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玮,王向东,邱木峰
孕妇26岁,G1P0,末次月经2020-09-20,月经不规律。孕早期无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无异常阴道流血及腹痛史。孕期行I期唐氏筛查为低风险,II期唐氏筛查为临界风险。地贫筛查阴性。孕妇既往体健。2020-12-28入院行孕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检查,超声提示宫内妊娠,NT1.3 mm(NT正常值为<2.5 mm),胎儿未见明显异常提示。2021-03-08来我院行第二次胎儿III级四维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腹部扫查横切面见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肝脏、胆囊、双肾、膀胱可见,胎儿腹壁回声未见明显连续性中断,脐带根部未见明显包块。胎儿腹部矢状切面见胃泡部分疝入胸腔(图1),提示内脏反位,膈疝。胎儿胸腔扫查见心脏大部分位于胸腔右侧,心尖指向左侧,心胸比小于0.33,心房反位,下腔静脉汇入左侧心房,肺静脉汇入右侧心房,房室连接不一致,房间隔下部、室间隔上部连续性中断,仅见一组共同房室瓣在心脏中央启闭,心脏中央“十”字交叉消失(图 2)。两大动脉在心底呈平行排列,连于形态学右室,形态学左室稍小,肺动脉主干内径稍窄,肺动脉瓣未见明显启闭,可见左右肺动脉分支,气管位于主动脉左侧。心率:156次/min。彩色多普勒:舒张期仅显示一共同房室瓣血流进入两侧心室,可显示动脉导管血流反向灌注肺动脉。提示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建议进一步行产前咨询。孕妇于2021-03-11到市级产前诊断中心再次检查,结果与我院第二次超声检查相符。2021-03-14来我院住院行引产术,3月20日顺娩一死男胎,外观无明显畸形,孕妇及家属拒绝尸检及基因检测。
该患者第一次来我院行早孕期NT检查时未提示胎儿异常,中孕期来我院行胎儿产前系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多发畸形。胎儿畸形筛查以孕中期18~24 周进行系统筛查为主,此阶段胎儿各系统结构发育已完成,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胎儿身体各部位出现的畸形[1]。本例也在此期发现胎儿多发畸形。
注:箭头为膈肌,STO为胃泡 图1 胎儿胃泡部分疝入胸腔超声图 注:AVSD为房室间隔缺损 图2 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超声图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超声设备分辨率也大幅度提升。且众多临床研究也显示,80%的先天性畸形在12周前已形成[2],在孕11~13+6周除准确测量NT厚度外,还应对胎儿做更为细致的系统筛查,使排畸前置。本例胎儿第一次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主要原因是目前还有一些医生认为早孕期胎儿较小,胎儿畸形筛查还是到中孕期进行,故在11~13+6周行超声检查只是准确地测量NT值。有报道早孕期胎儿NT异常、NT值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宫内TORCH 感染、严重结构畸形和其他严重异常的关系,其胎儿畸形检出率可达70%左右[3]。本例胎儿NT值在正常范围,故未对胎儿其它部分做更为细致的排查。本例的漏诊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也存在经验的不足,NT值在正常范围不能排除胎儿不发生先天性畸形可能,应对胎儿其它结构做畸形筛查。
在孕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时,8个标准化超声筛查切面规范扫查方法及观察内容:① 正中矢状切面:胎儿自然伸展时显示间脑、菱脑、鼻骨、鼻尖、颏部、脊髓、外生殖器等获得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图像;② 颈项矢状切面:显示NT、间脑、菱脑、鼻骨、鼻尖、颏部、脊髓,测量 NT厚度;③ 颅脑横切面;④ 心脏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显示心脏四个腔室,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肺动脉和主动脉弓呈“V”字形排列,彩色多普勒成像更容易显示;⑤ 腹部横切面;⑥ 膀胱切面;⑦ 上肢切面;⑧ 下肢切面。本例胎儿多发畸形:① 内脏反位,膈疝(胃泡部分疝入胸腔)。其中内脏反位,可以通过腹部横切面观察,而膈疝(胃泡部分疝入胸腔)早孕期筛查比较困难,亦可能是早孕期未发生而中孕期随着发育才出现;②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左旋心,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右位主动脉弓,左心偏小,肺动脉闭锁可能)。胎儿早孕期超声筛查心脏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通过该切面进行仔细观察可做出相应诊断。
当然有些未出现或一些隐匿的畸形在早孕期是无法检出的,并且有些畸形随着胎儿的发育在中晚孕期才表现出来。从本病例中作回顾性分析发现:孕早期11~13+6周胎儿NT检查作为孕妇的必查项目,且无论胎儿NT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均应对胎儿实施规范化系统筛查,可诊断出一些严重结构畸形,将排畸前置;对可能存在复杂心脏畸形,且不能做出完全准确诊断时,需2~3周后再次检查明确诊断,尽早筛查出畸形胎儿,减少无意义妊娠(晚期诊断为畸形终止妊娠),减少对孕妇的损害及家庭经济损失。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重视孕早期11~13+6周胎儿结构的规范性检查,深刻了解其必要性,但也要认识到此阶段胎儿结构检查的局限性,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以减少医疗纠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