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彪
作为学术研究阵地,学术期刊是发布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评价学术水平、分享学术资源、培养学术新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推进学术理论创新、引领学术潮流、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学术期刊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引领学术理论创新、倡导优良学风建设、推动话语体系构建的职责和使命。然而,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在经历了世纪之交迅速扩容的外延式发展后,被边缘化却成了普遍现象,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被赋予的期望。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尽管发展迅猛,但总体上仍然存在全、小、散、弱等问题,期刊结构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层次分明的期刊发展体系,高质量的、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期刊并不多。不少学术刊物满足于现状,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办刊理念、办刊模式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出现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办一流学术期刊需要从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办刊质量、办刊影响力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推进。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期刊要秉承学术精神,认清自身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紧跟时代步伐,突破短板和瓶颈,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打造一流学术期刊。
民族学自诞生伊始便强调对“他者”的关注和探求,通过“他者”把握人类文化的普同性与差异性。民族学生长于西方社会,最初“他者”是相对于西方而言“未开化的”“原始的”“落后的”非西方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部分西方学者开始转向研究西方非主流社会,对城市里的穷人、移民、难民、犯罪者等边缘群体给予了关注。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受西方传统研究理念的影响,民族学传入中国之后,本土学者对处于非主流文化的边缘、边远、边疆等弱势群体的历史境遇、现实状况及其未来路向尤为关注,并倡导在研究中从主客位的研究视角出发,尊重地方性知识,运用采风、参与观察、个案访谈、追踪回访等田野调查方法,注重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以期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将对“他者”的关怀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其核心在于“透物见人”“志在富民”“美美与共”。故民族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论在研究理念抑或是研究方法上皆已形成聚焦社会现实、以人为本的知识情怀和关怀“他者”的学科传统,而这一传统也在民族学类学术期刊的建设中得以彰显和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坚持正确办刊导向,积极探索办刊路径,创新办刊举措,倡导严谨学风,规范学术研究,服务于学科建设,推进学报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办刊成效,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益与社会影响力,是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教育部名刊名栏入选期刊,连续三届入选中国百强报刊,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称号。鉴于此,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为例,从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其办刊实践与成效,探析新时代民族学类学术期刊的办刊路径,以期为打造新时代一流学术期刊、更好地秉承学术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繁荣中国学术提供启发和借鉴。
栏目是学术刊物的窗口和品牌,是期刊特色化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要结合刊物的实际,不断寻找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质,精准学科定位,服务学科发展,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等方面不断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建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在探索特色期刊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民族学为特色的学术期刊。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学科本土化或中国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界迫切希望打造中国民族学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从而对民族学的中国实践进行全面、具体的探讨。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把刊物的特色定位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并于1995年改版,开辟了人类学、民族学栏目,大力刊发相关理论文章,推出了一批有着良好学术影响力的专题与文章。进入21世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继续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关注学科学术前沿,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全力服务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也因此先后于2004年、2006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
专事关怀与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民族学,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而民族学传入中国也有100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了综合性和跨学科研究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当前,在中国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之时,民族学学科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于世。为了满足中国实践对人类学理论的需求,也为推进高校民族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积极创新人类学、民族学栏目,在栏目设置和选题策划方面极力体现出学科的大格局,不断加大该领域论文的刊发量,积极为民族学的学科建设鼓与呼。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民族学专栏成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心之一。
文艺创作、学术创新应当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因此,学术期刊要以关注社会现实为旨趣,栏目设置与选题策划始终聚焦社会热点与前沿,注重选题的时代刻度和背景感,从而彰显文化自觉、求实致用、服务大众的现实关照。
在办刊过程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秉承民族学的学科特色,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旨趣,特别是在研究解决国家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积极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成果。一是聚焦当前社会重大事项,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及创新主题出版,开设反映社会焦点的专栏。例如,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角度适时推出“抗疫特稿”,通过独特的学科视野,积极回应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议题,体现学术期刊对社会现实的理论关照。二是关注乡土研究,服务乡民社会,以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点,推出了一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公共议题,如《乡村振兴》《村域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治理》等专栏。三是关注城市发展议题,回应市民期望,如“社区治理”“城市移民”“新生代农民工”“都市文化”“城市生态”等主题。四是关注边疆研究,聚焦边缘地区发展,推介了一批边疆研究议题,涉及边疆政治、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地环境、族群关系、边界变迁、边民生活等地理与人文研究,探讨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治国治边”,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全面规划国家的边疆治理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策略和建议,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五是开设“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艺术”“非遗保护”“家风家习”“传统医学”“考古中国”等专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还有,关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议题,刊发“人与自然的关系”系列文章,等等。
此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秉承民族学学科深入田间地头、关怀“他者”的学术传统,以平民视角,走入底层、走入生活、走入大众,关注处于边缘境地、丧失话语权的弱势群体,选题极具感召力和震撼力,包括对农民工的研究,对留守儿童、妇女及老年人的研究,对残障人士和疾病患者的研究,对失独者、受灾者等其他困境群体的研究,等等,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这些栏目和选题充分体现了民族学类学术期刊立足于民族学学科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宗旨。
开放性、共享性和国际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当前,学术期刊正面临着如何提高期刊开放水平、扩大期刊影响力等问题。因此,学术期刊应当面向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作者群体进行选题组稿,提升期刊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使学术研究变为服务大众、经世致用的显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以积极的态度,探索开门办刊的路径。一是平等面向作者,开放面向读者。自创刊以来,其始终强调地方性、民族学、国际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开放包容、平等对话的开门办刊理念,与作者、读者进行广泛接触、深入沟通、积极互动。二是立体化办刊,提高办刊开放程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民族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不拘一格地吸收优质稿源,把握学科学术前沿,构建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的长效互动机制。三是注重国际视野,推进期刊国际化。为展示中国学术研究成果,提升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传播力,适应当代期刊出版潮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积极“走出去”,在办刊模式、期刊规范、发文质量、对外推介等方面积极与国际学术期刊接轨,特别是以民族学栏目为中心,关注全球议题,加大对国际学者的组稿力度。
此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与创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加强读者、作者与刊物的互动,拉近三者之间的距离,同时打造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向作者、读者推介学术信息,通过线上互动,加强沟通、对话。
关注名家,扶持青年学人历来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之道。青年学人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把握了青年学人便是把握了学术未来。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奖掖新人、鼓励新说的学术平台。因此,学术期刊除了引介、评论国内外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外,还需要通过期刊平台培养未来学界的中坚力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以扶持中青年民族学、人类学等教学、科研人才为己任,服务中国学术新生力量的培育,为学术新人提供学术园地,注重对学术新人及学科研究队伍的培育和扶持。一是平等面向作者,培育中国学术新生力量。每期除了开设《学术名家》栏目,还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学术新人的文章。二是为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扶植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青年博士生论坛,为青年学人搭建了一个平等、共享、开放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青年读者群与作者群,培养了一大批认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作者、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学传入中国,到20世纪30、40年代本土学者着力于对中国乡村、少数民族的调查,再到20世纪50、60年代致力于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民族识别工作,直至目前民族学已形成众多分支学科,民族学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学学科关注底层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研究理念以及基于此所凸显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对推动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以“三大核心”为代表的学术评价的困境越发凸显,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评价显得更为重要。然而,不论期刊评价标准如何,其根本在于所刊论文能否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理阐释和学术建构,能否解决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新时代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应当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推进民族学学科建设,深化民族学类学术期刊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观照。
学术期刊是学术创新和积累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科动态的前沿阵地,要注重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出标志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发挥学术话语的引领和方向标作用,更好地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具体到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就是要深入阐释民族学的中国研究与实践,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1.突出民族学学科特色,打造期刊品牌
在一定程度上讲,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和内向性严重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进行专业化改革是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参与国内外学术期刊的排名与评价过程中,普遍竞争不过专业期刊,也无法精准定位自己的作者与读者群体。因此,民族学类学术期刊要立足自身的学科优势,坚持质量立刊、特色强刊的理念,突出学科特色,精准学科定位,充分展现期刊的办刊定位、内容层次,改变“千刊一面”现象。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应当以务实、开放、包容的态度,走进学术群体,促进期刊建设与民族学学科发展有机结合,邀请学科前沿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或组稿人,积极开设人类学、民族学专题研究,展现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记载、呈现和见证学科研究脉络,充分打造期刊学科品牌特色。
2.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民族学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构建学术共同体
学术期刊不仅是开放的、公共的学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展现高校学科建设成果的载体与窗口,体现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研究状态。因此,学术期刊既要致力于公共学术繁荣,也应当服务于学科建设,构建二者的命运共同体。“双一流”国家战略立足于高校整体发展与学科建设,为学术期刊提供丰富的学术研究和办学资源,应当进一步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学术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打造优势学科群。一方面,改革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打造平等、开放、包容、共享的期刊平台,利用学术期刊研究平台开展学术争鸣,以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为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聚集前沿学者,积累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学类学术期刊要抓住高校民族学的学科优势,秉承学科特点,依托高校重点学科优势和特色打造期刊特色栏目,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通过举办学科学术会议、论坛、报告会等,聚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追踪学术研究动向,回应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培养和扶持青年学者,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促进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增强期刊影响力。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期刊不是高校自身发文的“自留地”,要保持期刊的学术性和独立性,避免画地为牢。
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应当秉承学科传统,发挥学术引领功能,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实践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紧扣时代之问、现实之问,关注民生、守望民心,主动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来进行选题策划、专栏设置和文章遴选,重点选用、刊发关注中国社会焦点问题,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回应民众关切的原创性、高质量的论文,承担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1.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民族学类学术期刊作为社会公器,应当充分发挥意识形态阵地、学术研究阵地和咨政建言阵地作用,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实践需求,明确定位,整合科研队伍,搭建科研平台,主动担当推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战略决策,努力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经验。例如,可结合民族学学科特色,强化主题出版,围绕“民族文化保护”“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热点,开设专题栏目,加大组稿刊发力度,重点推出一批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体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较强学术前沿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2.强调焦点意识,推出关注中国社会现实议题
学术研究需要有焦点意识,焦点意识来自对学科发展与社会关怀的把握。因此,期刊定位、栏目设置和研究选题要有对学术发展的观照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一方面,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当前民族学研究的重大选题,邀请名家大家和青年学人开展论文议题设置与组稿工作;另一方面,要博采众长,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界交流和学科对话,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新手段开展综合研究,坚守学术规范,保持良好学术影响力与学术导向,捕捉社会动向或趋势,创造更多原创性、现实性成果。此外,民族学类学术期刊要以民生为导向,以公益为核心,主动和深入地了解民生、民意、民情,重点关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被主流社会所忽略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升学术期刊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3.促进期刊国际化,增强民族学类期刊的国际话语权
学术期刊是发布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评价学术水平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平台,体现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优势,肩负着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科技的深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期刊国际化已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术期刊应当转变办刊理念,强化开放意识和办刊自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刊道路,提高中国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一是积极“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顺应国际学术期刊发展潮流,改革办刊机制、模式,推进期刊管理机制国际化进程,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编辑流程、审稿用稿机制和学术传播媒介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二是坚持“引进来”,利用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海外学界的联络,强化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与海外学者的组稿力度,积极推进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三是提升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质量,积极向国外推介反映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扩充刊物区域国际化影响力。四是聚焦全球议题,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优化栏目设置和选题策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增强期刊国际话语权。
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发展应改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运营思路,将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力的着力点,并实现期刊出版流程的数字化,通过“多媒体出版”提高信息的发布速度和影响范围。具体而言,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应当以“互联网+”的办刊思维,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媒体挑战,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深度报道,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发展,呈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一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期刊网络采编系统、作者群数据库、读者群数据库等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规范的信息化平台,做好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二是整合期刊数字化资源,优先数字出版,打破知识壁垒,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访问,扩宽学术成果辐射范围,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三是加强期刊网站建设,提供期刊介绍、在线检索、文献互助、互动交流等个性化、深层次服务,积极展示期刊形象。四是探索与创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打造融媒体、立体化、可读性的学术期刊自媒体平台,如APP、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通过与纸质刊物的内容互动和互补,以图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推送所刊登的文章,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推进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加大传播力度,扩展国内外的学术影响。
新时代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被赋予新的任务与使命,应当积极转变办刊理念和思维,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出版要求,改革期刊学术评价体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办刊质量,增加办刊特色,革新学术传播方式,不断探索期刊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建立学术期刊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学类学术期刊要以传承学术精神,承担社会使命为己任,紧跟时代,关注社会焦点、突出地域文化、注重国际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特别是在研究解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积极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成果,在学术积累、学术影响、学术传承等方面,促进学人、学科、学术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承担繁荣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