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董自展
2020年江苏启用新教材,开放新课程,实施新高考。我们需要破解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教辅用书代替了教材,取缔了教材的主导地位;教辅练习包办了书面作业,取消了书面作业的环节;教学计划形同虚设,没有了有滋有味的课堂教学,只有分秒必争的题海战术。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目前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教材在编排上采取的是文体加主题的方式,每个单元以文体为组编单位,同时突出体现一个主题。每一篇课文后都有学习目标提示,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组单元目标任务。这是为了便于教师进行任务群教学而设计的。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会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语言交际、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等方面得以发展与提升。传统语文教学已很难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寻求破题之策势在必行。
教育部统编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设置不同单元,并新添“整本书阅读”单元,学生须阅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入选作品文质兼美;思想政治教材立足新时代构建话语体系,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材时突出贴近性;历史教材坚持唯物史观,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丰富。
新教材是对既往的教材和教法的改进与提升,“守正创新”是新教材的特色。新教材编写的立意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坚定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教学中,我们不能被扑面而来的教辅用书遮蔽双眼,要发挥新教材的主体地位,用好新教材,要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关注现阶段环境,新的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让教学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要对教材的整体脉络走向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其序列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和掌控。要熟悉每一篇课文的鉴赏重点,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文章感情,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和段落进行重点分析,加深对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解,在写作中要注重学习遣词造句的精练和准确性。要以人文课题统领,根据专题板块整体把控,根据具体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取舍利用。要从内容到形式整体把握,理解作者所构建的作品意境。要对文章作者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创作的前因后果,做到知人论世。以往的语文教材教法,的确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新教材跟高考改革相配套,前后编改了七次,还需要通过实践去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对新教材引导的改革方向,毫无疑问应该支持,应该全力以赴。
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的训练材料。它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习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华,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主动地学,灵活地学,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基于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设计观,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获得尊重,让每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是和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语文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效的作业应该是内容丰富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充分发挥它的监测、巩固、提升功能。
一是关注语文人文性学科特点,设计好开放性作业。语文作业的过程是开发与创新、合作与实践的一个开放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给学生布置摘抄的作业,摘抄好词好句,编写内容提纲,写读后体会等。
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性作业。教师可以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分享属于自己的成果,要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
三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创新性作业。调整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进而唤醒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四是瞄准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设计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情境教学,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来促进语文学习。比如,角色扮演、诗歌朗诵、课内游戏、演讲、论坛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渗透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具体来说,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体生活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获得充分发展。情境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激发学习情感。总之,教师组织学习活动要照顾到有情境,学习情境是为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引进。
这种情境的引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更具有真实性,能够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够促进深度教学。教材不单有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里面有情境,还有一些活动。我们的教师要认真去研究,去提前设计,要结合课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来设计这个情境。
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语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语文知识的学习,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实践证明,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二是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情境。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多元性的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不断反复交替的过程。《深度教学》一书指出:“如果我们能为那些与所谓的‘正确答案’无关的东西创造哪怕一点点空间,这对教育也意义重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以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掌握知识同时其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是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文化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语文“任务群教学”是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通过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学习任务群是由若干学习项目组合而成的。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等,覆盖语文课程所包括的“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等基本类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主要是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自主合作、个性展示、创造发展等诸多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积极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教师感觉很亲切,但也可能会有一些游移,有些焦虑和陌生感。学习任务,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进行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用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周密科学安排。要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单元导引、学习导示、案例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去概括分析,精心设计,能够把单元学习内容细化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是对学习任务、教学方法的重要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目标制定、活动安排、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师可根据它来具体设计每一课的教学,整合处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发展属性的品质与能力。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个总目标,各个学科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政治学科因其特殊性和时政性,尤其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学科核心素养传承于传统的三维目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其独特性,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更加开放、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使之真正落地、内化为学生自觉地行为,推动国家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将成为新常态,而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势必先要进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汁。
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任务中的语文味,就成了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大语文教学。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有机结合,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都获得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为自身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