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2-11-04 02:36李华丽
旅游纵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南省文化产业协同

李华丽

(海口经济学院时代旅航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一、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海南省传统的乡村文化产业大多依托本地的乡村特色,结合特色产品、景观、风俗等吸引游客,但是影响力较小。协同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可通过旅游产业的人流量带动文化产业的宣传,以文化产业的独特性赋予旅游产业吸引力,最终取得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双赢”的效果。

其一,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海南省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海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附加值逐步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旅游资源开发不科学、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都在逐步“蚕食”海南省旅游产业的根基。推动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能够以特色文化赋予旅游产业生机,提高其吸引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繁荣。

其二,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是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海南省因为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成为我国岛屿旅游中的一颗明珠。当地的黎族文化、独具韵味的传统村落景观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部分文化产业逐渐衰败。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海南省文化产业“走出去”,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延续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取得共赢的必然举措。但现阶段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还未实现高度的密切配合,且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开发不合理

一是地区发展不均衡。海南省文化发展布局主要集中在南北部,东西部发展滞后,中部相对落后。现阶段,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大多集中在海口与三亚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中部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传统的文化手工艺品未能通过规模化生产产出效益,乡村文化产业低迷。

二是开发方式粗放。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海南省乡村文化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一味套用国内的乡村文化开发模式,导致许多特有文化产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优势。例如,对于黎族、苗族文化的发掘,没有形成动静态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只是歌舞表演或者参观,没有将观赏、体验相结合,形成“一条龙”的文化体验服务。同质化严重,未能将海南特有的海岛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与规模效益,造成文化的过度消费,进而逐渐失去吸引力。

2.政府未充分发挥作用,文化宣传力度待加强

一是政府对于乡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和监管流于形式。现阶段,海南省虽然已经把对乡村文化的发掘提上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一些乡村文化产业并未发挥其文化符号和代表的功能。例如,2014年建成的特色“农家书屋”,意在引导乡村文化的发展,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但是该项目自建成后,并未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反而被挪作他用。

二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宣传力度、方式、渠道不当。乡村特色文化产品从开发到面世,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政府做好整体规划。同时,当地政府一定要保障较强的宣传效果,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否则特色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就会被“山寨”或遗忘,很难给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带来客源。

3.专业化人才缺乏

一是没有专业化人才对乡村特色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乡村文化旅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化需求,但是海南省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较慢,当地农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缺乏专业性的管理和开发人才,缺少专业指导,突出表现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经营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因而在用人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难以进行及时改进和提升,从而容易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二是特色文化传承力量薄弱。海南省由于自身的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文化产业不受重视,尤其是部分年轻人对于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感兴趣,一些特色文化后继无人。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省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加上当地特色民族聚居结构,开展生态友好型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很大优势,但是也存在种种制约因素。

1.旅游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创新

部分旅游地点直接套用现有的旅游开发模式,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因地制宜,形成动态发展模式,导致产业发展没有后续创新和动力。长此以往,旅游产业竞争力下降、吸引力不足,客流量也会降低。

2.旅游开发后的维护意识不强

一是开发后的旅游景点设施维护力度低。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由当地政府或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对于旅游景区、园地的基础设施维护不够上心。久而久之,许多基础设施会尚未到达报废期限就已经损坏,严重浪费资源。

二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海南省部分地区开发乡村文化旅游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破坏式开发模式,不能正确认识现有的海南地域特色,一味地建造现代化旅游度假地,不利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例如,海口市美孝村是一个拥有独特火山风貌的古村落,不断建造的新式楼房与整个村落古朴的居民风格极不协调,不仅不能利用当地优势,反而得不偿失。

3.基础设施不完善,规划性有待加强

交通和卫生是海南省开展乡村文化旅游需要完善的两大部分。海南省发展起步较晚,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挖掘乡村特色,首先要考虑保护农村特色的景观和产业,不能随意大兴土木,盲目建设道路。在后续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要加强规划,采取恰当的方式,完善交通设施,让交通不再是当地发展的制约因素。

乡村地区的卫生环境也不容乐观。当前,海南省部分乡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如垃圾桶数量较少、垃圾回收不及时和缺少现代化的卫生间等。要想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就要先整治环境卫生,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三、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特色文化产业可以改变旅游产业的同质化现象,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将旅游产业引入乡村文化中,可以为乡村文化带来生机,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条双赢的道路。本文针对海南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现存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挖特色文化,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

首先,要根据地域特色,深挖特色文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挖掘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风俗等去粗取精、为旅游产业注入特色和活力。这就要求当地的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深入本省市乡村一线,开展调研与考察,将一些较为小众但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手工艺发掘出来,对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进行再创造。只有熟悉和了解海南省特色乡村文化的类型和种类,才能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要加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挖掘、塑造和培育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海南省目前的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无论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存在体系不健全、构建不科学的问题。人才缺乏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要从培育相关人才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培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方面的人才,为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前沿知识助力,注入新思想和活力;二是要加强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认识,带动他们了解新的协同发展模式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新的理念,推动海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 发展。

(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深挖文化特色和构建科学化的人才队伍,政府要强化自身职能,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鼓励,推动海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第一,在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阶段,政府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与帮扶。在开发特色村寨、文化园区时,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管理,帮助解决拆迁和移民安置的问题。第二,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后,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经营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文化旅游的服务环节,防止出现制度“留白”带来的游客争端、生态破坏等问题,责任落实到人。第三,完善监管平台。要及时监管乡村文化旅游景点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并且做到赏罚分明,树立良好的引导榜样,保持乡村文化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另外,还要设立游客投诉信箱和投诉反馈办公室,及时高效地查看与回复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海南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汲取各个地区的发展经验,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一定要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产业开发的全过程,推动环境友好型的乡村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开发。对于乡村文化旅游要有清晰的认识,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特点和特色。在开发新的文化旅游景点时,一定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理念,不能以牺牲文化景观为代价。一定要将科学规划、合理统筹纳入乡村文化旅游的整体布局中。

二是强化运营中的维护。新开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在宣传得当的情况下,在前期一定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就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当地管理部门提前部署好保护和维护工作,避免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文化的损害。景点管理部门自身也要加强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尽量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正常运营。

(四)拓展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与销售方式、渠道

首先,加快文化产业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海南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最终目的就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实现“双赢”。推动特色文化向特色文化产品的转变和孵化,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良性循环。例如,针对游客消费档次,研发不同消费水平的文化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推销特色旅游产品,不能搞“一刀切”和“拿来主义”。特色文化的代表品牌和产品将助推旅游产业的独特性发展,吸引游客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兴盛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人气”,使得一些濒临失传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其次,畅通海南省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输出渠道。一是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从不同宣传平台着手,强化宣传效果,畅通新式宣传渠道。二是将线下的宣传渠道与线上相结合,政府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筹办大型的文化旅游产品交流会、展览会等方式扩大特色产业的推广范围。另外,还可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为游客提供观赏、娱乐、体验的“一条龙”服务,提高游客对海南乡村文化旅游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海南省文化产业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海南省肿瘤医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协同进化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海南省计划10年内对万名农民实行中专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