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农业农村局,安徽 六安 2372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下关于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兴办企业、开展家庭养殖及庭院经济、开创乡村旅游等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与此同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备受关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农村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农村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完善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村级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随着农村集体资产的不断扩张,农村“三资”(即资金、资源、资产)也备受广大群众和各级监管部门的关注。农村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平稳推进和农民群众利益。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在于村级财务的管理,村社区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关系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农村工作的“牛鼻子”,积极创新适合现代化村级财务管理特点的村级财务管理举措,规范和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各类惠民惠农补贴下拨到村社区一级代管代发,也产生了一些截留侵占、贪污挪用惠民惠农补贴的问题。这类现象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逐渐成为了诱发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包括村级财务的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大众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只有将权力牢牢地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惩治“微腐败”的决心传达到基层的每一根“神经末梢”,才能实现使村级财务管理达到“善治”的状态,进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向前跨越发展,甚至拉动整个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促进群众与干部的鱼水之情,急需通过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来协调财务治理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害平衡,对其进行严格约束,实现公开透明的理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才能更快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大部分农村领导干部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不断为农民增加福利,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相一致。且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对日常账目的收支记录清楚即可,不够重视财经知识的掌握和财务体系的建立,缺乏财务收支监督,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想法滋生了村级相关财务人员的不作为,对现行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不了解,虚报、谎报、瞒报、白条入账等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村级正常财经秩序。农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从而激化了干群关系矛盾,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健全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在资金管理方面暴露更多的弊端,甚至出现与政策期望相反的结果。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未能根据农村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及时修订,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总账科目设置不适用、明细科目设置不详细等问题,不同地区对同一属性经济业务在财务核算时存在自主肆意裁定的现象,这给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甚至有些村选择性地执行《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只执行有利的条款或者将其视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暂时性工作。第二,财务管理工作注重精细化、流程化管理,而现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未能满足财务工作的精细化、流程化管理需求,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经济业务,只能显现出粗略的流水账形式。第三,财务预算流于形式,多数行政村采取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大致估算的方法来编制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导致财务预算不准确,减弱了财政资金对农村建设发展的效用,从而影响资金、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村级集体财产属于全体村民所有,村委会在全体村民授权范围内可以独立地进行财务决策,是村级集体财产的主要经营者。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农民缺乏主人翁意识,并没有意识到“当家作主、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即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以开会告知、公告栏或者墙报的形式对村财务情况进行公开,村民因为看不懂、不会算、与己无关等心态忽视了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使得村级财务决策中的“一言堂”、“一支笔”现象层出不穷,进而导致资金滥用情况的发生。村务内部监督多数流于形式。村务监督小组成员的选任尚未经过民主选择产生,无法代表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和心声。村务监督小组的成员财务知识匮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业务把关不严时只是马马虎虎翻看票据,盖个公章便了事。村务监督小组成员职责不明确,并且存在不愿得罪人的心态,对不合理支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真正发挥村级财务的内部监督作用。
综合素质过硬的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影响着农村经济控制水平与成效,是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研究村级财务管理现状发现,村级财务人员数量匮乏、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是制约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落后偏远地区,由于环境、待遇等问题,吸引不到高素质财务人才,而现有财务人员用不上、留不住、做不好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其次,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对财务知识未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甚至部分财务人员完全凭经验做账,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业务不精、程序不清、工作随意性大、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严重影响村级财务核算质量,阻碍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现阶段的村级财务管理,需要提高各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务必要杜绝管理人员资金量不大、问题不大的麻痹思想,要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村社区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和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是沟通干群关系的纽带,有缓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稳定繁荣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参与村级财务管理时要相互协作,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切不可互相推诿扯皮。各级各部门要靠前指挥,主动发现并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严厉惩治腐败现象,不能只在办公室看数据、认表格,要将村级财务管严管好、管出实效。
村委会和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何谓财务风险。进而结合实际围绕风险展开概念重构工作,对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形式等展开分析。在概念重构的基础上,针对其防范措施进行重构。即通过大数据技术、预算分析技术以及建模技术等对运行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和防范。结合实际,针对村级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挖掘和分析能力,针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重构,利用强硬手段推动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其实用性。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促进干部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提高村级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需根据农村建设发展情况予以及时修订,会计总账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也应随着新型经济业务事项或经济结构调整而适当增加、细化,并对具体业务的科目归属和账务处理予以详细说明。明确规定财务审批的流程、账务处理的程序,健全村级单据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处罚条例,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各行政村要紧紧围绕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控制点,全流程全方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事前通过完善财务预算制度、业务申请制度等方法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控制在合法合规范围内;事中通过完善业务审批、业务执行、现金结算等方法来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事后通过完善财务审计、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等方法达到集体财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保障各项财政资金落到实处。同时各行政村需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相互交融,要理论联系实际,考虑村落的特殊性,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
要对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的全面地优化调整。对于村级财务出纳(报账员)这个重要岗位,不能任人唯亲,而要任人唯贤。可以通过公开选聘、异地交流和定期轮岗的方式进行聘任,聘任之前要对报账员的个人品德进行综合考察。这样既能有效把控村级财务出纳这个风险点,又能避免亲属同时任村社区干部造成裙带关系腐败。要加强县乡一级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可以成立县委县政府牵头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经管站联合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抽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限期整改。
县审计局要对离任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落到实处,不能以走过场的形式,只当成完成任务。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让村社区干部养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政治觉悟。
村集体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时,一定要从强从严,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针对村集体内部发展中的人员任用问题,一定要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文化教育和思想熏陶,通过村集体内部工作氛围创设,帮助每一位村干部深刻意识到在工作中开展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从而提高重视并针对自身行为、工作态度等进行严格规范,从认识层面和意识层面加强重视,全面建设和落实内部防控建设以及风险防范责任意识,针对工作中一点小失误、小问题也要严格对待,不为意外的发生留下空隙。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建立可以采用以民主监督为主、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协调发展的村级财务管理内外联合监督机制。首先,加强村民监督的主体地位,通过法律教育、政策宣传等方式提高村民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村干部的直系、旁系亲属之外的村民中选举出德才兼备、客观公正的财务通识人才担任村民监督代表,代表村民行使监督权力。其次,强化乡镇政府的外部监督职能。乡镇政府在行使监督职能的过程中不能干扰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给村民,政府监督的介入有利于增强村民对监督作用的信赖程度。
村级财务管理人才的“走出去”强调对在职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财务制度、财务会计、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并且与当地大中专院校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农村财务人员的脱产培训和远程教育,甚至共建“农村财务管理”专业,精准对接村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
村级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来”注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传统财务管理人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针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其勉强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村委会可以通过提高村级财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纳入本地区事业编制、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具备熟练掌握统计学、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来管理村级财务。对村级财务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大数据对村级财务数据展开深入挖掘和分析,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为决策提供更多、更新的数据支撑和参考。
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是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它涉及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村级财务的善治,是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