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04 08:39魏汝领刁学慧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体育思想

魏汝领,刁学慧

(1. 浙江海洋大学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22;2.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部课程与全过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经过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普遍存在重视发展大学生体质和技能教学而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从而满足国家新时代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要求,已成其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1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1.1 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但课程思政的定义却始终没有统一,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有的认为课程思政是教育形式等。本文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利用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案例、英模事迹、政治时讯等教育元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爱党爱国精神和崇善守正道德观念的过程,既包括教师设计课程的理念也包括课程教学的形式。

1.2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而不仅仅是过去关注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功能。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润物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例如,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将爱国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中,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直接回答,是健全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不是新创一门课程,而是在高校课程教学原本教授技能、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在智商、情商、动商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也同时获得提升。课程思政的内涵是瞄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而确立的一种教育观念,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要求高校所有课程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和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和目标。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地位与改革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直推崇“习武先习德”“德艺双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立德弘义、爱国爱民等思政精神。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关注增强大学生体质和教授大学生运动技能而忽略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的现象。因此,高校如何在“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下通过教学和课堂改革,负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和坚定思想政治观的重任,是一个值得深度研究的课题。

2.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地位

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完善大学生人格、文化传承、思想引领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蔡元培先生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已肯定了体育完善人格的作用。另外,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教育部规定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总学时要不少于144学时,总学分不少于4个学分,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至少开设4个学期的公共体育必修课,个别学校(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增加到6个甚至8个学期。此外,高校中还有很多面向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开设的公共体育选修课。可以看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环节中开展周期较长,学时和学分设置较多的课程,也是全体本、专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中较重要的课程。

2.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事件的影响,若在此阶段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渗入,将会对大学生个人、家庭甚至社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相对于其他课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最能体现课程思政的功能。一方面,高校公共体育课因其可自主选择项目而非强制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课堂中进行身体活动的同时,亲身感受比赛的激烈竞争、团队的团结协作、队员的努力拼搏、赛场的遵规守则所带来的成就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更方便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意识但又潜移默化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另一方面,高校公共体育课富含各种各样的课程元素,既有“乒乓外交”“女排精神”等国家、民族层次元素,也有每个课堂中都会出现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刻苦训练等大学生身边的现实案例。依托这些开展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来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育人体系、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补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缺失的教育意义,使其更好地肩负起强身健体和思想引领的育人重任。

3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3.1 教学理念改革为先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需要提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其成长为身心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都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仅是培养身体健康的大学生,还要关注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思想政治的全面发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首先要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体育教师从“教会运动技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理念,向“既要教学运动技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也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的理念转变。

3.2 教学模式改革为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二者一个引领思想,一个提供技术支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立足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地开展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延伸高校体育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传统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依靠语言描述为主的说教式教学已经难以引起在信息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共鸣,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需求。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体育中的思政因素以视频的形式在MOOC中显现,通过课程思政氛围营造、教学目标设定、课程模块设置、混合教学模式引入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3 课堂组织形式改革是关键

在传统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教学时间一般为90min,课堂教学通常由体育教师讲授环节、大学生练习环节、放松恢复环节和总结整理环节4部分组成,体育教师可以统筹利用好大学生放松恢复和总结整理环节的时间,引导大学生在休息和促进机体恢复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分享。打破传统体育课中仅有的“教师讲”“大学生练”2个模块的固化形式,利用好大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加“集体讨论分享”环节。例如,在进行比赛规则与裁判法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遵纪守法、文明有序的意识习惯,并在大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时适时穿插经验分享和延伸体会环节,使大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亦能够在思想精神方面有所收获。又如,在平时布置课后运动任务时,体育教师可以推荐大学生观看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体育类影视剧,令大学生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针对某一个或者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体会、加深印象,并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以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有所启发。

3.4 教学内容改革是手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挖掘课程和运动项目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接,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完善、价值观塑造等多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功能,注重体育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中其实一直不缺课程思政的素材,从大国崛起序章的“乒乓外交”到用十一连冠筑起的“女排精神”以及热播电影《攀登者》中重现的中国登山家为维护国家形象而不畏艰险、勇攀珠峰的事迹,都饱含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意义。另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要注重挖掘、采用近期或正在发生的时事案例以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明星的正面思政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政治思想熏陶,最终达到课程思政理念所强调的思想引领目的。

3.5 师资培养改革是根基

调查显示,相对于运动专业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偏弱,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进行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提炼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能力有所欠缺。基于此,主管部门和高校可通过深入开展教师课程思政入职培训、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专业研讨、课程思政示范课随堂听课等活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课程思政能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积极实施课程思政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课程思政激励约束常态机制,统筹构建课程思政生态。例如,成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研团队,研究制定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标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部门或教研室集中备课的方式建设体育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制订课程思政学期计划,制作课程思政课件,明确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进教案、进课堂、进考试、进头脑,学期末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分享与交流。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研团队集体备课时,不仅要备理论与技能,还要备思政内容。

4 结 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身健体、健全人格、社会交往、锤炼意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身体、轻思想”的现象始终存在,没有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在思想引领和政治培养的功能。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能加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从传统的“运动课”向“育人课”的转变,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师资培养方面的革新,更好地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体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