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航,魏 佩,徐明霞
(湖北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线下招聘会减少,招聘形式变化,岗位竞争激烈,焦虑情绪增加。因此,摸清大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意向变化,面对新形势,转变思路、统筹管理、补齐短板、顺势而为,不断更新理念、完善体系,推进就业指导精准化、全面化,切实做到稳定就业、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顺利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2022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 076万人,竞争进一步增大。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业务收缩,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矛盾显现。同时,在校园严格管理情况下,企业不能进校宣讲,招聘形式搬到线上,技术手段、宣传方式未见成熟,加之学生未受过相关指导和训练,求职技能、心理素质等不太成熟,导致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
企业设法恢复生产运营,提升盈利,同时减少开支,保证生存,因而对应聘者提高要求。实习实践多、综合素质好、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更具优势,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因疫情防控要求,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未参与实习实践,缺少行业经验,进一步增加了就业难度。防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紧张度和焦虑感,对顺利就业产生影响。
第一,疫情迫使部分高校延期开学,毕业生错过部分就业时机,就业指导服务不能正常进行,就业信息渠道减少;第二,就业指导教师线下沟通受限,毕业生现实需求难以及时解决;第三,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难以外出求职,影响就业进度;第四,线上“云就业”指导模式未及时跟进,表现出常规化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在非常规社会事件面前的短板和不足。
以湖北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为样本,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样本学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4 716人,收回有效问卷630份。其中,男生占比48.57%,女生占比51.43%。关于家庭所在地,49.37%家庭所在地为农村,22.06%家庭所在地为县城,16.35%家庭所在地为地级市,11.59%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调查对象中,不同学科占比分别是:理科24.6%、工科34.29%、经管类6.03%、文法30%、艺术类5.08%,这一学科分布也符合样本学校工科院校工学为主要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定位。
1.就业观趋同,不同学科毕业生之间就业意向差异明显。面对当前就业形势,62.22%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15.08%选择读研深造,9.05%就业去向不确定,对未来有待规划,显示出这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明确的就业意向,没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另外,边就业边考研占比12.06%,与分管就业专职辅导员访谈,有部分考研失利但仍有深造理想的学生,更多是对未来和自我定位不明确,想通过考研改变现状。就业首选单位排名前三项分别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共占比59.22%,选择企业就业有34.45%。这表明在当前背景下,毕业生更倾向稳定、有保障的职业。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工科学生就业意愿最强烈,达到70.37%,其次是艺术类学生。文法类学生表现出“三高一低”特点,即考研意向高、边就业边准备考研比例高、“不确定、待规划”比例高和就业意愿低,显示文法类本科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另外,艺术类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例最高,占比9.38%,表明艺术类学生希望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尝试多元化的就业方式。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2.54%对所学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非常了解,54.13%和27.78%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5.56%表示不了解。通过与就业意愿进行交叉分析,显示就业意愿与所学专业需要职业素养了解程度呈正相关,即对本专业职业素养了解程度越高,直接就业意愿越强烈,反之越迷茫,这与贺良、周敏、马建靖的研究结论一致。
2.就业关注点及信息渠道。择业对雇主的考虑因素前三位依次是薪酬福利、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根据期望薪酬选项,29.52%的学生期望薪酬在4 000~5 000元,25.4%的学生期望薪酬在5 000~6 000元,反映出学生对薪资待遇有基本预期,同时也非常关注发展前景及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也呈现多样化,前三位依次是学校招就处网站、院系就业信息群、教师及同学推荐,反映初次求职时倾向于选择学校官方及身边可靠的信息渠道。
3.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69.52%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只有10.95%表示非常了解,但有19.52%表示不了解、没有效果。最希望获取的就业指导内容前三位依次是求职技巧指导、职业生涯发展培训讲座及职场素养提升,同时对简历制作与诊断、优秀校友职场经验分享、充分的就业信息及创业培训指导也有一定需求。
4.对当前就业形势所持的态度。面对当前就业形势,61.11%的学生表示有压力,需要克服困难付出努力才能找到工作,25.08%表示比较迷茫、不确定就业方向,仅有13.81%认为没有压力,对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信心。反映出疫情影响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就业上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产生了心理压力。在问及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时,排在前三的依次为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占比72.7%,专业知识占比62.86%,个人综合素质占比59.21%,表明拥有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对成功求职有重要影响。
地方本科高校做好就业工作,提升就业质量和比例,既要对接国家就业支持政策,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推动毕业生多元化就业,也要创新就业指导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锻炼学生“云应聘”技能,还要利用大数据,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化就业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思想认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把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而非最后一环。以往就业指导多由分管就业工作辅导员在毕业年级中以课程形式开展。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空中宣讲、网络招聘、视频面试的现实要求,要进一步提升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视程度。地方本科生就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竞争不容乐观,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重视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求职能力。
2.完善机构设置。体制机制先行才能高效有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一是要完善就业指导机构,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创设就业指导教师工作坊进行就业实践指导、理论研究、心理辅导等。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大学生就业趋势变化、当前就业特点和专业特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科特性进行课程设置,更加突出实践实训指导。三是成立就业信息网络部门,打造统一就业信息资源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
3.扩充师资队伍。打造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组建包括行政领导、专业课教师、就业处管理人员、职场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知名校友、校企合作单位在内的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当前形势下,还需加入信息科技人员,进行线上招聘技术指导,形成知识全面、各有侧重、内外联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1.就业指导全员化。就业指导应多方参与,坚持“领导主抓、班主任跟进、全员参与、凸显服务”的原则。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组成领导班子、系主任、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在内的就业指导专班,多角度就业理论指导,多方面就业信息推送,形成全校全院全员抓就业的就业指导模式。
2.就业指导全方位。就业指导应融入人才培养规划,不应只停留在就业信息推送、简历诊断、面试辅导上。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应是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大势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为根基,以专业教育、实习实践、能力提升、生涯规划、职业咨询、信息推送为手段,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全方位就业指导理念。同时,根据就业形势发展,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培训指导。
3.就业指导贯穿全培养周期。大学培养周期内应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把就业指导作为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就业指导工作从低年级提前开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大一自我探索时期,加强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通过公共课程、社团活动、职业性格测评等开发个体的兴趣和技能;大二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通过网络、假期实习、校园求职类活动,进一步了解职场生活内容;大三缩小选择范围时期,通过核心专业课程学习,深层次了解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逐步定位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并逐渐增强自身优势;大四基本形成职业决策,加强求职心态、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考研复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从多层面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成功率。
1.观念引导。高校应做好就业观、择业观引导,促进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顺应国家发展大势,鼓励青年学子将青春融入时代洪流,结合乡村振兴、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参军入伍等。同时,经济多元化发展,应打破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的惯性追求,面向智能化、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无人经济等新产业就业,实现就业方向多元化。
2.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依托专业能力提升,协同人际交往、实践技能、求职技巧、线上多媒体运用等多方面能力提升。第一,强化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第二,加强线上“云应聘”技能指导,“屏对屏”线上应聘方式,对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信息工具运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多指导;第三,训练简历制作、企业网申等基础能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分类施策。秉承“以生为本、服务创新”理念。一是针对直接就业学生,建立就业信息群,发布岗位信息,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简历投递;二是针对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主动谈心谈话,了解意向,学院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精准推荐,助推高质量就业;三是针对考研群体,由专人开展考研指导,开设包括院领导、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在内的交流园地,开辟定点教室,开设难点答疑班,为有志深造学生创造优良学习条件;四是针对考公群体,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家人支持度及备考进度;五是针对特定学科背景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
当前企业招聘多以大城市和更高层次院校为主,地方高校更多采取线上招聘,对于高校就业信息的搜集、整合、分类、推送等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搭建校园统一的就业信息集散平台,整合学生、教师、企业为一体,形成资源共享;二是开辟智慧就业新领域,充分挖掘学生大数据,对学生个体进行画像,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专业背景、职业规划等,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推送;三是搭建产学研究实践育人体系,开拓校企联合培养促进就业模式。创新优质企业订制班培养模式,实现学校理论专业知识在实际情境运用中的巩固和深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要求的有效契合,缩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磨合期,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敢创新”的优质人才,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