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岩
延续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是“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要求之一。作为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载体,探索“面广量大”的公共微空间更新设计中传承文脉的方式,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保留城市记忆和彰显城市文化的具体着力点。
对于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保持城市历史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利用城市存量空间的边角地块,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和城市生活品质尤为重要。2021年印发的《徐州市关于加快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总体目标下,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特色风貌的具体要求。在徐州漫长的建城史上,长达400多年的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形成的汉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徐州的“文化名片”。以“两汉文化”为主题完成城市特色环境建设是现阶段徐州城市空间提质与内涵建设的主导方向,从数量繁多、类型丰富的公共微空间系统层面积极研究特色空间营造和文化传承的相关方法,对于打造有特色、有魅力、市民喜爱的城市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徐州的汉文化传承为指引,以城市特色公共微空间为载体,通过空间观察、类型分析、网络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法,进行城市居民对特色公共微空间的标识性和喜爱度的认知调查,提炼具有较高居民认可度的城市特色公共微空间营造方式,指导城市特色微空间的更新设计。
城市公共微空间主要指城市中开放的小型、微型公共活动空间,包括道路空间、广场空间、滨水空间、绿地空间及建筑负空间等具体空间形式。作为普遍存在且最为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城市微空间是一种长期处于未利用或被忽视状态的空间资源,是进行城市修补的重要对象。本文研究的微空间分为两个层级,一是城市公共服务地段中人们最易接近、感知的4 000 m以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二是居住社区中面积1 000 m以下的公共空间。
城市文化形成于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通常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群体或事件等历史要素相关,而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舞台,是体现城市个性文化的窗口。徐州作为汉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遗留的历史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以及日常生活空间中均存在大量的汉文化基因,并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公共微空间更新中整合利用汉文化基因,对于在徐州城市更新中实现文脉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在当代的城市空间更新工作中,充分考虑居民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感受,是对以人为核心的总体目标的直接体现。因此,本文在对公共微空间的特色构成要素研究基础上,引入居民认知这一研究线索,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指导微空间更新改造,致力打造出居民喜爱的徐州汉文化特色公共微空间。
当前,徐州汉文化空间载体形式丰富、数量众多,与当地人生活关联密切,但在城市发展中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变得支离破碎,大多以小型、微型空间的形式存在。根据调研可知,汉文化公共微空间主要有历史型、中心型、一般型3种类型。
2.1.1 历史型公共微空间
徐州拥有楚王山汉墓群、南洞山汉墓群等至少18座汉代王陵墓葬遗存,以及汉代戏马台遗址、汉代采石遗址、汉古城墙遗址等历史遗迹,作为历史遗迹周边的公共微空间形式,历史型公共微空间承载着观赏、体验及休憩等多样功能。
2.1.2 中心型公共微空间
中心型公共微空间分布在博物馆、展览馆、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周围,如城墙博物馆、汉画像石馆和新城区市民广场等。中心型公共微空间作为城市的特色节点,大多以“城市名片”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标识性。
2.1.3 一般型公共微空间
一般型公共微空间分布于居住区周围,体现了城市文脉对城市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类空间中具有众多历史演变而来的空间标识、空间装饰等文化符号,表现在建筑名称、建筑形态、建筑立面等方面。
通过对3类特色公共微空间的现场调研和类型分析,可提取不同微空间中相似文化因子的存在形式,从而揭示汉文化在城市公共微空间中的融入方式。研究表明当前已融入徐州城市环境的汉文化特征因子可概括为布局、材质、几何、功能、界面、设施、色彩、图案等方面(图1-图2),其中布局、界面因子主要反映空间形态特征,功能、设施因子主要反映空间使用特征,材质、几何、色彩、图案因子主要反映空间细节特征。由此可见,汉文化在徐州当代公共微空间中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图1 徐州特色公共微空间特色因子构成框架
图2 徐州汉文化微空间要素基因
此次调研在把握空间要素构成特征的基本前提下,了解城市居民对于徐州特色公共微空间中汉文化标识性的认知及喜爱情况,强调公众认知对城市公共微空间改造的指导作用,为徐州城市更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此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标识性和喜爱度。其中标识性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空间中汉文化特征的感知情况,喜爱度反映了城市居民对汉文化融入空间方式的主观接受情况与喜好。通过二者叠加,可筛选出具有城市文化代表性且受居民喜爱的汉文化空间营造方式。
为了便于受访者理解,调研问卷以图片作为选项的形式呈现。问卷中提供的图片均为徐州现存城市公共微空间,包含前文总结出的八大要素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具有一定的汉文化特征(图3)。
图3 调研问卷页面示例
本次问卷调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徐州市民,共发放问卷476份。线下实体问卷153份,通过在徐州街头随机邀请路人填写得到,发放地点包括徐州市博物馆、徐州市苏宁广场、户部山、中国矿业大学校区等;线上问卷323份,通过“问卷星”小程序发放。调查时间为2021年11月20日-12月11日。除去无效问卷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8.53%。
3.2.1 样本特征
在成功回收的469个对象中,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以下的受访者占36.67%,20-40岁的受访者占52.33%,4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11.00%;从户籍信息上看,徐州本地的受访者占23.68%,非徐州本地的受访者占76.32%;从在徐州居住时长上看,居住1年以下的受访者占35.40%,1-5年的受访者占26.78%,5年以上的受访者占37.82%(图4)。受访者以在徐州生活1年及以上的中青年群体为主,该群体能够较好理解问卷内容,且对徐州城市公共微空间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对问卷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图4 调研样本特征
3.2.2 调研结果统计
(1)历史型公共微空间调研结果(图5)
图5 历史型公共微空间中要素标识性与喜爱度居民认知情况
①标识性
Ⅰ.院落空间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院落空间分别为:灰白色调,以石材为主要材质的方正小院子(58.4%);灰色与砖红色调,中轴对称,富有庄严感,内设汉代标志性人物石刻雕像的院落广场(57.2%);砖红色和金色调,中轴对称,较为庄严的高台空间(47.0%)。可见,在历史型公共微空间中,整体中轴对称、较为方正、富有庄严感的布局能增强空间的汉文化标识性,而空间中布置的一些文化意象浓厚的小品也可以增强汉文化氛围。
Ⅱ.街道店招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街道店招分别为:金色、灰色、白色调,店名带有“汉”字,配有经现代抽象化改造的云纹或车马纹店招(62.7%);赭石色、金色、黑色调,搭配金色回字纹的木质店招(47.6%);金色直线纹样描边的店招(38.0%)。可见,车马纹样与现代抽象化改造的云纹图案最能代表汉文化特色,抽象云纹较流线云纹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同。
Ⅲ.材质与造型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材质与造型分别为:以砖石为主要材质的汉代车马纹样墙(74.1%);方形石板铺地,以青灰色、麻灰色、黑色方砖混合砌筑,覆以深色瓦当的街巷空间(60.2%);四角木塔楼(47.6%)。可见,公众印象中最能够表现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微空间色彩多为灰色与砖红色,空间材质多为朴素大气的砖石。
②喜爱度
Ⅰ.院落空间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院落空间分别为:具有高度变化的现代下沉院落(27.1%);中轴对称的高台空间(23.5%);栽种树木、布置石质桌凳的方正小院子(20.5%)。可见,公众最喜欢的汉文化微空间在布局上具有高度变化、有良好的穿行体验;在空间功能上多为商业空间与纪念空间。公众对大面积开放院落形式的喜爱度较低。
Ⅱ.街道店招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街道店招分别为:主色调为灰色、白色,搭配金色文字样式与由卷云纹抽象演变而来的云纹或车马纹的店招(45.8%);金色直线纹样描边的店招(25.3%);金色回字纹描边的店招(20.5%)。流线云纹仅受到8.4%的受访者喜爱。可见,受访者普遍对由卷云纹抽象演变而来的简洁云纹样式更为喜爱,对车马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较为熟悉。
Ⅲ.材质与造型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材质与造型分别为:青灰色、麻灰色、黑色混合砌筑石砖与深灰色瓦当(47.0%);白色与灰色调的汉代车马纹样造型墙(33.7%);木质的方形塔楼(13.3%)。可见,受访者更喜欢青灰色、黑色等色彩以及砖石、深灰色瓦当等材质,对钢材质喜爱度较低。
(2)中心型公共微空间调研结果(图6)
图6 中心型公共微空间中要素标识性与喜爱度居民认知情况
①标识性
Ⅰ.广场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广场分别为:灰色与白色调,方形石板与灰砖铺地,中心具有车马铜像的开阔广场(69.7%);黑色与灰色调,铺地材质为方形石砖,周边建筑材质为玻璃与砖材,具有简约感的现代广场(49.3%);中心布置有形体较为简约的石质牌坊的广场(44.7%)。可见,公众印象中最能够表现汉文化特色的空间色彩为整体色调沉稳、饱和度低的灰色与白色。
Ⅱ.景观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景观分别为:由两个呈方形平面的覆斗状建筑交错而成的建筑形体与曲折栈桥(73.7%);包含系列车马铜像的现代绿植公园(61.8%);布置有回字纹石墩的景区(39.5%)。可见,公众印象中最能够表现徐州汉文化特色的空间多应用打破简单直线造型的折线形与斗形,或为模仿汉墓的简易版形体,界面多强调起伏感与庄严感。
Ⅲ.入口空间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入口空间分别为:金色、砖红色、黑色调,主要材质为石板与木材,布局对称,需要拾级而上的高台入口(63.8%);灰色调,主要材质为砌筑石块与石板,富有起伏感的阶梯入口(50.0%);灰色与白色调,入口有两排仿汉阙石柱,富有庄严感的入口空间(44.7%)。可见,仿古型入口空间的标识性显著高于其他入口空间。
Ⅳ.材质与造型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材质与造型分别为:黑色与灰色调,主要材质为石板、玻璃、金属板,内部有一定高差变化,较为简约、宽阔的前导空间(50.7%);灰色与砖红色调,主要材质为灰砖与木材,设置有一些石刻雕花小品与圆形休息座椅的滨水平台(46.7%);灰色调,由石块砌筑而成的露台空间(44.1%)。可见,石材、木材、灰砖等空间材质最能代表公众印象中的徐州汉文化特色。
②喜爱度
Ⅰ.广场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广场分别为:中心有车马铜像,较为庄严的广场(28.9%);多用折线抽象构成的现代阶梯广场(21.1%);较为开阔,绿植较有特色的现代化广场(17.8%)。可见,公众更喜欢富有庄严感,且内部布置精美汉元素小品的广场空间。
Ⅱ.景观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景观分别为:水上覆斗形建筑与折线桥(46.1%);现代绿植公园(27.0%);布置有回字纹石墩的景区(11.8%)与砌筑有红砖墙的现代展馆(11.8%)。可见,公众更喜欢折线形、灵活多变的景观,对利用小品、绿植、水景等进行氛围烘托的空间喜爱度也较高。
Ⅲ.入口空间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入口空间分别为:金色、砖红色与黑色调,对称布局,有浓厚古代风韵的高台入口(30.9%);空间具有起伏感,材质更为简朴的阶梯入口(26.3%);仿汉阙石柱引导的入口道路(18.5%)。可见,公众更喜欢灰色、黑色等与石材相近的颜色,对仿古型的入口空间形式更为偏爱,对高台型空间或有地形起伏变化的入口空间喜爱较明显。
Ⅳ.材质与造型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材质与造型分别为:以石板与玻璃为主要材质,内部有一定高差变化,设置有景观小品的宽阔前导空间(25.7%);以木材与灰砖为主要材质,摆放石雕小品,设置圆形座椅的滨水空间(25.0%);石块砌筑,绿荫环绕的露台空间(20.4%)。可见,公众更偏爱拼接方式多变的石材、木材、玻璃等材质,并且对应用圆形元素与石雕技艺、与滨水空间结合的景观小品也较为喜爱。
(3)一般型公共微空间调研结果(图7)
图7 一般型公共微空间中要素标识性与喜爱度居民认知情况
①标识性
Ⅰ.住房造型与颜色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住房造型与颜色分别为:米黄色与灰色调,回字纹装饰的入户大厅(50.0%);灰色调,圆形格纹的围栏造型立面(45.4%);米黄色与砖红色调,红砖与砌筑石块为主要材质,上部为云纹的立面(37.5%)。可见,在一般型公共微空间中,米黄色、灰色等空间色彩与石材、灰砖等空间材质能代表汉文化特色。
Ⅱ.小区入口和围墙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小区入口和围墙分别为:灰色与白色调,以灰砖与石块为材质,采用对称弧线等构成手法构建的富有韵律感的小区围墙(55.9%);以砖石为主要材质,小而精巧的圆弧形洞门(51.3%);米黄色调,由两根方形石柱组成,尺度较大的对称且规整的入口(37.5%)。可见,公众印象中最能够表现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图案为整体灵活舒缓的弧形纹样与回字纹、车马纹等传统纹样。
Ⅲ.街边布告栏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街边布告栏分别为:灰色与白色调,带有车马纹样的布告栏(91.4%);木色与白色为主色调,配合隔栅构件,融入汉阙元素,以钢材与木材为材质的布告栏(43.4%);绿色、木色与黑色为主色调,以石材与木材为材质,结合融入汉阙元素的布告栏与休息平台而建成的休息亭(38.8%)。可见,应用沉稳大气的灰色与黑色,搭配汉阙等造型元素,仿汉代物品质感的布告栏最具汉文化标识性。
Ⅳ.街边设施
居民认知中最能反映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前3类街边设施分别为:黑色调,深灰色石砖砌筑,上有石刻雕花纹以及灰色瓦当元素的景观墙(63.8%);绿色主色调,仿青铜质感,有回字形雕花柱头装饰的编钟状路灯(58.6%);顶部莲花纹样石刻的石质栏杆(56.6%)。可见,公众认为最能够表现徐州汉文化特色的小品设施多包含车马纹样等明显汉元素,并应用现代抽象手法将“霸王锣鼓”“霸王举鼎”等汉文化意象融合其中。
②喜爱度
Ⅰ.住房造型与颜色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住房造型与颜色分别为:砖红色与米黄色为主色调,风格大气,应用柱坊、檐、坡屋顶等构件,有汉阙特征,雕刻有云纹石刻画,红砖与石块材质的住房立面(35.5%);灰色主色调的圆形格纹墙(26.3%);米白色调,有回字纹装饰的入口门厅(25.7%)。可见,公众更偏爱米黄色穿插砖红色和纯灰色的界面色彩,以及大尺度石材装饰。
Ⅱ.小区入口和围墙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小区入口和围墙分别为:灰砖材质,有较强韵律感,简朴大气的连续弧形围墙(34.2%);精致小巧,应用现代画技艺的圆弧形洞门入口(24.3%);土黄色和灰色为主色调,石材质感,沉稳朴素的柱式入口(17.8%)。可见,公众更偏爱富有韵律感与起伏感的空间,而庄严感强的宏伟界面的喜爱度较低。
Ⅲ.街边布告栏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街边布告栏分别为:车马纹样的布告栏(70.5%);现代抽象手法表达汉阙元素的休息亭(11.8%);化用汉阙意象的木质布告栏(10.5%)。可见,公众更偏爱带有传统汉文化纹样或意象的布告栏造型。
Ⅳ.街边设施
居民最喜爱的前3类街边设施分别为:仿青铜质感的编钟状路灯(24.3%);云纹鼓状路灯(19.1%);黑色雕花瓦当造型墙(19.1%)。可见公众更偏爱颜色组合对比度高,材质富有变化且有文化意象的设施小品(图8)。
图8 空间对比典例
3.2.3 研究结论
(1)环境资源与文化精神相结合的微空间更具汉文化标识性
公众对于砖红色、灰色、黑色等几种汉文化的代表颜色具有强烈的感知力,另外,可以从空间中传统与再设计而成的花纹与符号上直接体会出其传达的汉文化。通过对历史资源、环境资源、人文习俗的挖掘,设计者再创造的建筑产物与景观产物往往更符合人们对于本地汉文化的认知。
(2)融合古今场景的空间更受民众喜爱
材质、造型和界面富有变化的空间更容易受到公众的喜爱,另外,具有亮点和穿行体验更为丰富的空间也往往更能吸引人流,为区域带来活力。七成以上公众对于微空间的喜爱程度与现代空间和汉文化的融合程度相关。公众一方面注重空间的可游性与功能性,另一方面也被传统空间中传达出的汉文化要素所吸引。能否因地制宜地结合自然地理、功能发展方面的差异来塑造空间,是影响公众对微空间喜爱度的重要因素。
(3)公共微空间的标识性与喜爱度基本呈现正相关
公众认为最能体现汉文化标识性与最喜爱的公共微空间都具有特色明显、空间和材料丰富、有良好空间体验等特点。特色文化要素经过精心“转译”,融入具有现代特征的空间类型能够被民众充分接受和喜爱,但过度抽象后的汉文化要素不易被公众所察觉。
根据空间现状调查和居民对城市公共微空间的认知研究,总结出目前徐州的公共微空间存在以下问题。
4.1.1 多数空间文化标识性不高
就研究数据而言,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对七成以上徐州现存公共微空间无法感受到其中的汉文化特色,在一般型公共微空间中该问题尤为明显,难以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4.1.2 高使用率空间喜爱度不高
总体而言,受大众喜爱的空间使用率较低,而大众喜爱度较低的空间反而使用率较高,说明城市整体的公共微空间质量距离公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
4.1.3 空间互动性差,记忆点少
就空间功能而言,具有汉文化要素的特色公共微空间以纪念空间和标识空间为主,多起装饰或通过作用,缺乏与居民的互动。文化意象单方面的展示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向人们展示汉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综合居民标识性与喜爱度认知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更新改造原则。
4.2.1 多层次的空间布局手法
历史型公共微空间可采用中轴对称并具有高度变化、富有庄严感、有良好穿行体验的空间布局;中心型公共微空间应设置宽阔的前导空间,形态上多尝试高台,富有起伏感,内设标识性小品;一般型公共微空间中的设施与立面应多应用弧线等富有韵律感的构成手法。
4.2.2 多样化的细部营造方式
历史型公共微空间应以灰色与黑色调为主,设施色彩上应多应用金色与灰白色,材质上应以质朴的石材与木质为主;中心型公共微空间的材质可选择更显质感的石材与瓦材,拼接方式力求多变或点缀铜材;一般型公共微空间可应用砖红色穿插于米黄色与灰色之间,以石材为主要材质搭配红砖、灰砖,在设施材质上也可尝试喷漆等处理手法以增强材质的纹理变化。
4.2.3 汉文化元素的抽象化和艺术化
3类公共微空间在纹理上都可以优先使用车马纹、云纹、回字纹等传统纹样,另外还可加入现代化抽象手法,将汉阙、“霸王锣鼓”“霸王举鼎”等文化意象转化成新的符号,并融入空间设计中。
选择徐州现存典型空间(历史型:北洞山楚王陵入口,中心型:西安路局部空间、彭城广场地铁站),根据本文提出的更新改造原则进行设计。
4.3.1 北洞山楚王陵入口
北洞山楚王陵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村社区中,其入口空间的设置应一方面考虑历史空间的标识性,另一方面在空间功能上考虑与村民日常公共空间的融合,增强空间与居民的互动性。
场地内多采用石材与木材结合的方式。空间塑造方面,拆除原外墙部分,利用开放空间吸引人流。将梯形广场分为左、中、右3段,左右两段主要为村民的日常公共空间,置入休闲长廊与小型树阵活动广场。中段空间为楚王陵前的标识空间,采用中轴对称的空间形式,体现汉文化的庄严之感,拓宽殿前阶梯,增强高台空间感(图9)。
图9 北洞山楚王陵入口设计
4.3.2 西安路局部空间
为满足不同的体验、展示需要,增加空间与居民的互动性,在徐州医学院处结合古城墙形成一个小型下沉广场。广场平台通过本身的形体变化自然抬升,分隔成4个阶梯平台,游人可随阶梯平台看到、触碰多个角度的古城墙。在阶梯边设置随高度变化形体的木质座椅,增加居民与古城墙互动的停留空间与休憩空间,辅以石板台阶连通人行道路,形成了直行流线。墙面上的汉代石刻画与竖向绿植、底部的花坛结合,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汉文化氛围。石刻画等居民喜爱的汉文化元素烘托出街道汉文化氛围,将原本呆板、平直的街道变得灵活而有趣(图10)。
图10 西安路微广场设计
4.3.3 彭城广场地铁站
彭城广场地铁站地下空间存在颜色单一、宣传标语突兀、汉文化装饰画与地铁空间不融合等问题。选取汉文化中经典的红色,点缀、提亮地下空间;选取西汉长寿绣中云气纹、西汉龙形玉佩形象、汉文化意象画对地下空间内导视图等进行文化特色注入,将汉代文化标识与现代地铁站点图合理融合;选取徐州青山泉白集汉画像石墓中的立柱为原型,对支撑柱进行重新设计,提升地下空间视觉感观效果,并增强历史文化氛围(图11)。
图11 彭城广场地铁站标识设计与空间效果
本文以城市地方文化生长脉络为主线,研究城市公共微空间特色和相关要素与居民认知的关联,探索营建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内涵、有“温度”的徐州城市环境的具体方法。根据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特点和现存的文化空间类型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对居民的现场访谈、网络问卷等方式获得徐州居民对汉文化公共微空间标识性和喜爱度的认知数据,总结更加契合居民认知的城市空间更新原则和要点,从而因地制宜地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可持续更新运作模式。
就徐州而言,虽然汉文化是城市的主导特色文化,但同时也存在其他类型文化与之交融共生,如漕运文化、山水文化、工业文化、战争文化等。为了在城市公共微空间更新中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时代性,更新设计中不仅要融入汉文化基因,更要根据不同地段的区位、功能、空间形态本身的特点,考虑文化融入的符号语言类型和空间营造形式,实现文化基因在多样化城市空间中的传承。本文所呈现的相关研究路径和方法可为构建传承文脉的城市更新方式和实施具有特色的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说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本科生耿世华、陈婉婷、王颖、杨颜培、高睿伯参与了大量调研、整理和写作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①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1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中对5 min 生活圈居住区最小规模公园、街旁绿地的界定,以及对徐州实际公共微空间尺度的考察,确定研究的社区层级公共微空间以小于1 000 m的尺度为主,如果该空间具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可将尺度放大到4 0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