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导向下的中药分析学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

2022-11-04 09:42辛贵忠杨杰郑佳逸刘丽芳
药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中药

辛贵忠,杨杰,郑佳逸,刘丽芳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南京 211198)

中药分析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其在《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被规定为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中药制药专业的必修科目,其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内高等医药类院校的高度重视。

自2005年王强教授等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首部《中药分析学》规划教材出版以来[1],蔡宝昌教授主编的《中药分析学》(2012年出版)[2]以及李萍、贡济宇教授主编的《中药分析学》(2012年出版)亦先后被国内高等医药类院校列为中药分析课程的教材用书[3],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和编写上都各具特色。为进一步提升教材质量,紧跟学科发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9年启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近年来,在中医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人才是中药学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引导,而教材是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4- 6]。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教学内容,都要求编撰者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结合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现状,在《中药分析学》第三版教材的修订过程中,编者坚持以进展性为导向进行教材内容改革,并在教学应用中进行了探索。

1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进展性

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本为本”[7],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本分(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初心(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梦想(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标志着我国本科教育进入新时代。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8],明确了中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中药学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应与“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和中药产业发展对中药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相关联,将中药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并集成、整合已有教学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少课程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且教学能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所衔接。

鉴于此,为适应“培养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中药质量分析及管理人才”的需要,第三版《中药分析学》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是以中医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质量标准制定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集“知识传授-双思维培养-价值引领”为一体的教材编写理念,以期为中药分析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图1)。

图1 以“知识传授-双思维培养-价值引领”为一体的教学

2 进展性导向的教材内容更新

2.1 教材构建形式的更新

对比之前的版本,本版教材新设置了“学习目标”“知识拓展”“重点小结”和“复习题”等模块,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有机融合了数字教材,每章都配套了教学PPT和可视化微课教学视频;附2~3个知识链接点;至少有一个重要知识点的动画和微课;题库系统和数字化教学服务等。“一书一码”强关联,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增值服务,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教学的独特优势,极大改善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习更加便捷。

2.2 教材具体内容的更新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在中药分析和中药质量控制的应用与研究领域也涌现出大量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手段[9]。中药分析学具有复杂性、进展性特点,《中医药法》和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颁布的新的指导原则、新的行业需求等,均对中药质量分析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有必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的分析技术、最新的中药质量评价研究策略和最新的行业要求传授给学生。

在这个大背景下,教材在内容上紧密结合药学和中药学类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药学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以中药质量控制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中药复杂体系分析及符合中医药质量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等,突出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结合中药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详细介绍中药及其复方制剂中药效物质的体内分析方法和新技术;为紧跟2020版《中国药典》内容,增加中药大分子物质分析、质量指标选择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中药指纹与特征图谱以及谱效关系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方法和新要求、中药杂质及有害物质分析新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跟上时代步伐;介绍某些领域研究前沿并引导学生投身相关研究以助力行业发展,突出了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剔除部分在实践中不再采用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到各个章节,总结如下:①在绪论中,编者加入对我国近年来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新的重大决策介绍,注重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获得从事中医药行业的荣誉感。同时对五年来中药分析学科的新进展、发展趋势和新要求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更新原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②由于中药学专业学生有色谱与光谱分析课程的学习基础,为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在本版教材的“常用中药分析方法”章节重点突出各方法的应用特点。③在“各类成分分析”章节更新了应用实例,旨在将优秀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中,以加强学生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培养。④在动物药分析和矿物药分析的章节补充新进展和新技术,更换旧实例。⑤在“中药制剂分析”章节的概述部分加强中医药思维培养的相关内容,各类剂型分析中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实例,增加这些复方制剂的组方原理、功效和临床应用介绍;⑥在“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章节更新谱效关系研究实例,强调中医药理论在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中的指导作用;⑦“中药体内分析”章节,对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考察结合新的国内外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修订;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中药代谢组学等进行了修订;⑧“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章节按新颁布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指导原则与要求修订相关内容,强调“基于中医临床应用价值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以及中药质量标准制定要引领国际”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教学应用的新探索

基于新修订《中药分析学》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教学团队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重构了教学大纲、备课形式及考试考核方式,并在教学应用过程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包括五元阶梯式课程体系、思政进课堂、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最终把提高学生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团队建立了集“学-问-思-辨-行”为一体的五元阶梯式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及创新能力(图2)。“学-问”环节:教师紧扣教学大纲,以中药质量控制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通过教材配套的录播视频向学生传输中药分析学的基础理论及技能。教师通过微信平台给学生答疑解惑。“思”环节:教师精选多学科课外拓展资料上传至平台,拓宽学生思维。“辨-行”环节:师生利用平台的讨论模块,对教学疑点开展讨论,在辩论中促进学习。教师发布具有挑战度的实践案例,以提高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2 集“学-问-思-辨-行”为一体的五元阶梯式课程体系

立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打造“中医药思维-现代分析前沿-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①中医药思维贯穿全课程。教师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对《唐本草》等典籍进行研读,从配伍规律、药性、功能主治等角度,启发学生辨证思考建立中药质量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案例分析可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分析问题,内化中医药思维。②紧跟分析前沿。结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最新分析技术(质谱、超临界流体等)及最新分析策略(指纹图谱、组学等)用于中药质量评价中。③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注重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结合中医药文化、社会热点及名人轶事等,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正创新的中药质量分析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多平台联动,打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依托智慧树、腾讯直播、微信群,多平台融合,打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学习闭环。丰富的线上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教材每章配套了课后测试题,教师定期组织开展线上难题和疑点讨论,讨论加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汇报-教师答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发布学习视频和资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翻转,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学生通过分组汇报、小组讨论和分组竞答等教学活动,在增强课程趣味性和活跃性的同时,更加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相较传统课堂教师单一的讲授,该方式更具针对性地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疑惑进行解答。教师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掌握的知识,实时引导其深入探究,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教学团队构建并实施了“四位一体”(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方位地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精准评价,确保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4 教学实践与成果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是检验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学团队在新出版的《中药分析学》教材的基础上,制作了慕课视频,2020年2月14日在智慧树MOOC平台正式上线。因此,教学团队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微信群进行答疑和交流,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同时每四周进行一次线下授课,教师针对前一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再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对2019学年和2020学年两个年级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20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模式较2019年单纯线下授课模式对学生成绩有大幅提升。平均成绩由69.0分提升到80.7分,不及格率由14.3%降至2.6%,高分区间分布的人数明显增加,优秀率(90分以上)从2.6%提高到18.7%。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医药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