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荷 陈晓娟 夏谦 刘吉梅
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革和市场竞争与日俱增,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影响到其学习与生活,更有甚者带来极端事件。高职生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刻不容缓。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教思政厅〔2011〕1号文件)(以下简称《标准》)[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而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文件)(以下简称《纲要》)的文件精神[2],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高校应通过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的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这体现了心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因此,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为增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有效地发挥心理课在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校心理课程所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际,从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索,改革方案从2019级学生开始执行,以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整体设计不合理
首先,以往仅16个学时的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于心理知识的需要。其次,教学目标片面化,主要针对学生可能或已面临的心理问题或疾病进行“纠正”,缺乏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发展性问题的关注。再次,教学内容过度理论化,教材的选取老旧,内容多为概念和心理学理论介绍,缺乏案例和实操指导。知识点的讲授应结合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做出具体调整。相对于本科生,高职生对于理论学习稍显吃力,实践操作更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投入到社会适应中去。而對于考核方式,传统的纸质考卷适合知识性内容的测量但不适合用来测评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平时期末的三七开的考试比例也不能客观地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运用心理知识来自我调适的能力。最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大多只运用PPT授课,最多以板书辅助,师生互动不足,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1.2 心理辅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辅导资源本应为心理课程的建设起到补充作用。但通过校园访谈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的看法发现,大学新生对去心理辅导室求助的意愿不够强烈,对心理辅导的认同度较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心理咨询的宣传不够,学校教育对于心理辅导的介绍也不够全面和深度,使得学生不敢、不主动敞开心扉,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就随之滞后。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实用性、必要性、常规性的宣传,才能更好地利用课外资源,增强课堂教育的效度。
1.3 师资力量有限
根据《标准》,对于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数量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来配备,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我院截止2019年配备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专职教师2名,但教师数量未达到师生配备比。之前课程的设置根据教师数量来排课,无法做到各年级均匀分布,使得不同学院、不同年级间心理课程的课程量设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此外,大班教学众口难调,教师由于精力限制无法落实因材施教,合班不同班级会互相影响,课堂管理困难,责任扩散明显,教师也不足以完全应对全校学生在心理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 实践与改革
针对现阶段我院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素质教研室团队老师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2.1 尝试模块授课,提升教学效果
模块化课程即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既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各模块有自己明确的主题、学时、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3]。
首先,为践行模块化教学,首先,根据《纲要》,心理素质教育课时数从以前的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并根据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校本教材。教材内容涉及8个专题,并根据知识结构将专题合并成五个模块。教学目标从单一的“预防问题型”转变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群己与得失,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积极心态,促进学生文化、思想、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相对于旧版教材,新版校本教材的编写内容更加精炼,知识更加新颖,形式更加生动,并讲求实效增加了学生所处的校园生活环境面临过的案例。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由传统的幻灯片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适合不同模块主题的视频、音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体训练、体验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演绎、测试法等形式,丰富了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主动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并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2.2 增设实践专题,注重技能培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而技能层面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教学,掌握心理调适技能、自我探索技能和心理发展技能。因此,改革后的课程将增设的16学时作为实践课程进行,通过绘画、测验、情景演绎、微视频、影像教学、团体活动等形式开展。从实践内容上来看,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心有千千结”“人肉板凳”等活动形式强化大家的合作意识,通过“勇于承担责任”“你比我猜”等活动让大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等。从实践形式上来看,有的活动类型需通过组建小组团队来完成。例如,角色扮演的实施,需要由多个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而实地观摩调查,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才能达到观摩、记录两不误。这种团队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和补充,共同升华提高,更容易将技能训练的感悟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3 优化师资队伍,组建教学团队
我校现阶段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5名,均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在充分考虑各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风格、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各教师负责相应的模块教学工作,在各模块的教学上通过专兼职教师相互协作,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模块的具体分配上,每位专任教师负责2个模块,每位兼职教师负责1个模块。同时专兼职教师各选择1个模块作为备选,便于必要时协调整体课时安排。确定教师所对应的模块后,在工作的总体部署方面,心理素质教研室团队在每学期初举办研讨会,每周集体备课,学期末进行反思交流,互相解答疑难,通过集体备课交换资源,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尊重学生想法,重视学生课堂中的反应和课堂后的反馈评价,努力创造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的民主氛围。课后调查发现,学生乐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心声,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在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致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2.4 改革评价方式,丰富考核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情况,突出重基础、重能力、重过程三个原则。其中,注重基础原则,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情况的检测,依托卷面测试来实现;注重能力原则,体现学生实际能力提升的检测,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自评、作业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原则,突出学生对知识、技能及心理素质提升过程的考察,采用教师观察、学生自评、课后反馈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上,根据学院对于学分制课程考试的实施意见,以学科课程建设标准为依据,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考核将结合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两部分的成绩按比例折合后计为课程考核总成绩,其中形成性考试(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试(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占比3:4:3,其中,实践成绩由实践作业(如自画像、压力调适的微视频拍摄等)构成,旨在通过对理论知识点运用,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并对其心理调适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情况,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考核标准的密切结合。现有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自我成长的需要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同时,创新了考核方式,如在线无纸化考试。
2.5 加快中心建设,利用辅助资源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组织、心理社团与班委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职能,是心理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5]。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面向所有在校在读大学生开放,为那些有心理困惑,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没办法解决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与帮助。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心理中心会针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入校过程中心理状况,对于有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并提供帮助。此外,中心通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定时心理讲座、心理委员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并争取社会资源,组织专家讲学,作为教学的补充形式。随着学校对学生心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增设了心理测量工具、心理学相关书籍和情绪宣泄室免费供校内学生所用,中心配备了3位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能有效与辅导员、学科教师进行互动,帮助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总结与展望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一体式教育调整为模块化教学,由理论教学的传授转变为理论指导加实践操作,由单一的问题解决式教育转变为关注学生成长性需要的教育,由三个年级课时不均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成系统的规范化课程体系,由心理专职人员任教转换为专职教师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为辅的全员性教育。然而,想要取得课程改革的全面成功面临着两大阻力,一是改革成效的呈现具有滞后性,二是收益与可能带来的问题不容易被评估。
因此,今后我院心理教研团队可对课程改革成效进行量化性评估,通过数据及时指导改革前进方向,并汲取其它高校的改革成功经验,将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完善下去。比如,丰富教学内容,增设生涯规划和学习心理板块的内容,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强化教学研究,找到00后高职生面临的常见心理困境,并将解决办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建设在线课程,利用网络平台超时空性自主式学习,通过交互式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6],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重担落在其肩头。他们的三观是否正确,心态是否阳光健康,直接关系到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正确定位心理健康课程,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教思政厅〔2011〕1号)[Z]. 2011-02-23.
[2]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 [Z]. 2018-07-04.
[3]黎凤环.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1(34): 143-145.
[4]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Z]. 2011-05-28.
[5]王爱东. 构建我院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实践[J]. 正德学院学报, 2012,10(2): 64-66.
[6]曹海丽, 王天雪, 余桦, 杜巍, 冯建国. 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 世纪桥, 2015(5): 57-58.
[ 作者简介 ]连晓荷,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社會适应。
[ 摘要 ]本文根据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现状,分析了课程整体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并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