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优化:撬动课堂教学的一个支点
——以月城中学资金项目研究过程为例

2022-11-04 02:43江苏省江阴市月城中学邹芳娣孙存云
华夏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板书细节优化

江苏省江阴市月城中学 邹芳娣 孙存云

“基于细节优化的初中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研究”是月城中学承担的2020年江阴市教育科研专项资金项目。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课堂教学行为细节是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所产生的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行为中的具体行为,项目旨在对一个个鲜活的教学细节进行观察、分析、归因、提炼,基于学习科学优化一个个教学细节,设计出一节节好课,为师生发展蓄力。

一、基于问题解决

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人之不在,任何观念都是浮云,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学校从来不是冷冰冰的用来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师工作不仅仅是智识工作,更是情感工作,一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

回看项目研究初心,主要想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初中生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处于应付学习的阶段,思想上不重视,目标不明确。也有不少同学没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差,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索性破罐子破摔,缺失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第二,从课堂参与度、师生情感度、知识习得度诸多方面来看,学生并没有全员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流程按照设计进行,欠缺生成的精彩,课堂教学呼唤效率。

第三,“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能否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问题探究的对话者、学习支架的提供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

二、细节优化的原则

(一)以学习为中心

要建立优质均衡的生态课堂,课堂教学行为细节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随堂听课、问卷调查、随堂检测,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细节的不足和疏漏,有无虽是惯常却无益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有无非教育、反教育的细节。课题组通过分析和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从中发现不合理、不科学、不人道的教学行为,形成调查报告,确定细节优化的前提是“以学习为中心”——这是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行为的前提,也是优化原有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细节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行为细节的优化,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流程或环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但核心在于能教授知识、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习得和提升是课堂教学优化的基础。从知识、技能、能力的获得,动力、情绪、意志的培养到活动、对话、合作的积极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是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的重要原则。

(三)以优化为中心

我们主张对既定的教学模式、流程或环节进行必要的精简、整合、调适、优化,循序渐进式地修造。我们倡导教师们就教学内容的细节,比如,重点、难点、易错点、盲点进行问题再思考、活动再设计、课堂再实证、教后再修缮。通过教学流程细节优化的方式,和风细雨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主张教师在二次备课的过程中选点,优化教学环节中的某一处问题、某一个板块、某一次活动;再铺及面,整体思考教学流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落实,调整教学版块、调适教学节奏、优化教与学行为的课堂比重。

三、细节优化的内容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项目组通过具体案例中师生对课堂的处理,观察、倾听、反馈、评价、思考,发现表象背后的共性,提炼出教学的一般规律、细节优化的一般内容,以此改进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一)教师的倾听让学习真实发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进度和流程进行教学,因而对于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完全在倾听,更像是在等待答案,所以才有请几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一直听到预设中的答案才罢休的情景。这一司空见惯的教学细节给学生的信息就是,如果回答不正确就不要回答,因而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受影响,导致小学课堂叽叽喳喳,学生主动发言,而到了初中成了这里的课堂静悄悄。项目组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充耳不闻,不仅着眼于问题答案的是非优劣对错,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内在学习体验过程,包括思维、情感、价值、理解等思维品质,也可称其为行为文化因子。我们主张锤炼教师们之余后者的倾听行为,学会耐心地倾听、捕捉、厘清、提炼、评价学生的发言,即要研究教学对话细节。

教师需要始终全神贯注于学生的言说,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或做提醒,或做补充;要参与对话的全过程,寻找学生思维拓展或开拓的关键点,趁势引导,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思维。教师更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做出甄别、判断,采取灵活适宜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引导,引出课堂对话的精彩生成。教育学家佐藤学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倾听教授认为教师倾听有两个层面,一者是听其言判其是非,二者是会其意理其思维认知。

(二)教师的引导让学习有支架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高超的启发引导艺术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个体发现、表现自己的学习状态的关键行为。它要建立在关注、倾听行为细节之上,才有执行力,才有效果。引导要自然而不造作,要在具体的学情之上进行引导、提升,即要研究教学评价和反思细节。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引导要以生为本,“问中有人”,“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昂情思,激出智慧。通过如磁石一般巧妙的引导,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来,瞬间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

(三)教师的板演让活动更丰富

板书是教师课堂的一种传统的呈示手段,是课堂上时间与空间的聚合,是最简约的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它向学生提供了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为学生的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了线索。它具有形象之韵、抽象之味、意趣之质的特定审美意义。教师在用板书呈现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优化板书的细节。第一,要注意板书的适时性,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要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最优匹配的板书形式,如要点式板书、总分式板书、对比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条式板书和图解式板书;第三,需要做到板书布局合理,字迹清晰醒目。

(四)教学内容的重组让学生用知识学知识

比如,在“转化灵活的圆中角”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中,一般情况下仅仅是罗列题目,课堂做题,教师核对便结束了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在关键知识点上仅做滑行运动,并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于是学校严老师关于这节课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原则——“基础为主、适当拓展,重视思想,发展能力”,共设计5道例题,在整体安排上由简及难,环环相扣,层次推进。旨在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把圆知识与三角形、三角形全等、四边形等知识进行综合的能力,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转换的特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方程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初三的复习新授课,她主张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将常见考点、易错点进行有意识的重组。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对很多图形、题目都似曾相识,如果选题没有新意,就很容易陷入“炒冷饭”的尴尬境地。所以教师要善于将一些问题进行重组和变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和归纳,力求以“点”辐射,用“线”贯穿,让“知识成堆出现”,用知识学知识,避免学生初三复习学习初一的内容时有第一次接触的陌生感。

同时,项目组认为还可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教学细节,优化教师的体态行为,用自己的神态、体态语言,着眼于学生的内在学习体验过程,还可以多媒体等媒介辅助课堂教学。

四、细节优化的保障

学校项目如何与教学现场契合,将宏观课题返回到教育现场,研究真问题,共同集力、齐心关注教育现场的小问题、微现象、针对性策略?我们项目组经过研讨,将扩大团队、理论支撑与田野研究相结合,唯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方能发现学科教学细节的规律和本质。

(一)扩大团队促进研究

为确保项目研究的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进行项目研究和成果推广,我校在项目研究组的基础上扩大团队构成,形成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读书俱乐部—普通教师的项目研究网络。

校长室引领项目研究工作,确定项目研究愿景,全面负责项目研究过程管理、阶段性成果的审查、项目的创意与规划,给项目注入资金和推力。教务处负责项目研究的落实,实行即时积累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整理、凝聚、提炼研究成果,给参与老师提供咨询、帮助、指导服务。教研组形成项目研究学习共同体,结合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等常规机制,开展学科组研究,用共同的问题凝聚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提升团队的聚心力和能力。读书俱乐部通过理论研修、小组交流、专题汇报等多种方式开展读书活动,形成对项目核心理念的认识,推进项目研究。普通教师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形式参与学校项目研究,将个人专项研修与同伴互助研究相结合,带着问题进课堂,用研究问题的眼光审视教学行为细节,为学校项目的研究提供实践成果。

(二)多种方式学习理论

肖川教授的《好教育 好人生》认为,教育随笔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项目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一篇随笔,将日常的经验升华成为理性的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思想,在写作中梳理感悟,将项目研究推向深入。

沈毅、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在一线中小学教师群中受到热捧,从侧面反映了一线教学对实然性研究的欢迎,我们项目组希望通过研读以“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为中心,紧紧围绕“课堂观察”,从听评课制度现存的问题、听评课思维方式需要转变、听评课新范式的建构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问题,这本书本学期还要重点研读。

(三)潜入课堂田野研究

项目申报之初,教务处联合教研组落实每位教师进行本学科教学细节的问卷调查分析,徐红玉老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初中生辩证思维能力积极寻找条件与可能、路径与方法,形成了《初二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刘丹华老师在研究中发现,初中生在遣词、造句、组篇方面都存在冗余问题,且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现象,以70名初三学生的三次考试英语作文为样本,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学生作文中的冗余现象并提出了减少作文冗余现象的对策,形成了《初中英语写作课“读写分离”现象的调查与反思》。

计敏芳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知识的涉猎范围,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和能力外,还应该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传记文学既有社会功能,也能加深读者教育认识,还能起到一定的审美作用。通过《初一年级阅读调查分析报告》深入地了解到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传记阅读的状况,加强学生对传记文学的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传记人物,引领学生对传主和作者的人物品质进行深度解读,从而树立志向,品格提升。

细节如何优化才能撬动课堂教学?带着这样的初衷,项目组还组织教师们学习名师、研究名师案例。研究他们教学内容确定、课堂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展开、教学流程预设与生成等行为细节的艺术处理,思考他们“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途径,深入分析、学习他们教学风格背后所传达的特有的教学心态、价值诉求、思维方式以及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等教学文化内涵。通过这一途径,让学校教师们深刻探究如何达成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如何引领目标、导引思维、同伴互助,从而达成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板书细节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