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模式路径研究

2022-11-07 03:06汪晓露
剧影月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学模式

■汪晓露

孔子倡导将“乐教”融入到教学中,蔡元培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乐教”称为“美育”。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倡导“美育”的第一人,开创了我国高校以美育进行道德教化的先河。由此,我国开始重视美育教育,把美育定位于人文素养培养,并逐渐形成了美育和德育的内在融合,体现出浓重的家国情怀。新时期美育被列入我国教育方针,要求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着眼于塑造美好心灵、使人身心健全发展。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美育为目标的德育活动。通过多种音乐活动使学生感知美、鉴赏美,从而陶冶情操、促使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责任感,塑造学生更加高尚完美的品格与人格素养。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及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性和创新意识,音乐美育教育也逐渐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呈现。

一、音乐美育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美育观念滞后。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在政策方面重视美学教育的培养,但很多地区受地域的局限性,其中包括一些理工类综合性高校,在观念中将音乐教育定性为专业化教育。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十分片面,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从不接触音乐。由此而言,部分高校对音乐美育尚未统一认知高度。

2、国内音乐美育基础薄弱。音乐美育需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国内音乐美育总体起步晚,教学基础薄弱,仅有少数大学生接受过正规基础音乐教育。大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水平参差不一,音乐选修课等参与度不高,美育教学无法保证预期效果。很多大学生偏爱国内外通俗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及西方古典音乐等高雅音乐不能兼取。这种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亟须改变。

3、音乐美育团队、师资缺乏。在音乐美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做好音乐美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这要求音乐美育教师应具备较强专业能力、教育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目前,国内音乐美育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大多由学院音乐专业教师或艺术中心老师兼任,部分老师的美育课程无体系且随意化,师资不能匹配。

4、音乐美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美育教育不是独立的专业,无学科归属,专门开设音乐美育这门课的高校较少,且国内并无一套公认标准的音乐美育教材;高校非艺术专业开设的音乐美育课程都是作为选修课来安排,课时量较少;高校艺术专业授课中,教学模式固化单一,教学内容偏重于专业性、技术性,没有很好地应用教育原理和方法更好地以“美”育人,忽视了学生审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课程,专业理论与艺术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音乐教学的实践环节较少;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推广有较大局限性,音乐美育课程尚未形成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二、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美育教育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可以有效激发人的热情,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并能有效启发引导人的创造性。音乐教育的根本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对人格的完善、创新意识的成长、人文素质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美育的一部分,音乐艺术让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方式方法,并从形式上得以改进——以美育德,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创新要求,建构良好的美育德育体系。

2、音乐美育,其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类向善向美的情感,将现实的美与艺术的美相结合为教育提供素材,进而修养人的心性,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有效地提高人们追求美的创造价值和提升精神境界。

3、音乐美育将大自然的美、社会的正能量、艺术的高雅等通过不同的美育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向上的、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用心灵感受美,用思维鉴赏美,用头脑创造美的能力。

4、音乐美育教育是增强审美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驱使着人类的每一个日常行为、与人交往以及处事的规范尺度。在正确的审美意识指导下,一个人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以及衡量美丑的道德标准。音乐美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很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面发展教育的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美育教育提升策略

1、音乐美育特色化教学观念的转变。强化新时期以“审美为核心”、“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音乐美育与学校师生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融合度,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积极开展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深挖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化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趣味和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2、音乐美育创新型教学模式方法的改善。首先,进行“特色化”体验式教学实践及“沉浸式”音乐美育教育方法模式探索。在专业课程或公共通识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教学目标,让教学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与形式。其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感性追求—理性探索”的不断循环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自主创新、技能提高、观念提升、发现自我、个性改变等形式,从而实现音乐美育特色化精神内核的建构。与传统填鸭式教育教学模式不同,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构建音乐美育特色化、创新型教学模式,推进美育课程教学改革。

3、有效提升音乐美育课程教学效果。第一,完善音乐美育课程设立。建议将部分音乐美育课程由选修转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音乐美育课程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充实音乐美育教材,组织高水平专家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程度的受教育者群体进行调整,将音乐美育与学生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体现音乐美育的教育功能。第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学中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如“翻转课堂”、“微课”、“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将互动理念运用到美育实践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探索过程,锻炼美育思维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美育意识。音乐美育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思维能力,进而养成美育思维的习惯。中国的音乐艺术底蕴深厚,各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歌及经典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探究音乐内涵,借助音乐的力量“以乐化人”、以点到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美育功能。第四,建立改革后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音乐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手段的运用,都应按照音乐美育实施原则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使其更符合音乐美育实际情况。应从教研室、教师及学生的角度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美育课程进行评价反馈。在满足学生兴趣以及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4、在实践中开展丰富的校内外音乐美育活动。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表演艺术。音乐美育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特长生的专有活动,还应面向全校,辐射全校。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常态化组织开展音乐美育活动,例如,开展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红歌会演、配乐诗朗诵、原创音乐剧排演、器乐作品展演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展演活动。南航大学生艺术团排演了原创戏剧节目进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音乐美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只有真正融入这些活动中,才能深刻体会到音乐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5、注重高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美育教育学科的交叉融合。美育教学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以及真善美的价值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美育与各类学科相融并非追求一门功课的卓越成效,而应全程、全方位地观察与评价高校学生在美育教育浸润后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反馈及其效果。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高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美育教育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应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合作交流,倡导多学科互补,使音乐美育课程与美术、书法、计算机、文学、摄影等紧密结合。多学科互相交融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也让同学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知识的相通性,对于提升美育价值观的全局性具有重要作用。

6、加强音乐美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打造一支优秀且专业的音乐美育教师队伍,是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提升的关键。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才会有质的飞跃。全面提升艺术教育教师素质,需要抓好教师岗前教育培训,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评价体系等方面适度倾斜,给艺术美育教学以充分的支持。加强教师教研及交流,培养专职美育教师,开展老带新、骨干教师帮扶等梯队建设活动。

7、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拓展音乐美育空间。发挥互联网功能与优势,实现众多资源共享,提升学校和社会各类自媒体的美育价值,拓展育人空间,已然成为高校美育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网络的优质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与教师建立沟通,打破了时空局限,进一步拓展了音乐美育空间。高校可以利用优秀的数字化艺术资源,如数字化图书馆、音乐智库等媒介,开设线上音乐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和居民能够通过便捷的介质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美育,利用网络平台促进音乐美育的开发与学习,打造育人品牌。

通过高校美育与音乐艺术实践教学等各种有效性方法的探索,凸显出高校素质教育的先进性以及全面提升学生人格素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进行审美激发式教学成果创造,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的专业素养、文化思维及文化修养。实现高校对于具有高质量综合素质、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全面培育,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教学模式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音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