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及出版编校双视角下科技名词的规范应用

2022-11-07 00:34雷蕾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出版编校科技创新

摘要:科技名词的规范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科技事业的发展。文章从科技创新和出版编校双视角出发,探讨科技名词规范应用,夯实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基座。文章以古代科技至近现代科技发展为脉络,详细分析了科技名词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列举案例的方式,对当前科技名词差错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将科技名词差错归纳为通用类差错和专业类差错,其中通用类差错包括字词错用、混淆使用、随意简化和误用音译,专业类差错包括误用俗称、曾称,忽视学科领域,随意加减字等。文章结合科技创新以及编校出版实际,提出了不同类别科技名词规范使用的建议。提出对于审定使用类名词,应严守规范;对于规范参考类名词,应审慎使用;对于新政新词类名词,应依照政策,加强普及。

关键词:科技创新;出版;编校;科技名词;规范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221-03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习惯性称为“科技名词”。科技名词即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1]。

有关科技名词的编校规范,可见于多个法律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2]。而在各类出版物相关质量管理规定中,科技名词都被纳入了编校质量管理体系。在科技创新中,科技名词更是无处不在。科技的进步以已有的科技成果为基础,而已有的科技成果要用简明、贴切、精准的科技名词呈现和表述。因此,科技名词的规范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规范意义:传播知识,支撑创新

恩格斯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知识的传播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会有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

(一)丰富而悠久,映照古代发达的科技水平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文字中,殷人对一天各时间段都有专门名称,如明、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暮、昏等[3]。在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科技名词收录过半。北宋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到明代,《本草纲目》中命名了大量动植物和矿物,《农政全书》中创造了大量农业、土壤和水利方面的术语……从众多古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科技水平和名词演变的历史。

(二)消化与创制,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步伐

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时,西学东渐使世界近代科学技术的概念被大量引入中国,不少先哲便开始翻译西方科技著述,以求国人能有效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科技知识,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但由于不同的人对科技概念和名词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且汉语体系与西方语言体系大相径庭,不同人士翻译的科技名词也各不相同,在其应用上出现了不一致和概念混淆的状况[4]。但要看到,先哲们为厘清科技概念和厘定科技名词,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在引进和消化西方先进技术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语言应用习惯,先辈们创制了一大批具有中华文化品位和特点的名词,如“物理”(physics)、“阻尼”(damping)等[5],这些名词不仅沿用至今,也为我国近代科技跟上世界科技的发展脚步奠定了基础。

(三)教训和骄傲,承载科技自立自强梦想

出版物中,把“概率”写成“几率”的比比皆是,这和此前“probability”的多种译法有关。这种不统一不仅给编校人员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更是给民众带来了概念上的偏差和使用上的混乱,导致科学传播效能低下。

比如2013年,PM2.5的中文名定名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響。2018年,对“passive house”中文名使用混乱的问题,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项讨论会,最后确定其中文名为“超低能耗建筑”。这些简明、准确而又朗朗上口的中文定名,加上媒体的科普宣传,很容易让大众接受这些科技名词,并很快在社会中普及。

近些年,科技名词的热度不断提升,科技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清晰体现。从2009年至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累计公布出版了54种学科规范名词[6]。且近十年,多机构多个媒体也曾评选过年度科技热词。2021年,海牛Ⅱ号、深海一号等名词上榜,它们既是国家的骄傲,也是我国着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铿锵印记。

二、规范问题:新老皆存,亟待普及

出版物是科技名词在社会传播中的首要载体。而从科技名词被纳入学术出版规范,进入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和大纲,可以反映出国家对规范科技名词的日益重视,也反映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科技名词规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过去一段时间在教育科研、媒体出版、科学普及等公共文化领域,尚未形成规范使用科学技术名词的意识和风气[7];出版物编校人员对科技名词规范使用不敏感、不专业、不重视;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拓宽,网络信息、网络流行语的冲击,易造成民众对科技名词的理解偏差,以致科技知识传播遭遇“梗阻”。

目前,在出版物编校过程中,常见的科技名词差错可以分为通用类和专业类两种。

(一)通用类差错

对所有出版物而言,科技名词常见的差错有四类。

1.字词错用

因错别字导致的科技名词差错,是科技名词编校差错中最常见的一种。

例如,“某市开展镍钼矿、雄磺矿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其中的“雄磺”为“雄黄”的误用。再如,“品清湖为瀉湖,潮涨时碧波荡漾,潮落时优雅安静”,这里的“瀉湖”为“潟湖”之误。在媒体报道中,常见“泻湖”“瀉湖”“潟湖”混用,盖因编校人员对其概念一无所知。“潟湖”指的是部分海水被泥、沙岸或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出口很窄的咸水湖,与“泻”的含义相反,而“瀉”为“泻”的繁体字。

2.混淆使用

科技名詞中存在很多看似雷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出版编校人员常常混淆,导致差错产生。

例如医学名词中的“病死率”和“死亡率”。“病死率”是指一定期间内某病死亡病例数占该病全部病例数的比例,如“2018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第一”。“死亡率”则是指某年某地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反映当地居民总的死亡水平,常用千分率(‰)表示,如“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5‰,人口死亡率为6.77‰” 。不能说“热射病的死亡率最高可达70%”等。

3.随意简化

部分专业技术工作者习惯用本领域的简称代替规范名词进行表达,也将这种表达带入书面用语中,而编校人员往往因为专业素养不够而忽略了这种差错。

例如,在“糖网病的早期预判”中,“糖网”即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再如将先天性心脏病简化成“先心病”,支气管扩张简化成“支扩” ,地中海贫血简化成“地贫”,等等。这些听上去好像很熟悉,看起来似曾相识的简称,实际上没有经过科技名词委审定和公布,极大地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和交流。

4.误用音译

由于大多数科技名词属于“舶来品”,且海峡两岸在翻译定名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少出版物中误用了直接音译的科技名词。

例如“一款染发护发素及4款永久性染发剂样本被验出有阿摩尼亚”,句中的“阿摩尼亚”应是“氨”(ammonia)的音译,这种直译后的名词严重影响了有关“氨”这一化学物质知识的科学传播和普及。再如,“维他命”为“维生素”之误,“镭射”为“激光”之误,“荷尔蒙”为“激素”之误,等等。

“两岸名词能一致就一致,能靠近就靠近,这样逐步达到统一。”[8]中科院院士伍荣生曾说,名词最好一看就明了,用不着再解释。因此,针对两岸名词的对照和统一,科技名词委做了大量工作,出版编校人员应对照相应的规范,正确使用。

(二)专业性差错

对科技名词的考量,应放在学科或专业背景下。在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类出版物中,常见的专业性差错有三类。

1.误用俗称、曾称

《学术出版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CY/T119-2015)中明确规定,中文学术出版物中应首选规范名词,应减少使用“又称”,不宜使用“俗称”和“曾称”。而在实际编校过程中,误用俗称和曾称的案例并不少见。

例如,某科普文章题为《急!心跳骤停怎么办?来看“救命招”》,这里的“心跳骤停”就是已废弃的名称,正确的名词是“心搏骤停”。又如某学术期刊中写“本文以额定电流16A的微型断路器作为电寿命试验对象”,这里的“电寿命”是“电耐久性”的曾称。再如某教育类期刊中,有文章提到“浅谈弱智儿童的说话教学”,这里的“弱智儿童”是规范名词“智力障碍儿童”的俗称。

2.忽视学科领域

同一机构对同一概念的定名在不同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不一致时,宜依据出版物所属学科或专业领域选择规范名词。这就需要编校人员在熟悉规范的同时,具备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

例如,“针灸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手段之一”这句话中,“脑卒中”应为“中风”。“[脑]卒中”和“中风”的英文名相同,但在中医药学名词中,“中风”为规范词;在医学名词中,“[脑]卒中”为规范词。再如,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在大气学中称“副热带高压”,在地理学中称“亚热带高压”。

3.随意加减字

这类差错可能源于人们习惯性的口头表达。例如,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人们便长期以来将其称为“幽门螺旋杆菌”,而在科技名词委公布的术语中,有老年病学、核医学、感染病学3个学科收录了“幽门螺杆菌”一词,而“幽门螺旋杆菌”则未见提及。

三、规范建议:与时俱进,分类对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如今,学科的大交叉大融合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时代特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孕育出新的科学前沿和科技名词。当科学传播与科学名词的日新月异相遇,出版编校人员也应当正确对待科技名词的更新和变化、创新与发展。

(一)审定使用类:严格遵循,严守规范

审定使用类科技名词,包括已由科技名词委审定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术语,经编纂入词典、创建了专有词条等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科技术语,其规范性要求最为严格。各类出版物应严格遵循规定,规范使用此类科技名词。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科技理论和科学普及类文章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0.5个差错。

(二)规范参考类:严谨审慎,广泛咨询

“规范参考类”科技名词, 一般为随着科技突破而产生新内涵、新意义的名词,或是目前由于概念比较模糊而尚存争议的名词,抑或是时代发展中正在优化的旧名词和正在形成的新名词等,这类科技名词有一定的规范依据,但尚不具备长期性、稳定性,或是在学界、业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针对这类名词,科技类、科普类、学习辅导类等专业出版物以及主流媒体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承担准确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社会责任。在遇到不确定的名词时,及时与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力求精准。

(三)新政新词类:依照政策,加强普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之高、出台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以此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反映到科技名词上,就是各类新名词、新名词组合、新政策提法层出不穷,有许多还成为社会热点。如何让这些名词意义准确地入民心落实地,除了政府层面的积极宣传和深入解读外,还需要出版物的准确传播。对此,出版编校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紧跟时事,加强学习,及时学懂弄通名词的含义,加强对政策中新出现的科技名词的宣传和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四、结语

在各类出版物中,科技名词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既是出版事业的应尽之责,也是我国科学知识传播的“纽扣”和“螺丝钉”,更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掌握世界科技话语权的必需之基石。因此,基于科技创新和出版编校的双视角,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科技名词库,为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Z/OL].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http://www.cnterm.cn/sdgb/sdyzjff/index_25470.html,2016-01-01.

[2]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Z/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iliao/ flfg/2005-08/31/content_27920.htm,2005-08-31.

[3] 黄天树.谈谈殷墟甲骨文中的时称[N].光明日报,2020-11-07(12).

[4] 张蕾,腾吉斯.从法规和制度层面规范科技名词[N].光明日报,2012-02-29(7).

[5] 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科学名词折射出历史与文化[J].科技术语研究,2006(2):1.

[6] 郭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76.

[7] 孙寿山.科技名词规范应纳入依法行政轨道[N].光明日报,2012-02-29(7).

[8] 牧岭.名词工作很重要:访著名气象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伍荣生院士[J].中国科技术语,2008(5):19-21.

作者简介 雷蕾,本科,编辑,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普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发明与创新》杂志副主编,研究方向:新闻宣传、期刊出版编校。

猜你喜欢
出版编校科技创新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编校手册
编校工作宜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