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成效与提升路径探析
——基于湖州市“春泥计划”的个案调查

2022-11-08 04:53许沈晶
文教资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春泥思想道德志愿者

许沈晶

(南浔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浙江 湖州 313000)

2010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紧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社会安心”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集聚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春泥计划”。为全面总结“春泥计划”实施12年来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困境,2019—2021年,笔者分别对“春泥计划”实施村的村干部、学生、家长、志愿者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差异,在湖州市各区(县)“春泥计划”实施村进行抽样调查,主要从组织领导、师资力量、规章制度、活动开展、阵地建设、作用发挥、不足与建议七个方面进行调研。累计发放3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05份,有效率97%。

一、湖州市“春泥计划”的实施成效

(一)思想道德建设日益重视

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99.65%的家长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非常有必要。而99.83的家长认为开展“春泥计划”是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志愿者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98.93%的志愿者都认为实施村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普遍重视。97.89%的村都成立了“春泥计划”工作领导小组,90.31%村都建立了家长学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89.61%村都成立了中小队组织,84.41%村都建立了村校通报机制,97.75%村实施了“春泥计划”的部署、落实、检查、总结工作。

(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在参与“春泥计划”的过程中,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97%的家长认为“春泥计划”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90%的志愿者也赞成“春泥计划”对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很有帮助。97.16%的未成年人认为“春泥计划”增长了自己的文化知识,93.44%的未成年人认为“春泥计划”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97.16%的未成年人认为“春泥计划”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96.94%的未成年人认为“春泥计划”能让自己结交到很多新朋友。

(三)课余文化生活极大丰富

调查结果表明,湖州市实施“春泥计划”12年来,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未成年人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成为沟通家庭、村、学校教育的桥梁,实现了互利共赢。调查数据显示,95.19%的未成年人非常期待每一年“春泥计划”的实施,94.31%的农村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春泥计划”。97.16%的未成年人认为“春泥计划”丰富了自己的校外文化生活。

(四)社会治理成效显现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乡风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数据显示,93.91%的家长对“春泥计划”非常支持,98.03%的未成年人认为父母非常支持自己参加“春泥计划”,94%以上的村民对“春泥计划”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师资力量、活动开展和阵地建设感到满意。调查结果表明,湖州市农村居民普遍认为“春泥计划”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既改善了乡风民情,又解决了家长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二、湖州市“春泥计划”的主要经验

(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工作推进的坚实保障

湖州市精心谋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提供保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春泥计划”有效开展。例如,吴兴区自开展“春泥计划”以来,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一以贯之地坚持“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镇(街)具体实施、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建立健全“三结合”工作机制。加强与关工委、团县委、妇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起从家庭、学校到村(社区)的“三结合”管理机制,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长兴县围绕“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社会安心”的初心和使命,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坚持政府引领的原则,各行政村在乡镇(街道)党委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村自主性,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引进在校师生资源,发挥“五老”、乡贤等群体作用,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有序开展春泥计划。

(二)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工作取得成果的关键因素

要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村干部、“五老”队伍、大学生村官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健全能策划、会组织、乐帮扶、愿助教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辅导员队伍。例如,吴兴区实行村校联动,共育春泥肥沃地。各行政村,利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力量,成立日常服务队伍,提供常态化的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学校与行政村开展村校结对活动,结合大学生服务暑期“春泥计划”专项行动,每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全区14个乡镇(街道)161个行政村,通过学科辅导、思想教育、劳动技能、文体运动、文明礼仪、课外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暑期“春泥·送梦”主题活动。调查结果表明,89.61%的实施村有一支较为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民间文化艺人等),能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在寒暑假,90.45%的实施村有大学生志愿队集中开展服务活动。

(三)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工作推进的有力抓手

湖州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完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规范运作。例如,长兴县在实施已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春泥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学习教育活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扎实做好春泥计划工作。德清县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不断探索“春泥计划”目标管理、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根据省市部署每年两次下发“春泥计划”实施方案,并作为意识形态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项部署、半年度督查、年度考核方式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调查发现,93.12%的实施村逐步健全了领导小组、中小队组织、家长学校等管理章程,95.37%的实施村“‘春泥计划’教育顾问、辅导员工作职责明确”,90.45%村里建立了村校共建、村企共建、城乡结对共建等管理办法,94.10%的实施村建立了未成年人花名册、登记台账、活动组织、安全防范等各项管理制度,97.74%的村民认为本村对‘春泥计划’的宣传力度很大。

三、湖州市“春泥计划”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活动内容有待落地,活动未常态开展

在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未成年人对“春泥计划”需求及活动的开展实效存在差距。68.05%的实施村未成年人认为校外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目前,湖州市“春泥计划”在内容上设计了“道德实践”“社会体验”“能力提升”“学业辅导”“文化娱乐”“安全防范”等主题,但是受限于教师人员不足和学生安全考虑,“春泥计划”更侧重文化课教学和假期作业的辅导,体育活动、生活技能等课程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春泥计划”因为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次数较少,没有形成“常态化”,影响了活动长期成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春泥计划”每期活动持续半个月,次数在1—3次居多,每次活动前临时组织志愿者参加,缺乏系统性。

(二)活动载体有待完善,活动阵地有待加强

“春泥计划”工作的重点是发挥未成年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是永葆它的生命力所在。虽然湖州市“春泥计划”实施村基本都建立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但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所欠缺。37.09%的志愿者和41.85%的家长认为“春泥计划”的活动载体有待丰富,活动形式单一,对未成年人缺乏吸引力。43.85%村干部、43.71%家长和42.27%志愿者认为在“春泥计划”活动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上,存在“等、靠、要”被动状态。部分实施村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主要以课业辅导、安全讲座等室内活动为主,对于活泼、充满好奇心的未成年人来说,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导致未成年人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志愿者培训有待规范,师资队伍有待稳定

“春泥计划”的师资主要以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大学生和各村招募的“乡贤”志愿者为主,渠道较为单一,以自愿参加为主,缺少相应奖励机制。19.24%的实施村未聘请中小学教师担任教育顾问和辅导员。普遍存在师资流动性大、授课水平差异大、人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开展“春泥计划”志愿服务时,志愿者的培训、指导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差距,86.95%的志愿者认为在开展服务前需要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但只有68.02%的志愿者在开展服务前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四)工作认识有待提高,联动机制有待健全

全社会关爱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凭短期内的投入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过程中,39.81%的被访者认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组织对“春泥计划”工作认识有偏差,各乡镇(街道)在开展“春泥计划”过程中重视程度有差异。57.74%的被访者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组织者、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三个群体之间的联系处在断档之中,农村中小学、村委会、政府部门都着力在自己的工作中加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三者联动效应的发挥还不明显,三者没有真正联结起来,相互间缺少有效沟通,还未形成相互配合协调,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五)教育方法有待创新,环境氛围不够浓郁

虽然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春泥计划”活动,但仍有一些地方没有把这些活动作为一个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契机来精心准备,只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一些乡镇(街道)开展“春泥计划”活动时,在教育方法上,更多以灌输式的教育为主。不分层次、不分年龄、不管效果如何,教育者单向灌输,未成年人被动接受。农村居民了解“‘春泥计划’的途径”,选择“网络”“村/居委会”“学习/工作单位介绍”的位居前三,选择“报纸”“书籍”“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较少,说明“春泥计划”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氛围不浓,社会的关注度不够,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社会关心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氛围营造还不到位。

四、以“春泥计划”为载体提升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效的路径构建

(一)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

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增强时代性、开放性。首先,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其次,适时更新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之上,对农村未成年人进行生活观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生活观教育的目的是让未成年人可以对生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形成科学、健康的观念、技能和方法,实现全面发展。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及时纠正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而导致的一些错误观念和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创新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体

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以学业辅导、文体活动、道德实践、法制教育、生产劳动、社会体验、安全教育等为基本内容,不断开展和丰富相关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注重素质提升,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一块优质的“土壤”。首先,要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要加强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留守儿童家庭的民生工程,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力度,力争让每个乡村都拥有少年宫。其次,要充分重视阵地建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者文化礼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阵地功能室内容,建立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道德讲堂等多层次的未成年人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辖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分批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学习参观、主题教育、实践体验等活动,基本实现未成年人“教育有课堂、交流有地方、活动有去处、娱乐有场所”。

(三)整合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资源

首先,建立健全队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德育辐射作用,注重资源整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利用好各结对高校教师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部门、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道德模范、村干部、“五老”队伍、“乡贤”、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企业员工特别是党团员等各类人员的作用,建立以“五老”人员、回乡大学生、文艺爱好者以及大学生暑期志愿支教队伍等为主的辅导员队伍,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困难,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活动开展的持续性,做到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其次,学校、社会、家庭应形成合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联动,努力形成“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重视和推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配备,形成符合农村特点的教育模式,让农村未成年人也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学到一技之长,改变自身命运。要落实相关制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使他们能扎根农村、投入工作,培养人才。学校要经常就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保持沟通,使未成年人处于监管之中。

(四)拓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式

首先,学校要改变教育方法。一是通过班会、思想品德课向学生正面灌输积极的道德教育思想,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将道德理念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道德熏陶作用。三是树立先进典型的道德形象,使学生向榜样看齐,促使他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其次,家庭要改变教育方式。一是家长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新知识新思想,用最新观念引导孩子成长。二是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三是家长要与孩子形成朋友关系。学会考虑子女的意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为未成年人排遣烦恼和忧郁,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五)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要重视环境的育人功能,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首先,整治农村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附近网吧、游戏厅等休闲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依法依规取缔不合规、不健康的网站和场所,消除安全隐患;二是花大力气净化文化市场,对传播不良内容的游戏软件、图书和音像制品,要做到坚决查处和清理。其次,优化传媒环境。一是重视舆论监督作用,大众传媒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批判社会不良风气和行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二是将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给未成年人,让他们既可以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又可以提高理性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是当前思想工作教育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也事关造就农村地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整合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力量,拓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才能让农村未成年人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春泥思想道德志愿者
王春香:雨沁春泥花自香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化腐朽为“春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我是小小志愿者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