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忠诚”:唐太宗用人的“至公之道”

2022-11-05 00:44
新传奇 2022年24期
关键词:魏徵房玄龄科举制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非常重视官吏选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他极力推行“制度忠诚”原则,对唐初的国家治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者须为官择人”

鉴于前代政治上“私人忠诚”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唐太宗在选官用人方面非常重视“制度忠诚”原则,强调必须遵循“天下为公,无私于物”的“至公之道”,即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

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中书令房玄龄奏请为秦王府旧部未得官者授以官职。唐太宗指出,选择贤才为官,造福百姓,才能使政治风气从私人利益转向人怀公心。

同年,唐太宗因尚书左丞魏徵的推荐提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他说,并不要求杜正伦报答提拔的私恩,而是勉励其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贞观六年(公元632 年),唐太宗对魏徵说:“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唐太宗说的“王者须为官择人”,强调君主选拔官员是为国家择人,而非为自己图报私恩而用人。

唐太宗在用人上还重视唯才是举,量能授职。如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下属,但唐太宗见他才堪大任,便委以重任。魏徵也不负所望,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及时诤谏匡正太宗政令的错误,对贞观之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太宗除了重用早年就追随他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名臣外,还根据“制度忠诚”原则,重用和他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且分属不同政治军事集团的人才,如魏徵、薛万彻、岑文本等。贞观时期可谓人才济济,群贤毕至,为贞观之治的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发展科举制,从根源上完善“制度忠诚”

唐太宗非常重视完善选官的“制度忠诚”,从根源上防范因滥用选官权而出现的吏治腐败,这主要体现于他对科举制的重视。

隋唐前,选官制度有世袭制、任子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这些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缺乏操作性很强的客观标准,当政者可以选择自己的亲信为官,这是造成吏治腐败的主要原因。

隋唐建立科举制后,沿用1300 余年,其严格的考试程序和操作性强的客观标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较大程度上保障了选官用人的“制度忠诚”,对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科举制在大业年间(隋炀帝的年号)首创,但规模较小。对科举制的完全确立和发展真正起到重大影响的是唐太宗。贞观初年,唐太宗和大臣们讨论官员选拔问题,对以前朝代所实行的选官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汉代的辟召制、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都存在很多弊病,已经不能继续使用。唐太宗决定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基本制度,并对此前的科举制进行改进,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作为常设的考试科目。科举制在贞观年间得以巩固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取士制度。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大批英才充实到中央和地方官吏队伍中。看到新科进士从端门经过时,他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从制度建设上防范选官腐败

唐太宗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深知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官僚集团管理天下大事,势必造成纲纪不立、贪污腐败、政治黑暗、国家分裂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制度忠诚”原则的指导下,唐太宗坚持“惟才行是任”,不拘一格选拔官员。不少才能出众的官员受到重用,政治风气因此大为好转。

唐太宗在位期间,曾多次颁布诏书征求贤才,还要求身居要职的宰相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人才。他将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屏风上,“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以便于对官吏任免。官吏贪赃枉法者,必无赦免。因此,“官吏多自清谨”。

“私人忠诚”原则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太多,十羊九牧,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因此,唐太宗在“制度忠诚”原则下选任官员,有利于精简冗员。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房玄龄秉承旨意,对在朝各部官员进行裁并。中央政府的官员仅643 人,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综上所述,唐太宗力主从制度建设上防范选官腐败。唐太宗用人之道所遵循的“制度忠诚”原则,这在当今仍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魏徵房玄龄科举制
古代的考试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吃醋”曾经是佳话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科举”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以诚相待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