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茜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3)
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古籍出版则承担着累积、传承、增进和普及优秀且特色民族文化研究的重任。学术界对古籍整理保护及其数字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涉及层面之广,观点之多元,丰富且繁杂。现如今,信息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科技正在快速地改变人类生产活动,同时也加速出版输出的转型发展。
古籍所具备的“文化多样性”是推动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传承工作的内核动力。从传统出版方式看,文字与标注以及编辑与加工是古籍出版的重要程序,建立古籍目录、确定古籍文本、创新出版体系、传承民族精神是古籍出版的标准模式。从新媒体融合发展看,古籍传播突破基础理论,结合时代背景,将设计转译作为输出传播创新的主要方式,以“古籍原文→语言提炼→意象描摹→基本图形→设计转译→应用传播”为路径,更好地实现探索古籍文化传播的意义。融合新媒体的出版形式与传统出版互有裨益,传统出版的文化资源丰富,而新媒体输出的媒介更广泛,融合新媒体的输出形式,不仅能突破传统古籍图书发行瓶颈,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多元化的交流与传递,还能直观且有效地呈现传统文化的显性基因,其本质已从知识生产转向知识服务[1]。
实际上,我国的出版输出形式始终在顺应时代并保持其特定的优势,从深度开发到广度覆盖,再到融合创新。纵观当今社会发展热点,在建立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的环境下,人们对古籍类读物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以继承开拓理念发扬古籍文化传统,以创新设计手段辅助文化古籍输出,以合作共赢优势促进资源互补发展,在保持古籍传承性整理工作稳定的基础上,推出多元科技文化,融合信息时代多媒体参与,发挥多媒体互动优势,开发科技转化与开拓大众市场的融合传播路径,才是真正践行“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国家战略,让传统古籍文化、传统典籍故事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实践付诸与行动落实。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对《清嘉录》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我国对《清嘉录》的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角度对《清嘉录》的研究鲜少。《清嘉录》又名《吴门风土记》,是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书中共有二百四十二则小品,以农历月份进行划分,记述了以苏州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节令民俗,博采通人,信而有征,文笔流畅、素雅,叙事生动、清晰,对《清嘉录》视觉符号的转译、提取及应用,终究是传承乡邦文脉弘扬民俗传统,及时缀辑,“为先民留精神,即为国家留元气”[2]的研究实践。
(1)构图布局的形式法则
米勒说:“所谓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3]通过构图来呈现构思,通过组织、环绕、形式运动等方式来深化构思表现,不同的构图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清嘉录》的构图布局有格律体构图、平视体构图、立视体构图三种。格律体骨式结构大致为九宫、米字及综合,实际上是一种“形”与“量”的综合关系,每种“形”的位置决定不同的体量关系。平视体构图是传统构图中相对自由式的构图模式,不刻意追求空间感、层次感,可以自由地发挥与表现,在古代青铜器和汉代汉画像石上均有先例,其中农耕、舞蹈、宴乐、战争等都表现得完整、丰满且不失灵动。立视体构图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写景表现,在平视体构图的基础上确定倾斜方向,利用投影几何的方式完整表现人物、动物、景物、建筑,以此呈现画面的广阔深远,所有形象互不遮蔽、不相重叠,完整、一致地描绘着“百里之境”的画面。
(2)空间节奏的秩序法则
视觉设计是一项具有规划性的活动,而空间的表现是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清嘉录》视觉符号提取是以民俗活动行为发生为现实依据,基于当下民俗活动的行为过程,是综合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经济形势等所产生的知觉空间。在思维发散与联想创作中,借助联想思维的拓展与空间能力的思辨,将知觉空间上升为观念空间,研究和比较知觉与观念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清嘉录》创作中的符号艺术空间形式的建立不无裨益。与此同时,《清嘉录》视觉设计的空间节奏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平展节奏和错觉节奏。平展节奏,是让视觉提取的元素平铺直叙地展示在画面内,是最原始也是最质朴的表述;错觉节奏,是利用形态交错和透视划分将非事实的空间节奏进行夸张和观念性的表现,在视觉化提炼与创作中,空间与节奏互相依存、彼此协同、共建共进,与节奏组构一起构成画面,空间的划分并割是节奏的诱导,而节奏的韵律起伏也是空间的营造。
(3)画面调和的对比法则
在画面中将若干个构成要素有机地配比在一起,让画面在整体统一的同时不失个性。首先是画面对比,《清嘉录》的视觉设计需要注重文本与视觉提炼的准确性。文本是主要表达内容,占据主导位置;视觉提炼是基于文本之上的精简与创造,占据从属位置。《清嘉录》中所描述的十二个月份,每一个月份都有清晰的画面指向和情节描述,文字与图像之间的搭配互补也是对情节的补充描述,同时也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其次是画面调和,调和的视觉设计并无对比般强烈,而是将提炼的元素符号合理布置、柔和类比,调和中元素间的差异要保持得恰到好处。画面对比与调和的手法交叉运用,极大地丰富设计效果,如图1。
图1 《清嘉录》之《看参星》《醉蟹》《新年》图案提取课题组绘制
(1)表意特征提取
《清嘉录》中时令计算采用的是我国传统历法,正如农历十二月称为“正月”,综合描述文中内容大致分为五类:民俗饮食、民俗休闲、民俗礼制和民俗商业。民俗饮食,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享有美誉,从底本中关于饮食内容的介绍,有“春饼、圆子油,撑腰糕、秤锤粽、重阳糕等”。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饮食习惯分析地域环境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饮食审美中提取意象信息——色、香、质、形、序、境,还可以从烹饪制作、炊事器具、膳食配料等方面突出文化的成熟与文明的进步。民俗休闲的类型也丰富多样,如“春台戏、青龙戏、走三桥、插杨柳等”,都是对传统民俗的维护与“加工”,推动民风民俗的发展,反映国泰民安、安定祥和的意境氛围。民俗商业,例如“小满动三车、珠兰茉莉花市、卖时新等”,书中描述也让我们看到了清中期吴地商业的繁荣。洛伊斯曾说过:“一位艺术指导必须以他所给与视觉传达同样的虔诚去处理词句,因为现代传达的语言和视觉元素,就像歌中的词句和音乐一样不可分的。”[4]表意特征提取主要是了解底本自身的形态语义,通过建立符号,以图示意的方式,将原文语言提炼,进行意象化整理,再将字的形态语义与词的联想图形语义进行逻辑性的相加,减少文字,用图示、图像进行视觉描绘,强调表意系统,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文本语义的目的,如表1。
表1 《清嘉录》文本内容元素提取及图形视觉化转译
(2)图形图案提炼
《考工记》(卷上)有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5],由思维联想而创作图形图案让文字更加直观,通过显性的视觉表征传递事物的思想与观念,是文化古籍视觉转译的目标。图形图案的创作一方面基于认知,另一方面基于表现。《清嘉录》的图案提取以融合创新的设计思维为指导,在保证古籍文化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对文中制度、时令、民俗、技艺等文化内容进行整体与局部的视觉提炼,整体重在形态转述,局部重在特征夸张,主要发挥烘托与衬托的作用。
在《清嘉录》正月篇章中,有一系列关于正月新年的民俗休闲活动。“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元宵节的前后,各家各户会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锣、鼓、铙、钹,叫作‘闹元宵’。”[6]除此之外,还有走三桥、猜灯谜、吃元宵、三官素等活动。《猜灯谜》和《走三桥》两幅篇章均为端午习俗活动,创作提取了灯笼、香囊、巾扇、莲花、三桥、火等元素,其中香囊与巾扇均为赠礼,寓意善良善行;莲花则是高洁和柔美的象征,代表着节日的质朴与吉祥;而火是古代最为古老的象征,代表光明和希望。转译过程一方面运用图形联想的方式对锣、鼓、铙、钹等加以提炼与分解,另一方面通过思维拓展,以几何线条来辅助图形衬托,并结合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对分解图形进行组合重构,以此完成对文本转译的初步探索和对主题画面的准确定义。
(3)色彩语言组织
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色彩语言,才是对古籍文化完整的体现。在《清嘉录》中,将最具有色彩特质的部分提取并强化,根据不同的主题,运用冷暖对比,呈现反差的同时体现装饰美感,并以色彩激发情感共鸣,表达风土民俗的世间人情。例如十月中《盐菜》,“盐菜”既是动词也是名词,动词谓之过程,名词谓之品类。盐菜材料往往选用细叶九头芥,也有选用高脚白(盐菜选材的其中一类)。其制作过程经由选料、洗净、暴晒,以及踩缸、填菜脚、泡制,菜的颜色由青绿变为棕黄色,口味也逐步加深,因此《盐菜》的选色主要集中在青、绿、黄、棕,创作以浓郁厚重的色彩表达盐菜的色,以尖锐的几何棱角象征盐菜的味,配以重复对称的构成方式,共同呈现传统民俗风味主题画面的即视感。再如《端午》,端午的颜色是五月的颜色,有一种大融合的特质。创作选用的五月“驱五毒”,是以壁虎、蟾蜍、蜘蛛、蜈蚣、毒蛇为主要元素,辅以“毒月”中“驱五毒”的大蒜、艾叶、菖蒲草以及节日气息浓厚的五彩丝线(被称为“长寿线”),运用红蓝对比,再配以棕色系,饱和度较高,以蓝底为图、重棕为主、鲜赤为辅的“毒物”更符合主题色彩,与嫩绿色的艾叶形成鲜明对比,形成有力的视觉冲击,生动体现“驱五毒”主题,如图2。
图2 《清嘉录》之《走三桥》《盐菜》《端午》图案提取课题组绘制
在数字多媒体发展的今天,文化古籍的数字化包括联机编目和书影采集,也包括OCR文字识别、数据库建设、知识挖掘与组织等数字人文技术,方式途径多停留在静态影像留存方面,关注形的保护,忽略神的传达,尚不能长久地保存传统蕴含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与价值。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应是以静态影像留存保护为前提的动态气韵传神转化,是综合收藏、整理、阅读、研究、转译、利用等各阶段全领域、全流程、多维度、多层次的数字化建设,是利用有效的数字化融合对《清嘉录》进行多元衍生,真正落实全领域、多层次的数字保护及传承的手段。《清嘉录》的视觉转译活化是基于古籍文本之上,是通过对其自身内容综合性梳理后的系统性表达,其间所尝试的表形、表意、表特征的形式构建是其努力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必要尝试。《清嘉录》的视觉活化创新一方面是以活化文本的方式来弘扬地区民俗、继承优秀传统;另一方面是以发展性的思维顺应时代变迁,从而引导和解决文化古籍单一性传承与数字时代多元化发展的维度与现状,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清嘉录》的传统活化演绎重在关注文本与知觉及观念空间的综合性体验,并非一成不变的复制雕刻,也并非所见即所得的描摹临拓,是结合意与形的系统性表达。究其本身,传统民俗与传统技艺的延续应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是不断变革中的进步,如故宫文创的活化开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真正让传统古籍、工艺、美术以全新的形式走入大众生活。新媒体时代《清嘉录》的活化演绎,是融合多媒体参与的、以文本图像化为方式的古籍信息传播形式的突破,是对文本的检视、分析、提炼、整理等视觉化设计转译的传播策略与方法的总结,也是并合隐喻图示、寓意图形的古籍语言系统的呈现。
文化符号是文化表征的显性呈现,是经过岁月积淀形成的具有指代、认知与传承作用的形象创造。文化古籍视觉符号的提炼与转化,重在挖掘古籍文化的现代需求及意义,借助“设计+转译”的思维模式完成古籍文化的创新设计表达,同时完善设计学在古籍文化研究中的意义。《清嘉录》融合出版的设计转化,首先强调的是民俗文化的符号互动,因为民俗符号本身是时代主题文化的象征,其语言含义与形象之间的交互是符号创作的基础。如底本中所描述的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风土秀丽、恬适温婉,山清水秀间与山水图形间的置换在视觉上便可唤起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从而成为代表《清嘉录》地域特征的视觉文化符号,也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的视觉文化语言。
融合多媒体立体化协同的创新设计传播是以数字时代为背景的融合出版的战略迈步。融合出版的创新发展模式是以媒介传播为指导路径,以古籍内容输出为主要目标,不仅是出版媒介的相关融合,还包括与出版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及介质相关的融合。融合出版下的文化古籍创新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出版+融合(出版+常规及立体出版物、出版+影像游戏及动画交互、出版+品牌、形象及文创创意产品等)以及设计+转译(图像采集、影像深描、动态聚敛、视觉重塑)。在此过程中对中华优秀古籍底本结构形态、图示文本、内容校注的解读拓展与视觉化提炼,为信息的通俗简洁化传播提供了可能。立体化协同的创新设计拓宽了古籍文化的传播渠道,通过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适宜可行的契合点,合理地发挥了文化古籍的传统优势和信息价值,展现和传达了中华文化古籍的特色,促使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而加强文化古籍创新作品时代性与艺术性的有效提升。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对全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和重要的影响,其中,中华典籍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快速发展,为繁难的传世古籍、陌生的出土文献、散失的海外珍藏、全新的档案文书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效路径,并随之萌生了许多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如《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作品”表现来讲述古籍,由传统传承模式衍生的新媒体文化来演绎时代流转中古籍里的故事,从而展现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清嘉录》的设计实践以融合创新的设计思维为指导,在保证古籍文化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对其中制度、时令、民俗、技艺等文化内容进行视觉化设计表现,探究其转译模式及逻辑,提升古籍文化的基础普识认知、技艺专业认知、设计科学认知和互动体验认知,利用立体化协同(出版+常规及立体出版物、出版+影像游戏及动画交互、出版+品牌形象及文化创意产品等)的模式输出转化,为古籍保护与传承、新文化的促生与发展提供支持。
数字时代背景下古籍《清嘉录》的转译与传播,是以古籍图书《清嘉录》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信息图像及影像化的视觉设计,围绕数字时代视觉信息的全民化、图像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特征,搭建出“提炼—表达—转译—评价”的多元叙事结构和“存在—突破—创新”的复合性传播模式,并通过对形式构建、视觉探索、活化演绎寻找契合新媒体时代融合的特点,从而进行传播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研究过程融合静态图文(文字、图形、联想),通过复原和深描古籍文段,利用创新设计的方法,整合古籍静态图文信息,结合数字化传统媒介、影像游戏及动画交互、移动端媒体,营造视觉化信息传递体验,提升视觉化表现、增强文化古籍生命力,让受众得到沉浸式形式与内容体验的同时推动古籍全民化传播,传递中国传统古籍文化,强化文化特性,传承时代精神。
国家对传统经典的重视是古籍出版持续发展的动力,浩如烟海的中华古代典籍也是古籍出版资源充足的保障;科技发展的迅猛,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的建立,也是古籍出版强大技术保障的源泉。《清嘉录》作为古代典籍中的一例,对其视觉化设计转译的传播,重在丰富古籍受众多样性,古籍的设计创新应随时代而变化。以基础传播为底本的多元动态化符号设计提炼、非线性逻辑设计概括、化整为零的提炼设计探索,使传播路径更精准、及时、多元、有效;结合数字时代的媒体传播,扩大了古籍文化传播的途径,提升了古籍文化传递的效率,使得古籍出版的阅读方式在时间与内容上转向更符合当今阅读时代的发展需求,真正践行了古籍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