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娜,张英美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委婉语作为映射社会文化、推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语言现象,在语言交流方面具有超越文化的重大作用。采用委婉语不但可以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还可以保障会话双方顺畅有效地进行交际。使用委婉语可以不改变话者原意,只用一些曲折的、婉转的语言来间接表达其含义,从而能够弱化甚至消除直白坦率、失礼、唐突的言语带给听者的不愉快和反感,是人们积极运用语言手段进行沟通的一种交际方式,在现实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从语言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实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言语,是话者技巧性含意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1]。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是美国语言学 家 塞 尔(J.R.Searle)1975年 在 言 语 行 为 理 论(speech act theory) 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语言哲学学说。间接言语行为是相对直接言语行为而定义的。塞尔指出,直接言语行为是实施言语行为最简单的情况,即话者说出一句话,确切地表达了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而别无他意,此时,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一致,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事实上,更多情况下,人们是通过间接表达来实施话者的真实意图,也就是一个话段的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其传递目的。即句子的表层结构和其语用功能之间存在不一致、不对应的间接关系,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简单来说,间接言语行为体现为一种主要施事行为通过另一种次要施事行为间接实现[2]。例如,话者说时字面意思是 “这里好冷”,而他的言外之意则可能是(能开一下空调吗)?”或者是(可以关下窗户吗)?”也可能是
“间接表达”是指对于有目的的行为,不直接表达,而是用其他表达婉转表达的对话行为。委婉语的使用正是间接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间接表达也可以算作是进行委婉语表达的一种方法[3]。
下面将具体分析韩语的委婉语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所具备的3 种功能。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忌讳”的事物,韩语当然也不例外,禁忌语在表达时不便直言,故而为了顾及交际双方的感受,多选用委婉语来替代,故而回避忌讳功能就成了委婉语社会交际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效能。委婉语源于人类对死亡、疾病等人生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幸状况的敬畏心理,同时主要替代在公开场合不便直接表达的涉及身体隐私、性行为等词汇,故而死亡、疾病、性行为等常属于禁忌之列。
疾病是令人忌讳的,故而在表述与疾病相关的话语时,人们多采用间接的,委婉的话语进行表达。
谈及死亡更是人们十分忌讳的话题,韩国社会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谈死死神到” 的迷信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日常交际中也是能避则避。
此外,在相对传统的韩国社会中,当提到性行为和男女关系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时,人们几乎不可能会直言不讳,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说法间接婉转表达。
委婉语的回避忌讳功能充分体现了委婉语的间接性,不论其是如何演变发展形成的,其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它能使交际双方采用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来间接地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达到交际的目的。
礼貌原则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交场合形形色色,传递的信息多种多样,礼貌地表达可以引发对方的好感,同时也体现出话者的素质教养,避免引起听者的不愉快或窘迫。作为一个崇尚儒教的国家,韩国人尤其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问题。
日常交际中,韩语委婉语的礼貌功能除了上述通过词汇手段体现以外,还表现在语法手段上。例如,说话人想要提要求或下命令时,为了表示对听者的礼貌、客气或尊重,或是为了缓和语气而使用,相比陈述句更多是用疑问句代替。一般来说,句法类型和其语用功能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例如,陈述句表示陈述,疑问句表示询问。但是塞尔的间接行为理论提出,一种句式并不总是用于行使某一特定的句法功能,同样,某一种语用功能也并非只能以一种特定句式去得以实施,即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存在多元关系。
掩饰功能是委婉语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交际策略。其使用能够回避话语直接表达和接受的尴尬,掩饰话者不好直言或有所顾虑的事物,避免使听者感到冒犯、不满。特别是在表达对听者的不满、指责,或者批评对方、指出对方不足,拒绝对方请求,反对对方的观点时,委婉语的掩饰作用就体现出来了[6]。
表达对对方的不满、指责的情况:
作为一种间接的言语表达形式,韩语的委婉语始终充满活力,在社会交际中屡见不鲜,担负着“润滑剂”的作用,从而使交际能够愉快、顺畅地进行。本文基于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语用学角度探讨了韩语委婉语的3 种交际功能,上述3 种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间接语言的使用。事实上,这3 种交际功能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在实际的会话交际过程中,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交际双方语言文化的差异,这些功能之间通常融合作用,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加深对韩语委婉语交际功能的考察理解,有助于韩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积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