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少飞,王树声,韩卫然
中国大运河是享誉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以来,至今已有2 500多年历史。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历代兴修、变革频繁,隋唐时期大运河逐步成型,后经宋、元、明各朝代的发展,至清代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大运河,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
中国较成规模的运河工程肇始于春秋时期,而兴盛辉煌于有隋一代。宇文恺作为隋代营造建设方面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学界往往关注其在两京规划、建筑土木工程营造方面的贡献,而忽略了其他。实际上,宇文恺也主持、参与了隋代举世闻名的运河开凿工程,凭借长期的大型工程实践经验,其在运河水工营建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角度而言,宇文恺这样曾经在大运河开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著名历史人物,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对其历史贡献进行挖掘梳理。
宇文恺生于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出身显贵,其父宇文贵、其兄宇文忻均官居要职。宇文恺少时便显露出与父兄殊异的、工程技艺方面的才能,《隋书·宇文恺传》载:“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宇文恺成年后也素有能名,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如《隋书》载“上(隋文帝杨坚——引者注)以恺有巧思”“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上(隋文帝杨坚——引者注)然之”。
有隋一代,宇文恺的营造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诏营杨氏宗庙,年仅28岁的宇文恺被任命为营宗庙副监。这是文献记载中宇文恺主持的首项皇家工程,杨氏宗庙完工后,宇文恺获封“甑山县公”,可见其工程效果是得到认可的。因此在此后诸多大型工程中,宇文恺多被委以重任,其工程实践涉及面颇广。在城市规划方面,开皇二年(582年)宇文恺参与营建大兴城,且“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大业元年(605年)主持营建东都洛阳城;建筑工程方面,开皇十三年(593年)参与营建仁寿宫(即唐代九成宫),仁寿二年(602年)参与独孤后泰陵的建设施工,次年又主持大兴城禅定寺的设计营建,大业二年(606年)规度修筑长城等;建筑规划理论研究方面,则有《明堂图议》《东都图记》等著作。宇文恺在运河工程方面的贡献同样突出,如隋开皇四年(584年)宇文恺便在广通渠的开凿过程中“总督其事”,开皇七年(587年)参与汴口堰工程,大业元年(605年)主持西苑引水工程等。此外在其他方面,宇文恺亦多有涉猎,如修造观风行殿、修复鲁班故道、造渡辽浮桥、营造舆服羽仪等,多出其手。无怪乎时人称其“杂艺多通,尤精巧思”。
宇文恺卒于大业八年(612年),享年58岁,其一生功绩卓著(表1),影响深远。后世不乏追仰崇慕之士,唐时为纪念宇文恺就在长安城内建有安平公祠,时至今日,洛阳市建有宇文恺故居碑园,以新的时代形式传承这位先贤的杰出成就。
表1 宇文恺营造事迹年表
隋代统一之后对于运河的开凿不遗余力,史念海先生认为隋代开凿运河始于文帝,炀帝是绍述文帝的遗志。傅崇兰也持有同样观点:“人们往往只把隋炀帝与隋代运河联系在一起,而不提隋文帝。其实隋代划一全国水道的首先是隋文帝。”因此对于隋代运河的构成,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的运河》一书中对隋代运河的广通渠、山阳渎(依古邗沟故道)、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丰兖渠区段的运河进行了阐述。李约瑟也曾谈及隋代大运河的基本情形:“大运河其连贯工程始于隋代……其最显著者,有五大段,是逐段分期完成的。(一)广通渠;(二)通济渠;(三)邗沟;(四)永济渠;(五)江南运河……”其他学者如朱偰、潘镛、程玉海等,及《中国水利史稿》等均持有同样观点,普遍认为隋唐大运河包含五大部分:广通渠、通济渠、邗沟(山阳渎)、永济渠与江南运河。
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学者认为隋大运河的开端仅在隋炀帝时期,如张秉政就论及:“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了直接沟通洛、黄、汴、泗、淮诸水系的通济渠。”显然,这是受到隋文帝时期开凿的广通渠等区段的运河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影响,是特定背景下的“隋唐大运河”概念解读。因此,综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学术概念的隋代运河共有五大区段,即开皇四年(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后避炀帝讳,改名永通渠)、开皇七年(587年)开凿的山阳渎(邗沟故道)、大业元年(605年)开凿的通济渠、大业四年(608年)开凿的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年)开凿的江南运河(图1)。其中宇文恺主持或参与的有广通渠、通济渠的渠首及西苑引水工程。
图1 隋代运河示意
关中平原的地理区位十分适于建都,但是由于土地承载力的问题,致使其粮食物资无法满足统一时代都城的消耗,因此建都于此必须同时解决都城漕运的问题。隋初定都大兴后,为确保粮食物资稳定供应,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下诏采取多种应对措施。《隋书》载:“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又遣仓部侍郎韦瓒,向蒲、陕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砥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募丁运米”“连仓递运”和“奖募免戍”等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但过于消耗人力物力,且受制于天然水系之险,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以大兴城为起点,向东开发一条便利且长期稳定的漕运通道,成为一种必然,且迫在眉睫。
因此,开皇四年(584年)“隋主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而且“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汎舟之役,人亦劳止”。于是隋文帝命宇文恺“帅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据文献描述,由于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其间地形复杂,多有山岭。因此在开凿之前,宇文恺就率众踏勘地形,制定了周密的工程计划,“已令工匠,巡历渠道,观地理之宜,审终久之义,一得开凿,万代无毁”。可见基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复杂的地理地貌等客观条件,开凿运河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综合性工程,从中亦能窥见当时宇文恺等一批专业人员的匠心与技术水准。
宇文恺在刚完成大兴城的规画建设后,即被委以开渠重任。无论是营造大兴城亦或是开凿广通渠,这充分说明宇文恺的工程技术水平得到了隋文帝的高度认可。宇文恺也不负所托,与于仲文、郭衍、苏孝慈等隋代官员一起成功完成了广通渠的开凿工程(图2)。
图2 广通渠
广通渠的完工使大兴城漕运畅通,达到了凿渠之初的预期目标,“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同时也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沿途其他州县的相关民生问题,受益颇多,“转运通利,关内赖之。诸州水旱凶饥之处,亦便开仓赈给”。该渠漕运效果极佳,曾一举解决了大兴城当时存在的粮食供应困难问题,对维护、稳定隋王朝政治核心,提供了硬性保障。其后关中连年大旱,“高祖乃命苏威等,分道开仓赈给。又命司农丞王亶,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由广通仓经广通渠发放赈灾的粮食300余万石,仍能够同时保证大兴城的粮食供给,由此足见当时运河漕运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隋炀帝即位后,广通渠为避炀帝名讳改为永通渠。炀帝常驻东都洛阳,随后便陷入战乱,永通渠逐渐淤塞,关中漕运重又陷入不畅的境地。直到唐初高宗与武则天时期漕渠都没有恢复,因而导致长安城粮食供应困难,甚至皇帝多次率百官就食于洛阳,“开元以前,岁若不登,天子尝移跸就食于东都”。直到天宝元年(742年),长安令韦坚“兼水陆运使。坚治汉、隋运渠,起关门,抵长安,通山东租赋。乃绝灞、浐,并渭而东,至永丰仓与渭合”,基本修复了已经淤塞已久的隋故广通渠。恢复故渠后对当时长安地区的粮食危机起到了改善作用,史载“是岁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结束了唐代帝王往返奔波于两都之间的局面。由此可见广通渠对于大兴城乃至后世唐长安城漕运的重要性。
渭河作为黄河中游的主要支流,具有流域面积广的特点,且其地质构造上属于不对称性水系,北岸汇入渭河的支流源远流长,且含沙量大,是渭河的主要来沙支流。时至今日,渭河主河道的泥沙含量,与历史上相比,区别甚微。总体而言,渭河主干道的泥沙淤积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科技不甚发达的隋唐时期,广通渠的开凿对关中、河洛以及江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后世又多受泥沙淤塞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该渠废弃,但其时代贡献不容忽视。
隋以前,连接黄河、淮河的水路有两条:东线为汴渠,由黄河入汴渠至彭城入泗水通淮河;西线由黄河通过颍水、涡水入淮河。这两条水运都常受到黄河浊流等影响,从南北朝到隋初,一直处于浅涉淤阻状态。因此隋代通济渠的开凿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济渠开凿于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即位……始建东都……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其渠分为三段,即自东都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的西段,自洛水口到板渚利用黄河天然河道的中段,还有自板渚引黄河水入汴口至于淮水的东段。
在古籍文献的记载与现代学者的论述中,虽仍存争议,但多认为通济渠的东段是依汴渠旧道开凿,其起始段基本重合。这在《元和郡县图志》《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如《舆地广记》记载:“有汴河,盖古浪荡渠也。首受黄河水,隋炀帝开浚,以通江淮漕运,兼引汴水,亦曰通济渠。”在通济渠开凿前,隋开皇七年(587年)就已经开始整修汴口堰,汴口堰即故汴渠的渠首,主要作用是分黄河水入渠,可视为通济渠东段的渠首工程。大业元年(605年)在此基础上重又疏浚通济渠,改渠口为板渚,但汴口此时仍然对通济渠的正常运作发挥作用,“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入汴口……”。由此可知汴口堰是通济渠东段渠首工程,是整个通济渠的重要枢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汴口堰虽早已不存,我们已无法详知其如何发挥作用。但其自身特有的工程技术亦可推知一二,尤其是作为黄河与汴水的交界地带,首要解决的便是“防河入汴”,防止黄河因水量过大冲击甚至抢夺汴水河道,但作为汴水的主要水源,又需要黄河之水的不断注入。因此,汴口堰的营筑起到了分流水系、改变水流特性的实际作用(图3)。
图3 汴口堰位置示意
至于汴口堰的组织实施者,学界暂无定论。较片面的依据为《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汴口堰,在县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 隋文帝开皇七年,使梁睿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也。”认为是大将军梁睿所筑,而忽略了他人的贡献。但是通过诸多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认为宇文恺在该工程上也应有诸多作为。《新唐书·刘晏传》在论及汴口堰时提及宇文恺,谓“浮淮、泗,达于汴,入于河……至河阴、巩、洛,见宇文恺梁公堰,厮河为通济渠,视李杰新堤,尽得其病利”。而在后世的地方志中,记述最为直接:“汴口堰在县东北,堰传自隋开皇间宇文恺增筑,遏河水入汴,故又名梁公堰。”也有持“汴口堰便是宇文恺所作”观点的现代学者,如姚汉源认为:“隋代汴渠整始于开皇七年(587年)在汴口修堰。派大臣梁睿曾修汉建宁石门,筑堰逼黄河水入汴,名梁公堰,实际是工程专家宇文恺修的。”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至少可以得出宇文恺是参与过汴口堰工程的结论。甚至很有可能是由宇文恺提出建议并规画,再由大将军梁睿组织实施,这种规画技术人员与施工组织人员相互配合的模式,在我国古代也是常见的一种组合。同时,宇文恺于数年前(584年)成功完成文帝所委任的广通渠工程,那么文帝时期类似汴口堰这样重要的水利工程,请教宇文恺这样具有丰富水利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并按其意图来组织实施,也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笔者推测学界没有注意到宇文恺参与汴口堰工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皇四年(584年)至六年(586年)间,宇文恺时任光州(莱州)刺史,且于开皇六年(586年)被卷入其兄宇文忻谋反一案,受牵连被罢官除名,居家六载之久。但结合诸多文献记载来看,似乎该理由并不妨碍宇文恺对当时重要水利工程施加影响。
通济渠的西段即洛阳至黄河段工程在诸多文献的记载中,均指出其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黄河水利史述要》记述:“(通济渠)工程的上段是从东都洛阳引谷、洛水进入黄河,其间只修了部分人工渠道。”虽然该段渠道工程量不大,但是却至关重要。尤其是东都西苑之于通济渠的重要性,在《隋书》《北史》《水经注疏》等相关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见东都洛阳西苑除了其皇家苑囿的属性外,同时还是隋代运河通济渠的重要引水枢纽,对整个工程起着关键作用。
另据《资治通鉴·隋纪》载:“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可知,主持通济渠总体工程的是尚书右丞皇甫议。几乎与此同时,隋炀帝命宇文恺展开了东京洛阳的营建工程。《隋书》记载:“(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由此可见,宇文恺似乎较难从东都营建的事务中抽身来主持整个通济渠的开凿工程。但是如前文所述,通济渠西段重要引水工程的枢纽——东都西苑则是由宇文恺主持完成的。
宇文恺在通济渠西段自西苑引水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苑中重要的引水导流工程——月陂即为宇文恺所筑。《太平御览》曰:“洛水,在县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阳之南弥漫东流,宇文恺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陂。今虽渐坏,尚有存者。”《资治通鉴》则明确记录了宇文恺筑月陂的原因及其大概的形式:“洛阳西苑,北距北邙,西至孝水,南带洛水支渠,谷、洛二水会于其间,虑其泛滥,为三陂以御之:一曰积翠,二曰月陂,三曰上阳。苑墙周回一百二十六里。”由此可见,因需引谷水、洛水入通济渠,经西苑时为避免水流过于湍急,宇文恺采取“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等工程技术措施,以曲避直,通过增加水道回转路径以达到减缓水势、平衡水流、导流便用的目的。此外,“月陂”的营筑也给上林西苑增添了别样的园林景致,既解决了水工营建的技术难题,又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足见这种高超的水工营造智慧与技术水准,决非一般匠人所能为。考古工作初步探明了该项工程的遗迹,为宇文恺的营造事迹提供了考古佐证(图4)。
图4 隋上林西苑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3]
通过对宇文恺主持或参与隋代运河开凿工程的系统梳理可知,宇文恺除了在世人皆知的两京营建及建筑土木工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其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中国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闻名于今日,前后共持续了2 500余年。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仅有隋一代就有郭衍、皇甫议、梁睿、何稠、宇文恺等人,为中国大运河的开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宇文恺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大运河先期河段的广通渠、汴口堰(梁公堰)、上林西苑等,理应被纳入大运河遗产河道大体系之中,同时扩充中西部地区大运河遗产城市的数量,这既是对历史客观事实进一步认知的结果,亦能补充完善大运河的存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