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烨
(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并把建设全媒体和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并通过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 (即“四全”媒体)进一步阐释了媒体融合的内涵。作为一种融合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全时空传播的媒体形态,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是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概括,即一种整体性的媒介生态或传播格局,而“四全”媒体的概念则凸显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总体特点。在全媒体传播时代,融合新闻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闻形态正是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随着融合新闻的内容、形态以及叙事方式的不断更新,融合新闻所承载的新闻价值也在不断延伸,即在新旧媒体边界消融的过程中,探寻多元的新闻内容价值支撑点。本文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的部分获奖作品为分析对象,以时效价值、信息价值、主题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融合新闻的价值属性。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 ,其中,“时”就是把握时势、时机、时效,赢得舆论引导先机。传统新闻价值的时效性回应的是微观层面的时间速度问题,即以新闻发布的快慢为评判新闻价值优劣的标准;而融合新闻产品不仅要确保新闻的时效性,更要把握准时机,在适当的时间传达有效的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回应特定的议题,做到科学、针对性地引导舆论。由于融合新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不同表现形态的新闻产品制作周期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新闻事实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合的新闻形态进行新闻发布是融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这一特殊节点推出的融媒体产品 《听·见小康》H5作品,运用了丰富的视听语言,调动了人们的多重感官体验,实现了多重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听·见小康》以小见大,在一点一滴的小康故事中寻找各地小康成果,记录了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小康生活写照;其次,《听·见小康》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体现了媒体应具备的党性原则,也凸显出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功能。
荣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一等奖的 《老外看小康中国》,不仅是一部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作品,更是对“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实践。《老外看小康中国》通过不同的故事讲述了人民群众在小康生活下的变化,以动画的表现形式和趣味性的旁白,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小康,以及小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影响,不仅增大了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声量,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启示与中国经验。《听·见小康》《老外看小康中国》等融合新闻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共同作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议题的舆论生态建设,体现了融合新闻作品巧借发布时机,实行精准发布的重要性。
由于叙事话语、表现形式以及话语方式的不同,在传统新闻中被舍弃的不完整信息和新闻价值较弱的信息,往往能够经过技术包装,以融合新闻的形态重新被发布,并且能够呈现出不一样的宣传效果,产生新的新闻价值,这主要是因为融合新闻产品的选题逻辑和生产动力发生了改变,流量价值、消费价值、体验价值成为融合新闻生产的内在逻辑之一。总而言之,在全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选题价值从单纯的信息价值转向基于信息价值的流量价值。比如,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短视频现场新闻 《独家视频|游客:“彭麻麻呢”》,这个23秒的短视频在发布当天就获得了23亿的点击量和37亿的全网累计阅读量。这则新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与游客的亲切交流,当时有一位女游客不经意地问“彭麻麻呢?”,习近平总书记回答道:“快过年了,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引发众人欢笑。《独家视频|游客:“彭麻麻呢”》的信息量并不大,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点击量,主要原因是其所具有的流量价值,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是短视频新闻的底层逻辑。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与游客之间的对话、习近平总书记笑容的特写以及标题中“麻麻”这一网络流行用语的运用等细节,以“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来发布时政新闻,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国家领导人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领导人及其家庭的关心、关注、关爱,也展现了国家领导人亲切、和善的一面,使新闻报道既活泼又严肃、既接地气又鲜活、既及时又不失新闻价值。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这则新闻以其他媒介形态来进行报道,与多数时政新闻的风格相似,未必会收获如此高的点击量,传播效果和流量价值也会打折扣。因此,在融合新闻产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差异化的叙事表达来挖掘新闻素材的传播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并善用多种表现形态进行新闻传播,最大化发挥融合新闻的新闻价值、信息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的获奖作品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媒体从乡村振兴、脱贫致富、讲好中国故事、疫情防控等重大社会议题中寻找新闻选题,回应时代主题,回应社会关切。比如,《听·见小康》《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老外看小康生活》《2020脱贫攻坚——阿中邀你助力奔小康》 《磐小药西游记》都是在回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等时代主题;《疫情24小时》《今天,发条微信点亮武汉》《武汉记“疫”》等作品都是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为主题,反映了当下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重大事件,对凝聚人心、共筑疫情防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新闻之所以荣获了中国新闻奖,取得了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实现了较大的新闻价值,主要是因为两点:其一,融合新闻在技术赋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宏大叙事和受众微观感受的有效结合;其二,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也是主题价值的构成部分。
工人日报社针对2020年南方重大洪灾推出了一条短视频现场新闻 《抗洪Vlog|记者坐拖拉机赶往安徽庐江圩堤抢险现场:数千人会战守堤坝!》,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相较于一般的短视频新闻,Vlog新闻以第一人称为主体,以充满个人特点的拍摄方法来记录新闻,使用户在观看时能够产生代入感,有效调动起视听感官,建立起与拍摄者之间奇妙的关联,从而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抗洪Vlog|记者坐拖拉机赶往安徽庐江圩堤抢险现场:数千人会战守堤坝!》通过vlog独特的拍摄手法,记录各种抗洪场景以及抗洪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体现了极强的现场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此次洪灾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融合新闻通常是以多种形态进行新闻发布的,因此一定要坚持“内容为王”这一基本逻辑,避免出现无效新闻、重复新闻,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表现形式喧宾夺主,才能提升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所说的文化价值是指融合新闻产品所具有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人们内心中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得融合新闻的表现形态也逐渐增多,从最初文字、声音、图像的简单相加,到现在的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动画新闻、H5新闻等,新的新闻表达方式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多样的传播途径。比如,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短视频专题报道 《黄河十二时辰》,借助古代的计时单位“时辰”来表现黄河流经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貌,起于“辰时”那一碗体现黄河“绕指柔情”的牛肉面,止于“卯时”在黄河边上那一曲 《黄河大合唱》。《黄河十二时辰》通过展现黄河的雄伟壮阔以及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使人们体会到了黄河精神和黄河文化,也把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厚重沧桑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申时”气势磅礴的黄河,还是“卯时”玛多草原上宛若银河般平静的黄河,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品格,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随着黄河奔流不息的爱国情怀。简而言之,融合新闻的表现形式不同,蕴含在新闻中的文化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全媒体传播体系为社会打造了一个多维的文化感知空间,并通过各种形态的融合新闻产品凝聚起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在文化维度上引起人们的共鸣。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要想打造更科学、更全面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就必须拓展融合新闻产品的边界,重塑融合新闻产品的价值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理念得以不断更新,融合新闻的选题会越来越广,融合新闻的价值标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本文所提到的时效价值、流量价值、主题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价值标准会随着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守正创新,还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坚持“内容为王”,回归到新闻本位、回归到事实本身,恪守新闻本体的信息伦理,守住新闻内容的基层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新闻产品,并以此推动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观念创新和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