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明
改革开放初期,戏曲艺术面临了文化艺术多元发展的冲击和挑战,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霸主”地位被动摇。国内电影制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加上译制片大量引进,流行音乐、校园歌曲、摇滚等外来文娱形式涌入国门,人们文化娱乐的选择性更加丰富。歌舞厅、咖啡馆、茶馆、酒吧等娱乐文化的开放,引起了年轻人的极大兴趣,“卡拉OK”还能让“观众”成为“演员”,自娱自乐潇洒走一回……这些丰富而又新潮的文化娱乐形式,一下子拓开了国人的视野,也大大分流了戏曲观众。“狼”来了,戏曲界人士毅然转变思想观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背水一战“与狼共舞”。在这场“狼烟”之战中,开拓演出市场无疑是主战场,首先是以市场的眼光审视剧目创排,力求适应当代观众的喜爱和审美需求,千方百计开拓演出市场。在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方式上,“包场”成为一种场团双方都受益的主要营销手段。
我所在的无锡市锡剧院,几十年来的演出大多以“包场”为主,积极争取市场份额,本文就从这个维度来回顾和剖析戏曲演出“包场”的得与失。
1980年初,戏曲演出从场场满座渐渐出现了观众稀落现象,台上演员看到台下的空座,脸面上有点挂不住,一下子有点不适应,于是大家绞尽脑汁争取演出满座,使出了各种花招,最有效果的或许就是“包场”,找领导、找企业、找朋友推销票务。从昔日“皇帝女儿不愁嫁”到如今放下身段,去找领导揽观众,艺术家走出了象牙塔,千方百计去为演出找观众,促进了演员思想观念大转变,提高了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跨出了走向市场坚实的第一步,为戏曲演出走出困境赢得了时间,寻到了市场,留住了观众。
“包场”延续了几十年,成了戏曲演出的主要营销手段,主要形态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反包”,这种形式大都发生在戏曲院团所在城市剧场的演出。初期时,演出剧场有售票业务,如果票房业绩不佳时,余票就由剧团负责出售,找企事业单位或找朋友去推销售卖,力求满座。这时的票房收入仍然按照比例、场团分成,只有按满座分成,场方才有积极性,因为当时电影放映的效益好于戏曲演出,不按满座分成,演出就不受影剧院欢迎。再到后来,戏曲演出票房每况愈下,过渡到戏曲演出由剧团自己包揽全部票房,每场约定剧场售票反包剧场,而门售仅仅是一个摆设。随着影院小型化后,电影市场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专业剧场和会堂的经营者,非常欢迎这种“反包”形式,因为上级下达演出场次和收入指标,而大影院放映电影票房不佳,所以他们常常主动与剧团洽谈这种演出“反包”方式,由于场团双方均有需求,这种合作模式慢慢多起来,但票务的压力仍在演出团体。如果受邀去外地城市剧场去演出,则由剧场负责剧团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这种演出大多是由名角领衔主演的名团。
二是走向农村,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20 世纪80 年代初,苏南农村影剧院星罗棋布,锡剧在农村的演出供不应求,上座率非常高,不仅满座还要加座,场团之间常常为加座票的分成纠缠不清。部分剧场组织票务能力差,或部分剧团的演出票房低,场团双方就容易互相扯皮,双方渐渐抛弃了分成拆账的结算方式,而采取剧场包剧团场次和票房的结算方式。这其间也有一些剧团反包剧场,这种情况大多是个别演职员在自己家乡的剧场演出,依靠亲朋故旧的人脉,还有一些脑子灵活朋友多门路广的演职员,通过朋友关系包几场演出。
三是定向戏“包场”。“定向戏”是根据时事形势的热点而创排的新戏,题材有明显的指定性或行业特点。这种艺术形象化的宣传演出,颇受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票务组织比较顺畅,不仅上座率和票房收入都有保障,还受到剧场的欢迎。一个剧目可以演出几十场,同样能到下辖市(县)、乡镇及企业巡回演出。定向戏的演出,以学生为主要观众的比例较高。
四是名角“包场”,近几年,戏曲名角的市场号召力被催化,剧团为了开拓演出市场,鼓励演职员利用个人资源开拓演出市场,其中名角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加之剧场和观众对名角的仰慕,这种演出交易的成功率很高,慢慢成了气候,许多名角几乎替代了原来剧团的演出经营人员(或者叫“前站”)的职能。
五是节庆“包场”,这种包场演出大多在农村,企业周年庆、老人寿辰等喜庆大事,请剧团到村里或家门口唱几场大戏来庆贺,请剧团唱戏也成了当下农村竞相热衷的新风俗。剧团为了适应这种演出,特地制作了流动舞台,以备村里和个人没有舞台之忧,又减轻了主办方的场租费之负担。在家门口唱大戏,让操办人脸上有光,既为喜事增添喜气,又能为乡邻乡亲办件善事,这种有脸面又有好口碑的顺水人情事,许多企业和家庭当然乐此不疲。这种“包场”演出在苏南农村方兴未艾,剧团为了更好地服务这类演出而不断出新和完善,吸引更多的订单和更好的效益。
以上五种“包场”,是戏曲院团面临危机,迎接挑战,千方百计开拓演出市场而不懈努力的一个侧影,它折射了戏曲人临危不惧的担当精神和危中求机的智慧胆识。他们面对演出市场的困境,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在“观众到哪里去了”的困惑中,不怨天不怨地,靠自己去蹚出新路,他们既是演员又是票务推销员,进机关、到企业、下镇村,推销演出,在传统戏曲的式微中寻求振兴和繁荣。
但是,“包场”打破了戏曲演出票房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养成了剧场不善经营演出票务,依靠剧团“反包”剧场的惰性,退化了剧场经营演出票务的责任和能力,同时也让剧团形成了有演出就组织包场票务的依赖。其二,由于是包场,票面价格不顾供求平衡,任意定价,造成了一定的虚高。演员追求高票价以抬高自己,而市场上实际交易的价格往往走低,久而久之造成价格背离市场。三是“包场”造成了看戏等赠票的这一现象,渐渐让观众失去了自己掏钱买票看演出的习惯,助长了出钱买票者不观演出,而观看演出的又不需买票的怪象。造成了如今看戏者不愿买票、票房售不出票的窘境。
“包场”在戏曲面临危机,走出困境的探索中发挥了救危救急的作用,但它又成了戏曲演出中演者与观者之间的一堵墙。这堵墙不仅无法让演者与观者一步一步走近,还让演者没有勇气将票放到售票房的窗口去接受市场的检验,反而让观者与售票窗口越走越远,甚至不愿回头瞧一瞧票房窗口……。要让演者与观者友好相处,重构演出票务良性生态,当务之急要有“断舍离”之果敢勇气,与“包场”告别,毫不犹豫的把戏票放到票房去出售。坦然面对观众席一时不满座的稀稀落落,且要坚定守望,让等待赠票者彻底断了念头。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演者与观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戏曲演出才会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