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黄晓红,石野宽,杨凡慧,许海瑞,游金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四川 南充 637000)
患者,女,63岁,因右眼视野缺损半年来院就诊。双眼眶MRI平扫(图1)示右侧眼球内(玻璃体上份)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2 cm×1.3 cm,边界清楚,T1WI呈高信号,T2WI、压脂T2WI呈低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右侧眼球上份见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最大截面约1.4 cm×1.1 cm,显像剂摄取异常增高,SUVmax=11.8,考虑肿瘤性病变;余全身未见明显异常糖代谢分布灶(图2)。其它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随后于外院就诊,将右侧眼球摘除后行病理检查提示脉络膜黑色素瘤,未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检测。目前患者于外院积极治疗中,全身状况良好。
眼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恶性程度高。目前国内外文献[1]报道本病误诊率为17.4%~28.3%。
临床上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MRI、B超、CT、PET/CT,眼科检查包括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作为一种多模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PET/CT既可以通过CT辨别解剖结构,又可以通过PET反映细胞代谢,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了鉴别肿瘤性质和判断肿瘤细胞增殖状况的同步化[2]。近年来,人们也开始意识到18F-FDG PET/CT在诊断及评估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全身状况方面的价值。韩佩等[3]研究纳入了22例临床疑诊CM患者,最终PET/CT诊断C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25.00%及72.73%。而Matsuo等[4]发现,18F-FDG PET/CT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显示与肿瘤的体积有关,对体积较大的肿瘤组织的检测效果更好,但对体积较小的扁平浸润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检测效果较差,并且SUVmax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77),与张蕾等[5]研究结论相似。本例患者就诊时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患者的双眼眶MRI扫描示T1WI呈高信号,T2WI、压脂T2WI呈低信号,为典型脉络膜黑色素瘤MRI表现[6],高度提示脉络膜黑色素瘤存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患者进一步行PET/CT检查,肿瘤局部表现为FDG摄取增高(SUVmax=11.8)的同时排除了存在远处转移的可能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依据。最终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脉络膜黑色素瘤。
由于CM预后较差,5年死亡率为11.4%~11.6%[7],早期和准确的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Finger等[8]探讨了使用18F-FDG PET/CT显像评估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放疗疗效,在对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发现随着放疗的进行,患者病灶的FDG摄取会逐渐消失(肿瘤SUVmax为0)。这表明18F-FDG PET/CT显像也可成为评估脉络膜黑色素瘤对治疗反应的良好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