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英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快速融入世界。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锋交融,多元价值并存成为常态。在资本价值主导、消费文化盛行的现代社会,奢侈浪费风行,而节约、简朴的传统价值日益式微。对于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如果任由奢侈浪费之风大行其道,社会发展难免会遭遇阻碍。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节俭的文明价值,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毛泽东早就明确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2014年,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讲话中强调中国传统“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对于当今世界以及中国的有益启示。2019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这些警示为我们弘扬传统节俭观,践行具有时代价值的节俭理念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传统节俭观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层面均对于当今世人倡导的节俭具有启示意义。在个体层面,传统节俭观主张“行己以恭俭为先”,俭是个体内修的重要德目,“俭以养德”是传统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主张。在社会治理层面,传统节俭观倡导“禁奢崇俭,美政也”,认为俭能够夯实执政的根基,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众所周知,传统节俭观最主要内容是“俭以养德”的个体道德价值。无论道家节欲寡欲思想,还是儒家俭不违礼、用不伤义的智慧,抑或墨家节用兴利的消费思想,皆在倡导“惟俭养德”的理念。“节约俭省”,是“养德、持家、富国”的重要方式。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底层民众只能靠天吃饭,不得不量入为出,节俭必定成为他们养德、持家的必修德目。即使比较富裕的人们也在积累财富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世事无常,因而不断通过家规家训教育子孙后代秉持节俭美德,传承节俭家风,以防家道中落。一些明智君主从长治久安高度也深刻体会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俭来败由奢”的道理,意识到是否倡导并操行节俭,不仅涉及个人修德,更涉及“治国”大业。古代社会崇尚节俭更多出于经济、政治和道德的考虑。但在不同思想流派那里,节俭的内涵和价值指向还是有所侧重的。
一提到节俭,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道家的主张。“俭”在道家也被理解为“啬”,意指“外在节俭而不费财,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外得;内在节俭关乎个人内在精神性方面的素朴简易而不劳神,是无形的精神性的内得”。道家主张的节俭重在守持自己纯朴本性,减免私心和贪欲的道德价值。老子反对过分沉溺于欲望,“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老子主要是想教诲人们用物有度,不要被物所反用,在过度追逐外在物欲中反而伤害了自己的性命,因而主张只有俭才能使人长久,“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庄子也提出人生应当无欲,主张:“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在节俭意义上来说,道家注重的是内在精神追求的简易素朴,秉持自然本性的道德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无疑是儒家思想。儒家赋予节俭以礼、仁、义的道德价值。儒家的节俭是以礼为准,提倡俭不违礼。孔子基于对当时诸侯权贵豪华生活方式的不满,提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他认为脱离自己身份的奢侈就是越礼,当然过分节俭了也会显得寒酸。孔子认为的俭只是在等级消费规范下的适当俭朴,而不是有失身份的吝啬与寒酸。君子应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可以秉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价值追求并乐在其中。但君子一旦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即“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每个人的消费行为要做符合自身身份的“节用”,恰如其分,安分守己,知足。孔子曾赞赏卫国公子荆治家有方,说公子荆“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论语·子路)虽然公子荆的财富从始有、少有到富有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公子荆却能始终衡量自己已有财富的多少而选择正确对待财富的态度,安于与自己身份地位相适应的久处约和长处乐而不妄求,因而有着崇高的德行。孔子认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不仁之人久处贫困或长处安乐都可能更加堕落,久困则忧心忡忡,长富则易生骄奢淫逸之心。只有懂得按其本分生活的仁者才有平和的心态和不易的志向。“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因不知足,故会犯上作乱。“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也会不失操守,努力突破极限,寻到出路。在孔子看来,贫者也好,富者也罢,知足和节俭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德。贫者知足,可做到“贫而无怨”,继而“贫而乐”;富者知足,可做到“富而无骄”,从而“富而好礼”,这都是以礼节用的传统节俭价值在个人美德层面的体现。
传统节俭观“节用美政”的价值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生态方面体现出来。在儒家看来,以礼节用不仅仅是对执政者个人俭德的要求,更是一种治世之道。作为治道美政的节用,在调剂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解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执政者个体俭德来看,以礼节用与儒家民本思想不谋而合,执政者有节俭美德,就能够节制欲望,体察民意,关注民生。《论语》有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曰:“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劝诫齐宣王以民生为本,把自己的享乐和人民的享乐联系在一起,“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孟子·梁惠王下)在消费思想方面,荀子也吸收法、墨、道家思想,明确主张节俭,“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荣辱)武器再锋利也比不上恭敬简朴的良好品质对人的影响。家国同构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节俭是把身齐治平关联起来的重要方式。治者在个体修身层面保持节俭,即可率先垂范。如若统治者挥霍无度,必会横征暴敛,加重百姓负担,难以实现“百姓俭节、家给人足”的国家富强目标。可见,统治者自身在修身方面践行节俭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有着重大政治价值。儒家节俭观的美政价值不仅体现为实施薄敛惠民政策,更强调节约增产、俭以富国。《大学》有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儒家把节俭消费和努力生产结合起来,使节俭的经济效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荀子认为开源节流是富国之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荀子·富国)荀子认为要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使国家富足,就要先使民众富裕,民众富裕了,财富自然会增加,国家也会富强。这是从另一层面丰富节俭思想的体现。
另一方面,节俭的美政功能也通过“取物有度、用物有节”的制度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节俭的生态价值也得以体现。荀子认为,执政者担负“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的职责。“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农业社会注重按照农时生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人们必须有自制力,对自身消费行为进行控制,任何奢侈行为,都是对自然资源的糟蹋。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消费需求进行限制,不要把消费目标定在幼小的动植物上。如果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人类就无法获得长久生存保障。传统社会倡导节俭的人已经认识到节俭并非简单地要求人们少吃少用,而是能够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从自然界获取生活之需。
在现代富裕社会,节俭的经济功能呈现弱化的倾向。节俭这一美德在新时代之所以再次引起关注,除经济原因外,最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自我超越道德价值和对人类整体社会价值的追求。新时代的节俭观在传承传统节俭观基础上,要实现三种创造性价值转换。基于私德层面节俭向公德节俭内涵转换、被动应对性的保守型节俭向积极创新型节俭超越、注重当下的节俭向未来开放式节俭迈进。
传统社会注重节俭修身的私德,而现代社会更需关注公共生活层面的节俭要求。一般而言,私德追求的是自身修身养性,公德追求的是群的完善和培养个体“善其群”的能力。正如梁启超所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节俭的内涵发生演变。把节俭从私德修身向公德济世进行拓展是现时代节俭观转型的任务之一。
说起节俭,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个体在自身所需的资源获取和使用上的态度及行为。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公众更多面对的是公共所有的资源,个体的节俭意识和行为能否一如既往地践行在私人领域倡导的节俭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近现代一些学者对于中国传统道德中公德私德的划分进行分析。实际上,在近现代有关公德的讨论中,诸多学者曾经对国人的公德(公共意识)缺乏有过尖锐的批评。虽然经过近百年的反思,目前来看国人并未真正确立起来这种公德层面的节俭价值观。
关于公德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的研究,一般认为,公德主要指个人对公共领域的秩序及社会其他成员所应具有的责任和爱心。人作为社会性的个体,必须承担个人对他人及社会的行为准则。“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是故公德者,诸国之源也,有益于群者为善,无益于群者为恶。”“发明一种新道德,以求所以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梁启超当年以爱国的民族主义作为出发点,把个人对群体的自觉义务,特别是个人对国家的自觉义务,看成公德的核心。但这并非公德的全部内涵,梁启超也关注到国人缺乏的社会伦理,即国人缺乏个人对公共秩序及社会其他成员所应有的责任和爱心。近代知识分子大多认为在中国传统道德结构中,家庭伦理完整而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缺乏,他们阐述私德发达、公德殆阙如的逻辑基础即在于此。梁漱溟说公德“就是人类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这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费孝通认为传统道德只是“维系着私人关系的道德”“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大力倡导公德,培养超越修身之德的狭隘性,正是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一种尝试。进入现代社会,这种转型依然处于进行时。虽然当今社会,人们一般把公德看作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最初蕴含的文明进步的社会理想、国富民强的政治理念逐渐弱化,公共观念的价值诉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强调。那么,在此意义上来看的话,节俭是作为私德还是公德呢?一般而言,节俭是作为私德被人们奉为美德来践行的。如若把作为私德的节俭置于整个道德体系中研究其现代转化,就需要在保留其私德意蕴基础上,拓展其公德层面的内涵。它并非仅仅是个人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操守,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公共领域)的价值追求。
众所周知,节俭作为一种个体自觉选择的理性生活方式,无疑是私人层面的道德操行,一个人是否节俭似乎与他人和社会关联不大。但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活动领域扩大,作为公德层面的节俭更应得到关注,人们经常会看到有人站出来为自己辩护,说我有钱,我乐意在衣食住行方面随意消费,这是我的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实际上这种情况体现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的冲突,这些想法正是说明人们在节俭观上只注重个人权利的短视和自私,没有看到节俭并非单纯只是个人私人领域的道德操守,而是关涉到其他人生存的公德价值。
新时代节俭观的价值逻辑也体现在从被动应对性的保守型节俭向主动选择性的超越型节俭转化。在传统社会,中国人的节俭主要体现为被动应对性的节俭。生活穷困的民众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只能迫于外在生存压力而在行为上不得不过一种节俭生活,一旦外在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大多数人是不再愿意继续节俭的,他们对节俭价值的认同和体验常常是无奈和消极的。略有盈余的富裕阶层也深知财富来之不易,他们虽会未雨绸缪,但对于节俭生活方式本身的认同和体验并不能说非常积极。实际上,一旦摆脱不得不过节俭生活的限制,人们往往会释放更大需求,最终体会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窘境。
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真正意识到节俭价值并自愿躬身践行的人当然不在少数。他们主动自觉践行节俭,过一种克制而理性的生活,这些人的节俭观可谓是主动超越性的节俭。他们对于物质生活能够做到物尽其用,所谓的节俭不是迫于外在压力,而是自觉自愿的选择,他们愿意把更多财富用于他人或服务于社会,对节俭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认同和体验。但是,在消费主义弥漫的现代社会,积极践行这种超越性节俭的消费者毕竟凤毛麟角。受广告媒体渗透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欲望失去自主的控制力而不自觉,是被动接受外在于自我选择的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要真正实现自我主体性的回归,克服符号消费带给人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倡导主动性节俭,促进节俭由外在被动性向内在超越性转换,这是在价值观意义上自觉选择的节俭。这种“内在超越性”的节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家所理解的节制物欲,回归自然本性,也不是儒家倡导的以礼节用,涵养品德,而是主体的真正自我解放,是摆脱外在物化后自由自觉的选择。“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消费为乐的时代,这里存在一种巨大的推力迫使你迷失在物质的海洋之中。然而,你可以选择一种自由勤俭的生活方式,在遭遇生活种种不幸时,它能让你获得一种内心的平衡。”向内超越的自觉节俭转化需要节俭主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情怀。这也就意味着新时代节俭观的价值逻辑同时包括实现由注重当下节俭的价值观转向为未来操心的节俭价值观。
现代崇尚节俭的人在社会层面追求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公平正义,这与传统节俭观已经有所不同。注重为未来操心的责任伦理就关注一种无法即时充分履行的责任,倡导对于远距离的人类同伴以及未来时代的还未出生他者负责。虽然这是一种无法实时履行的责任,但却仍然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促使我们确立一种为未来操心的节俭价值观。
追求代际公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有些资源还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当代人无节制消费过多的资源,势必会占用下一代人甚至下几代人的资源,最终影响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把节俭转移到对于资源的保护层面需要树立新型的消费观和财富观。为未来操心的节俭消费不只局限于物质产品消费上的节俭,理应包含对于环境、服务、公共产品消费等方面的节俭消费。在传统社会,由于公众长期受限于资源匮乏境况,消费主要是物质产品的消耗。进入小康社会,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比重得到显著上升,同时还包括从美好环境获得的消费享受。十九大报告提出“美好生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节俭价值观更多指向节俭观念的转变。“由物质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由私人消费转向公共物品消费,由家庭消费转向环境消费。”
伴随消费需求的改变,人们的财富观也会发生变化,传统观念中的财富局限于物质层面。但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必定成为财富的重要部分。对于社会来说,把资源和环境作为财富还比较好理解,但对于个人而言,要使每一个个体都明白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与他人共享的财富,就需要培养大家的共享意识。环境作为公共产品,人人都要保护,如果一个人不爱惜环境,就意味着你侵犯了其他人和后代人的权益,那么,为了尊重其他人和未来世代人们的权益,现时代培育节俭观也就意味要培养面向他人和未来的新型节俭观。这种新型节俭观所倡导的责任不仅体现在节俭主体禁止掠夺环境的破坏性行为上,而且还要求节俭主体积极参与防止他人所引起的危害上。
节俭价值观丰富的现代内涵需要在实践中切实践行,践行的节俭主体既可以是整体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企业组织抑或每一个个体。强化节俭的意识和行为不仅需要发挥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制度管理的威力,也离不开在生产性节约和消费性节约层面构建的全方位举措。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节俭作为一种美德无疑是需要每一个主体自觉体察践行,但确立这一价值观最重要的外在路径是他律的约束,即发挥制度体制对节俭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孔子强调人们衣食住行各种用度要遵循礼之规范,遵从各种标准,这样就可以从源头阻止奢侈。荀子也主张国家通过制定规章来适当限制社会的消费。“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务积,国家案自富矣。”(《荀子·王制》)“以礼制欲”思想中的“礼”虽然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但“礼治”传统中“礼”的功能作用巨大,单从规范行为这一点来说,礼和法律是无异的。
现代社会是全球化进程的民主法治社会,古代社会倡导的限于等级名分的“以礼节欲”的用度标准失去发挥作用的土壤,节俭也从私人美德转换为涉及公域的公德内涵,践行现代节俭观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那么,在实践层面,首先需要凸显民族国家整体治理的必要性。约纳斯曾针对技术无止境的发展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谨慎地提出一条强制实行的道路,“只有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实体才能承担对人类未来的最重大责任,也只有它才能有效地肩负责任”。但他也警告性地指出:“人们必须在尊重民族性的前提下,倾听人类超民族的声音,以便赢得民族性对它的承认。为此,超民族的人类事业必须能够更多地引证应该正确理解的国家自身利益,为自己正名。”在践行面向公共领域的他人和未来世代人类的新型节俭观中,中国不遗余力履行国际公约,倡导节约资源,在惠及全人类生存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结合具体国情、制定相应对策方面认真务实践行新时代节俭价值,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努力做出表率。中国对于减缓地球变暖,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各项努力,不断以制度化约束的形式逐步推进。目前,为实现2030 年碳达峰和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中国必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因为我国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要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必须采取国家行动方案,制定完善的制度化设计。虽然,近年来一些关联性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尚存在巨大空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支撑现代节俭观在国家层面的践行。
国家以制度性方式倡导节俭不仅体现在面向国际社会、关涉整体人类的事宜,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中对重点人群的节俭教育中。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从严从紧抑制奢靡之风的滋生。比如健全公务消费制度,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等,凸显政府在杜绝浪费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中央实施八项规定以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道德风尚。”八项规定的实施对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有着重要功能。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一些遏制浪费风气的制度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移风易俗实践中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婚丧嫁娶仪式的消费标准,有效遏制奢侈浪费之风,净化了社风民风。
生产过程中是否节俭是践行节俭观的重要领域。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学者对于节俭在生产性行为中的作用给予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对于在生产实践中践行节俭价值带来一定的困惑。一些经济学家从积极方面诠释了节俭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肯定节俭的经济价值。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的积累离不开节俭,如果一个国家自上而下厉行节俭,那么国家财富就会迅速增长。丹尼尔·贝尔也给予节俭相当肯定评价:“工业社会特有的品格有赖于经济和节俭原则:即追求效率、讲究低成本、高利润、最优选择和功能的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勤劳的节俭构成了资本主义道德的基础。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学者对节俭进行了否定性评价。孟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描述这样的情景,一群蜜蜂追求豪华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反倒是后来,这群蜜蜂痛改前非,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他由此提出:被誉为美德的节俭,最终会导致社会的衰败,对个人是善行的节俭,对于社会来说却是恶行的观点。凯恩斯对此进行经济学解释,微观上,勤俭持家、杜绝浪费,增加储蓄,可以导致财富增加,但在宏观上,节俭对于经济增长没有好处。在西方社会的特定阶段,消费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负的一种社会责任,节俭一度淡出历史舞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在特定条件下,的确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拉动总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达到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但经济生活中消费与增长关系不宜在各个阶段频繁滥用。说到底,消费并不是包治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处方。
就生产性节约来说,指引现时代节俭观最核心方案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节约资源。节俭观在当下环境中意味着要注重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往的经济增长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注重高投入、高消耗,出现低产出、低效率现象。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要追求高质量发展,要把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将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这是在生产领域践行节俭观的首要任务。实际上践行现时代的节俭观“与社会总消费无关,与节俭的悖论无关,而是一种发展成果或社会财富在使用结构上的调整”。如何更有效使用资源进行创新性生产才是现代节俭观追求的目标。
现代节俭观也体现在创新性管理理念中,《节俭的力量——让节俭成为一种时尚》的作者认为:“创新能力可以让人类重返节俭。”“创造性的勤俭要求我们重新去理解努力的概念。否则,我们只能不断地赢,但其实它毫无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在过度竞争中会遗忘企业的社会责任,侵蚀丰盈的社会资本。像雷曼兄弟、安然公司等企业就是遗忘了竞争力与勤俭之间的主要联系,没有确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企业经营者应该谨记的是更节俭和更创新的管理方式,因为过多的债务和差劲的管理意味着失败。“在这个世纪,这些金融知识和债务担忧出现,日积月累,积压于胸,让人焦虑不安。”事实上,实践一再证明,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激发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引发了一次又一次金融危机。这些振聋发聩的警告提示我们现代节俭观要着重强调科技创新与进步、减省生产成本,并且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注重绿色生产,承担社会责任,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节俭观不仅需要在制度层面发挥民族国家整体力量予以推行,在生产性领域需要企业担负社会责任,信奉和践行创新性节俭,更需要在消费性层面得到各种消费主体的实际践行。新时代的中国仍然是并将在较长时间内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国人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激发出来的消费欲望则是急剧增长的。消费主义裹挟下的消费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描述的那样是一种“虚假消费”,消费者在消费中丧失了独立判断和批判的能力,失去了主体性。消费文化已经势不可挡地促使消费者“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意义”。消费者消费的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代表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符号意义,从而造成浪费。节俭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理性美德,是个体对自身自发欲望的理性约束,是主体向内主动自我超越的选择。这种理性美德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合力进行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首先,家庭应营造节俭消费的良好氛围。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家庭一员逐步成长起来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传统社会中节俭教育主要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依靠长辈言传身教、父范母仪这种直观形式进行。在中华家教大观园中留存许多关于节俭的警言名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这些警句无不警示我们牢记“由俭入奢,易于落水,由奢返俭,难于登天”的真谛。勤俭家风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长久以来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习近平在给他父亲的拜寿信中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习近平极其重视领导干部家庭、家风建设,提出一系列关于干部家庭家风建设的理念和举措,其中不乏惟俭可以养廉的思想,彰显着节俭的私德连接着政德的公德思想。家庭节俭关涉着政风党风,也无形之中影响着民风社风。“家人皆节俭,则一家齐;国人皆节俭,则一国安。”新时代的家庭承担节俭教育不仅仅是基于物资匮乏的节约或担忧家道中落的节省,还应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逻辑中的治世责任,使每个人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关爱环境、建设美好世界的良好美德。家庭消费观念的这种正向代际影响对于培养后代理性、适度、绿色消费,自觉实现内在超越的节俭具有重大传承作用。
其次,学校要承担起节俭教育的重任。各级学校是新时代进行节俭教育的关键主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消费特征和接受能力,相关科目关涉节俭的教学内容设计应循序渐进,纵向深入,贯穿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涯。自然、地理课程加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亦应重视环境教育。“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俭与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消费观教育与劳动观教育是需要同步进行的。在各级学校课程设置中,这两方面的教育一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校的节俭教育也难以抵抗消费文化的侵蚀,致使炫耀性消费和攀比性消费在学生群体中颇为流行。不少学校把学生是否热爱劳动、学生如何消费、是否节俭看作家庭应该承担的义务,作为学生的私事而放任不管,认为学校没有必要过问学生的劳动观和消费观,导致劳动教育日渐弱化、淡化甚至走向虚无化。惟勤可以助俭,勤劳与节俭互为表里。近年来各级学校教育都强化劳动教育,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正式提出“五育并举”,劳动教育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2020 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的劳动教育无疑会与节俭教育相得益彰,在培养学生勤俭品质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再次,社会要净化奢侈浪费风气,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家庭和学校是实施节俭教育的主战场,但社会也应该发挥环境的导向作用。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浪费攀比等不良风气熏染。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约纳斯在讲到培养适度和节俭美德的时候,谈到“自愿一致”的道路,他是从面向未来的责任伦理角度提出“简朴”价值,要求人们要懂得适度和知足,“懂得在我们有理由为之最感自豪的东西中划界并停下来,本身就可能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全新价值”。约纳斯所说的这一全新的价值就是基于节俭的适度与知足,虽然“知足的艺术很难掌握,适度的德行不易实现”。“只有当所期望的放弃行为通过风俗(ethos 伦理)的力量提升为社会规范时才是可行的,个人也不用了解这种社会规范的意义,并且习惯性地从总体上遵循它,因为他肯定已经为自己明显地侵犯了规范在同类面前感到羞愧。这时,我们再次与风俗及其最强大的堡垒——羞愧相遇。”
当在全社会形成对于不自制、不节俭的羞愧,一种类似于社会规范的风气即可形成,公众在这种风气的濡染下,采取自愿一致的道路,自觉自愿践行节俭美德。当然,要形成这种风气,就要发挥媒体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主要形式的大众传媒传播依然发挥一定影响,互联网、自媒体也有着巨大的能量,媒体上的价值导向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消费生活方式的选择。各种影视作品、广告宣传等媒介也需要引导“绿色消费”“节俭消费”“理性消费”,对攀比性、炫耀性等符号化消费予以批判,引领人们树立新时代面向公共领域、内在追求和未来生活的理性节俭观,真正实现传统节俭观的现代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