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路径

2022-11-04 06:56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高职

曲 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我国社会经济形势遇到诸多困难,内部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并发,外部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我国需要加快推动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让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时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毕业生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错配问题。另外,国家需要适时出台能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以全国市场为统筹,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特点精准施策,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就业的形势和现状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国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GDP增长率为5.5%。从整个社会的供给来看,国家在加大力度推动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逐渐培育起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赋能传统产业,助力其转型升级。从需求侧看,我国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迅速将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推动企业得以迅速复工复产,在世界各国忙于应对疫情的情况下,我国凭借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抓住机会大量接收国外贸易订单,由此带动贸易出口大幅上涨,促进外贸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式变化,强化学生就业导向,引导毕业生到岗位需求量大的行业就业。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但就业岗位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在逐年减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教育部、人力资源保障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多项措施,如适当放开研究生招生规模、专升本规模等政策;在就业渠道方面,运用政府宏观调控,鼓励国有企业放开就业岗位,事业单位设立临时岗位及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同时,各级就业保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联合社会各大招聘平台,成立校园招聘网站,专门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为广大应届毕业生提供便利。在就业引导方面,就业部门联合各高校持续开展“线上宣讲、线上签约”模式,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符合自己就业方向的企业,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说,用人单位的知名度越高、实力越强往往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高,通过分析一个学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可以侧面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大部分学生最终选择的就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并不一致,有的学生甚至毫无相关。在就业去向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都选择在国内就业,2020年高职毕业生选择直接在国内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选择国内升学的比例增加。从这里可以看出,随着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多数学生为了需求更好的工作岗位选择提升自己的学历,就业方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收入方面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在逐年增加,2020届达到3 974元,同比增长4.2%,但毕业生月收入受到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16—2020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及增速

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多数用人单位经常遇到职工离职问题,特别在年轻人群体中,辞职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群体,很多年轻人辞职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单位工作不如意或者无法适应,有的毕业生甚至选择裸辞,完全没有中年人那么多顾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关注工作环境的实际感受,一遇到不顺心的就会选择辞职。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缺乏对职业的长期规划,大部分都是抱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层面

整个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势和就业市场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从而造成社会就业岗位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业务量有所缩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的需求量,进而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且整个就业环境也面临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职业证书的评审和认定还有待完善。同时全国范围内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均衡,大量毕业生涌向一线城市就业,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就业市场,这也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的主要责任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其培养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其办学条件及人才培养质量还远达不到预期,特别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跟人才培训需求差距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再加上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力度不足,导致大多数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大量相同专业的学生集中涌向市场,就业压力激增。并且,多数高校专业传统陈旧,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造成需求与供给错配,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现象,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自我认知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就业水平,但就当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清晰定位,没有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就业水平。同时,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就业意识,在临近毕业时才匆匆忙忙应对,消极对待就业,缺乏前期准备与规划,最终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就业岗位。最后,实践技能的缺失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多数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功底较为扎实,但在面对实际案例时往往不能从容应对,说明这些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较为缺乏。

三、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路径

(一)以质量为准绳,增强学生的自我能力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首要前提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质量。一是强化源头管控,科学优化学生生源质量,以优质生源推动学校品牌知名度,并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精品专业,形成蝴蝶效应,吸引更多优质学生加入,进而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二是加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力度,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都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仍停留在形式上,因此强化两者相结合时要与相关证书联系起来,着重关注学生的实操能力,对实操水平进行严格把关,使得证书的考核作用真正发挥效果。三是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包括官方举办全国性大赛及企业举办专业型大赛,运用“以赛促学”的方式推动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了解真实职业环境,也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同时要注重与兄弟院校开展横向合作和对比,通过多频次交流协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推动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形成你争我赶的良好竞争环境。

(二)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规划课程

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首先需要从课程设计入手,紧跟国家产业发展趋势、紧扣市场需求,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在设置课程规划时要着眼于社会需求,以实现供需平衡,提高整体就业率。可以考虑将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作为一个必修课,根据历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将这些问题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案经过校委会审议,通过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普及,可安排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课程内容应根据工作所需技能进行针对性设置,包括办公工具的使用、简介的撰写、面试注意事项等,逐渐培养起学生对毕业就业的全面认识,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三)以工业化思维强化就业宣传

高职院校可以比喻成为社会提供大量人力资源的“工厂”,而学生就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人单位就是高职院校的“客户”,在市场经济思维下,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投其所好提供高质量“产品”。但是,高职院校仅学会如何生产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加关注营销和服务,因此要重点搭建完善的就业平台,确实做好人力资源“产品”的宣传工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搭建专业的就业宣传平台,针对所有在校生介绍往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成就,让学生深入了解前辈们的成功做法,同时将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发展概况充分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多方信息的互融互通,以强化彼此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将各个区域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进行梳理整合,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对接,以提升就业成功率。

(四)以“专业+创业”模式促成“订单式”培养

高职院校要以“专业+就业”为主线进行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与就业相关的元素,将创新思维及就业理念嵌入到专业课知识体系内,推动专业学科与就业知识互融互通,形成专业赋能就业,就业促进专业知识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应通过国家、省级、市级等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分享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知名校友、创业名师、企业家)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就业创业的内在动力。教学过程要坚持以企业项目实践为主,专业知识教授为辅,全方面锻炼学生能力。同时,要跟全国性或区域性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每年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毕业生,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采取柔性和刚性相结合,充分利用当下大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形式开展教学,可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五)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考核体系

推动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规划教育方案及考核评价指标纳入教学设置中,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职业规划教育,重点培育学生职业的基本素养,如创新精神、勇于担当、团队协作以及一些就业面试技巧等内容,并将学生的就业质量纳入教学考评中。职业规划教师要帮助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指标,如教师能够圆满完成就业指标,在年终绩效奖可提高20%,或者在评奖评优时作为重要衡量指标,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真正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总之,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需求减少,而高职院校没有毕业的学生数量屡创新高,因此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就业压力,通过全面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因素,提出确实可行的针对性对策建议,通过强化学生质量建设,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以工业化思维及“专业+就业”模式进行培养等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进而提升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水平,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高职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