历史虚无主义。

学者秦志希等曾指出:“集体记忆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泉所在。”在抗美援朝中我们取得了最终胜利,但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民族伤痛,这是一段专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让观众在观赏纪录片的同时,引发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观众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唤起爱国情怀,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二)实现文化自信

有学者指出,在纪录片行业有建树的国家有权解释历史,并可以成功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纪录片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传递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并打破国家之间的文化壁垒,影响受众的情感与认知。吴友富认为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媒介可以“增强国家的魅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并通过文化促进和文化认同,以及实现和模仿其他国家的文化,有利于该国实施这个国家的对外战略合作,要求别的国家宽容和服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运用大胆创新探索的叙事手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在影片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出观众的爱国情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自信。

结语

集体记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并且不同的人群对同一段记忆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记忆的力量”作为拍摄视角,通过以穿插经典影视片段的方法来唤醒集体记忆、以亲历者和研究者的叙述还原集体记忆、以静态历史新闻图片加深集体记忆等创新叙事手法,为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建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现文化自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集体记忆的运用与研究视角。

猜你喜欢
亲历者纪录片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初心如磐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别再问我“为什么”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