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恒
(云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雪堂,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于文章有“唐宋八大家”之称;于诗词开创豪放词一派;于书法为“宋四家”之首;于绘画又是文人画的代表,尤擅枯木竹石;于美食创“东坡肉”闻名至今。李志敏评价说:“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①陈鹏:《苏东坡传》,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关于苏轼的人物介绍,可查阅到的资料非常多,大家也都不会陌生,故不再作详细表述。
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他给宋神宗赵顼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但因文人本性,笔下难免流露情感。然而令其意想不到的是,谢表中诸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和“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语句被当时的新党利用,并从苏轼其他诗作中挑选出隐含讥讽谤朝之意的言语进行诬蔑,“欲加之罪”的苏轼随即被御史台逮捕,这便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险被杀害,后蒙恩贬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做团练副使,“但本州安置和不得签书公事,其实已经使他沦为一个受管制的钦犯”。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经历“乌台诗案”后,原本怀有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苏轼,在仕途受阻后,转而参禅修佛,这也对其文学及书画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流放黄州期间,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有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等。本文所讲述的《赤壁赋》也是在这一时期所作。
《赤壁赋》文章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文章记叙了苏轼与朋友们“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游玩场景与感慨,构思新颖,情感畅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而《赤壁赋》书法作品则是次年完成(见图1),据卷后题跋记载:“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由此可知,《赤壁赋》书法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是苏轼专门抄写寄送给好友钦之(傅尧俞),并令其收藏自珍,不得示众。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过去四年,而苏轼仍然心有余悸,以致如此谨慎。苏轼以行楷书所书《赤壁赋》书法纸本长卷(见图2),现藏于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卷首残缺部分有文徵明补书,卷尾除苏轼本人题跋外,还有文徵明小楷题跋以及董其昌行书题跋,全卷钤有历代收藏此卷的藏家印章数枚。《赤壁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貌似没有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么高,盖因《黄州寒食诗帖》的名世,人们更接受这种情感激荡、对比强烈的丰富表达,而稍微忽视了《赤壁赋》的这种平和温润、内劲沉厚的书写。
图1 《赤壁赋》卷后苏轼题跋局部
图2 苏轼《赤壁赋》局部
苏轼所书《赤壁赋》,从宋元丰六年问世至明嘉靖年间流入文徵明之手,历经了400 多年,也流经了多位藏家。前面提到,苏轼应好友傅尧俞(钦之)之邀约书写了《赤壁赋》并寄送给他,傅尧俞理应为第一位藏家。古代文人或藏家,往往都喜欢在珍藏的墨宝上面进行题跋或钤以印章,以表明自己瞻仰过真迹或收藏之事实。但在《赤壁赋》全卷上并未发现傅尧俞的相关收藏印章或印记。从长卷上面的印章进行梳理发现,最早的收藏印记为钤于纸张接缝处的“贾似道印”四枚。贾似道为南宋官员,位极权相,喜好收藏,善本图书及书画名作不计其数。贾似道被杀后,其府上所藏珍品不会留存太久,《赤壁赋》亦相继流出。
在贾似道之后,苏轼《赤壁赋》长卷又几经周转后,流传于明人陆完之手。“今日所见长卷上的全卿珍赏、子孙保之二印及全卿半印二,皆为陆完钤盖。”①王琳祥:《苏东坡〈赤壁赋〉墨迹长卷传世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陆完官至吏部尚书,位高权重,自有收藏书画珍品之便利条件。陆完后被贬为阶下囚,于嘉靖五年(1526)去世,府上收藏亦于是时流失散尽。
时至明嘉靖年间,苏轼的《赤壁赋》长卷终于流传到书画大家文徵明之手。文徵明(1470-1559,字徵明,后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又因受荐以贡生进京为官翰林待诏,世称文待诏)是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与苏轼类似,亦是一位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但与苏轼不同的是,“文徵明自辞官以后,以书、画、诗、文为生,实质上成了一位职业书画家……以诗、书、画专长而论,书之祝枝山、画之唐寅、诗之徐祯卿似均在文徵明之上,而独文徵明则三者均长”。①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已经89 岁高龄的文徵明效仿昔日苏沧浪(苏舜钦)补唐怀素草书《自叙帖》卷首残缺字迹,为苏轼所书《赤壁赋》补书36字(见图3)。在卷尾又以小楷书题跋,其跋曰:“右东坡先生亲书赤壁赋。前缺三行,谨按苏沧浪补自序之例辄亦完之。夫沧浪之书不下素师,而有极愧秕糠之嫌。徵明于东坡无能为役而亦点污其前,愧罪又当何如哉?嘉靖戊午至日,后学文徵明题,时年八十又九”。
图3 文徵明补苏轼《赤壁赋》卷首36字
相信很多人在初识苏轼行楷书《赤壁赋》时,并不会注意到卷首的几行字是文徵明补书,而以为就是东坡原作。在看到卷首左下角的小楷题跋后,往往才会重新审视。这也从侧面说明其补书的成功。种种事实证明此卷首补字为文徵明所为,然学界尚有争论,亦有证据表明此为文徵明长子文彭代笔所书。本文对其真伪不做展开讨论与表述,亦不愿思索其如若文彭代笔却为何不愿真实记述之因由。因为站在书法本身的立场而言,其真伪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书法作品的比较,一般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进行对比。宏观即整体大方向,是书作的整体面貌所体现出来的神采与气格,可具体到章法布局、整体的结字规律和运笔规律等,而微观即局部小细节,诸如单字的字形结构、点画形态与线条质感、运笔细节等。因为宏观上大面貌的形成,往往是由无数微观细节的集合决定的,这也如同“量变”与“质变”的道理。
纵观苏轼《赤壁赋》真迹全卷,其宏观所体现出来的书法风格特征,则是温润平和而又不失潇洒,笔画沉厚而又不失灵动,气息朴拙而又姿态百出。《赤壁赋》书法的精髓,也正如黄庭坚评价苏轼的那些话,“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笔圆而韵胜”“掣笔极有力”“中年书圆劲而有韵”。②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64-66页。《赤壁赋》虽没有达到像《寒食诗帖》那样的高度,但对苏轼本人而言,此作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因此,即便是文徵明这样的大书法家的字,在其真迹面前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当然,文徵明补字时,应是为了追求补书的还原度和相似度而取原作中相同字进行摹写而成的,这就如同集字创作,那自然的变化与气息的贯通等方面势必会减弱。苏轼《赤壁赋》原作书迹虽然字字独立,但是每个字之间或前后左右字之间都是互相呼应,气息相连的;而文徵明所补字,也是字字独立,但彼此之间则少有这种连贯的气息,特别是后两行字更有拼凑之感。苏轼原作文气郁厚,点画温润,内劲十足,而文徵明补书则相对单薄、单调,点画枯直,张力不足。这也正如陈振濂所言:“文徵明补三十六字,形似而气格神采偏弱,然亦未可非之也。”③《陈振濂批注苏轼〈赤壁赋〉》,《书法》2019年第12期。
文徵明补书36 字,在大气象上比苏轼《赤壁赋》原作略逊一筹,这一论断是成立的,那么究竟差距在哪里?我们可通过微观视角进行剖析,把文徵明补书文字,与《赤壁赋》原帖中出现的相同字归类整理,分相同单字、相同字组、高频字、相似字等四类,以四组附图呈现,以便做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结体及点画用笔细节分析如下:
经核对,“赋”“既”“望”“与”“客”“舟”“游”“下”“水”“不”“诗”等十一个单字,都是在文徵明补书内容与苏轼原作中同时存在的相同字,并且有些字在原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这里笔者将筛选出其风格特点最为相近的字进行对照排版,因为风格特征越相近,则文徵明补书时对照参考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以更好地观察分析两位大师的字在结体及用笔细节上的不同。图中的相同字,左侧为苏轼原作,右侧为文徵明补书,依次具体对比分析如图4。
图4 图中相同单字中左为苏轼《赤壁赋》原作字迹,右为文徵明补书字迹
“赋”字在结构收放关系上,两者基本相通;但在姿态上,因为偏旁“武”字第一短横和长斜钩的角度不同,苏轼的字则有向左倾仰的动态,但因为挑钩的向右下伸展与饱满的厚度,使得字的结构具备动势而又归于平衡,而文徵明的字则中宫收得更紧,且没有这种动势。另外在点画细节上,苏轼的斜钩、挑钩处饱满有力,而文徵明的则稍显枯瘪。“既”字,苏轼的重心偏左,把竖弯钩伸展开,整体上左收右放,而文徵明的为上收下放;在点画形态上,苏轼更为圆润精致,文徵明的则略显粗糙,在竖弯钩的挑钩处,其饱满之感已和苏轼近。“望”字同为上放下收,然苏轼字整体上更为紧致,文徵明字则显松散;在点画上,苏轼此字极精致,行书笔意浓厚,入笔出锋沉着痛快,有智永千字文之感,文徵明书则稍显呆滞,笔意不够连贯。“与”字,两者结构基本相同,唯点画有形态之差;竖折折钩处,苏轼第一折为折笔,第二折为转笔,挑钩亦圆转饱满,整体浑圆通,而文徵明的第一折似有断开两笔,第二折以折中转笔,挑钩亦折直挑出,因此在书写节奏提按变化上的变化较多,但内劲的通畅度稍逊。“客”字在结构上,两者都是上放下收,在姿态上苏轼通过“口”的最后一横向右下拉伸,使原本微微向右上上扬的结构复归平正,而文徵明则夸张了右上倾斜之态;在点画上,苏轼笔触清晰精致,文徵明则因枯笔而点画不够精致温润。“舟”字在结构上,两者的最大区别在竖撇的角度与长度上,苏轼较垂直且长度较短而收紧,文徵明则向左下伸展拉长放出,更夸张了右上倾斜之势,且整体空间较松散。“游”字,两者结构基本相近,在点画形态上,苏轼笔意连贯,落笔锋芒伶俐,文徵明则楷意更浓,但稍有生硬。“下”字,两者都是整体收紧且点画很粗重,但仔细观察,苏轼字更有一丝轻灵,而文徵明则只有沉重了。“水”字均取横势,苏轼重心更高,显得更俊朗;竖钩的差别较大,苏轼过厚而文徵明又不足。“不”字的结构处理不同,苏轼左收右放,文徵明整体稍散;苏轼的最后反捺一点向右下拉伸,使整体平衡,点画极厚重,文徵明则少有此感。“诗”字为补书最后一字,结构相似,唯两者的体势左右相背,文徵明的“寺”字旁三横笔势雷同,不及苏轼丰富,竖钩的两者差别最大。
文徵明补书与苏轼原作中相同的字组共6组,分别为“赤壁”两组、“苏子”“明月”“清风”“之诗”等,其中“赤壁”选用一组为例,“之诗”分单字在其他部分对比分析,故此处共列举4组(见图5),其中相同字组左侧为苏轼原作,右侧为文徵明补书。
图5 图中相同字组中左为苏轼《赤壁赋》原作字组,右为文徵明补书字组
“赤壁”一组为文徵明补书的最先二字,或因“准备充分”,此二字也是其中与原作形态最为接近的。点画收紧处,苏轼更为紧密厚重,如“壁”字的辛字旁与土字底;就用笔而论,苏轼在精致度上更胜一筹。“苏子”一组,二者的字组关系处理相近,均为“苏”字大,“子”字小,但在字距上,苏轼更远些;在字势上,文徵明夸张了二字右上倾斜的体势,而苏轼则更沉稳,处理得更加巧妙。“明月”一组,二者的字组关系相同,在字形结构上,苏轼字收得更紧,文徵明的二字稍散,特别是“月”字差别较大;在笔力上,苏轼用笔更沉稳入纸,而文徵明则稍弱。“清风”一组在字组关系上,苏轼字距较大,文徵明的字距较小;在结构上,苏轼字收放对比更明显,收得更紧,文徵明字较松散,二者最大的差别还是在点画形态表现上,苏轼笔锋清晰伶俐,圆转精到;文徵明字如“清”的三点水提起处有扫笔之感,整体点画的温润程度远不及苏轼。
在苏轼的《赤壁赋》全文及其后的自我题跋中,共有“之”字30 余个,其中前三个为文徵明补书。苏轼书的众多“之”字,形态各异,其中虽有几种相似处理,但总体上也可算是各有不同。这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苏轼原作中选取了三个“之”字与文徵明所补的“之”字进行对比(见图6),图中左侧为苏轼原作,右侧为文徵明补书。
图6 图中“之”字,左为苏轼《赤壁赋》原作字迹,右为文徵明补书字迹
就整体处理上而言,文徵明所书的三个“之”字,在结构处理上变化不大,都是收上面而放下面长捺,尤其是后两个的形态几乎相同;在点画形态上,其“之”字的捺画书写笔势相近,都是“一波三折”式书写,唯第一个更厚重些。苏轼所书“之”字则形态变化较大,各具姿态,行、楷、草掺杂,第一个以行草笔意书写,第二个以行楷笔意书写,第三个则是以草书笔意书写。此外,两人的第二个“之”字在结构上是最为接近的,但仔细比较之,苏轼的收紧处更紧密,空间对比更强烈;在点画形态上,苏轼的用笔更圆转沉厚,笔锋清晰,精致有加,他的最后一个“之”字以草书笔意书写,整体收紧,点画极沉厚,有块面之感。
在文徵明的补书中,还有部分字是苏轼原作中没有的,但是能看到相同偏旁或有借鉴成分的字,比如图7 中,“馀”“彼”“和”为苏轼所书,“徐”“波”“秋”为文徵明所补书。“徐”“波”二字与“馀”“彼”二字的相同偏旁在写法上较相似,推测是文徵明有所借鉴,但在点画形态上,文徵明的笔画收笔处则有很多毛糙之处,不及苏轼温润;“秋”与“和”二字相比,文徵明的字在结构上较松散;就二字相同的“禾”旁而言,苏轼的字也更为收紧而有精神,疑此字书写时文徵明未借鉴苏轼,故其处理确未能达到苏轼的精髓。
图7 图中相近字,上为苏轼《赤壁赋》原作字迹,下为文徵明补书字迹
文徵明补苏轼《赤壁赋》前残缺的36 字,虽然在是否为文徵明本人所书或其子代笔上仍存在着争议,但从书法角度而言,补书的水平已是相当高,确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另一方面,补书与苏轼本人原作相比,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补书与原作的对比,可见苏轼《赤壁赋》原作书法无论在宏观整体的神采与气格上,还是在微观个体的结构、姿态的巧妙处理上、在点画形态的温润沉厚上、在用笔的精致劲道与变化的丰富性上都是要胜过补书的。此二者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的优缺点,正是书学爱好者要参考学习和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