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林根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是临床常见慢性精神障碍,多发作于青壮年时期,表现为情感体验、身体感觉、行为表现等方面障碍[1-2]。精神分裂症的迁延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偏高,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病人的50%,药物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础,通过调节多巴胺等控制相关症状,但鉴于个体差异治疗效果表现不同。临床研究发现阴阳性症状、认知功能损伤仍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核心症状,且对病人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而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相关症状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改善,但仍存在高复发风险,是临床护理干预的重点对象。情感音色调配疗法是一种由绘画疗法、团体音乐治疗融合形成的综合性疗法,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引导病人采用音乐、绘画描述自身情感,进而实现对功能、症状的调节[3-4]。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中应用情感音色调配疗法,探究其对病人社会功能及症状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经院内治疗病人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处于恢复期3个月以上;有基本的认知、沟通、阅读能力;病人家属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伴有恶性肿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对护理措施不耐受;有癫痫或脑外伤史;中途退出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35.23±2.18)岁;病程(2.14±0.54)年;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30例,高中以上19例。观察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35.60±2.04)岁;病程(2.21±0.43)年;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28例,高中以上21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①常规健康宣教:入院后第2天制订健康手册,手册内容分为疾病知识、诊疗方法、临床护理、临床预后、日常照护等部分,护理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册内容、引导制订手册阅读计划,如每天2 h,共1周,护理人员间隔2 d询问病人阅读进度1次,督促病人按计划阅读手册,学习相关知识。②常规服药指导:遵医嘱指导病人服用相关药物,如利培酮片,起始剂量为每次1 mg,每天2次,第2天起每次服药量增至2 mg,根据病人耐受及症状表现调节用药量,每次最大剂量3 mg[5-6]。③常规康复护理:引导病人开展常规工娱训练,包括练习广播体操、看电视、劳动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每天2次,每次20~30 min,连续干预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感音色调配疗法,具体如下。
1.2.1 成立康复护理小组
1.2.1.1 组建护理小组 研究从科室护士中筛选高年资护士组建护理小组,共3人。筛选标准:工作年限超过5年;职称级别为护师及以上;基本掌握了研究所涉护理措施;对研究有浓厚兴趣,自愿参与。
1.2.1.2 开展护理培训 正式开展护理前组织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培训负责人为科室护士长,培训形式为模拟演示操作,培训内容为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技巧、康复护理操作等,培训共5课时。科室护士长指导参训护士梳理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护理内容,并演示相应康复护理措施的规范化操作,对操作重难点进行细化讲解,而后护士先后演示相应康复护理操作,教师现场观看并评价,规范护理操作,培训结束后如能按规范执行护理操作,则培训合格,准许参与护理。
1.2.2 情感音色调配疗法 护理人员将精神分裂症病人按7人1组分组,据此组建互助治疗小组,护理人员负责组织情感音色调配活动,引导组内病人进行交流互动;建组完成后正式开展情感音色调配疗法前,护理人员引导小组成员开展见面会,病人逐一做自我介绍,包括基础信息、患病情况等,护理人员说明小组活动开展计划及实施办法,明确病人参与要求。
1.2.2.1 情感-音乐匹配疗法 护理人员于每周三组织各组病人开展情感-音乐匹配疗法,引导组内病人描述近期自身情感经历,每周2例,包括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紧张情绪、愤怒情绪等,或对近期生活进行描述,如人际交往等,其他组员结合病人描述对其情感或生活进行理解,思考情感调节策略,确定相应关键词。如病人陈述近期常有自罪感、焦虑情绪,难以正常入眠,其他组员据此确定情感调节策略关键词为“解脱”“救赎”“安神”,并进入手机音乐播放软件,输入相应关键词搜索音乐,独自聆听,确认是否符合自身理解,如符合,则将其确定为匹配音乐。护理人员组织组员先后介绍自身理解、推介音乐,组员通过投票选出“最佳理解”“最佳匹配音乐”,而后组织组员共同聆听匹配音乐2遍或3遍,每次40~60 min,每天1次,共4周。
1.2.2.2 情感-颜色调配疗法 护理人员于每周日组织各组病人开展情感-颜色调配疗法,即通过绘画或涂鸦形式对情感、生活进行描述,以抒发内心情感,寄托对生活的希望。情感-颜色调配疗法分3阶段实施,第1阶段为认识自我、第2阶段为领悟生活、第3阶段为憧憬未来。
第1阶段-认识自我:护理人员向病人介绍阶段主题,即认识自我,引导病人从“现实中的我”“理想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3个方面出发画图描述,共3幅,画图内容有人物画像、物品、颜色涂鸦等,并在每幅画空白部分对所画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包括所画内容、寓意,每幅画30 min;画图结束后引导病人展示图画,并解释所画内容及其寓意,从多角度对自我进行剖析,时长20 min。第2阶段-领悟生活:护理人员引导病人围绕“患病前生活”“患病后生活”“康复生活展望”3个主题领悟生活,表达形式有房树人、风景构成法、自由涂鸦,每个主题对应一种表达形式,病人自选主题表达形式;以房树人测试方式表达“患病后生活”为例,病人根据主题在空白纸上画出房屋、树木、人3要素,绘画完成后交予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通过对图画的分析、评定及解释,分析病人患病后生活,如房屋与人的距离能投射出病人与家庭的关系,据此对病人实施心理疏导,每个主题20 min。第3阶段-憧憬未来:护理人员引导病人围绕“美好未来,你我相伴”“未来家庭中的我”2个主题对未来生活进行憧憬,病人以情景画、颜色涂鸦形式围绕以上2主题绘画,每幅画时长30~40 min,共2幅;绘画结束后护理人员引导组内病人相互展示绘图,并对绘图内容进行解释,共同憧憬未来,绘制美好蓝图。
1.3 评价指标
1.3.1 社会功能 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实施评价,量表包含日常生活能力(3个条目)、社会性活动技能(4个条目)、动性与交往情况(5个条目)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为0~4分,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社会功能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19[7-8]。
1.3.2 症状表现 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病人症状表现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阳性(7个条目)、阴性(7个条目)、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个条目)3个分量表,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0~7分,无评0分,极重评7分,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症状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9[9-10]。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社会功能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症状表现比较 单位:分
精神分裂症致残率与复发率均较高,不仅会影响到病人健康、生活,还会加重社会负担。文献显示,精神障碍及心理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占比达到了20%[11-12]。临床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长且预后效果多欠佳,因疾病症状等因素影响病人社会功能受限,药物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在优化社会功能方面效果较差,故仍需积极改进康复护理措施[13]。
3.1 情感音色调配疗法可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PANSS量表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症状3个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情感音色调配疗法,情感音色调配疗法是绘画疗法、团体音乐治疗融合发展的产物,引导病人团队协作,采用音乐、绘画对情感进行描述;选取与情感相匹配的音乐,引导病人共同聆听,能引导病人正面自身情感,促进病人间相互交流,能振奋其精神,减轻退缩行为,有助于提升病人情感反应、语言交流能力,可显著改善病人阴性症状。而其他研究显示,音乐疗法能实现对病人自主神经的有效刺激,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强化副交感神经活动,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14-15]。此外,在音乐干预下能促进机体微血管扩张,改善脑血流量,进而实现对病人血流灌注量的调节作用,达到改善微循环代谢的目的,有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16-17]。
3.2 情感颜色调配疗法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精神病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指导开展情感-颜色调配疗法,通过绘画或涂鸦形式对情感、生活描述,包括认识自我、领悟生活、憧憬未来,促使病人思维、心理活动实现视觉化,确保其情绪体验实现无意识释放,能缓解病人情感退缩、情感迟钝及抽象思维困难;同时,绘画、涂鸦过程为病人间、护患交流提供了机会,能充分锻炼病人人际交往能力,可缓解情感交流障碍等,有助于改善其社会功能[18-19]。陈燕华等[20]研究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应用团体绘画艺术疗法,指导病人开展涂鸦绘画作业,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社会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改善,证实了本研究结论。
3.3 研究局限性分析 ①研究样本局限性。研究样本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取样范围、样本量两方面,研究样本量虽符合要求,但相对偏小,加之取样范围局限于某一医院,而未能实现在大范围内取样,易造成研究结论偏倚;今后研究还应适度扩大样本量,并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选取病例,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②未能明确团体活动影响。研究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情感音色调配疗法,属于团体活动性质,但研究结论分析并未明确团体活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症状表现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后续可设置单一干预组、团体活动组进行研究,以探究团体活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情感音色调配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中,能缓解病人相关症状,有助于改善病人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