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实践策略

2022-11-08 08:29陈雪洁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学校福建莆田3511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布置数学知识作业

◎陈雪洁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数学作业不仅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检测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教师数学作业布置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有些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实践策略,以期供同行参考.

一、了解小学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教育是从幼儿学龄前就开始接触,并一直贯穿到学生学业结束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授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为后期高等数学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体会到数学中的乐趣,在数学学习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开发.

(二)锻炼数学的思维能力

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的课堂作业,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除了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加上课后作业的巩固,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基础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做好数学课程衔接

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要注重三步学习法,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是课后复习的有效途径,而课后复习可分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拓展两个方面.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在现有知识巩固的基础上设计延展知识,让学生能够把课程中的知识有效地过渡到新课程的内容中,做好数学课程的衔接工作,确保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联系其前后课程的内容,辅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数学课程的有效性.

二、打好小学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学内容简单并广泛,小学数学基础稳固了,后面步入初中、高中后,数学学起来才不会显得那么吃力.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中,教师会讲到具体的“数与代数”的计算,而到了初一年级学生就会接触用字母代替某些数字,建立起了代数的概念.代数表面上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然后开始深入学习“方程”及“包含字母的式子”,最后就开始步入函数的学习.初中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小学数学的扩展延伸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实际上是有很大关联的.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课程知识的相关性和延展性,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为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作业.在整个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注重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作业设计的拓展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结合数学基础知识,拓展数学课程新知识,结合有趣的数学题目设计,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数学作业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逻辑性强,知识严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学科内容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锻炼出严谨细致的个人基础能力,并结合数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分析和运用知识,并通过现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将其和生活中的问题联合起来,用数学理念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完善递进的知识体系,推动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实践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趣味性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地深入探讨和研究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希望在数学教学中将常规的理论知识融入一些有趣味性的实践中,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更贴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将学习代入到生活中,引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共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将知识与技能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更好地发散自己大脑思维.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研究,如何提高数学作业的训练效果,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个课题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索总结的.

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用积极专注的学习态度对待每次作业,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完美的展现到作业中? 这方面就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进度,设置出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而是看到作业中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自己主动认真、带着探索研究的目的去完成作业.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较小,性格活泼好动,喜欢研究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布置作业的趣味性体现在:出题方式多样化、设置新颖的出题方式;作业内容要有创造性,便于学生发挥,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操作题等相互变换;教学中将内容习题、独创习题、计算习题、表述习题等互相穿插,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作业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和创新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感到作业的乐趣.在表述习题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近期的学习内容,编写一个数学故事,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融合在故事中,让学生在故事中复习,在故事中总结.

例如,教师在教学“倍数”这一内容时,可以想象与一个倍数相关的故事.如:今天小明和家人一起外出到饭店就餐,刚好赶上店庆做活动,有奖问答环节若答对,则买单时可以享受半价优惠.题目是:今天饭店一共洗了64 个碗,每一个人用1 个饭碗,每三个人用1 个菜碗,每四个人用一个汤碗,请问今天有多少人来店里吃饭? 小明根据题目内容想到了自己最近学习的倍数,3 和4 最小的倍数是12,吃饭的人数可能是12,24,36,48,通过最终计算,得出人数是48 人.小明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了这次就餐的打折活动,特别有成就感,也得到了家人和老板的表扬.在这个数学故事中,学生对倍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温习,并且得到了灵活应用,通过故事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互动性

传统的数学作业是以单纯的书写方式进行,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作业的最终效果,教师应该将作业设计得更加多元化、综合化,从平时的数学教学理论内容延伸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中,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数学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课堂内容,灵活运用课堂内容,推进课堂内容变式,充分挖掘新的知识点,逐渐形成数学模块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还可以将学习内容通过相关调查或者相关实践活动方式完成,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需要符合学生的基本能力需求,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递进知识,探索新课程知识内容,促成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递进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包括米面油蛋肉奶水果等;统计娱乐生活开销,包括逛街、看电影、旅游等.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的特性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哪些事物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举例说明观察到的形状是通过什么方式稳定和不变形的.还有一个阶段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大小和性质,关于比较分数大小,除了书本上的通分、画图等方法,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这个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数大小的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可以比较大家谁统计的方法最多.有了比赛性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细心观察其特点,通过自己的创新和探索能力,研究出更多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第二天在作业交流中,学生们都踊跃发言,把自己发现总结的不同方法表达出来,每个学生不可能都想的一样,这样听完所有的方法后,所有的学生都会又一次增加学识,得到成长.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适宜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不能千篇一律,作业的设置要有层次化,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设计分层作业,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根据分层的目的,可以将作业设置为:基础作业、综合作业、拓展训练作业.基础作业就是日常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综合作业就是要体现将课堂内容转化到相关的基本技能中的作业.拓展训练作业就是注重学生的研究和开拓能力,让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延伸.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把数学作业设置成一个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实验区,也可以根据近期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作业,在数学作业的实验区域中,可以和同学、教师通过各种互动、交流来完成作业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不同的形状,教师可以在本次作业的实验区域,准备各种形状的参考物,让学生进行形状的对比、特性的了解,面积的计算等,并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物体是同类形状的.在这次作业中,学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

(四)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工具型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到信息时代的每一次改革,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的作用.从步入小学开始,学生就开始正式接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是打好数学根基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门逻辑性强且比较严谨的学科,但实际上,小学数学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多的指导作用,并且在小学数学中培养的数学思维方式会一直影响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学到毫米、厘米、米这些数学单位,课堂上教师会讲到1 米等于100 厘米,1 厘米等于10 毫米,但三个单位经过观察后具体差距是多少,学生理解得可能还不够透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分别测量一下家里餐桌的长、宽各是几米,换算成厘米又是多少? 自己书本的长、宽、厚度各是多少厘米,换算成毫米分别又是多少? 学生用皮尺上面的不同刻度来计算物体的长、宽、高,通过不同刻度的表示,了解了不同刻度的基本单位,再让学生将测量的相同数据对应起来,这时,学生就能够发现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像学生用皮尺测量出来的餐桌长度用单位“米”测量是1.4 米,但是用“分米”测量是14 分米,用“厘米”测量是140 厘米,这样学生就能够列出等式1.4 米=14 分米=140 厘米.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数据,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种单位的具体长度,并在单位的换算中,了解每种单位的长度倍数并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结合数学知识,形成了实践和学科的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以及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结束语

数学作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对作业的合理布置能检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置,关系着数学教学目标的准确完成,也关系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自身情况和个体差异化,设置出趣味性强、贴合生活并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知识的相关技能.

猜你喜欢
布置数学知识作业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