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设计”在防疫餐盘设计中的应用

2022-11-04 08:49王安旭杨颜铭陈佳育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勺公筷餐盘

王安旭,杨颜铭,陈佳育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一、无意识和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是被当前设计界广泛接纳的设计理念,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生态光学理论和行为可供性理论。生态光学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觉是从环境得到光刺激信息的直接结果。行为可供性理论认为,人是通过行动的可行性来对环境进行感知的,人的体能、需求和经验是感知世界的基础。可供性理论对无意识设计产生了影响,通过确立可供性模型,能够确立产品为用户提供何种可能性。在对无意识的研究方面,瑞典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和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有过重要的贡献。荣格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机构分为三个部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显然,荣格的个人无意识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有极大相似性的两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只占有1/7的比例,而潜意识和无意识,尤其是无意识所占比例更大,很多时候对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意识对人的影响[1]。人的行为是受到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是人类意识的外在表现。人的有意识行为受到意识的控制,是大脑理性思考的结果;无意识行为是由潜意识和无意识支配,是对外部刺激和环境影响的一种下意识的反应,类似于本能的行为。无意识行为长期存在,可以成为一种习惯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是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2],意思是通过将人的无意识行为作为一种设计元素植入产品设计之中,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顺应人们的使用习惯,不需要有意识的思维就能够使用,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无意识设计需要通过观察使用者的无意识行为来明确他们的潜在需求,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贴合使用者的需要。深泽直人设计的雨伞手柄是典型的无意识设计,设计师细心地观察到,在拿雨伞的同时还要提手袋的麻烦,他在伞柄上加个缺口就解决了问题,试想在等车的时候,这个小缺口可以帮忙固定和悬挂手提袋(图1)。婴儿的奶粉罐子里也有无意识设计,配方上的“一勺”是一平勺,给孩子冲奶粉要准确,通常要刮平多余的奶粉;在某些奶粉罐子上,设计师在洞口上设计了一个直线的边缘,取出奶粉的时候顺便一刮,就得到准确的“一勺”剂量(图2)。无意识设计就是通过细微的观察且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细如毫发的关心。当使用者在接触这些设计的时候,也丝毫感受不到设计刻意为之的存在,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设计师的关心,他们能够感觉到使用这个东西是那么的“顺手”,这是设计的高层境界。

图1 深泽直人设计的雨伞手柄 深泽直人(图片来源:搜狐文化)

图2 奶粉罐中的无意识设计作者绘制

二、共餐行为分析

基于疫情的餐具设计与开发是当前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针对共餐所面临的安全隐患进行餐具的改良设计,为此对我国共餐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调研。

共餐制度是从宋代开始形成的用餐制度,一直保留至今。共餐中有很多礼仪规范,例如要均匀选取桌上的每一样菜肴,自己喜欢的菜肴也不可以过多取用,在靠近自己的方向夹菜。最重要的规矩是取餐时尽量少用自己的筷子触碰共用食物,更不可挑拣菜品。在医学、生物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虽然认识不到共享菜品也会带来“细菌”共享的问题,但是从礼仪方面规范了用餐行为。不过即便如此,卫生隐患依旧无法避免。

疫情发生以后,公筷公勺的推广并不顺利,原因很多。首先是习惯问题。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是最方便的,久而久之形成用餐习惯,因此在提供公筷公勺的情况下,大家也容易顺应个人习惯,忽视了公筷的使用。其次,目前餐桌上没有给公筷公勺提供显著的位置,只是摆放在菜品旁边,或者搭放在菜盘的边缘。相比之下,菜品的色香很容易占据人的注意力,放置在一边的公筷公勺自然容易被忽略(图3)。再次,往往有人无意识地将公筷公勺当作自己的餐具使用,难免出现个人筷子和公筷混用的情况。最后,中国人的心态是与人为善的,不好意思提醒他人使用公筷公勺,没有相互督促,不容易形成推广公筷公勺使用的氛围。

图3 当前公筷的置放位置作者绘制

三、无意识设计的应用

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的参与,“无意识设计”追求在设计中体现和展示出人们的无意识行为。按照无意识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无意识设计分为“被动满足型”和“主动引导型”两种。

当人的无意识行为已经存在,设计顺应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就属于被动满足型设计。如世界某地建设的迪士尼乐园,乐园开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出路径,而是根据游客自己踩出来的“路”铺设了道路。设计师采用了“亮显”人们的无意识行为,并完全尊重人的需要来设定路径,这是典型的被动满足型设计。当前我国提倡公筷公勺使用的方法,是在菜品旁边增设公筷公勺,也属于“被动满足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方法难见成效。

主动引导型设计是当人的无意识行为与产品设计所期望的正好相反,产品需要阻止他们的习惯性行为,并且在他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引导他们按照设计的目的去改变。引导型设计具有某种“强制性”,但是这种“强制”往往以软性的手段来实现。以用餐时间为例,当餐馆规定用餐时间长度,以此满足更多的顾客可以享受用餐,这种设计属于硬性的强制[3]。主动引导型设计可以把餐位设置成散座,避免多人聚会用餐,这样可以减少用餐的时间,还可以把餐椅换成硬质的“简易”座椅,人们自然会减少在餐厅停留的时间,很多快餐店就采用这种方法。与被动满足型设计相比,这样的处理方法更人性、更友善、更隐蔽,设计含量更高。在餐具的防疫设计改良中,主动引导型无意识设计更具有有效性,因此我们把最终的设计方向定位在主动引导型的无意识设计上。

四、餐盘设计研究

在主动引导型无意识设计中,感官要素是最直接的设计手段。视觉是感官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产品经常通过形态作为设计语言向使用者传递视觉信息,告知使用者产品的功能以及使用的方法。

1.视觉驱动

餐盘的设计通常用来盛装食物,并没有为公筷公勺提供位置,公筷公勺被放置在菜品旁边不引人注意的位置上,在视觉上容易被忽略。如果能够给公筷公勺提供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必然给使用者带来一些视觉提示。在防疫餐盘的中间位置,为公筷公勺提供了“湖心岛”,使得公筷公勺能够被安置在餐盘最中央的位置,从视觉上给予使用者一个明显的提示。当使用者用自己的筷子去夹取食物的时候,公筷公勺往往能够提醒他/她应该使用的工具(图4)。

图4 改良后的公勺位置 作者绘制

2.无意识的触觉引导

无意识设计的另一个设计元素是触觉,如果产品和人的身体产生接触,就会带给人一种由肌肤传递的感觉,如产品的大小、形状、轻重、软硬、温度和肌理。人的手是接触产品最多的部位,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性判断,得到对产品的感受。感受会形成一种记忆,成为人判断和认知产品的基础。人对于经常使用的产品有着触感认知的记忆,如我们常用的笔、常用的工具,以及经常用到的餐具等。

当然筷子也属于这一范畴,人在不经意间会记住家用筷子的形状、材质、肌理等多种特征,这种记忆在缺乏视觉辅助的情况下也仍旧起作用。如果我们采用常用的筷子勺子作为公筷公勺,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激活了对筷子的记忆,混淆成自己的筷子。

要阻止这种现象,就要改变人对常用筷子的触感记忆。因此公筷公勺必须和普通的用具有所区别,区别的限度要由人的触觉差别阈限来决定。在设计公筷公勺的时候,一定注意它与普通餐具的差异等级。当二者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的感受会自然起到提示作用。例如,我们把公筷设计成变异的形状,超出正常筷子的比例,公勺的设计也超出正常勺子的比例,即便我们无意间有用错的可能,也会在关键时刻阻拦我们。

3.无意识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和技巧,很多心理暗示设计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蕴含着设计师要传达的语意。深泽直人打破了惯常厕纸的圆形纸芯,设计了方形纸芯厕纸,在抽拉厕纸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阻碍,于无形中会节省一些厕纸,这个设计传达了节约资源的信息。相比那些把树木的形象直接引入厕纸的设计,更加值得人玩味(图5)。暗示的设计比明示深沉、含蓄,值得人思考,它可以把物品提升到人的层面,给人以反哺性教育。

图5 方形厕纸设计 深泽直人(图片来源:搜狐文化)

心理暗示是“湖心岛”的第二个功能,中国人的共餐有很多用餐礼仪,其中之一是尽量在自己这一侧夹菜,不要越过中线。国人非常重视餐桌礼仪,甚至通过用吃相来判定一个人的人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保持善意是相处之道,即便是对人有相反的看法,也要表面上保持客气和礼貌。在餐桌上,成年人之间很少相互提醒对方保持餐桌礼仪方面的事情,以给对方留有颜面。如果在餐桌上出现不懂礼仪的人,就会给整个用餐过程带来不愉快,因此更加有必要采用心理暗示设计规范人们的用餐行为。

湖心岛居于菜品中央,像一个圆规的圆心,把菜品分为360°不同的方向,这个“天然屏障”可以成为衡量菜品位置的参照物,提醒用餐者夹菜的界限所在。于无声处规范人的用餐行为,保证其他用餐者不被“侵犯”。虽然它不是硬性的规定,但是起到的心理暗示作用却是非常明显的(图6)。

图6 湖心岛的心理暗示设计

4.无意识的使用提示

使用方式的提示也是无意识设计的一个手段,很多设计通过各种方式提示人们使用的方法,如就近操作、形态对应、可视性等提示方式。其中最终端的方式是“止错法”,当操作不当时,就会造成被制止使用。有些电器插口被设计成有正反向的形态,当方向错误时,就无法连接使用。

传统的餐盘是单向使用的,一面是盘子,另一面是盘底。但是湖心岛餐盘是双向的,一面是深盘,另一面是浅盘,可以根据菜品的需要来选择。罗列的时候需要朝向一个方向,如果罗列的方向不对,两个盘子是无法稳定地安放在一起的,于是使用者会自动调整到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无意识设计给予使用者的提醒(图7)。

图7 餐盘的罗列方式

如果罗列正确,它的另一个设计功能就开始起作用了。在设计时,我们有意识地把下面的盘口直径设置成大于上面的盘口,罗列时上面的盘子会盖住下面的盘子,成为严实的盖子。这样的设计不会让灰尘落入,在防疫方面也会免于气溶胶落入。如果需要保存食物,不仅不落粉尘、不干燥、不串味儿,还可以节省储存食物的空间。

盘子中间的裙边有效掩盖了上下盘子口径不同的形态差异,同时使用者会自动认定它是端盘的帮手,不烫手、端得稳。很多产品的设计功能是在使用中体会到的,裙边还有阻止汤汁流到桌面上的作用(图8)。

图8 湖心岛餐盘的整体形象

五、结语

人的无意识行为体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无意识设计是顺应人的行为和心理,是设计更加贴近人性的体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何朝宗杯”2020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铜奖,同时获得国家专利,这正是无意识设计的成功案例。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无意识设计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原理,是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总结。

猜你喜欢
公勺公筷餐盘
我家的公筷行动
我家的公筷行动
用公筷吃饭
公筷来我家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用餐新时尚 健康好习惯 宿迁市举办“文明餐桌·筷乐行动”主题活动
礼多人不怪之公筷公勺用起来
公勺公筷能否成为新风尚
餐盘上的卡通王国
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