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洋楼鲜为人知的秘密

2022-11-04 01:00庞国翔
红岩春秋 2022年9期
关键词:洋楼朱家大学

庞国翔

朱家洋楼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东华街陈家坡,始建于清末,是一幢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洋楼坐东南向西北,两层土木结构,建面1935平方米,分前后厅和左右厢房。该楼现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2022年7月,为调查和挖掘朱家洋楼的前尘旧事,我多次来到白沙。我采访了92岁高龄的老镇长、地下党员刘子华和家住陈家坡107岁的刘阳玉老太太,采访了江津部分朱氏族人和陈列馆相关人员。于是,朱家洋楼尘封的秘密慢慢被翻检出来,同盟会员朱芾煌及其家族往事呈现在世人眼前。

胡适赞许“英雄朱芾煌”

朱家洋楼原为朱氏家庭住宅。清朝中期,朱芾煌的祖父由广东迁至江津县白沙高屋一带插占为业。相传朱氏攜妻艰难而行,登山陟岭。箩担一头是三岁小孩(朱芾煌父亲),一头为家什。

朱氏初通文字,到白沙镇后一边做小本生意,一边教子苦读,儿子20岁时考中秀才,于是设馆教书。朱氏去世后,其子继承家业,仍教私塾,家境丰裕。后来,他结婚育四子两女,遂在白沙修建洋楼。

朱芾煌是朱家长子,与弟弟妹妹均出生于朱家洋楼。他有两妹三弟,分别是大妹朱广聪、二妹朱广馨、三弟朱广儒、四弟朱广相、五弟朱广才。

朱芾煌生于1885年,原名朱广德,又名朱黻华,后取废除皇帝之谐音,改名朱芾煌。他16岁考中秀才,两度留学日本,1906年入上海中国公学,1909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回国。因与袁世凯之子袁克定交好,穿梭南北,调停议和,为民国的建立立下了功劳。

当时,朱芾煌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持汪精卫书信到武昌议和,被冯国璋抓获,险些丧命,后为袁克定驰电所救。据胡适日记记载:“在叔永处读《朱芾煌日记》,知南北之统一,清廷之退位,孙之逊位,袁之被选,数十万生灵之得免于涂炭,其最大之功臣,乃一无名之英雄朱芾煌也。”

对朱芾煌在南北议和中所做的贡献,四川民政长张培爵也给予高度肯定。他在致黎元洪的电文中说:“朱芾煌君于南北统一之际,奔走调和,屡濒危难,卒奏肤功,大局底定,其劳不减精卫、石曾。”在南京总统府召开的“评功会”上,朱芾煌被保荐为有功人员。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第四天,即颁发第一号委任状,任命朱芾煌为南京总统府秘书。当时朱芾煌的名气和作用,可与黄兴比肩,他被称为“遗忘的共和政体幕后隐形巨大”。

朱芾煌是留法俭学会四川俭学分会的发起人之一。1912年8月,他与吴玉章、沈与白、黄复生、赵铁桥、刘天佑等人一起在成都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四川俭学分会,在少城济川公学设预备学校,开创组织成都及至全川的青年留法俭学运动的先河。1919年8月,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成立后,便积极筹备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因经费不足,朱芾煌带头为学校捐款,邓小平成为第一批学员。

当时,四川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赴法人数最多的省份,重庆则是四川开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川渝地区有陈毅、聂荣臻、赵世炎、邓小平等人赴法勤工俭学。截至1921年11月,仅江津留法勤工俭学生就达43人。

1922年,朱芾煌隐退,居北京。醉心佛学的他,与韩清净等人组织了“法相研究会”“三时学会”等,著有300万字的《法相辞典》。“法相研究会”“三时学会”骨干成员后来成了南京内学院骨干成员。抗战时期南京内学院迁至江津,应与朱芾煌有关。

1942年7月17日,朱芾煌在北京逝世,享年57岁。在北京西山寺旁朱芾煌的墓碑上,刻有“辛亥归国,以参加革命有功,历任要职”十五个字。

一同赴法三兄弟

朱广儒是朱家次子,生于1899年。1912年,13岁的朱广儒与弟弟朱广相、朱广才,大姐夫胡鄂君、二姐夫何鲁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为节省开支,五人使用三份公费奖学金。朱广儒在法国读完初中、高中、大学,于1927年回国,先后在中法大学等北平的多所大学任法文教授,在教育家李石曾创办的北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前身)任研究员。

位于北京西山碧云寺附近的李石曾故居“小南园”,是当时中国革命活动的场所之一,毛泽东、蔡和森等多次去小南园与李石曾商讨湖南籍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事宜。另外,中法文化交流场地也设在小南园,朱广儒常在小南园做翻译工作。

朱广儒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布教育、外交、科学等领域,不少人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朱广儒的四个儿子,在其养育下也都成为国家栋梁。

朱广相生于1902年,11岁赴法勤工俭学。毕业于法国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1927年回国。他是当时最早将西医、西药引进中国的知名医学专家之一,除在北平开设私人诊所外,还任北平研究院医药组院士。该院理化组有朱广才、严济慈等,地学组有李四光、竺可桢、翁文灏等,生物组有李石曾、童第周等,文艺组有吴稚晖等,社科组有顾孟余、王宠惠、朱广儒等,他们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此外,朱广相担任中法大学医学院院长、万桑医院(法国医院)院长。拥有数十年临床经验的他,将西医引入中国,成功医治了很多病患。他还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接生了大量婴儿,对提高婴儿出生存活率做出贡献。1982年,朱广相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朱广才9岁赴法勤工俭学,在留法勤工俭学人员中年龄最小。他毕业于法国名校综合科技大学,其后主修桥路工程学。1927年,朱广才回国,先后在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担任教授,长期在中法大学任教。

中法大学是一所国际学校,众多法国人参与办学,整个教育体系集合中、法两国教育优点。该校在北京有三所附属中学,在上海有一所附属中学,另有三所附属小学、三所附属农林试验场、三个疗养院、附属幼儿园、铁工厂等。李石曾、蔡元培、孔祥熙、吴稚晖、沈尹默等担任校董,蔡元培、李石曾、李书华、李麟玉等历任中法大学校长。

中法大学有著名教授朱洗、李宗伟、朱广才、朱广儒、沈尹默、朱广相、严济慈等,兼职教授朱自清、闻一多、吴晗等。中法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陈毅、陈香梅、吴祖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法大学并入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转型升级为北京理工大学。

朱广才是科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编著有《运动几何学》等,翻译了《理论力学》等,这些书籍多用于当时的高校教材。他的夫人李亚梅是李石曾的女儿,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之一。1947年,朱广才携全家去台湾观光,被留法建筑家汪申伯挽留在台,出任凤梨公司总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广才携全家离开台湾,经香港返回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李石曾已为朱广才、李亚梅买好去南美洲的船票,但朱广才毅然决定回北京。朱广才曾参与审核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方案,提出的重要建议被采纳。他还提出“旱路立交桥”理论,并用于实践,促进了中国进入旱路立体桥梁时代与高铁高架桥梁时代。

著作等身的朱家女婿

朱广聪是朱家长女,排行老二。丈夫胡鄂君,曾留学法国,化学家,英年早逝。

朱广馨是朱家次女,排行老三,何鲁夫人。

何鲁是四川广安人,1894年出生,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他与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是清华预科班同学。1912年,何鲁等人被外籍教师侮辱,吴芳吉等发起学生运动进行抗议,被校方开除。同年,何鲁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学成归国,先在东南大学、大同大学、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等任教授、教务长,后担任重庆大学校长、科学出版社编辑。他曾在重庆创办载英中学(原重庆第46中学),又在广安创办了一所中学,培养了严济慈、吴有训、钱三强等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鲁任西南行政公署文委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何鲁不畏权贵,淡泊名利,曾公开指责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顶撞四川军阀刘湘,拒绝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拉拢。他一生著作颇丰,著有《行列式详论》《虚数详论》《二次方程式详论》《初等代数倚数变迹》《变分法》《微分学》等。

岁月流逝,朱家洋楼历经百年风雨。这座院落办过私塾,抗战时期为陆军第十六后方医院、第二陆军医院,宋庆龄曾组织白沙新运纺织厂女工来此慰问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地为江津县法院、民办中学等。2021年9月28日,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在朱家洋楼正式开馆,朱家洋楼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猜你喜欢
洋楼朱家大学
Anisotropic plasmon dispersion and damping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留白”是个大学问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triggered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agnosing gas flow fields
On Modern Pro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s Theory—Take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for Example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远房的大姑妈
大学求学的遗憾
渔父·威尼斯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