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辨证要点临床调研*

2022-11-07 05:49苏新民徐传庚马星雨李炜赵晓旻孙广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证型肺气

苏新民 徐传庚 王 鑫 马星雨 李炜 赵晓旻 孙广仁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山东 烟台 264199;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道狭窄和纤维化、肺实质破坏、黏液分泌过多。它的特征是发生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肺胀”“喘证”等范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中,痰浊阻肺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之一[1]。目前痰浊阻肺证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较多,但针对证候诊断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临床调研入手,在分析病历资料的基础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的诊断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山东省范围内各地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内(青州市中医院、栖霞市中医医院、昌乐县中医院、济宁市中医院、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莱芜市中医医院)、新泰市中医医院、莱阳市中医医院8家)收集主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住院病历,共152份。以复印住院病历或扫描的形式保存原始资料。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住院病历中提取出与诊断痰浊阻肺证相关性最大的四诊指标,进而归纳出该证的辨证要点。

1.3 疾病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2]为标准,诊断主要基于对临床症状和体征、高风险因素接触史、实验室理化检查和其他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中医诊断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为标准,诊断为咳嗽、喘证、肺胀、哮证等病,且属痰浊阻肺证者。

1.4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5~80岁。排除标准:(1)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者;(2)妊娠期或哺乳的妇女;(3)并发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重大原发性疾病者;(4)符合诊断标准但中医辨证相关信息过少无法确定证型者;(5)兼夹证型过多者,主要证型非痰浊阻肺证者。

1.5 资料处理 将入选病历的相关脉、症按出现的有无,分别赋值为1、0后录入统计软件。分别由2组人员录入数据,2组人员所录数据经核查无误后,再进一步分析处理。

1.6 主症与次症的确定 参考有关文献[4],根据肺的病理生理特点,确定痰浊阻肺证的主症和次症。将痰浊阻肺证中出现频率在50%以上,与肺相关的症状、体征定为主症;将出现频率在20%以上但不足50%,与肺相关的症状、体征定为次症;将出现频率在20%以下,与肺相关的症状、体征定为或见症。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频次和频率进行计数,并使用SPSS 18统计软件来分析收集和输入的数据,以揭示痰浊阻肺证的脉、症方面内在特征、规律。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在152例痰浊阻肺证病例中,男87例,女65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67.5±9.8)岁,病程1~60岁,平均病程(18.7±12.6)年。

2.2 中医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症状、体征78项,其中舌象包括舌质、舌苔共12项,脉象共18项。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体征由高到低降序排列依次为咳嗽172例,咳痰164例,喘憋138例,痰白111例,精神不振或神疲乏力96例,苔白腻95例,口唇紫绀87例,痰黏83例,脉滑79例,舌淡白76例,纳差63例,动则加剧57例,眠差55例,胸闷51例,苔薄白50例,不能平卧或端坐呼吸47例,舌淡红43例,咽红31例,气喘24例,舌暗红29例,下肢水肿27例,脉弦滑25例,脉弦24例,面暗红22例,痰鸣19例。见表1。

表1 中医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以表1统计数据为基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中出现的多个症状体征之中,以出现频率高者为主症,频率低者为次症,故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辨证要点可判定如下:主症为咳嗽,咳痰,喘憋,痰白,精神萎靡或神疲乏力,苔白腻,口唇紫绀;次症为痰黏,脉滑,舌淡白,纳差,动则加剧,眠差,胸闷,苔薄白,难以平卧或端坐呼吸,舌淡红;或见症为咽红,气喘,舌暗红,下肢水肿,脉弦滑,脉弦,面暗红,痰鸣。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慢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咳痰、胸闷等是其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中属于“肺胀”“喘证”等范畴。若以咳嗽、痰白黏稠、苔白腻、脉滑等为主症,则与中医痰浊阻肺证最为接近。

痰浊阻肺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证型之一,发生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见,尤其多见于冬季和春季。

痰浊阻肺证多因痰浊上逆于肺,肺气壅塞,宣降失常,故以咳、喘、胸闷、痰多痰鸣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候之一。

痰浊的产生与肺不行水、脾失健运、肾不主水有关。其主要病位在肺,日久也可影响脾、心、肾等脏,故在症状上虽以肺系症状为主,日久也可兼见他脏之症。本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主要可见咳嗽、咳痰、喘憋、痰白、精神不振或神疲乏力、口唇紫绀、苔白腻等症状。

以上肺系症状的出现主因为肺为痰浊所阻,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故常见症有咳嗽、气喘、咳痰、胸痛等。咳嗽日久,必然耗损肺气,肺气不足,肺难主呼吸之气,气体交换必受影响,呼多吸少,一方面清气难以吸入,同时浊气也无法顺利排出,故可见喘憋。肺为脾之子,故当累及脾时,多致脾失健运,运化水谷能力下降,故可见纳差。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虚推动无力,故见精神萎靡不振或神疲乏力。肺朝百脉,主治节,能辅心行血,可推动和调节血液的循行,若肺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肺失宣肃,肺气壅塞,皆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导致血行不畅而产生瘀滞,故可见口唇紫绀等症。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则会影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多种病变,反映在舌象上则多见苔白腻,反映在脉上则多见滑脉。

本课题以临床调研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的高频症状、体征等,归纳并总结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的辨证要点。从结果来看,不仅与中医肺藏象理论对痰浊阻肺证病理现象的解释相一致,而且对临床诊断痰浊阻肺证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证型肺气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