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阅读”:为未来而阅读

2022-11-08 03:50王金涛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众筹教材学生

王金涛

(南京市银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西方谚语)何为“未来阅读”?“未来阅读”,即为未知而阅读,为未来而阅读,为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人而阅读……阅读,是我们更好认识未来、融入未来和创造未来的阶梯。

一、上海书展,看见“未来阅读”无限可能

重新定义阅读,不是凭空想象和创造,最近三年的上海书展已经让我们看见“未来阅读”的无限可能。

2019 年,陈伯吹书屋、“未来阅读体验舱”……为人们打造了一个颇具未来感的专属阅读空间,实现了听觉与视觉、虚拟与现实的互联互通,给人们带来的是浸入式的全新阅读体验。

2020 年,“未来阅读馆”中“无接触沉浸式阅读”将“网文+视频(短剧)”相结合,所形成的“书影音”跨场景联动模式,让人们在阅读的同时,可以通过视频短剧直观地感受到阅读的无限乐趣,立体呈现了未来“随时随地”的数字化阅读场景。

2021 年,以“未来阅读之城”为其中一个主题,将阅读与生活深度融合,“破圈”跨界,探索未来阅读新的“打开方式”,为阅读构建各种可能的未来形态。

……

上海书展持续倡导“未来阅读”理念,并在不断创新“未来阅读”新样态。无论是“未来阅读体验舱”“未来阅读馆”,还是“未来阅读之城”,阅读与新技术的结合、阅读与多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相结合……这一切的改变与体验,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未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等具体要求。

202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探讨和展望该组织眼中面向未来乃至2050 年的教育。未来,我们同样需要一份“阅读契约”——为未知而阅读,为未来而阅读,重新构想我们的阅读,以更好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

未来,阅读需要重新定义。

二、技术赋能,开创“未来阅读”新格局

当下,技术赋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数字阅读的无限可能。且由上海书展的发展趋势看,寻求技术赋能阅读一定是未来新的走向,数字化阅读将成为未来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但事实上,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阅读转型的作用,相对于其他领域(行业)是滞后的,更别提快速“变现”。对此,“报告”也告知我们:“数字技术具有巨大的变革潜力,但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如何兑现这些承诺。”而今,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强大的变革潜力已经凸显,“兑现”是迟早问题。技术虽不能替代人的阅读,却能改变人的阅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与利用。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技术赋能,寻求“加持”力量

技术赋能中的“能”,是一种加持力,是技术的加持作用。“总有人知道你的问题的答案。”“有问题找度娘(百度)”……如今,技术支持学习已经成为常态。面对已有的“成熟技术”和未经实践操作的“先进技术”,寻找技术运用的“最佳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相对成熟的技术的使用,如课堂上PPT的运用,已经内化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教师对于其他一些先进技术的运用却并非如此娴熟,如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穿戴技术等的运用,还需要一个慢慢实践的过程。技术加持,不仅为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无限的协作空间、知识的建模工具、问题的解决路径等等,同时还构建了一种新的阅读实践形态——互动与共享。

(二)空间互联,深度“连接”世界

空间互联,更加突出一个“联”字,联结、联通、链接……万物互联时代,空间联结一切。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阅读空间的界限,课内课外、线下线上“联”为一体。万物互联时代,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各种信息连接和交互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空间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人与数据的深度“连接”——互联、互通、互动,如“屏读”所连接的不仅有万卷书,还有整个世界万物。这也是对“新课标”提出“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具体回应与践行。

(三)精准施策,创新“供给”模式

“未来阅读”因为技术的发展,将变得可见、可测量,也就是我们目前常说的一句话,“你在读屏,屏也在读你”。你所读的书的内容以及读书时候的表情、节奏等都将被“记录”下来,而这些数据也将越来越大。数据越大分析起来就越精准。未来阅读,需要精准施策,依据就是大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顶层设计,因人而异,更好解决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创新阅读“供给”模式,更好满足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和个性化的指导。

三、变革实践,探索“未来阅读”新样态

未来,重新定义阅读,不仅需要理论支撑,还需要创新实践。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作用下,在去中心化、去模式化、去碎片化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下,全息阅读、跨界阅读、创客阅读、泛在阅读、场景阅读、众筹阅读……都将成为未来阅读的新主流、新样态,并与传统阅读共存共在。下面撷取几种“新样态”并加以阐释。

(一)全息阅读,让阅读向四面八方打开

未来,课堂、课本等将不再是阅读的全部,因互联网的存在,阅读已经向四面八方打开,整个世界都是阅读的资源,随时、随处可以阅读,全时段、全空间、全覆盖、全数据的全息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样态。

未来,全息阅读将是一种基于全数据的阅读,“全数据”包括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一切“数据”。当世界正走向数据化的时候,单一的文本阅读将束缚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如在小学阶段我们读鲁迅,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选文上,当然教材的选文已经非常丰富具体,我们来看统编教材的内容安排——

导语:臧克家的诗句节选《有的人》、鲁迅简介等。

选文:《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

阅读链接:冯雪峰的《论〈野草〉》片段节选、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片段节选。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鲁迅名言4 句)。

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让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然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鲁迅,还需要有更全面的认识,需要有更多的内容做支撑,而其中所涉及的“阅读链接”已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此时,如果我们再引导学生把认识的视角由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鲁迅”,他们会发现还有数万个关于鲁迅的“词条”,其中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的简介、作品评论等;深入检索,还有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等与其相关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将以“全文本”的方式出现,这就是关于鲁迅的大数据。而对于这些数据的阅读,并不局限于课堂,课外一样可以进行,甚至乘坐公交车、地铁等时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约束,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检索阅读、收藏阅读等。置身“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的场景阅读,让阅读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同时,促成学生对鲁迅的全面认识。

未来,我们更多的阅读都将始于数据。全息阅读会让我们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文本与世界等之间的联系。而建立彼此之间的“深度关联”才是我们更好建构新知识、认识世界、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其中,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既是大数据的受益者,也是大数据的建构者;既要“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还要“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数据决策、数据驱动、数据发声……相信,“未来阅读”将在数据的作用下,呈现更全面、更立体、更多元等阅读新格局。

(二)泛在阅读,让阅读从课本筛选走向网络泛在

“在网络世界中,知识不存在于书籍之中,也不存在于头脑之中,而是存在于网络本身。”就目前而言,教材仍然是以选文的模式存在,仍在承担着“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作用,整齐排列,循序渐进,这是教材的优势所在。但随着数据(主要表现为网络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的日渐庞大以及技术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完全依靠课本,基于互联空间的泛在阅读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新途径。

泛在阅读,不是我们理解的泛泛地读、走马观花地读,而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和各种阅读终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并适时将这些“碎片化知识”进行关联、重组与应用,最终实现阅读者从低阶阅读向高阶阅读的转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下我们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同样是一个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阅读,但因为有大单元主题、语文学习任务群等,将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知识点等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同样,泛在阅读也可以通过博观约取,将可供选择的“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围绕课本上的主题或是学习任务群关联起来、串联起来,并联结为一个整体,实现线上线下的连接、互补与共存。让阅读因此走向高阶,走向深度。

如阅读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猫》一文,课后“阅读链接”链接了夏丏尊的《猫》、周而复的《猫》的两个选段,但是关于猫的文章并不止这些,我们知道的还有丰子恺的《白象》 《阿咪》、梁实秋的《白猫王子》、季羡林的《猫》、冰心《养猫》、冯骥才《猫婆》……这些文章都存在于网络空间且瞬间可以进行检索和阅读,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收藏”。充分“变现”这些资源,更好地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练习”进行主题化阅读,博观约取,学习“阅读链接”,有针对性进行摘录。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做“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丰子恺《白象》

……

摘录的过程是一个泛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博观约取的过程。虽然都是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但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写猫,都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很好地将整个泛在阅读的内容给串联起来。由线上到线下,由阅读到摘录,这既历练了学生利用技术检索、搜集信息的能力,也为他们积累了很多有新鲜感的句段;而且整个的阅读过程独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之前是编者或者是专家为学生筛选好的文本,现在因为互联空间的存在,学生同样也可以通过泛在阅读实现文本阅读的“自筛选”,进行富有个性的“自组织阅读”。

(三)场景阅读,重构人与阅读的连接

课堂上、图书馆、书店……这些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阅读场景。“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互联网连接一切,即万物互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资源的日渐庞大,新的阅读场景正在兴起,如前文所提到的“未来阅读体验舱”“未来阅读馆”等。在朋友圈里、在虚拟场景中……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连接方式,并在改变着传统阅读的形态。

近年来因疫情原因,停课不停学,居家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化。其中,互联网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连接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甚至是学生与外面更为广阔的世界。网络技术再造诸多学习场景,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如央视拍摄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就是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引导学生“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诸多场景的再现,很好了实现了文字、画面、声音等完美结合。学生虽不能亲身抵达,但有“置身其中”的阅读体验。

去河西走廊感受王之涣笔下的《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何景象,实地体验出塞之路,体验如何才能进出关;

去苏州感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这个“东方威尼斯”的文化底蕴。

……

一个个的场景连接着书本,连接着生活,也连接着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连接”,课后的阅读也可以“连接”。如学生在阅读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田忌赛马》一课时,就可以“连接”《跟着书本去旅行》的“齐国故都探秘——田忌赛马”,深入“赛马场”(遄台遗址),观看遄台赛马场景,聆听齐文化研究者马国庆老师的讲解,洞见“田忌赛马”背后的故事。

在遄台赛马场、在杜甫草堂、在玉门关……互联网连接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阅读的对象不再是一行行的文字,或是一张张静止的画面,而是一个一个的生动场景。场景连接一切,阅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未来阅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当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穿戴技术等迭代创新,让读者完全沉浸在各种“图示”符号场景中。有阅读就有场景,有场景同样就可以进行场景阅读。“打开App,点击AR 开始扫描图案,保持手机对准图案,等待网络加载AR 内容成功后,神话动态就跃然在手机上。”这是2017 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所开展的“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赛”的一则手机动态消息。其间,通过场景再现或场景再造等方式,学生阅读神话的整个过程变得可视化、场景化。如今,“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一些传统经典神话故事的现代再创造,置身故事场景之中已经成为儿童阅读一种崭新形态。

(四)众筹阅读,创新阅读供给范式

未来,可供阅读的资源有很多,可利用的网络空间也很大。但是,受限于人的阅读时间、精力以及阅读兴趣,阅读将更加强调内容的选择与供给的便捷,为此针对阅读的“私人订制”“精准众筹”同样将成为未来阅读的新形态。

当前“新课标”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知名专家、科研机构等推荐的阅读书目,已经将可供阅读的内容(书目等)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到学生层面,供他们选择和阅读。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内容包括提供的书目,很多都是基于教育行政部门或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而并非完全来自学生自身阅读的真正需求。如何更好解决好教材(包括推荐书目等)的“供给”与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众筹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万物互联时代,众筹阅读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与“大众”支持的精准众筹的阅读模式。

我想读某一本书,但是一时又找不到,有谁能借我看一看?

针对这本书,我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有谁也读过这本书,我们能否建立个圈子,一起探讨交流?

读完这本书,还有哪些书的主题与这本书有共同之处,或者说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读好这本书?

……

筹书、筹圈子、筹主题、筹渠道……众筹的过程就是一个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书目的选择、主题的确定、圈子的形成等等,都是因需而定,因人而异。类似于微信朋友圈,人们会邀请、会点赞、会收藏、会评论,也会发布,甚至录制个性化小视频,目的就是要满足个人的需求。众筹阅读的本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让阅读真正发生。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这是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对阅读提出的要求。如何落实?如何才能让学生读得更多?三到六年级每册的教材在“快乐读书吧”中确立了明确的主题和推荐书目,所谓的“读更多”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阅读需求发起众筹。如五年级下册的“名著阅读”,“四大名著”已经全部涉及,还可以推荐哪些?中国名著原来有八本(《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儒林外史》《封神演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删除了其他四本。但是不代表就没有可读的价值。众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个信息的捕捉还是非常灵敏的,经过“圈子”里反复讨论后,发现学生普遍对《儒林外史》比较感兴趣,统编教材选编了其中关于严监生的一段内容。在我看来,众筹过程就是让一个学生能阅读、学会阅读的过程,也是“读更多”的具体表现。

关于这个话题的众筹过程,也让参与众筹阅读的学生明白了“八大名著”的内容及存在,以及其他“四部名著”后来被“删除”的原因。与此同时,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其他“四部名著”的阅读价值。众筹话题、众筹圈子、众筹阅读智慧,从而让“读更多”的持续化、定制化与个性化阅读成为一种可能。

(五)问题阅读,为未知而阅读

为未知而阅读,即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存在的问题而阅读。未来,阅读将成为学生充分借助技术赋能解决问题的一种自组织行为。“有问题找度娘(百度)”“作业帮来帮你”……互联网时代,问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有千万条,且还都关联在一起。为未知而阅读,同样是互联网时代新的阅读样态。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更要问题意识。统编教材在整个编排体系中就安排了“提问”内容,用整整一个单元的篇章引导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习得提问的具体策略。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课文罗列的“问题清单”有:

1. 为什么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

6.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从课文“阅读提示”得知,这是从“一个学生”的视角展开,模拟同伴思维提出问题,并形成“问题清单”。而课后还要求“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不仅在整理、筛选上,还在问题解决上给出了指导方案。

其中,难免还有一些问题是很难通过书本得到解决,如针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网络开展“问题化阅读”,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径,获取更多问题解决的可能。

技术的不断支持,让问题解决的路径更为宽广,问题在发布、发散的同时聚合了更多人的思考与智慧,问题的解决不再停留于“样本”(教材文本)上,而是基于网络数据的“发声”,自然建立起数据之间的关联,为解决问题提供最佳方案。

未来,充满更多的未知。以前学生把课本看作是整个世界;但未来整个世界都将变成他们的课本。阅读的时空更大了,要摆脱和改变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问题思维、“问题清单”、问题化阅读不可缺席,会阅读、会提问一定是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未来,提出问题,一定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你所提出来的问题,即使你自己解决不了,也有人帮你解决,而且一定会让你满意。面向未来世界的“问题化阅读”,同样也需要一场“问题清单”的革命。

四、“阅”见未来,基于实践的前瞻

“未来阅读”,是对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阅读的重新定义。为未知而阅读,为未来而阅读,通过阅读更好阅见未来,这既是对未来阅读的展望,也是对未来阅读的当下实践与创新。因为,所有对于未来的预言和构想,都是基于现在的实践和探索的判断。

1. 预判之一:尊重个性阅读

未来,阅读将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原来我们反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现象在未来将不复存在,即使教师想这样做,也不可能有机会。因为——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张专属自己的阅读图谱,将所有阅读到的碎片化内容连在一起。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智能助手,不仅能检索分析,精准推送,还能生成专属自己的“阅读报告”。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志同道合的阅读社群(阅读圈子),可以分享读书感受、可以发布读书思考、可以众筹阅读话题……且他们的每一次阅读都将被记录,每一种阅读方式都会得到尊重。

这就是我们一直所倡导和最想看到的“未来阅读的样子”。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以及人们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知识的多元化需求,这样的自组织阅读定会成为未来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形态。

2. 预判之二:走向通识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阅读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都是着力在培养完整的、适应未来发展的人。

通识阅读,就是要通过泛在阅读、跨界阅读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做到融会贯通、博观约取、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未来,应付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通识阅读。很多的资料都显示:真正改变世界的人,从来就是那些尽早开始通识阅读的人。

读荷马、读孔子或鲁迅等,不是想变成他们、也不是想成为研究他们的专家学者,而是为了通过读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改变世界的那些至关重要的思想。

读科学、读历史、读哲学等,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

读儿歌、读童话、读神话、读散文、读小说等,则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们讲故事的不同方式。

这些都是学生面向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我们熟知的很多西方国家的理念就是如此,如哈佛大学,哪怕学生大学毕业,也不着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他们认为,比深耕某个领域更重要的是,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与可迁移能力的提升。对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在这个方面我们关注的还是比较少的,无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纲要》,还是教科文组织的 “报告”,都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识阅读,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奠基,这也是对“新课标”中提出的跨学科学习的积极回应。

3. 预判之三:为来来而阅读

“读得懂读不懂都是收获!”这是《时间简史》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词。对此,也可以理解为:读得懂的更多是过去,读不懂的更多是未来。但“如果我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杜威)所以,阅读,必须树立“为未来而阅读”的理念,更好“阅”见未来。

为未来而阅读——

学校将为未来阅读而设计,成为“未来阅读中心”并连接世界。

教师将以数据及技术研究者等身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服务。

学生将引领未来阅读变革方向,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这个“更大的世界”,就包括未来。“以儿童阅读构建世界未来”“儿童阅读决定人类未来。”朱永新老师关于阅读与未来的精辟阐述与强烈呼吁,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未来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未来而阅读”,不仅体现理念和主张上的凝练,更是源自行动的诠释。

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我们是很难预判的,有着太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不预判、不想象、不创造,并不代表未来不会到来。

2022 年,被称为是“元宇宙”元年。进入元宇宙时代,每个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元宇宙”,基于“元宇宙”的阅读同样会成为新的阅读样态,从而更好满足未来阅读需求。可以预见,未来我们的阅读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未来已来。相对昨天而言,未来真的已经来了,而且我们就生活在其中。究竟又是什么让我们这么从容地面对未来、迎接着未来、创造着未来?是阅读。阅读,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未来阅读”,由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赋能,更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把现实世界以及虚拟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了无缝对接与贯通,连接了一切,也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更促进了人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众筹教材学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众筹
新闻众筹初探
学生写话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