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对诗词翻译的影响

2022-11-06 12:39朱爱秋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摘 要:20世纪50年代起,李清照的诗词被大量翻译成英文,促进了李清照诗词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同时,这也吸引了翻译研究者的目光。由于之前的研究中从译者主体性对李清照词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茅于美的译前文本选择和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探究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诗词翻译;茅于美

作者简介:朱爱秋(1994.08-),女,江苏高邮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一、引言

典籍浓缩了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的缩影,是人民智慧的伟大结晶。而典籍英译则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使其站在更大的世界舞台,既丰富了世界文化,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典籍英译除了有利于我国文明的进步发展,更有助于其对外传播和其他国家的人对我国文化的正确理解。

本文以茅于美的多首李清照词译作为研究材料,从译者主体性这个方面,分析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翻译的影响,总结哪些影响使得译文更契合原文。通过分析译者如何选择文本,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使得其他译者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启示,选择更契合的翻译策略。而译者主体性这个角度,让人们关注到译者的身份和重要性,开拓了中国典籍研究新视角,最终对中国典籍英译和翻译理论实践作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李清照词开始被更多的译者翻译,随着译本增多,李清照词英译与研究才逐渐增多。起初,在国内以许渊冲为代表,其认为意美、音美、形美是一个重要标准,典籍英译中诗词翻译更需要贴合原本的诗词形式,最大化体现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精髓。自此打开这类研究新视角,随后也有不少翻译家及理论家发表李清照词英译方面的研究文章。

根据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网站所采集的数据,关于李清照词英译的研究在知网共有79篇,其中期刊35篇,学位论文44篇;在万方共有201篇,其中期刊136篇,学位论文65篇。而在这些文章大多数是从传统角度——归化异化,阐释学,信、达、雅,许渊冲“三美”理论等进行探讨的,而从译者主体性方向研究的不到十篇,其中多数是以许渊冲的译本为研究材料分析的。总之,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李清照词英译将会是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关于它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本文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前提下,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茅于美的译前文本选择和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選择,探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三、译者主体性概念

长期以来,“忠实”一直被视为认定译文质量的最高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先遵守“忠实”原则,客观地再现原文,不能混入个人的认识和任何带有译者主观色彩的痕迹。更有甚者认为译作的价值低于创作,翻译是原文的衍生品,所以译者在译文中应该“隐身”。

但实际上,这些观点都太过绝对,因为绝对的、完全的忠实只是译者一直在追求,不断在靠近但是却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只要有翻译,就处处都有译者的影子,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翻译前,译者可根据时代需要、自己需求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翻译素材。翻译中,译者首先是所选翻译素材的读者,阅读中对原文进行理解和阐释,其实这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受到译者本身的文化修养、经验、个人兴趣喜好、知识水平、审美水平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然后,译者再根据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特征以及面向的读者等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对译文进行调整和改动。

学界对翻译主体有两种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认为翻译是由多种因素合力进行的活动,涉及原文作者、原语文化、译者、译入语文化、面向的读者等。译者是其中之一,所以与其他诸要素是平等关系,不分主次。而狭义认为翻译主体是译者,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显现的一种个人意识和创造意识。本文研究的译者主体性则是包括译者译前的文本自主选择和译中根据理解和揣摩以及中英语言文化特色做出的修改。

四、译者主体性在诗词翻译中的显现

(一)选择翻译文本时的译者主体性

茅于美和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极为相似,都是满腹经纶的才女,出生于书香门第,又有志同道合,恩爱相伴的丈夫,而且她们的大半生都因战事四处辗转,境遇愁苦,甚至她的居所也取名“归来堂”。这些相同的际遇促使了茅于美对李清照词里表达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共鸣。茅于美自己也是一名词人,她的词风深受易安词的影响,细细品读茅于美各个时期的词作,可以发现她满腹的愁情、缠绵的爱恋、对亲人的思念与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也正因为与李清照相似的经历,才使得茅于美欣赏李清照词,阅读李清照词就像阅读自己的词一样,所以她能相比其他译者更加深入地体会原词的内容和情感。

翻译家曹靖华曾言,翻译和研究密不可分,可以翻译,也可以研究,二者不分先后,相互促进。茅于美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位译者和学者,她以自己学者的身份对李清照词进行了研究,也选择了翻译李清照词。既是翻译,也是研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茅于美本身有多重文化身份,是一名细腻的译者,也是一名学贯中外的学者,更是一名多情的词人,这些文化身份也正是推动茅于美最终选择翻译李清照词的重要因素。

(二)译文中的译者主体性显现

茅氏的诗歌翻译思想一开始也是基于“信达雅”这种传统理论的,但她对于“雅”的解释有所不同。她认为“雅”是为了使译文更契合原文的风格、情感而采取的一种带有自主创造性的改善。她提出“创造性翻译”三个步骤,详细说明了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怎样保留主观创造性:第一步是欣赏原作,走进原作;第二步是理解原作,深挖原作;第三步是还原原作。语言转换,但仍极尽可能还原原作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之美,让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这是非常艰难的一步。下面笔者将通过实例来分析茅于美在翻译时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

1.标题的翻译。茅于美翻译的李清照词,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每首词标题的翻译。茅于美采用增译+音译的策略,既解释了文章的特殊文体(即宋词是不同于其他诗歌的文体,而且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又创造性地保留了原词的内涵。例如《声声慢》这首词,全文满目秋景,有静有动,李清照触景伤情,感念家人离散,国家破灭,独忍凄凉,心生困苦,有感而发。她将标题译成了“Solitude—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Solitude看似跟标题无关,却又紧扣诗心,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则保留了词牌名的原有特色。再看《诉衷情》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更阑信步庭中,赏梅却又远不止赏梅,联系自身,顾影自怜,满腹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国已不国,家已不家的哀怨。茅于美将标题译成了“A Sleepless Night——to the tune of Suzhongqing”,A Sleepless Night(无眠之夜)点出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又避免了外语读者对译文的误解。再如《如梦令》这首词,词人因海棠零落,触景伤情,既不舍花落成泥,饱受摧残,又悲伤时光易老,展现出对春天这些美好事物的珍爱。茅于美将标题译成了“Late Spring——to the tune of Rumengling”,late spring(晚春)指明词的主要内容,也表达出作者对韶华易逝的感伤。

茅于美的每一首词的标题都是这样的翻译格式,先通过增译将全词所表达的情感基调点出来,再音译原标题,保留原来标题的特征,非常有心,富有创意。

2.以《渔家傲》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因主要分析下阕,且考虑到篇幅,所以只摘取了下阕的译文)

茅于美译:

I have a long long road to go,

But my days are drawing towards their ends.

I have learned to compose poems,

Very striking verses.

But to what end?

Now the wind of ninety thousand li rises,

The wings of the giant peng are soaring on it.

O wild wind, never stop!

Push my leaflike boat to San shan.

第二小句“學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女词人学会了写诗填词,并且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并不能阻止南宋偏安江左,自己家破人亡,学诗又有什么用呢?茅于美分译三个小句,根据自己的理解,增译but,增补出原词中的转折语气,增强情感,简短有力,表达出词人的愤恨怨闷。

后面几句语气忽转,梦见大鹏乘风飞九万里,吐露了词人迎难而上,扶摇万里的豪情壮志。茅于美准确地把握住词人的渴望独立,坚韧的情感,在never stop 后面加了感叹号,突出情感。此外,“九万里”“鹏”“三山”这几个词都采用音译+脚注的策略,既译出原文意思,又保留了中国古风的特色和文化。

3. 以《如梦令》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茅于美译:

Last night, the raindrops fell sparsely,The gusts of wind blew,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leftover taste of wine,

I asked my chambermaid as she rolled up my screen,

She replied: The same begonias are seen in the courtyard!

Don't you know, don't you know,

The green is getting thicker,

But the red is getting sparser.

第一句中“雨疏风骤”,茅于美对于雨和风分别用了两个词来修饰,雨滴、稀疏、阵阵、刮,没有明确说雨小风大,但是却层层递进,细腻刻画出女性对外界变化的敏感。第二句中“海棠”一词,词里应该是一种花,词人借惜花表达女子对韶华易逝的伤感。作为女性译者会比男性译者更擅长站在女性的角度去选词,茅于美选用了begonias,并加了脚注说明,crab-apple tree, 经笔者查找,begonias是一种有鲜艳花朵的小型盆栽,可放在院内观赏之用。而 crab-apple tree则比较倾向于科学概念,指出海棠疏于苹果属植物。相比,前者可能会与原词的语境更协调。最后,茅于美通过进行时态以及比较级,增补了一个渐变的情绪,跟女性心理变化完全契合,加强情感。

4.以《诉衷情》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

(注:因主要分析下阕,且考虑到篇幅,所以只摘取了下阕的译文)

茅于美译:

All is quiet on earth,

The moon shines with love.

Green curtains are drawn low.

So: I rub gently the withered mume-calyx,

So: I pick up the incense ash,

So: I pass the time in this way.

茅于美在翻译诗词时会根据理解加入一些创新,想要竭尽所能地体现李清照词中的情感韵味,但总有力所不逮的情况,彼时就会引用脚注加以说明。这首词上阕中的“梅萼”一词,茅于美用了mume-calyx一词,并在下面加了脚注说明,既保留了词中的意象,又在脚注中增加自己对其的理解。

下阕首句,“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茅于美做了大胆的改变,尝试营造一个孤寂的大环境,所以开始用了All一词,突出周围一切都很寂静,然后很自然地由大环境过渡到小事物(月亮、翠帘等)。后面的“The moon shines with love”,增补出情感,细腻地表现出当时李清照的思乡、爱乡之情。

最后,茅于美的三个so匠心十足,连续三个so强化词人的无奈,后面重复使用三个I 更是突出一个人的孤独寂寞,达到情景合一,可谓是非常有创意。

五、结语

从前面的分析也不难发现,茅于美作为多重文化身份的译者,无论在文本选择还是在翻译文本时,都深受其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和李清照极其相似的经历,使得茅于美能够深刻地体会李词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且同为女性词人,茅于美更善于站在女性的立场去挖掘女性内心感受,并且会在翻译时会有目的、有根据地对原文进行一些增补,添加脚注,采用活译等,她提出的“创新性翻译”三步骤更是将译者主体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最后,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有着极其丰富内涵的课题,本文仅初步探讨了译者的自身因素对翻译文本选择和策略选择的影响,希望有更多的翻译学者从译者主体性入手,对诗词翻译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茅于美.漱玉撷英:李清照词英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1-26.

[3]曹靖华.曹靖华译著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葛文峰.茅于美的李清照词英译及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7-121.

[5]韓荣荣.现代女词人茅于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李荣美.典籍英译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及翻译策略[J].北方文学,2012(1):114.

[7]莫群俐.从茅于美的李清照词作英译看女性译者的主体性优势[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7-140.

[8]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解释[J].中国翻译,2003(6):10-16.

[9]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8-13.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