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题记:天地之生人,人之为人:向天地问道义,为众生寻便利。在连云港市工作15年,办公室门换过15 扇,门仍然叫门,人依旧那人。最近常听《追梦人》和《沧海一声笑》两首歌,有少许心得,聊以总结过去、寄语未来。
人,不经太多世事,不达一定水准,总会轻易认为,自己看到就是全部,想到就是真理。
过去,偶尔时候,睡觉会有紧张之梦,心中明知这是梦,急于从梦境中解脱。后来,总结出一个方法,就是碰到枪林弹雨挺身冲上去,碰到悬崖滔水纵身跳下去,在剧烈冲击下,人就会从梦中醒来。这样做,有时确实如愿。
直至有一次,从一个困窘重重的梦境中,瞬间转入一个鸟语花香世界,我认为我已梦醒进入现实,心中豁然又坦然。直至许久后,窗外鸟鸣惊醒我,我才知晓,原来鸟语花香也仅是另一个梦境而已。
梦中之梦,你以为你醒了,实际仍是梦中;追梦之人,你以为你懂了,实际还在门外。回归生活,现实中,总会冒出一些貌似冲破性、颠覆性的现象和结果。
不过,凡事有因有果,越是井中看天,越是觉得意料之外、匪夷所思;越是居高临下,越是觉得意料之中、果不其然。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对世界要追求懂得,对人生要追求悟透,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生若无举重若轻的本领,则没有谈风淡云轻的资本;如无雷霆手段,都难施菩萨心肠。年轻人需要珍惜光阴,莫让大好年华付水流。
人生是一场经历、实践和修行。说它是经历,因为不管你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很多事情该来总要来,该去总要去;说它是实践,因为就在你主动和被动、坚持和放弃之间,日积月累之下,会对个人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说它是修行,因为万般事物,既然缘来如此,那就好好珍惜,用最宽容、最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它、用好它。
我常说,万般万物,都是一块石头而已。一种是善石,命中可来,你看不到它价值,忽视它,它就是一块与你无缘的默默溪石;如果你看到它价值,雕琢它,你就能拥有一块莹莹玉石。一种是恶石,命中必来,如果你怕它恨它,刻意逃避它,它就是“绊脚石”;如果你应它迎它,顺势打磨它,它就是“磨刀石”。
人活在这个世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就是眼睛越来越明亮,心境越来越温厚,这就需要对迎面而来的万般事物,顺其自然而不听其自然,步步前行、日日不止,内外兼修、向上向善。对过程全力以赴,对结果浑然不顾,即使千虫咬、百毒侵,以金钟罩应之,应付不了,就咬牙做个苦行僧,迎接新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从日常写作悟得,人的精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战略韧劲上的“蚂蚁吞象”,一条是战略方向上的“降维打击”。“蚂蚁吞象”,即在坚持中磨砺,在坚持中提升,在坚持中等待时机,由青涩走向成熟,迎来金黄。“降维打击”,即明知登山苦,更要苦攀登,高人三千米,俯视更清晰。
单丝难束弱兔,密网能捉猛虎。只要眼能看到、心能想到,只要不放弃努力、不丢掉微笑,坚定的步伐迟早达到。高处着眼、微处着手,功在渗透、胜在持久,喜迎沧海变桑田,荒漠生绿洲。
人的眼界高度,决定人生高度。眼界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最见功力。就像同样两只眼,却有凡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之分。
你坐在八平方小屋向东看,你说看到的是一堵墙,这个所有人都相信。你说看到的是花果山,这个大家基本也能接受。你说看到的是黄海滚滚浪潮,这个就会遭到一些人嘲笑,讥你是千里眼,但这一切还在别人认知之内。如果你说看到了纽约,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就没人愿意搭理你了。你再加上一句,说看到了喜马拉雅山,那就颠覆了别人的世界——一路向东看,怎么最后看到了西?
生活,总有乱花与鸡毛在眼前飞舞、扑朔迷离。
在一些人面前,他能看到的最高山,就认为这必然是山,就认为这必然是天下最高山;看到的最大海,就认为这必然是海,就认为这必然是天下最大海。所以,认知中极易形成山外还是山,海那边还是海。
同样身处一座深山,抬头看天空、看前方,有人忧心忡忡,重峦叠嶂不见路、密云盖顶不见天。而有人却信心满满,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如此,即是眼界,即是境界,即是世界。
凡事要向大处、远处去看,这样才能容别人之不能容,忍眼前之不能忍,一切向更积极面去展望,一切向更积极面去努力,而不是天天怨天尤人,默默坐以待毙。
曾有一中一少两个朋友聊天。年轻朋友很勤奋,但是刚涉社会,加上数年来工作境遇不是太好,所以心有抱怨。他对中年朋友感慨道,天下乌鸦都是黑的,到哪都一样。言语之中,我对生活全力以赴,生活对我不仅不屑一顾,更是视如草芥,弃如敝屐。大有被现实社会蹂躏千万遍,自己百般反抗,却又百般无奈的味道。
中年朋友轻描淡写地对他说,首先,天下并不是所有乌鸦都是黑的,非洲就有斑驳鸦、白颈大渡鸦、斗篷白嘴鸦,或颈部、或背部、或嘴部是白色的,而且很是好看。乌鸦也有反哺之孝,也有吃虫之行,也在食物链中起到重要循环推动作用,这些你看到了吗?更重要的是,天下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叫乌鸦,也还有百灵、斑鸠和孔雀。
人生是多维的,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只是因一些特定人特定事,让自己过于纠结,把所有目光聚焦于一域、一点,造成所看到的、所焦虑的都是一个芝麻粒,而忽略了外面美好的大千世界。用世界之眼善待大千世界,用心灵之眼欣赏五彩斑斓世界,世界这般美好,美丽无处不在,随处可现,随处可见。
修行之人讲“失得”,功利之人讲“得失”,无失何来得,有得必有失。
据个人孤陋学识认知,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世界观就是平衡,方法论就是舍得,追求目标就是循道归正,核心启示就是“乐极生悲、绝处逢生”,期待世人在平衡中持续精进,在舍得中不断鼎新,在守正中稳健前行。
“舍”是给予世界一粒种子,“得”是这粒种子有可能在土壤中被虫蛀、回归了自然,也有可能发芽开花,甚至繁衍成一片森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实际最好是因势而舍不吝惜、因势而得不苛求,最终落个无所谓舍,也无所谓得。
有几句话,一句是“花开再美终会谢,枯树逢春焕新芽”。只要生命健康还在,没有什么来了不会去,没有什么去了不再来。一句是“十年河东转河西,四渡赤水迎转机”。万物皆有变化,没有盼不来明的夜,没有等不来晴的雨,只要不放弃,希望永远存在。一句是“心无羁绊才能轻装上阵”。
不求妄得,就不怕骤失,就不会天天患得患失,也就无所畏且无所惧。时间是最好的问题风蚀剂,也是最好的伤口愈合剂,得失荣辱一切都会过去。人在世间,德才配位,天平才能不失衡,航行才能不翻船,要想享多大的福,必先受多大的罪,这福才能接住承住。谋势而不谋人,求势而不求人,这样成事也好,成仁也罢,都能落个坦荡豁然。
万物的本体至理就在那,不圆不方、不实不虚、不大不小、不轻不重。
见者,凭自己所好所善,或以歌将其复述,或以文将其复述,或以画将其复述,如此种种,皆对,也皆不对。在这对与不对之间,形成了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
万物万理,只要在心中成了相,则极易产生对错贵贱之分,产生高低上下之别,因此以自己些许之有知,而掩盖自己无穷之无知,滞缓或拒绝自己无尽之待知。芸芸众生、万物万理都是多维的,切忌以一维之所好而排斥它维,切忌以一人之所好而贬压他人。
很多人的烦恼,皆因过于执着于一维之利、一维之弊,从而眼中不见它维,为一维而歇斯底里、费尽心机,争抢一生,却并不能快乐一生。
木因实而成栋梁,钟因空而听铿声。做人志似天,才能聚容万物;心似地,方可承载众生。世人自由无国界,人类才能凝成命运共同体;人与万物无差别,人与自然才能融成命运共同体。如此一切皆遵道而生、顺道而行,才能天人合一,人道合一。
在世界戏剧史上,关汉卿是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连云港市“东海孝妇祠”供奉之人,就是《窦娥冤》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原型。
文中有诗云:“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来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竟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为何这般?大环境如此,生不逢时却又不幸与大环境狭路相逢,覆巢之下无完卵,只能遍体鳞伤。
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果又成新因,新因又结新果。很多人之所以看不懂因果,是因为不懂何为因之端、果之末,妄以断章取义之因来解释断章取义之果,因粗鄙之见而糊涂了因果。外界之大环境,我们生活所处之中环境,个人出生以来因自身而营造出的小环境,合在一块,必然因素再加上一点偶然因素,这才成了“因”。
我们可用“果因”来逆推。“吃饱不饿”,假设以“不饿”为果,那“吃饱”是因吗?不对!是因为你付出劳动所以才有饭吃,是因为风调雨顺所以耕耘才有收获,是因为国泰民安所以百姓才能安心耕耘,是因为国家、君王遵之天理、行之大道,才庇佑国与民没有大灾大祸、安居乐业,这才是“不饿”之因。我们在一秒之前的所有一切,合到一块,成就了当下及未来我们之“果”。
如此,心中才有大释,一切之事,我们要放下过去的“始终”,但求新的“终始”。
世界纷繁的本体就是这些,我们所能拥有的本体就是这些。
我们可以把这些本体,想象成散落在自己面前的一堆高粱米粒。这一堆高粱米粒,世人可以拿来做面饼、煮米粥、酿烈酒,可以对着它作诗、画画和谱歌,也可以任其发霉、沤烂和变臭。
世人皆有大把的高粱挥霍,却鲜有诗歌和酒。这其中的很多变数,不是靠老天来安排,而是要靠自己去把握,自己去选择。选择的路径不同,打开的世界也就不一样。
江河不断万古流,在短如流星、渺若蜉蝣的一生,我不求抽刀断水,也盼一苇渡江,在小小角落,成为一个不炫目、却也不卑微的自我。围绕这个小小目标,就要保持理性,做好选择,做到坚持,在激情似火的岁月中成长自我,在争奇斗艳的季节中成就自我,在风淡云轻的日子里成为自我。
珍惜当下,用好当下;珍惜一切,用好一切。用人间烟熏火燎的烟火,点燃自己内心绚丽夺目却又洁净如光的焰火。
人可以胸怀宇宙,目及万里,但路还是要一步步去走。
人不能脱离脚下这片土地,管它肥沃也好,贫瘠也罢,都是自己修行的圣土,要尊重它,珍惜它。这是一种定力,也是一种经得起长久考验的智慧。要保持住这种定力,不要轻易去羡慕别人,也不要羡慕反季节蔬菜卖得那般走俏。
没有一番番死去活来,没有一回回八十一磨难,哪能立地成佛、顿悟成佛?笑指白莲闲处看,污泥香里养灵珠。
用清澈之眼去看这片土地上的蝼蚁众生、弱肉强食、蝇营狗苟、邪门歪道的众生万象,在肥沃的淤泥中成长茁壮自己的藕白荷碧莲香之心,在岁月磨砺中让自己做到,声色犬马可以拒住,牛鬼蛇神可以镇住,虎牛蜂蚁可以驭住,芸芸众生可以扶住,如此才能在心中绽放出一个芳香的莲花世界。
凡物既生,皆有用,用一切之可用,为一切之可为,得千人万回之不可得,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要深深珍爱、深深扎根这片土地,即使未来在物理距离上与这片土地越来越远,越是在心灵上与这片土地越抱越紧,越融越深。
人人心中一亩田,三分天种七分闲;精耕细作花似锦,任性无为草漫天。
时空中每个人都在身不由己地向前走,一种是在惯性之下走平路,年复一年,步复一步,前方看的永远都是那么远;一种是在艰辛之下走山路,年走步高,能够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朗。
每个人都有自我美化和自我原谅的心理,却很少有自我革命、自我救赎的勇气,甚至对之不耻。这样不行,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阻力源于自己,最大的困难就是战胜自己。为此,需要沿着目标方向,做好精耕细作。
人生需要甩锚攀岩。目标在远方,目光可及而脚步暂时未到,那就要像甩锚攀岩一样,先甩锚上去固定起来,从心理上占据这个位置,再沿着绳索攀越到达固锚地点,再确定新的目标,再甩锚,再攀越,再抵达,如此勤勉执著地坚持下去,必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人生需要雕刻绣花。工作,干的是一种力道;生活,品的是一种味道。要精准发力、精耕细作,以精心求精细,以精细求精致,以精致求精品,以精品求无愧天地。如此持之以恒积攒势能,种子终会冲破寒冬,冲破巨石,芳草遍野,芳香四溢。
时位移人——万物都会因时因势发生变化,知其善变之相,才能把握不变之道。
从自然来讲,万千草木,春柔夏盛秋韧冬藏,不同季节有不同姿态和风光。从人性来讲,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人受内外各种因素驱使,在深藏本性前提下,经常会表现出不同表象。
人有掩饰自己一面,或深或浅而已。猛虎装蜷猫,罗刹扮弥勒,本性未作外显,那只是时未到,势未对,一旦处于春风得意之时,一旦处于酒后放纵之际,一旦处于山中无虎之机,一旦处于走投无路之境,在这大喜、大纵、大狂、大悲之间,本性就会得隙溢出,露出端倪。人也就卸去外衣,露出赤裸裸的自己,甚至与世人印象截然相反的自己。
很多境遇当下未见,不代表未来没有;将来之有,绝不是无中生有。从自然来讲,冬天的腊梅放到春天不行,春天的桃花放到秋天也不行,但作为人,环境会改变,时势会改变,我们做事方法也会改变,不管如何改变,改变而不善变,从始至终,表里如一。
必须以深邃的目光和坚韧的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春夏与秋冬,我自岿然不动。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形形色色之人,形成形形色色世界。
天有风雨,地有河湖,河湖深而自律,则能承载风雨,不管前方有几重山,不管山有几重高,运行大势,不管是“之”痕、还是“几”迹,终能奔腾入海。
关于知道,这个世界有善有恶、有真有伪,然正是有恶才追求善、有伪才渴望真,这永远对立存在,正是在此博弈中,推动社会前进。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是推动社会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力量。所以,对一切要学会能容。容不下,不是世界错了,而是你的人生木桶缺少一块板。
关于顺势,诸葛七擒孟获、红军四渡赤水,是在以其智取其胜,实非以其智取其胜,顺道而行,行之大道,得其大胜;韩信过胯、勾践尝胆,是在忍一切之不能忍,实非忍一切之不能忍,而是行一切之可行之道,因此留得当下青山,赢得未来山清水秀。
到了中年,才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就是个舞台,你有千姿百态,我有万般娇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齐心协力才能演出精彩,才能扮靓这个美丽可人的春天。
心中方向既定,不管顺风还是逆水,都会人累而心不累。
思想要通畅。江河之水通则泽被万民,不通则洪灾肆虐。人的经络通则浑身舒畅,不通则浑身酸胀。
人的思想通则精神抖擞,不通则心事重重。关口要前移,这个感触很深。凡事都有先兆,但人的判断往往滞后一步。当认知到“1”的时候,事物已经发展到“2”;当你对“2”进行干预的时候,“3”已经有了隐患且即将爆发。
前阵子,严重感冒了一场。某日早上起床,觉得喉咙火燎燎,自认体质蛮好,就没当回事。到单位不久,连打了几个喷嚏,这才知道,感冒不可避免,下午才胡乱吃了颗感冒药,可已晚。接下来几天,鼻炎、气管炎、咽炎依次来袭,一样不落,折腾了一个多月。
心力要强,唯有这样,才能把主观能动性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滴水穿石,破茧化蝶。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和执着,永远突破不了环境的局限。
天之生我,我之为我,向天地问道义,为众生寻便利。
何为道义,天地运行之道,处世为人之义。何为便利,方便之便,大利之利,水涨船高的大自然便利,而不是一场零和博弈的生存厮杀。大千世界既然生下有我,独一无二之我,必须晓得,无我才能博爱,有我才能奉献。
要包容众生。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一口殷食而已,故皆穿着那件自认为最能拿出手的华衣而防风御寒、四处奔波,几多艰辛?几人容易?没有对其真正理解,就无法绽放内心真正怜爱。就像一棵草,你要懂其药性、信其药性、引导其发出药性,这样你看到的满山都是珍贵药草,奇花异草。否则,眼中心中看到就只会是荒草杂草毒草。
要锤炼自我。胸中有丘壑,心中无一物。可当“多面手”,莫做“两面人”。牢记“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牢记“四知”古训,你知我知之事,必有天知地知,如此,所做任何之事,所讲任何之话,都不怕被广而告之,如此必然坦然安然。
人生当有大志向,但并非皆有大作为,不过一切皆无妨,做一个通透之人,做一朵春开秋敛的山花,做一只秋去春回的燕子,顺应季节,扮靓季节,却又丝毫不妨碍季节,不颠倒季节,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便利。
岁月更替,我们终将会忘了好多人,我们终将会被好多人代替。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脸上只需要阳光和从容就好,其它的就让微笑将其隐藏好。
人在青年时候,都有一腔热情,都怕多少年后自己成为当初所讨厌的那个样子,甚至享受于当初所讨厌的那个样子。
其实在一路征程上,很多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坚守本心自己所喜欢的自己,一个是适应环境自己所调整的自己,两者结合的紧密程度,关键看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力量。
三国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加强内外修养,即使处剥也不受剥,既不会对别人强求以顺应自己,也不会受别人强令而改变自己。如此这样,既是活在自己的美丽世界里,又是活在自然的绚丽世界里,而不会受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过分左右,因阴晴圆缺而喜怒无常。
本着这个追求,往事已往,只要努力过、自省过、归正过,就不纠结;未来未来,迟早会来,终不放弃。
这般下来,我内心炽热的撒哈拉沙漠已经美丽成那拉提大草原,郁郁葱葱,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