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卿
大田县中医院护理部,福建三明 366100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人数显著增加。针对此类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对胰岛B细胞进行修复,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期间为加强治疗效果,将胰岛素安全注射教育力度加强,具有重要意义[1-5]。传统护理方式的运用,无法对糖尿病患者合理展开全面性护理,缺乏针对性,于未予充分强调胰岛素安全注射,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对此需要探究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大田县中医院收治的8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对其安全注射以及预防不良事件产生的影响,为达到促进糖尿病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提升目标,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8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0,采用传统护理方式配合完成胰岛素治疗)和研究组(n=41,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强化胰岛素安全注射培训以及教育方式配合完成胰岛素治疗)。常规组中男、女各24例、16例;年龄36~85岁,平均(49.25±3.25)岁;病程1~14年,平均(5.29±1.29)年。研究组中男、女各26例、15例;年龄37~84岁,平均(49.29±3.38)岁;病程1~15年,平均(5.33±1.3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糖尿病通过临床检查,均获得确诊;②一般资料收集完整;③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顺利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合并症者;②存在精神方面异常者;③研究依从性较低者。
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配合完成胰岛素治疗,就系列知识进行口头教育,对于疾病知识以及胰岛素知识等加以讲解,以获得患者护理配合;此外满足患者系列合理需求。简单评估其心理状态,通过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的系列不良情绪,获得其护理配合。
研究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强化胰岛素安全注射培训以及教育方式配合完成胰岛素治疗。①详细讲解以及示范胰岛素注射方法,保证餐前注射,将患者的腹部两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外侧以及内侧作为穿刺位置,利用酒精(75%)对注射位置进行消毒。依据不同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对于诺和灵N笔芯、优泌林、诺和锐30等系列药物在注射前,需要保持上下摇动,直至药液表现为白色雾状,将其摇匀后注射;依据不同药物,遵医嘱,准备对应剂量注射,现场示范后,指导患者亲自操作,直至患者充分掌握系列药物处理方法、注射技巧等。②充分明确药物存储方法,合理做好药物存储工作。在未应用胰岛素前,选择在冰箱(2~8℃)中冷藏,避免阳光照射及冰冻。如胰岛素正使用,则需要避免放入冰箱,可于<30℃室温条件下放置4周。③积极配合进食时间,胰岛素类型不同,对应用餐时间配合存在差异,对此需要了解药物起效时间,并掌握对应进食时间;例如门冬胰岛素在注射后15 min获得效果,进食时间为5~10 min内;对于诺和灵50R以及诺和灵R,其存在双峰特征,在注射后30 min起效,则进食时间在15~30 min内。④合理处理一次性注射器,对于胰岛素注射针头需要确保一次使用,避免反复使用而呈现出感染及断针等现象。
①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肿、低血糖、感染)总发生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注射位置正确率、正确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确处理率、注射时间正确率;③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进食时间配合知识掌握评分、药物存储方法掌握评分、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利用自制百分制问卷调查表展开,0~100分,分值越高,对应越优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程度;④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利用自制百分制问卷调查表展开,分为很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对应评分分别为>80分、60~80分及<60分。总满意度=很满意率+较满意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肿、低血糖、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注射位置正确率、正确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确处理率、注射时间正确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注射位置正确率、正确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确处理率、注射时间正确率比较[n(%)]
研究组进食时间配合知识掌握评分、药物存储方法掌握评分、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41)常规组(n=40)t值P值进食时间配合知识掌握评分90.32±5.2380.25±3.1510.464<0.001药物存储方法掌握评分91.65±4.2579.62±2.5915.336<0.001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91.59±4.2980.17±5.2510.732<0.001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显著,于我国呈现出的发病率较高。针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以及护理期间,所采用的方法会对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对于糖尿病而言,除采取有效方法展开针对性治疗外,需要充分关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运动方式以及严格把控饮食中摄入的糖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糖尿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胰岛素治疗方式获得广泛应用,对于此类患者除给予院内治疗外,出院后还需配合采用胰岛素进行注射治疗[6-10]。
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通过给予强化胰岛素注射教育,可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注射方法,对应选择具体的注射位置,合理规范消毒以及正确注射等工作,依据药物起效时间,有效调整患者具体的进食时间,避免呈现出低血糖情况[11-14]。此外实施安全教育,可有效加深一次性针头处理以及胰岛素存储知识了解度,显著提高资源正确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医疗负担[15-18]。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肿、低血糖、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注射位置正确率、正确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确处理率、注射时间正确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进食时间配合知识掌握评分、药物存储方法掌握评分、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P<0.05),亦可验证上述结论。从而表明,有效应用强化胰岛素安全注射培训以及教育方式,可充分强化护理力度,充分掌握胰岛素注射系列知识,从而对病情状态进行有效控制,获得理想效果。进一步表明给予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安全注射培训以及教育,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强化胰岛素安全注射培训以及教育方式较传统护理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穿刺部位血肿、低血糖、感染等不良事件概率,并显著提高注射位置正确率、正确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确处理率、注射时间正确率,有效提升胰岛素注射方法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促进糖尿病患者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