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展渊 孔杰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探矿机械厂厂区内,坐落着几座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修建的古朴建筑。这里曾经是西南地质调查所和西南地质局的办公地。
1950年4月,西南地质调查所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的领导和关心下成立。1952年10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及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指示,西南地质调查所改组成西南地质局。1956年9月,根据地质部关于撤销大区地质局建立省地质局的指示,西南地质局随之撤销。西南地质局(西南地质调查所)发展壮大的历史,展示了西南局领导西南人民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真诚求贤
1950年1月初的一天,重庆刚解放一个多月,重庆军管会代表刘雅清就到北碚拜访了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
黄汲清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在西南地区组织了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1949年6月,傅斯年邀请他前往台湾大学任教,他拒绝后,毅然回到北碚与家人一起迎接解放。刘雅清和黄汲清经过坦诚交流,在了解了黄汲清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后,提出将安排黄汲清与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高级领导人会晤。
不久,黄汲清接到解放军方面的邀请,在曾家岩见到了二野财经工作负责人刘岱峰、段君毅、万里、李文彩等人。黄汲清向刘岱峰等介绍了西南地区地质机构和地质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建议将当时留在西南的200多名地质人员(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全部组织起来,成立西南地质调查所,统一领导西南地区的地质工作。刘岱峰等听了介绍后,“肯定了黄汲清的学术成就和为新中国服务的立场,鼓励黄汲清继续从事地质工作”,希望他一起参与,把西南地区的地质人员组织起来,开展重点矿产的普查勘探。黄汲清也有意留在西南继续从事地质工作,于是被列为即将成立的西南地区地质机构负责人候选人。
随后,刘岱峰向邓小平引荐了黄汲清。黄汲清将西南地质机构的情况向邓小平作了简要汇报。邓小平对黄汲清比较认可,表示西南地区的地质工作可以由他来负责。很快,黄汲清接到西南财委的指示,由他负责筹建西南地質调查所。当时,邓小平兼任西南财委主任,是西南地质调查所的主要领导;刘岱峰是西南财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是西南地质调查所的分管领导,西南地质调查所组织如何构架、人事如何安排由他和黄汲清共同商议办理。
接到西南财委的指示后,黄汲清马上落实筹备任务。他与原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常隆庆共同协商了具体的人员配置、勘探工作安排。然后与原贵州省地质调查所所长乐森璕、原西康地质调查所所长崔克信、原云南人民企业公司地质组邓玉书等通信或当面协商,通知他们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的工作安排。
1950年4月1日,西南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所址设在小龙坎原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内。黄汲清任所长,乐森璕、常隆庆任副所长。邓小平对西南地质勘探工作十分重视,于调查所成立当日就听取了西南地质工作相关汇报。黄汲清汇报了重庆中梁山煤田钻探情况和綦江铁矿的勘探计划,并希望西南军政委员会下令,将原国民政府水利部门和煤炭部门遗留在四川的钻探设备和钻工调拨一部分给调查所。邓小平对綦江铁矿的经济价值特别感兴趣,细致地询问了铁矿的情况,并立即下令为调查所调入六部金刚石钻机,分别供中梁山煤矿和綦江铁矿的勘探使用。
在邓小平的关心下,西南地质调查所的力量快速充实起来。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后,先后接管了位于西南地区的六家地质单位。在重庆,黄汲清从刘雅清处接收了原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原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原经济部矿冶研究所的财产和人员;在贵阳,乐森璕从贵阳军管会接收了原贵州省地质调查所,并改组为西南地质调查所第一调查队;在昆明,接收了云南人民企业公司地质组,并改组为西南地质调查所第二调查队,谭锡畴任队长;在康定,崔克信被抽调到重庆工作后,因技术人员不足,原西康地质调查所暂时裁撤。
西南地质调查所在人员整合后,有职员57人、工友17人,共74人。在重庆,西南地质调查所共接收房产40余栋(间)。设备方面,西南地质调查所拥有钻探设备6套、测量仪器62件、岩石矿物研究设备1台、电探设备819台、化验设备6件、图书3937册、地图及地质图1371幅。
发展壮大
黄汲清和乐森璕、常隆庆等都曾担任国民政府的官员,难免在思想上有一些包袱。黄汲清第一次见到刘岱峰等人时,就担心自己是“旧官僚”,不易得到新政权的信任。但通过交流,他发现不论是刘岱峰,还是邓小平,都没有在政治方面给他太大的压力,而是专注于谈论专业的地质工作,并且都鼓励他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邓小平为了加深黄汲清对共产党和新政权的认识,在第一次会面后,又经常安排他参加一些重要会谈活动。例如,参与接待中央财经委派到西南的三位苏联专家,参加欢迎四川起义将领刘文辉、邓锡侯的宴会。这两次活动邓小平和刘伯承均出席。黄汲清说:“在与小平同志晤面之前,原以为刘邓大军首长必是‘赳赳武夫,态度严肃’。事实却与此相反。刘司令员在谈话中,言词和蔼,态度恳切;邓政委更是不拘形迹,谈笑风生,随时高兴与客人对话,听取客人意见。他处理大事总是高瞻远瞩、考虑周到。处理小事也恰到好处。”在与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的密切接触中,黄汲清开始慢慢卸下思想包袱。
为表示对黄汲清的信任和提高他的政治思想水平,邓小平还任命黄汲清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这样,黄汲清便可以参加一些重要的党政会议,了解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大政方针,还增加了学习机会,使他更好地融入到大西南的建设工作中。他曾回忆:“我在(西南军政委员会)邓副主席下面工作约三年时间,在大会上多次听他的报告,小会上多次听他即席讲话,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晚年的黄汲清还铭记着在自己思想进步过程中,邓小平给予他的信任和帮助。他说:“我不是共产党员,而不过是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一名院士,当时年仅46岁。小平同志把我看得过高,我感到名不副实。我的部分朋友,害怕共产党,但我则感到共产党可亲,可爱,可敬。总想如何效力国家。”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黄汲清、乐森璕、常隆庆等感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和尊重,都全力投入到大西南的建设和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工作中。
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之初,员工大多是从旧机构里留用的人员,其中没有党员,只有两名团员,建立党组织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邓小平安排刘岱峰代表组织领导调查所的工作。
随着调查所事业的发展,黄汲清想请上级组织派一些干部到所里开展政治工作。西南财委的一些领导觉得应该支持。但刘岱峰对这项工作非常谨慎,他认为,“与科学家共事的干部必须有知识、懂政策、作风民主”,“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是暂缓,以免牵制,影响黄(汲清)博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上级组织并没有急于向调查所选派政治干部。直到后来条件成熟,西南财委才派了一名姓唐的科长到调查所开展政治工作。他一方面了解职工的政治情况,另一方面准备发展党团员,还为职工开设党课,黄汲清等所领导也参加听讲。
起初,黄汲清跟唐科长在工作上合作得还不错。但一段时间后,唐科长认为所里职工中存在派系斗争,刘岱峰调查后,发现并非事实,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西南财委很快撤回了唐科长,又慎重地选派了一位叫曾全的处级干部担任所办公室主任,除了加强政治工作,还增强了后勤保障能力。黄汲清跟曾全相处得很好,政治工作有力地支持保障了业务工作,黄汲清也对刘岱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岱峰同志政治水平高,处事识大体,确实富有领导艺术。他帮了我的大忙。”
到1954年2月,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党员、团员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条件成熟后,中共西南地质局委员会成立,崔子明任书记。3月,西南地质局政治处成立。11月,政治处改政治部,崔子明兼任政治部主任。
邓小平很关心西南地区地质人才的问题。一次谈话中,他关切地问黄汲清,有没有在国外工作的地质学家愿意回国工作。黄汲清向他介绍了一位叫赵景德的留美博士。邓小平立即同意,让黄汲清安排赵景德归国事宜,并拨款3000美元作为他的旅费。遗憾的是,因为美国突然禁止中国学者离美归国,赵景德被扣留,未能成行。
为了解决地质勘探事业发展必須的人才保障问题,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创办一所地质勘探学校,培养中级地质技术人才。西南财委负责统筹办理。刘岱峰找到黄汲清,安排西南地质调查所负责具体建校工作。于是,西南地质调查所在歌乐山上租了一批民房,开办了重庆地质勘探干部学校,为西南地质调查所、西南煤矿管理局、西南钢铁工业管理局和西南石油勘探处等单位培训中级技术人员。
黄汲清兼任校长,常隆庆担任教导主任。重庆地质勘探干部学校分设矿产地质和勘探科、地质测绘科、钻探技术科、岩心记录科、材料核算科等五个科(专业),每年招收约1060名学生。原本学制设计为两年制,因人才紧缺,学制不得不相应缩短。矿产地质和勘探科从既有干部和高中以上学历人员中招录,学习期为一年;其他各科则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期只有6至10个月。
由于重庆地质勘探干部学校快速培养了一批中级技术人员,部分大学毕业生也补充到地质工作中,不到一年时间,西南地区的地质人才短缺问题就得到了缓解,并形成了中高级人才结合的良好人才结构。到1952年底,西南地质调查所编制达到319人,是1950年员工数的3倍多。
1953年,在重庆地质勘探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又正式成立重庆地质学校,学制三年。学校于1954年迁至井口,建成正式校址。设置矿产和勘探、地质测绘两个专业,每年招收学生约800人。此外,学校还为西南大区各部门开办了十几个一年制短训班。到1956年,西南地质局技术人员增加到近400人,全部职工达4300多人。困扰西南地质事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基本解决。
建设新重庆
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西南局在会上发出了“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的号召。西南地质调查所从成立起,即围绕这个中心任务为重庆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是当时西南的中心城市,也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推动。因此,在西南地质调查所筹备阶段,黄汲清就将在重庆附近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保障重庆的工业生产,作为西南地质调查所的首要任务。
中梁山煤矿位于重庆主城区。1931年,原四川省地质调查所首任所长李春昱在中梁山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凉风垭一带与天府煤矿属于同一山脉构造带,因而断定凉风垭下有煤。抗战时期,根据李春昱提供的线索,几个资本家在中梁山开办了建川、福华两个小煤矿。由于开采水平较差,产量有限,许多人认为储量不大,不适合规模化开采。也有人认为,重庆附近早有天府煤矿,再增加一个中梁山煤矿是多余的。
黄汲清一直非常关注中梁山煤矿的勘探,相信它的开采潜力。他认为“中梁山煤田离重庆市最近,而且煤层可用平巷,而不用竖井开采”,较天府煤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于是,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后,立即组建了重庆中梁山煤田勘探队,黄汲清亲任队长,并一次性调拨三部钻机。第一年的勘探就取得重大突破,得出“中梁山煤田为重庆附近最重要之烟煤田”的结论。此后,勘探队又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中梁山煤矿的全面系统勘探。中梁山煤矿建设随后被纳入“一五”计划和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1955年获准开采,1959年建成投产,年产量达到60万吨,成为同时期西南最大的现代化煤井。
第29兵工厂又称“101厂”,当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承担着西南经济恢复所需的钢铁生产重任。找铁矿就是保钢铁生产,保钢铁生产就是保基础建设。1950年,邓小平把成渝铁路钢轨生产的全部任务交给了第29兵工厂。保障29兵工厂的钢铁生产,又多了一项保障成渝交通大动脉的战略意义。
抗战时期,綦江铁矿便是第29兵工厂的铁矿石供给基地之一,但因为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地质勘探,出产极不稳定,产能受限。黄汲清希望通过在綦江铁矿提高探明储量、提升产能来解决第29兵工厂的矿源问题。邓小平对这个想法很支持,专门调拨了钻机,支持綦江铁矿勘探工作。西南地质调查所派出綦江铁矿勘探队,利用一部22HD沙利文机对綦江铁矿进行系统钻探。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勘探队探得矿体数百万吨,探明储量为之前的约10倍。而且,綦江铁矿多为赤铁矿及褐铁矿,矿质非常好,被认为是当时四川南部最重要的富铁矿。随后,綦江铁矿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成为第29兵工厂最重要的铁矿来源。
西南地质调查所还积极支援重庆大型基建工程。当时,由于很多部门缺少地质勘测力量,许多大型基础建设工程的地质勘测工作都由西南地质调查所完成。
1950年,西南地质调查所为了配合重庆市重点工程新电厂的建设,派出重庆九龙坡新电厂厂址勘探队,携带一部英格索机动钻开始打钻勘测。1951年,又派出九龙坡新电厂电阻测验钻探队,支援新电厂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勘测,完成新电厂建设所需的前期地质勘测工作。1952年,507电力厂开始兴建。1954年,507电力厂建成投产,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自动化火力发电厂。
1951年,西南地质调查所组建长寿狮子滩水坝工程钻探队,为狮子滩水电站的修建作前期地质勘测工作。1954年狮子滩水电站开始兴建,1957年建成投产。狮子滩水电站建成后,电力主要输往重庆,发电量比507电力厂大一倍,每年为重庆市节约10万吨燃煤。1958年3月,周恩来视察电站后题词:“为综合利用四川水力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道路。”
1950年至1952年间,西南地质调查所还组建了重庆长河床钻探队、嘉陵江大桥工程钻探队等勘测队伍,为重庆的基建工程贡献了重要力量。
为新中国找油气
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后,围绕国家能源部门、工业部门、经济部门对大西南的战略要求,主要开展煤、铁、有色金属和油气等矿产资源勘探。最初工作以重庆市、四川省为中心,逐步加强贵州省、云南省、西康省(1955年撤销)的工作,对攀枝花铁矿、东川铜矿、遵义团溪锰矿、个旧锡矿、易门铜矿、会泽铅锌矿、江津锰矿、南川煤矿等一大批矿区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利用的工业矿产储量,为大西南的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对油气工业极其重视,于1949年10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受燃料工业部委托,西南地质调查所在西南地区开展了油气勘探工作。
黄汲清和常隆庆都是西南油气勘探的先驱,具有丰富的勘探经验。1937年,四川油矿探勘处开启了西南地区现代化油气钻探工作,用德国进口钻机在巴县石油沟钻探了第一口探井(称“巴1井”),这口井的井位就是由常隆庆等选定的。1940年,巴1井投入生产,日产天然气约1.4万立方米。
黄汲清自1929年考察自贡市地质后,就认为“四川盆地是一个可能含石油和天然气地区”。1938年至1939年,他领导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四川油矿探勘处合作,开展了威远臭水河、隆昌圣灯山、简阳石经寺的油气普查和钻探工作,并指导巴县石油沟的钻探工作。1944年,隆昌圣灯山隆2井钻探结束,投入工业生产后日产天然气3万立方米。
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黄汲清对四川的油气开发潜力充满信心,他说:“我一向主张在四川盆地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后,黄汲清立即组织成立了三支勘探队,开展川西、川南的油气勘探工作。
随后,西南地质调查所与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重庆办事处开展了试探合作。第一口钻井选在江油的海棠铺。由于地下構造复杂,钻探工作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但黄汲清毫不气馁,亲自带领一个地质队,投入到野外勘探工作中。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他选定了遂宁附近的磨子场构造进行深钻。施钻过程中,井口几次喷气,再次印证了他提出的“陆相地层生油论”。
当时受“中国贫油论”和莫西耶夫等苏联专家的影响,一些人对中国油气勘探的前景十分悲观,国家已经开始考虑用煤炼油的办法作为替代方案。黄汲清通过自己在新疆和四川等地油气勘探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的油气理论,他说:“(我)敢于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有油论。”他利用各种大小会议的机会,不断阐述他的油气理论和实践成果。1953年冬,以特拉菲姆丘克教授为首的苏联专家组,与黄汲清等中国专家达成一致意见,驳斥了“中国贫油论”。中国油气勘探事业迎来了乐观的未来。
由于西南地质局(西南地质调查所)、西南石油勘探处等部门卓有成效的油气勘探工作,1955年第一届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地质部在《关于1955年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报告中,将四川盆地与新疆准噶尔和吐鲁番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列为首批普查地区。会后,地质部成立四川石油普查大队,成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力量。从此,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在四川展开,西南油气勘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56年,西南地质局完成历史使命。曾经的办公地,随着一代人渐渐离去,那段历史也被尘封在灰墙青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