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祯,陈维华,张雨辰,郭凤洁
(宜昌市夷陵医院感染科,湖北 宜昌 443000)
肝癌(liver cancer)是全球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因早期消化道症状不典型,且人们普遍健康意识不高,因此肝癌早期极易被忽视。近年来由于饮酒量增加、肥胖患病率上升使得肝癌的患病率大大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因肝癌导致53万例意外事件、48万例死亡和125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1,2]。此外我国同时存在大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患者。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在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早期肝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是70%以上,而晚期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做到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的关键[3]。肝癌的检测方式包括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肝癌的敏感性约为60%,组织病理学检查往往是在确诊后才能实施且为有创检查,血清学相对是最为便捷、经济、可操作性强的检查。血清肝功能是临床常见的检测肝细胞是否有损伤的项目,包括酶学、代谢和合成能力检测,已被广泛用于肝脏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4,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健康者与不同类型肝癌患者比较其血清肝功能指标,旨在为肝癌早期诊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宜昌市夷陵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6 例作为肝癌组。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关于肝癌诊断标准[6],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②入院前未接受放化疗及手术等恶性肿瘤治疗;③无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肺部、肾脏等重要脏器组织疾病。排除标准:①肺癌或胃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所致肝癌者;②合并有肝囊肿等其他肝脏疾病;③合并严重的神经或精神类疾病;④配合度差或临床资料不全者。纳入同期5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肝癌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5.47±8.03)岁;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27例;病理类型:肝细胞性肝癌29例、胆管细胞性肝癌27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在46~81岁,平均年龄(66.38±9.40)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4.0 ml,经3000 r/min离心机分离15 min,提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 ℃超低温冰箱中待测。采用罗氏760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盒均由瑞士罗氏公司配套提供,所有操作严格安装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前一天将所有样本4 ℃进行解冻。正常参考范围:A/G(1.2~2.4)、ALT(0~40 U/L)、TBA(0~10 μmol/L)、TBIL(4.0~26.08 μmol/L)、GGT(10~60 U/L)、AST(0~40 U/L)、ALP(50~130 U/L)、DBIL(1.17~14.008 μmol/L)。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以及不同类型肝癌患者血清A/G、ALT、TBA、TBIL、GGT、AST、ALP、DBIL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 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LT、TBA、TBIL、GGT、AST、ALP、DBIL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肝癌组对照组t P A/G 0.812±0.4032.119±0.4365.154<0.001 ALT(U/L)60.26±4.6517.38±3.237.537<0.001 TBA(μmol/L)83.19±15.185.43±1.966.394<0.001 TBIL(μmol/L)30.35±4.1719.18±2.4510.742<0.001 n 5656
表1(续)
2.2 不同类型肝癌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 肝细胞患者的血清ALT、TBA、TBIL、GGT、 AST、ALP、DBIL水平均高于胆管细胞性肝癌组(P<0.05),不同类型肝癌患者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肝癌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类型肝癌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s)
病理类型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F P A/G 0.901±0.4130.815±0.3370.105>0.05 ALT(U/L)47.38±7.2375.18±4.980.529<0.05 TBA(μmol/L)71.26±14.3095.43±21.012.164<0.05 TBIL(μmol/L)20.19±4.2649.18±6.451.236<0.05 n 2927病理类型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F P GGT(U/L)141.24±49.81177.15±37.021.263<0.05 AST(U/L)53.03±12.7985.48±11.420.237<0.05 ALP(U/L)55.40±18.1971.39±19.041.058<0.05 DBIL(μmol/L)16.25±5.1328.09±6.281.272<0.05
肝癌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同时因早期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且患者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导致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转移及治疗后复发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问题[7]。研究证实[8,9],早期肝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远高于中晚期肝癌。病理活检诊断肝癌准确性高,但因其操作有创、难度大等问题,很难作为早期筛查手段进行推广[10-13]。目前,B超也是是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但早期发病常存在隐性病灶、亚临床病灶及微小转移灶等,因此敏感性不高[14-17]。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能一定程度反映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但是在基层医院普及率不高。肝功能指标具有检查简便、重复性高、价格便宜等优势,已在临床普遍应用。
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但肝细胞中ALT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ALT,1%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肝细胞中AST大部分存在于线粒体成为m-AST,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内,m-AST升高用于判断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组AST及AL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肝细胞受损的规律。肝细胞癌患者两组酶指标低于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为肝细胞癌性肝癌患者多数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因此发现较早,肝细胞损伤较轻,与刘东方[18]报道一致。GGT在体内分布较广,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大部分在线粒体产生。本研究中肝癌组血清GG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癌细胞逆分化,肝细胞产生GGT增加,肿瘤组织或周围炎症刺激,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同时局部胆道梗阻,酶逆流入血导致[19-22]。DBIL和TBIL为衰老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产物,因此在肝细胞损伤及胆道梗阻时升高。本研究中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DBIL和TBIL高于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主要原因可能为前者累及胆道系统[23-26]。A/G主要反映肝脏合成能力,当肝细胞受损时白蛋白合成能力明显降低。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组A/G低于对照组,肝细胞癌肝癌患者A/G虽然高于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为肝细胞受损程度差异还不够大,也可能为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肝功能指标能有效诊断肝癌发病,是肝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