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高校学术期刊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加强学术期刊建设,推动学术期刊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探索提升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20年五种开放大学RCCSE核心期刊为例,通过网络检索、文献查询,分析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还处于初级、分散阶段的现状,以及期刊存在的出版理念、出版模式、出版流程与技术人才全方位革新与升级的壁垒,提出了提升其融合出版能力的三点建议:一是秉持融合出版理念,构建新型出版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二是搭建多媒体数字平台,生产多样态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三是重构融合出版流程,提高期刊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191-03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国家近两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1]。2022年4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2]。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提升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的路径,对于推动开放大学学术期刊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融合出版概念及定义专家审定会上,“融合出版”的概念被定义为“将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提出,“融合出版”是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出版与新技术的结合,是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的一种创新形式[3]。
笔者在知网检索“融合出版”发现,自2014年起就有学者开始了关于融合出版的研究,近些年来学界关于融合出版的研究探讨逐年增加,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融合出版研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当年发表相关论文68篇。截至2022年7月8日,共有融合出版相关研究论文209篇,研究学者多来自我国各高等院校和出版社。
数据表明,随着我国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融合出版的发展建设已逐渐得到我国高校学者和出版工作者的重视、实践和探索。
学者杨正凯[4]提出了专题论文的多维传播模式,通过新媒体融合出版,以各类平台为抓手,实现选题的广泛推送,提高专题论文的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陈龙涛[5]认为,优化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核心是出版流程再造、期刊编辑素养重塑和期刊集群平台的建构;王慧[6]认为,高校学术期刊要在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的“四全”媒体理论框架下,走特色发展之路;马双[7]提出将AR技术融入传统出版,为融合出版注入新活力。这些学者的研究为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笔者选取了2020年五种开放大学RCCSE核心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当代职业教育》《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天津电大学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安徽开放大学学报》(原《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通过网络查询检索,从融合出版渠道、融合出版内容、网络数据库平台建设等方面,对五种开放大学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其融合出版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融合出版思维已建立,新媒体建设“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五种开放大学学术期刊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可知,五种期刊均设有期刊官方网站,占比100%;两种期刊(《当代职业教育》《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开设了期刊微信公众号,占比40%;五种期刊均未涉猎手机APP、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由此可见,期刊主办方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融合出版思维已建立,但新媒体建设除网站和微信号之外,其他类型的新媒体还未涉足,新媒体矩阵未形成,新媒体建设步伐缓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融合出版内容偏重纸刊的线上阅读和投稿审稿服务
通过浏览五种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发现,五种期刊均以线上阅读全文和提供在线投稿、审稿服务为网站推广的主要内容,所设置的《期刊介绍》《投稿须知》《过往期刊》《作者投稿》《投稿指南》《期刊阅览》《联系我们》《在线办公系统》等栏目,实现了将传统期刊的文章、信息推广到网络中进行更广泛的传播,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在线阅读、投稿、审稿等学术服务。五种期刊中,除《当代职业教育》为自建的投稿审稿系统外,其余四种期刊均依托中国知网开通了协同期刊采编平台,有统一的投稿审稿操作标准。网站内容的更新周期与纸刊的出版周期保持一致,如《湖北开放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出版周期是两个月,网站更新时间与纸刊出版周期同步。
通过微信搜索,《当代职业教育》和《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以推送纸刊文章、动态消息和提供投稿、查稿服务为主要内容。从2022年1月到7月22日,《当代职业教育》微信公众号共更新25次,推文46篇;《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共更新18次,推文41篇。公众号推送频率分别为一个月、两个月,推送频次较低;阅读量最高的推文为《当代职业教育》2022年3月发布的“第一届主题论文征集及评选活动”通知,阅读量达8133次,其余推文阅读量大都在几十次和几百次不等,阅读量较低。
由此可知,网站作为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联通作者与读者的主要新媒体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微信公众号则作为补充,满足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但无论是网站还是微信公众号,都存在出版周期长、与纸刊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另外,网站和微信号上看不见同类期刊的信息,同类期刊之间没有关联,处于各自为战的分散发展状态,需积极携手探索突破纸刊内容边界,体现新媒体快、新、便捷优势的融合出版内容。
(三)借力大型网络数据平台进行精准传播
五种期刊分别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大型网络数据平台均有合作,平台提供期刊论文的基本信息和有偿全文阅读以及投稿审稿服务。
期刊通过专业平台的互联网推广,与需求用户在平台上实现了精准对接。但期刊与平台的合作仍需进一步深入,针对平台开发的各项功能,如论文的网络首发、开放获取、国际身份认证等应积极跟进与尝试。
(一)出版理念的壁垒
传统期刊由于资源和版面的限制,往往以期刊为主体,弱化了期刊受众的需求。《当代职业教育》《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均为双月刊,页码分别是112页、64页、96页,《天津电大学报》《安徽开大学报》均为季刊,页码分别是76页、96页,存在“僧多肉少”的局面,面对大量的论文来稿,传统期刊的版面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受众需求。融合出版需要将期刊需求与受众需求“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既要考虑期刊自身的办刊特点和发展方向,也要关注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破传统的出版思维,树立融合出版理念。
(二)出版模式的壁垒
目前,五种开放大学学术期刊主要以“线下纸媒+线上网站、微信+网络数据平台”模式推进,存在网络出版原创性不足、出版周期较长、用稿量较小、各地办刊力量分散等问题,期刊用户量和访问量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社会影响力较小。融合出版深入发展必须探索适合开放大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出版模式。
(三)出版流程和技术人才的壁垒
出版流程的时效性和技术人才的不足是阻碍融合出版深入发展的又一壁垒。一方面,传统出版流程为收稿—初审—专家外审—作者修改—编辑加工—终审—排版—三校—印刷—出版,流程缓慢,周期长;另一方面,期刊专职编辑少,人少事多,编稿审稿速度有限,无法满足受众论文快速见刊的需求,形成了阻碍期刊融合出版长足发展的壁垒。期刊出版单位要积极探索改进出版流程,并主动与学校各教学部门、兄弟院校、校外机构合作,突破技术人才的壁垒。
(一)秉持融合出版理念,构建新型出版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这为期刊出版融合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指明了方向。开放大学學术期刊融合出版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出版理念[1],结合期刊受众的实际需要开展融合出版工作。
第一,建立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新型出版服务体系,整合开放大学系统内的学术期刊资源,推进全国各地开放大学学术期刊的协同合作,汇聚体系力量,提升期刊知识获取的便利性,扩大、提高知识服务的辐射面和使用率,从而提升期刊的综合服务效能。
第二,做好融合出版工作的行动规划,明确融合出版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目标,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形成适合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内容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标准体系。
第三,组建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中心,利用开放大学体系内科研、人才、品牌、资源优势,建立融合出版团队,将具备新媒体技术、内容生产创作能力、学术推广服务能力的各类人才聚集起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合力促进期刊融合出版深入发展。
(二)搭建多媒体数字平台,生产多样态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开放大学学术期刊面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需要突出开放性、职业性、终身性的教育品牌特点,打造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出版平台,生产多样态的知识服务产品。
第一,组建专家学者团队,依靠校内外专家、学者严把内容质量关,精选优质内容,对出版内容进行结构化、知识化深加工,利用知识导航提供知识分类,帮助用户快速、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9]。
第二,加强与知网、维普、万方等大型数字出版平台的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内容与新技术、新平台的融合、转化,打造多媒体、多形态、多维度的出版产品与出版平台。
(三)重构融合出版流程,提高期刊的生产效率
随着知识服务时代的到来,期刊以用户为中心,根据受众需求生产不同形态的数字产品,将会打破从前“车马慢”的传统出版状态,数字出版产品的周期将不断缩短,不再受传统出版物刊期的限制和约束,重构融合出版流程成为发展的必然。
数字出版流程的再造应该围绕数字内容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这个核心进行[10],根据出版产品的不同类型调整出版的时间顺序,遵循网络产品优先出版、优先审核的原则,依据目标定位、产品形态、管理模式等对出版流程进行重构,以提高期刊的生产效率。
“十四五”时期是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开放大学学术期刊要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构建新型出版服务体系上下力气,在打造新型出版产品上下功夫,在重构新型出版流程上动脑筋,以加快期刊融合发展步伐,提升融合出版能力,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与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央宣传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国家新闻出版总署,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878. shtml,2022-04-24.
[2]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EB/OL].国家新闻出版总署,https://www.nppa.gov.cn/nppa/ contents/279/76206.shtml,2021-06-23.
[3] 尹琨.专家审定“融合出版”概念及定义[EB/OL]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77209,2022-01-25.
[4] 杨正凯.基于融合出版科技期刊专题多维传播模式研究[J].编辑学报,2020,32(3):247-250.
[5] 陈龙涛.技术革新与品质提升: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路径选择[J].出版广角,2021(22):74-76.
[6] 王慧.“四全媒体”框架下高校学报融合出版的路径选择[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1):107-111,116.
[7] 马双.增强现实(AR)技术下融合出版的实施路径[J].中国编辑,2020(Z1):93-96.
[8]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6/c413700-29519352.html,2017-09-06.
[9] 高培.专业出版社如何实现知识服务转型[J].出版广角,2017(2):39-41,55.
[10] 曹胜利,谭学余.基于数字出版的业务流程再造[J].科技与出版,2011(2):12-15.
作者简介 寇斌,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出版编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