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认识定位、生成逻辑与发展路向
——基于矛盾论视角的探讨

2022-11-08 09:36白显良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彭 均,白显良

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已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关切点,甚至是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排头兵。这不仅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也彰显了课程思政对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瓶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价值所在。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新时代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规律,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发展趋势,进而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本文以矛盾论为切入点,试图从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矛盾把准其生成逻辑,科学探赜其发展路向。

一、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认识定位

科学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新时代高校要扎实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就必须辨明课程思政的本真内涵,规避认知误区,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认知前提。

(一)本真反思:“课程思政”是何

课程思政是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在育人体系中主渠道作用的逐渐凸显而产生的。认真思考“课程思政是何”的本真问题,是正确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前提,更是高校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认知基础。

立志圣则圣矣,立志贤则贤矣。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尤其是思想文化的复杂多样极易给学生带来选择迷茫和价值困惑。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这仍然不能全面、彻底解决学生中存在诸如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绝不是思政课“孤军奋战、一枝独秀”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其他各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优势,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思想价值、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它并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而要在基于不同学科关于人才培养目的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培养各类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的专业性主张。高校大力建设课程思政,正是为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配合以实现共同育人。它并不是对学生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灌输,而是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优势和特色,利用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声之处发挥课程育德的功效,实现从“单”到“全”、从“点”到“面”、从“分”到“合”的教育转向,确保育才育德有机统一,切实增强课程育德的“广度”和“效度”,全方位、深层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误区规避:“课程思政”非何

近年来,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已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参考蓝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对课程思政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的情况。因此,必须打破认知藩篱,规避认知误区,以明晰课程思政的本真内涵。

首先,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有观点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增加几门课程,是与其他课程一样属于“一门课”。规避这个认识误区就要科学把握“课程”的科学内涵。所谓课程是指“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其他课程中,对大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理念观照,其内容、方式是根据课程、专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从属概念来说,课程思政不属于“课程”这个上位概念。从种概念来说,也没有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和人员队伍等。其次,课程思政不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主客体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采取的一切思路、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显然,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外延来看,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不科学的。课程思政是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而不是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不是有着特定手段和程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再次,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思政化”或者“思政课通识化”。任何课程都有着本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既要避免淡化思政课的党性和意识形态性,从而把思政课上成一门没有鲜明政治立场和原则底线的课程,导致“思政课通识化”倾向,同时,也要避免“专业课思政化”。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专业课要以专业内容为主,在课程中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课程的内生育德以解决思政课与专业“两张皮”的现实问题,真正实现育德和育才的结合。最后,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和“思政”的简单组合。课程是载体,离开课程这个基本形式,就无法落实课程思政。思政是内容,失去了内容,课程思政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要认识到“课程”和“思政”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统一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之中,从而科学认识和正确定位课程思政。

二、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瞄准现实问题,聚焦具体矛盾,在矛盾转化中把准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矛盾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范畴。以矛盾论视角把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内在规律的理性认知,也有助于明确课程思政的生成发展正是致力于解决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这个根本矛盾的实践举措。

(一)全体与单体之间的矛盾要求课程思政生成

“全体”与“单体”这一对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表述为“整体”与“部分”,是唯物辩证法中一对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基本矛盾范畴。整体是由部分构成并统率各部分,但其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同时,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尤其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性作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正是着力于解决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全体”与“单体”矛盾问题而做出的改革部署,从而促进“单体”育人向“全体”育人的有效转化。

首先,育人主体方面全员育人和单体育人的辩证矛盾推动课程思政生成。随着“三全育人”的深入开展,高校育人主体队伍的数量不断壮大,育人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高校教师数量庞大,学科背景多样,能够创设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以推动实现课程育德。而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从根本上落实“全员育人”的工作部署,促进育人主体由“单”向“全”的转化,以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专业课教师,更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打好课程建设“阵地战”,自觉把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担在肩膀上、落实在教学中。

其次,育人渠道方面全课程育德与思政课育德的辩证矛盾倒逼课程思政生成。高校课程类型多样、体系各异,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职责。但是,部分教师认为术业有专攻、学科有分工,专业课教学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育才”活动。而对于学生的品德培育、价值引领等则是思政课的职责范围。从而导致专业课程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这极易造成思政课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效果局限和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这种局限就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德作用。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举措,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育方法、教学研究等全要素,贯穿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全过程,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全课程,从而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开辟“全课程育德”的生动局面。

最后,客体方面德育全覆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局部培养的矛盾急需课程思政生成。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论断不仅为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什么效果提出了明确要求。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三观”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成材的基础。因此,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是其成长成材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要注重学生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够在立德树人的同心圆中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为其他课程育德定标定靶。其他专业课程固然要教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忽视对学生“德行”的正确引导。反而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民意识、政治觉悟和科学思维等思想政治教育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用对、用好专业技能。而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从而实现“以德为先”的育人目标。

(二)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求课程思政生成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的矛盾范畴。在这对矛盾中,供给侧决定着需求侧的内容体系,而需求侧又反作用于供给侧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教学供给队伍、供给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教学形式、教学载体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困难,亟待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来加以解决。

首先,形式方面存在统一性供给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具体矛盾。社会的多元发展决定了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这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同一个体中也体现出需求的多维性。他们不仅有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更关注个性是否得以发挥、情感是否得到照顾、审美是否得到提升、价值是否得以实现等问题。因此,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针对性供给。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师资数量短缺和学生情况复杂多样,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通过思政课、党课、集体培训以及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这种集中统一的学习形式,只能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和解决,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随着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各科教师的教育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量做到小班教学,从而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中增强教学针对性,不断缩小统一性供给和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差距。

其次,载体方面存在传统式供给与接受方式网络化之间的具体矛盾。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新时代高校教师虽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比,教师的现代媒介素养还有待增强。这就导致教学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使得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在网络时代略显“失色”。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接受方式。通过网络载体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上的新体验,从而使抽象、“冰冷”的理论教学变得更加鲜活和亲和,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中实现“思想+教学+技术”的深刻变革,真正使教育教学“活”起来,不断满足学生的接受需求。

最后,内容方面存在人文性供给与实用性需求之间的具体矛盾。教育的人文价值供给就是通过教学引导人们对真理、道德、生命的感悟和追求,促进其个体本质的发展与完善。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求真、求善、求美以完善自我。而学生的实用性需求就是教学工具性体现,这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在生活中的有用性及其程度大小。因此,有必要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强化责任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等人文内容的供给,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避免学生沦为纯粹的“实用者”。

(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要求课程思政生成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既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同时也言明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指向。

首先,课程内容上存在理论内容与现实发展“错步”的具体矛盾。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决定着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在思政课教学中,其内容集中反映在思政课教材中。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使思政课教育内容更新相对比较缓慢,从而导致教材内容无法完全适应实践的发展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导致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模式化以及教材话语的政治化相对突出,缺乏生活化的案例分析,从而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不能掌握群众,反被固定在“云端之上”,甚至成为“假大空”的代名词;二是教材理论的超前性和抽象性不能完全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尤其是当学生不能用理论彻底揭露、分析和批驳错误声音,回应和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时,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就会减弱。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课程思政呼之欲出。它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学、现实发展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用理论回应和解释现实社会各领域热点问题。同时,也能够利用丰富的专业实践、社会案例回应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从而让课程内容更能凸显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

其次,教育途径方面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失衡的具体矛盾。教育途径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纽带,也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达成教学目标以及达成程度大小。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在推进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使用“高大上”的理论话语、学术话语或政治术语讲思政课的现象,从而导致思政课变成空洞的“理论宣讲课”或者“政治培训课”。与此同时,部分教师渴求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种教学方式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随着实践育人的推进,思政课逐渐走出教室深入社会,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体悟理论知识。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实践育人的价值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必然导致实践育人流于形式而缺乏实际的育人效果。因此,由于学生缺乏身体力行的体悟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极易产生质疑、误解甚至抵触的厌学情绪,出现不愿学、不想学、学不进的现象也不足为奇。而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教育者既能用扎实彻底的理论说服力引导学生思想,又能在实践升华中回应学生关切,更加注重在“大小课堂”的结合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结合,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教育效果方面存在学生综合素质错位的具体矛盾。“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学生品德修养水平是检验和评判教育效果的核心所在。虽然,学生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得到大幅增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在品德修养方面的“失位”,进而导致个人综合素质的“错位”发展。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才学,但个人品德修养不到位、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应对大是大非问题时犹豫不决,在原则立场上模糊不定。青年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命脉。青年全面发展则国家全面复兴、民族全面进步。学生综合素质上“错位”必然影响学生实践操作的“错向”。因此,面临着部分学生“德”“才”失衡的现象,必须要防微杜渐、纠小治大。这就要求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思政课教育效果,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错位”,进一步确保其实践过程中的“不错向”。而课程思政能够通过在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实现育德与育才的有机融合。在“授业”的同时“传道”,使学生在锻炼过硬本领的同时练就责任担当,强化学生“德”的培育以巩固思政课教育效果,保证大学生成为既拥有正确理论思维,又具备过硬实践本领的社会主体。

三、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向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事物根本就要抓住事物的内在矛盾。以矛盾论视角探赜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向,就是要坚持矛盾的基本关系原理,牢牢掌握思政主动权,做好协同构建、分类设计,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渐进式发展,进而促使课程育人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一)坚持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协同构建思政大格局

事物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集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就要发挥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贯通式、引领式作用,不断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统一于课程育人的体系中,以协同构建思政大格局。

首先要着力推动思政育人全覆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构建“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专业教育各环节,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各学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因“课”制宜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形成了“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教师讲育德”的良好育人局面,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其次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这就是要建设“教书”“育人”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增加各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让专业课教师更懂思政,也让思政课教师更了解专业,实现资源共享、教学联通。要建设“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教学资源。开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各科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库。要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对基本理论、前沿问题、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构建协同推进的教学研究体系以强化课程思政研究。最后要始终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这就要求要始终坚持课程思政导向,建立教材选用规范化、教材建设优质化和教材监管常态化的教材管理机制,以把好教材管理关,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内容载体;要建立师德师风规范制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时刻铭记育人职责、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从而站好课堂教学岗,使课堂成为正能量的源泉;还要制定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各培养单位积极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制度建设工作,帮助教师克服教学惯性,从而形成高度的育人自觉性,在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中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协同构建思政大格局。

(二)坚持矛盾主次关系原理,牢牢掌握思政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既要注重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又要主动强化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使思政课程始终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占据主动地位。

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水平,将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落实进度和实际效果。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引导和感染青年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各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熏陶学生思想、引领学生发展,守住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位置。另一方面,要抓好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课程思政的落实离不开思政课程的引领。思政课程作为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建设成效能够给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方法、理论上的支撑和借鉴。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培育“又红又专、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换言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思政课的建设。通过把思政课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中,达到引领学生思想价值发展取向的目标,从而牢牢掌握思政主动权。

(三)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分类设计教学规划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在解决具体矛盾中落实落地、见功见效。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又具备不同的特点和方法。毛泽东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要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设计教学规划。

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必须要牢固坚守底线思维,时刻守住政治红线,把准育人准线。要通过组织培训、集中备课、教师“手拉手”等形式在全校学科专业范围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增强教师自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帮助教师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优质有效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事物规律、掌握扎实本领、养成高尚品德,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分类设计教学规划。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有普遍性的原则要求,也要根据具体课程进行针对性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每一门课都有其特色和功能所在,要认真梳理专业教学内容、了解专业育人优势和课程特点。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手拉手”的集体备课制度,针对不同课程要分别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和切入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接受教育信息,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四)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课程思政同样如此,其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场域、主客体等内部要素的总和,而其形式则是要素之间组合的方式。适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接受内化教育信息。反之则会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阻碍预期教学效果的达成。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要看到内容的基础作用,又要不断根据新环境新条件革除“过气”“过时”的内容,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形式。

我国正处在“两个大局”与“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社会发展整体出现新的特点和格局,展现出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此,从宏观上构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直接推动着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内容和方式。一方面,高校各主体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避免专业课与思政课“两张皮”的现象,以强化课程育人的实效。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起“三全育人”“立德树人”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从而自主提高课程思政因应能力。同时,要跳出“就思政讲思政”和“就专业谈专业”的窠臼,实现“思政+专业”的融合发展,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要用活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新时代的到来,给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手段等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如Vlog、慕课、快闪、微课堂、动漫、VR 等现代教育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更加生动形象、即时可视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领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时代担当,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价值自证。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