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颜 莹
记者:陆院长您好,2022 年1 月18 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教科院)转隶为江苏省教育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单独设置,其独立设置运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独立设置运行后,省教科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陆岳新:这次省教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经中央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功转隶分设,正式成为江苏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独立运行。这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江苏教育进入新时代、迈向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江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制度设计取得突破性成效的一件大事。
独立设置运行后,省教科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苏省教育厅中心工作,服务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统筹抓好教研科研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政治建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制度治院”战略,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开创新局,全力推动省教科院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平台资源更加丰富、专家队伍更加优秀、科研成果更加突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科研体系,不断推动教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有:
一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系统研究与理论阐释,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关于教育教学科研的决策部署、法规政策,拟订并组织落实我省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二是承担全省重大教育决策和宏观教育政策相关研究,组织开展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和重大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拟订决策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配合做好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解读与阐释。
三是组织并指导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指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及实验,负责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教学课题的管理,组织和指导各类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承担教育教学质量有关评价与监测工作。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组织开展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
四是指导推进全省教育科研与教研体系建设,统筹指导全省教育科研与教研业务工作。承担全省教育科研和教研数据的归集分析、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共享等工作。
五是开展国内国际教育科研和科研合作与交流,主办教育学术期刊,组织学术交流研讨活动,负责做好全省教育科研与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
六是受省教育厅委托,具体承担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教育领域有关专家组织办事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省教育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记者:今年是省教科院成立20 周年,20 年来,省教科院引领着江苏教育科研的方向,也培育了很多本土性、原创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江苏教育科研取得的主要成绩。
陆岳新:好的。20 年来,省教科院一直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宗旨,经过20 年的发展和几代教科人的努力,江苏形成了科研强教、兴校的浓厚氛围,建立了深厚的群众科研基础,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平台,积淀并产生了一批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十三五”期间,省教科院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十三五”期间,我院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参与了关于全省宏观教育决策的调研工作及重大政策文件的起草、撰写、修订和研制工作,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修订、《江苏省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教育督导指标体系》的研制、《江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江苏教育发展报告》《江苏省教育经费情况报告》等重大报告的研究、撰写、编制。参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报告”的研究,完成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的“省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部分研究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或以省政府文件形式颁布实施,部分研究报告被教育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等采用。建立了以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和江苏省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为主体的现代新型教育智库,获“江苏发展研究奖”“智库实践十佳案例”“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等8 项奖励。
“十三五”期间,针对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我院举办或协办了江苏省精品课题建设推进会、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和“适合的教育”专题研讨会等教科研活动,以研究的方式引导学校发现问题、交流经验、破解难题。高质量推进“名师空中课堂”建设,建设了一批覆盖中小学各学段的优质课程资源,点击播放人数达20 亿人次,位居全国省级平台第一。受省教育厅委托,组织完成了对200 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培养任务。组织开展了五届江苏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三届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五届江苏省中小学优课评比活动。组织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系列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推进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工作,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分析研究。完成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等重大项目的申报遴选、培训评估、成果推广等工作。创新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搭建科研专家与薄弱地区广大教师的交流互动平台,扩大教科研活动的辐射面,在江苏形成了以科研强教兴校、变革实践、引领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立项5601 项,与区域教育改革相关的立项课题占比18.3%,课程与教学研究占比44.8%,学生发展研究占比10.9%,区域、学校及教师个体层面的科研需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建立了陶行知、叶圣陶、斯霞、李吉林等教育思想特色研究所10 多个,引领各地各校在相关领域提升研究水平。开展全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专题研修,对1000 名省、市、县、校四级科研部门负责人开展了专题培训。以“科研普惠工程”为抓手,重点帮助和扶持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完成了对苏北五市等地的科研帮扶“点对点”行动,近万名教师从中受惠。同时,通过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基地、江苏职业教育教科研基地、江苏幼教科研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基地申报、管理、过程指导、成果结项等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学术沙龙、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让科研人员走进学校、深入基层、深度“卷入”,有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普及性的教育科研活动,“重视科研、投身科研、应用科研”的机制和氛围正在全省各地各校形成。
“十三五”期间,省教科院围绕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完成了高等教育强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等一批重大、重点课题的研究。针对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义务教育学区制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组织集中攻关研究,圆满完成70 项省教育厅委托的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教科院科研人员出版教材、专著78 本,发表核心期刊、C 刊学术论文133 篇,获全国、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等36 项。《江苏教育研究》杂志连续6 次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十三五”期间,江苏共立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17 项;在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28个,位居全国前列;组织评选了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402 个、先进个人1153 名。
记者:2022年是省教科院转隶分设的元年,也是省教科院继往开来、转型创新,走向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契机。在这样的关键节点,省教科院“十四五”期间做了哪些主要规划和设想呢?
陆岳新:“十三五”期间,尽管江苏教育科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研究成果对重大决策的支撑度不够,聚焦教育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效能急需加强,教育科研推动、变革、引领教育实践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畅通,教育科研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相对不足,人才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等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5 年,是江苏进入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全面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省教科院独立设置后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面开启创建全国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高端智库建设新征程、奋力实现新跨越至关重要的5 年。
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我们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精心研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省教科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办院宗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教育科研学术引领力和指导力,全面深化人才队伍改革,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建设一批新型教育智库,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研课题(项目),重点建设一批科研示范基地(学校),重点培养一批科研领军人才(团队),重点培育推广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聚力打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服务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智库基地,支撑驱动引领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高地,繁荣全省教育科研事业的百花园地”,加快建设有品牌影响力和卓越贡献度的全国一流教科研机构,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做出科研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改革要“系统集成”。教育科研也要树立“系统集成”思维,将研究置于更大的系统与整体当中。我们力争用5 年或更长时间,构建更加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有江苏特色、国内领先的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服务江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省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在制定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和《江苏省教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江苏省《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完善我省教科研工作的制度体系,优化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运行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和激励考核导向,建立省市齐动、区域联动、校际互动的良性运行机制,提高全省的教育科学研究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益。
启动开展“四有”教育科研示范区和示范校(基地)建设,推动市、县(市、区)教科研机构建设,使其做到有明确的工作职能,有稳定的专职人员,有专项的科研经费,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做到有科研强校的规划目标,有专兼结合的科研人员,有整体覆盖的科研项目,有充足保障的科研经费。“十四五”期间将建设认定30 个左右省级教育科研示范区,遴选评定200 所左右省级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基地)。
要求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深入基层指导开展群众科研,广泛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开展研究,凝练、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推出“教育科研普惠行动计划”,定期组织开展送专家报告下乡、设立专项课题和项目、教育科研公益活动等工作,重点帮助和扶持教育科研薄弱地区、薄弱学校,重点关心和支持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努力缩小教育科研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十四五”期间,每年组织不少于6 次省级专家及科研骨干进乡驻校公益性帮扶活动,总计扶持薄弱地区与学校不少于200个,受益学校和师生达5万人以上。通过“示范先行、帮扶普惠”带动更大范围内教育科研的蓬勃发展,形成以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以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以群众性研究为支撑,共同推进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教科院将切实把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聚焦到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上来,聚焦到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教育难点、痛点问题上来,聚焦到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来。要在重大决策研究、重大实践研究、重大理论研究上下功夫,使决策咨询研究更富战略性与建设性、实践探索研究更富实效性与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更富原创性与标志性,三类研究相互支撑、协调统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研究,持续扩大我省在国家教育研究组织和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及影响力。实施“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课题(项目)攻关行动计划”,每年立项确定一批重大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和教科研重点项目,集聚省内外专家,组织集体攻关,务求取得理论突破和实践指引的成效,多出、快出标志性成果,努力推出原创性、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为推进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全面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结合江苏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求,我们将建成10 个左右省级新型教育智库,推进各级教育科研综合性智库和专业型智库建设,形成纵横贯通、内外一体、上下联动的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建成全省教育科学研究专家资源库,为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参考意见与决策建议。全面收集整理年度教育数据,健全数据分析机制,进一步完善、整合和拓展现有的教育数据资源,形成分门别类的江苏教育科研数据库。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找准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使数据库成为教育研究和教育决策的重要实证支持平台。
根据中央意见精神,高度重视教研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教研工作在中国特色基础教育体制结构中的独特地位。要站在制度自信的政治高度,从提高育人质量的实效出发,坚定不移地确立教研工作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在机构建设、职能职责、人员配备与专业化等方面,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评估督导为保障,力争使江苏在教研事业的体系化建设方面,呈现新面貌,涌现新亮点,展现新活力。我们将积极构建服务教师和教学的教研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专门教研机构价值和职能的转变,坚持以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为中心,使专门教研机构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学研究。分层分级、大力推进学校教研组织建设,建立学校教研组织建设的新规范,对教师的教研方式进行全面指导。立足现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掀起新一轮学校专业共同体建设热潮,提高教师的专业生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要形成职能整合,协调一致,共同打造惠及每一个教师、每一所学校的教研平台。
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加快实现新时代教研转型。教研部门要以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为渠道,坚定不移地通过育人方式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构建教师观念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环境资源体系、课堂教学操作体系、新型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切实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打造江苏基础教育的教学新常态。同时,配合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做好新时代教材管理的有关工作。依据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各学段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做好相关教材的开发与修订工作。协同有关出版单位,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教材。研制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指南,编辑印发“双减”工作校本化作业改革和课后服务案例集,加强学生作业设计及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指导与培训,推进县区一级作业监管机制的建设,开展中考改革研究与探索。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配合学前教育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及幼小衔接行动计划,推进科学保教。
教育科研队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我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浓厚氛围,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吸引教育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激励和调动每位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科研的发展规律、科研人才的成长规律做好专业培训、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工作。大力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意识与研究本领,通过各个层面上的学术交流、研学修学、师徒结对、协同研究与持续激励等方式,不断拓展科研人员的视野广度、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准,促进教育科研人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锻造基本功,积累丰富阅历和实践经历,做到对教育概况、教育改革、教育问题、教育政策、教育趋势了然于胸,对学术语言、政策语言与实践语言融会贯通。锻造自身广博的学识和跨学科的素养,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担负新使命、擅用新技术,具备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
我们将实施教育科研领军人才(团队)培育行动计划,遴选、培育在所属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高尚品格、卓越学识和学术权威的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200 个,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领军人才,对他们在国际学术交流、课题申请、学术成果发表、职位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多加支持,积极营造汇聚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为打造推动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强大脑”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江苏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江苏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有深厚的群众科研基础,有面广量大的优秀教育科研人才和良好的科研推动机制,形成了科研强教、兴校的良好氛围。“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这一科研文化优势,通过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文厚力、以文铸魂。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激发科研活力的政策举措,不断增强全省科研强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教育科研机构的内涵品质,充分认识与把握江苏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概括与凝练江苏教育科研工作经验,努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江苏风格、江苏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国情与江苏省情,关注江苏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着力破解制约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富有江苏智慧的教育改革优质方案,不断提升教育科学的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教育科研在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谋划?
陆岳新:“十四五”时期,江苏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苏教育科研要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我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科研人的智慧与担当,努力把教育科研建成为推动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强大脑”“质量引擎”“创新高地”。
加强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应对复杂世情、国情、教情,实现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江苏教育科研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明确研究方向、校正学术立场、审视成果应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求科研人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指导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做科研,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和实践经验中汲取养分。我们将牢牢把握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加强党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科学研究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全省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建设与纪律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勇于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严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取向与舆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把教育科学研究写在江苏大地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教育科研也要紧跟时代发展,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解决时代难题,增强教育研究的敏感性、创新性和时效性。我院将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要功能,要用新的话语体系、新的研究路向、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对策思路,对标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问题、新需要、新情况,瞄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科研人员共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跨学科研究范式,展开集体攻关。从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和实践创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协同研究,全面提升教育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突破口和目标措施。努力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建议,应用在服务决策中;转化为制度,应用在政策建言中;转化为舆论,应用在传播和引导中;进一步促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强调教育科研人员要增强教育科研的敏锐性,敢于打破常规科学研究范式,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建设性地解决实践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科研和现代前沿学科方法的整合,不断探索教育研究特有的方法论。加强学理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充分融合认知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理论等新兴学科,科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最新成果,拓宽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和政策性研究,加强对实践中出现的新趋势、新情况的研判,对新问题、新需求的发现与应对,对舆论和网络出现的新争议、新说法的关注与引导,剖析问题产生的缘由,阐释背后蕴含的机理,提供有效解决的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解答教育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积极回应教育变革、交出时代答卷。
我院将围绕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进一步系统总结江苏教育实践的重大突破与重要贡献,孵化江苏的优秀教学成果,努力产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有话语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通过期刊建设、平台建设、基地建设等路径,为全省的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交流传播、开放共享的平台,推动江苏优秀教育成果的进一步传播和辐射。搭建高端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定期举办聚焦重大教育战略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高峰论坛,鼓励科研人员发挥科学家精神、展现研究者风范,积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政策建议的切磋与争鸣、对话与讨论,营造专业、卓越的教育科学研究文化生态与学术环境,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全国教育学术思想的研发中心、交流中心和创新中心。
重点扶持重大课题和精品课题研究。“十四五”期间,将每年设立10 个左右重大战略课题,争取通过5 年时间,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示范性的标志型重大成果,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理论资源和实践方案。每年组织5 次以上科研交流互访与成果推广活动。充分关注学术含量高、前瞻性和创新性强、实践影响大的精品课题研究成果,催生一批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特色项目研究所的持续创新,以培育优势项目、产生原创成果、创新科研机制。完善教育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制度,建立省级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库,将国家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纳入其中。实施“教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行动计划”,研制省级教育科研成果质量标准,建立以创新水平与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形成以关键问题解决、重大决策与教学实践改进为导向的成果评价办法。“十四五”期间,力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覆盖率达80%以上,直接或间接引用率达50%以上。
当前,江苏正处在从教育大省向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迈进的发展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密集部署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特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运用前瞻的理念、思路和战略,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运用专业的素养、能力和品质,加快提升教科研质量水平,奋力谱写江苏教科研事业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新篇章,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支撑,更好助推江苏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江苏教育科研的新局面,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