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探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2022-11-08 05:10肖淇耀
文教资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生课堂

肖淇耀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千百年来,爱国主义精神在风雨兼程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不断发展,指引着中华儿女,建立了新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新生代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对其加强爱国情感的根植与爱国行为的引导十分重要。

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给发生地乃至全国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调查显示,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积极建构行为表达,这些行动力的根本原因都来自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对每一名中国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意义

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到来时,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能秉持自己的原则、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此时期的感情以及心理发育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此阶段人思想和行为容易被其他人左右,所以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更加需要注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正向激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高尚的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实施,使当代大学生充满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将爱国主义深植于心。

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爱国思想总体成熟完善,个别理解不充分不全面

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健全,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通过大学之前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集中授课和环境熏陶已经根植于学生们的心中,总体形势是积极且全面的。大多数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理性地看待,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观念,对国家有充分的信任感,对民族信念有高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且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国家和社会,将自己投身于志愿服务,发挥出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力量,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理解较为片面,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并没有身体力行。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途径较为多样

在现阶段,各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逐渐丰富与多样化。对于课堂教学,更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教学以及身边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实例,可加深大学生对线下课堂的理解,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各大高校还会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办讲座、举办晚会等方式宣传爱国主义。例如不少高校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建党一百周年晚会、红色时尚宣讲等活动,对大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氛围的熏陶与教育。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但教学内容趋于同质化

现阶段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主阵地还是在课堂,虽然采用了线上线下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在线下课堂教学上,老师虽然会更新一些教学案例,但是大部分教学案例还是较为陈旧,不能紧跟时事。在线上教学的慕课上,往往出现几百所高校所采用的慕课是同一种,趋于同质化。而整体的教学内容,对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是少之又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与不可预见性,在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教师对时事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处在青年时期,对于突发事件有本能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这种情形下进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消化、吸收。

(二)结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内容偏少,难以吸引受众

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活动积极的群体,对事件是十分关注的。例如疫情或洪涝灾害的突发,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大部分大学生便会有意识地投入抗疫、救灾的第一线,在志愿服务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在高校的课堂上,虽然部分老师会提及相关事迹来促进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但仍缺乏系统的引导与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很难感同身受地受到启发而自发地去体会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爱国主义现实意义。若课堂中老师一带而过,则很难在学生间引起共鸣,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关注。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教学缺乏完备的教育方法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对于要提前部署、演练的教学操作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做好其教育教学除了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等最基本的措施之外,还能通过教育教学这一重要的传播途径,向学生传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贡献青年力量,传播爱国主义理念。

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索

(一)对比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意义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对比法指的是,在相同或类似事件中,通过对相同事件不同主体的不同选择判断来进行对比研究,在采取对比法时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全面分析问题,对比法强调不同观念的不同影响。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采取对比法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性,相较于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比教育法更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更好的理解和领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和精髓。通过对比法的学习方式,将书本上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案例,在学生学习时通过不断的对比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二)通过对比法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结合相关的具体事件作为讲述载体,向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传授爱国主义理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解具体事件时,现阶段大都以讲述事件,提取关键信息,关键信息结合理论知识作为传授模式,在此种模式下,传授知识的时间在课堂时间占比最大,且往往难以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在长时间的理论传授下,会导致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让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大学生思想较为成熟,有一定的思政知识基础。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显著特点,利用对比法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索,更加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爱国主义思想的学习效率。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比法指的是,通过对同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同群体对此不同的理解、思想、解决态度来进行对照比较的学习。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一直采取的是积极的抗击新冠疫情政策,在第一时间进行对高危地区的封闭,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在同时进行配套的医疗设施建设,不放弃任何一位病人,积极救治并在救治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在实行这些举措的同时积极研制疫苗并且积极帮扶其他受到疫情打击的国家。而一些发达国家却采取消极的抗疫政策,感染的病人不进行隔离,活动范围没有受到限制,疫情传播得更加迅速。健康的人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在外活动时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导致了传播更加迅速,最终导致新冠疫情在英国国内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出现了大规模的感染。

在此类案例下进行对比法的教育教学,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多方面分析国家间抗疫政策的异同,并且用辩证的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出对待事件的不同态度以及我国的优势优点,通过优势优点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且学生在对比过程中也会加深对事件的理解,有利于通过学习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并产生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三)建立完备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教育教学方式

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大对大学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通过对比法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助其领悟爱国教育的核心思想,并完善相关方面的教学方式。现阶段由于网络的便捷与迅速,各种新颖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案例层出不穷,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最新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各大高校可以采用鼓励老师根据当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开发本校的慕课,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结合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近年,在高校中出现了一大批参与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志愿者同学,如抗疫志愿者、抢险抗洪志愿者等。学校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参与到一线的志愿者同学与老师一同进行备课,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讲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其他同学上一堂生动形象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素养,通过朋辈学习更加深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五、结语

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应通过国家政策鼓舞、学校制度革新、老师教学改进等方式来规范相关制度体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教学方法,在思想完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应急演练,让广大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内化广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广大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范意识。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大学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学生之歌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