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04 13:27王晓怡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笔者

■文/王晓怡

教研是幼儿园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紧密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坚持以“读专业书籍、研教师所需、解教师所困、领教师实践”为宗旨,积极开展浸润式园本教研,以期在研讨与实践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读专业书籍

(一)自主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有了书,生活就有了别样的滋味。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依托工会“荟声荟色”社团的积分活动,努力创设怡情养性的阅读空间,以充分调动教师阅读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每周由社长提前发布书单,教师根据书单自主选择书籍展开阅读。

(二)好书推荐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教学功底,缺乏任何一个板块的知识,都将限制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此,在教研室的推荐引领下,笔者所在幼儿园确定了每学期的重点阅读书目,如《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与幼儿教师对话》《幼儿园体验式学习与发展课程》等。笔者所在幼儿园依托骨干教师的力量,每两周开展一次好书推荐活动,有计划地研读书本内容,并通过文章导读、现状分析、调整改进三个步骤,引导教师将理念落实到行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三)读书沙龙

本着“一颗心滋养另一颗心”的原则,笔者所在幼儿园每月都会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由分管教研的副园长主持,引导教师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与思考。

例如,在读完《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书后,张老师说:“通过阅读,我理解了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大人有意识的修行。最好的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是自然地与孩子一起长大。”

又如,在阅读《借我一双慧眼——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一书时,教师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通过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给幼儿拍照是一种认可其行为的方式,可以激励幼儿继续这一行为,照片是一种能够捕捉游戏精彩瞬间的表征形式;二是可以撰写幼儿的游戏故事并详细记录幼儿的口述;三是添加书写和绘画材料可以促使幼儿进行表征活动,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四是营造一个鼓励和支持幼儿书写的氛围,并清楚地告知幼儿所有绘制符号的尝试都会受到欢迎;五是数学性的表征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游戏,可以鼓励幼儿进行数学表征。

再如,在交流《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的阅读感悟时,王老师分享了大家熟知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们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们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们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们就学会了慷慨。”这段话充分证明了正面教育的作用。教师应意识到正面教育的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教师通过读书沙龙活动学到了许多教育方法,也感悟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逐渐理解了教育的真谛。

二、研教师所需

(一)关注教师的需求

笔者所在幼儿园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结合教师的信息反馈,积极开展园本研修,并拟定“学习环境创设、班级微课程建设、幼儿观察与分析”三个教研主题。笔者所在幼儿园还根据教师工作中真实的需求,将每个主题拆分为多个层次的内容,预设研讨主题,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招募,将有共同需求的教师组合在一起,以使教研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研讨更有深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全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明确教研主题

为了让每名教师都认识到教研的作用,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内驱力,笔者所在幼儿园每期的教研主题都很明确,且能做到“有系统、有层次、有延续”。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依托“学习环境创设”主题,开展了“区域环境平面图设计”“区域材料投放”“区域环境创设”等园本教研活动,依托“班级微课程建设”主题,开展了“班级微课程开展得深而实”“班级微课程思维导图”“班级微课程诊断”等园本教研活动。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由组长负责招募合作的班级,与合作班级的教师商量确定研讨主题,并负责人员分工和现场组织,副组长则配合组长做好方案、小结及课件。同时,副组长负责发布宣传,即提前一周通过信鸽向全体教师发布研讨的具体问题,关注教师的信息反馈并做到及时回应。此外,副组长还负责资料收集,即收集整理好整个研讨活动的资料,做好研讨活动实录,包括前期准备、研讨过程和活动反思等。在有效的研讨和反复的锤炼中,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做到了共同成长。

(三)提炼教研成果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的多途径、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教师都能有所收获。在思考、实践和理论的引领下,教师实现了“反思、学习、成长”的群体蜕变。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前,教研指导者都会做出相应的总结,提炼教研成果。如在“班级微课程诊断”教研活动中,业务园长针对课程展板提出了三种呈现方式,这不仅让班本微课程得以持续深入,还抛出了需要大家继续思考的问题,有效拓展了教师的研讨方向,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解教师所困

(一)开展观摩活动

为了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每学期开学初,笔者所在幼儿园都会鼓励教师自主申报课题,并依托年级组的力量,每月安排一次“同课异构”观摩活动,由几个班级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从“内容设计、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活动组织”等方面深入挖掘,并结合本班的特色进行思考与创新,力求让各班幼儿在求同存异的学习、思考、探究与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二)明确观摩学习的核心

一是根据目的观看。观摩学习必须强调目标意识,即明确“想看什么”,并知道“如何看”。在观摩学习活动中,每位教师的需求都不一样,如有的教师想学习如何站在幼儿的视角布置区域环境,有的教师想了解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发生困难后教师的支持行为,有的教师想知道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等等。基于此,在开展观摩学习活动时,我们都要求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二是带着问题倾听。在每次观摩学习活动开始前,组织者都会先发布活动要点,让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罗列自己平时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游戏内容的安排如何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游戏中如何进行有效地观察与指导等,并重点倾听同年级的教师是如何解决的。三是找准难点提问。教师要提炼自己看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内容,并及时向其他教师请教。四是回归原点思考。对于观摩学习到的内容,教师要结合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做到学以致用,以获得真正的提升。

(三)给予反馈和指导

幼儿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无论在理念落实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业务园长和教研主任都会参与每个班级的观摩展示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先肯定教师的努力与创新,让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再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教师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最后组织教师讨论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

四、领教师实践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隐形的课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以幼儿为中心,重点打造“室外课堂”,并对园区的户外场地和公共区域进行了改造,创设出了体现园本文化的“欢乐水世界、魔幻大沙池、田园农家乐、建筑小能手、秘密小花园、小小投递员”等游戏场所,让幼儿可以走出教室,自由地选择游戏伙伴、布置游戏场景,在户外愉快地游戏。

(二)投放适宜的材料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智慧来源于操作”,而操作需要借助材料。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在材料投放方面力求做到丰富多样,根据幼儿的游戏和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收集整理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材料,如牛奶纸盒、纸筒、奶粉罐、易拉罐、砖块、木桩、纸板、碎花布等,并将其分类投放在适宜的区域,供幼儿自主选择并开展游戏。

(三)开展自主游戏

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与同伴讨论确定游戏内容,开展自主游戏,并适时给予幼儿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浸润式园本教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幼儿园可以结合教师的真实需求,以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借助专业书籍开展浸润式园本教研,并带领教师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究,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笔者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