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璇,王 慈,柯继贤,王贤良,毛静远
低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证,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低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0%和7.36%,在人群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流行[1]。其中生理性低血压除血压偏低外,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及病理损害,多于体检时发现,不视为疾病[2];病理性低血压则多伴有头晕、心悸、疲乏甚或黑朦、晕厥等临床表现[3-5],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增加心理及经济负担[6]。有关病理性低血压的研究,对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及术后低血压等关注较多,对临床常见的原发性低血压研究较少[7]。西药治疗常采用谷维素、维生素及补充营养等改善临床症状,或短期口服盐酸米多君、麻黄素等升高血压,效果短暂且容易矫枉过正,存在较多副作用[8-11]。中医药对原发性低血压病治疗有明显优势[12-13],但对本病的病理机制尚缺乏一致认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应用推广[14]。本研究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对原发性低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不同时期的证素变化特点进行了梳理,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2年2月收录的原发性低血压病证候相关文献,以“低血压”为“篇关摘”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以“中医”“中药”“中西医”“中成药”“中草药”为“篇关摘”进一步检索。此外,手工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
1.2 文献纳入标准 明确诊断原发性低血压病或体质性低血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类文献,具有明确辨证分型及对应例数;对于一稿多投的文献,取其中1篇;同一团队/作者课题不同阶段发表有关同一研究文献,取病例数最多的1篇。
1.3 文献排除标准 综述、动物实验、个案报道、理论探讨及科普类文献;文献研究对象为特定中医证型者;文献研究对象包含直立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高原性低血压或继发性低血压者。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浏览题目与摘要,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进一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阅读全文,对满足标准的文献进行纳入。提取作者、题目、文献发表时间、临床症状、证型、证素及对应样本量,建立数据库。
1.5 术语规范 参照《中医诊断学》[15]、《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16]对相关临床症状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头晕目眩”“眩晕”“眩冒”规范为“头晕”,“不思饮食”“食少”“纳呆”规范为“食欲不振”,脉象统计中“脉无力”因出现频次较多,且无法简单归入28部脉象中某一部,故予以保留分析。依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7]及《中医内科学》[18]对证候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如“阴虚内热证”规范为“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规范为“气血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脾气虚弱证”规范为“气虚证”,“脾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规范为“阳气亏虚证”。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建立原发性低血压病文献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对临床症状、证型、证素的频数、频率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步检索CNKI获得文献1 036篇,WanFang Data 1 693篇,VIP 793篇,剔除重复文献1 140篇,浏览题目与摘要,剔除不符合要求文献2 004篇,逐篇阅读全文,最终纳入文献39篇,涉及病人4 526例。除2篇未明确性别样本量外,其余37篇中男1 392例,女2 830例。
2.2 四诊信息概况 纳入的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涉及四诊信息69个,其中望诊18个,闻诊1个,问诊38个,切诊12个。问诊出现频次前5位依次是头晕、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懒言、失眠;望诊包含舌象12个,以舌淡、苔白出现频次最高;脉象以细脉最为常见。详见表1~表3。
表1 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问诊症状统计(频率>1%)
表2 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舌象统计
表3 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脉象统计
2.3 证型特点分析 39篇文献共出现证候类型31种,按前述规范标准归纳为16种,排名前5依次为气血两虚证、气虚证、阳气亏虚证、痰湿中阻证与肝郁气滞证。详见表4。
表4 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证型统计
2.4 证素构成情况 将所得证候类型进行证素拆分,提取原发性低血压病相关证素9个,根据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气滞、热蕴、血瘀、寒凝。详见表5。
表5 4 526例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的证素构成
2.5 不同时期的证素特点变化 将39篇文献按照发表年份进行分层,其中2000年前发表文献15篇,涉及病例1 817例;2000年及以后发表文献24篇,涉及病例2 709例。统计两个时期的证素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00年及以后气虚、血虚占比较2000年前降低,而痰湿、气滞、阴虚有增加趋势。详见表6。
表6 不同时期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证素构成变化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证候是对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的高度概括,亦是论治的基础[19]。本研究基于现代文献,梳理总结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证候特征,共纳入文献39篇,证候类型31种,种类仍较为繁杂,对核心病理机制的提取分析造成困难。
《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曰:“五脏虽分,而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五脏相关,气血同源,血压的形成始终与气血和脉道密切相关。故回归原始文献,参照《中医内科学》[18],适度简化脏腑辨证,如将文献[20]中辨证“心脾两虚证”,症见头晕目眩,劳累加重,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归脾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者,归入“气血两虚证”,以降低数据离散度,进一步挖掘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核心病机。最终归纳证型16种,尤以气血两虚证最为突出。进一步对证候类型进行证素拆分,虚性证素占比较高,“虚”作为病机关键,是原发性低血压病最基本的特征。
基于近年来临床实践启示发现,低血压病人的证候特征在发生变化。考虑到证候类型间的联结形式较为复杂,而证素作为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可更为简洁直接贴近疾病本质[21],本研究聚焦证素构成比,以2000年为截点,对文献进行分层处理。分析发现,2000年后文献中气虚、血虚占比较2000年前减少,而痰湿、气滞、阴虚增多,可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关。当今社会,人民衣食富足,饮食营养充沛,故气虚血亏者较前减少。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取过多,亦给原发性低血压病病人本就虚弱的脾胃功能增加负担,《证治汇补》云:“脾虚不运清浊,停滞津液而痰生”,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津液不布,水湿停聚,痰饮内生,从而进一步阻滞气机;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肝气不舒,横克脾土,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反侮肝木,如此反复,恶性循环,而致脾虚肝郁者越发常见;《灵枢·大惑论》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高负荷运转、作息黑白颠倒致阴血暗耗,嗜食肥甘燥烈之品亦致阴液耗伤,在高强度工作及不良生活方式的联动下,阴虚者越来越“年轻化”。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原发性低血压病以“虚”为主,虚证中又以气血两虚最为突出。随着社会背景及生活方式改变,阴虚证素较前增多,亦多见虚中夹实者,实则多为痰湿、气滞。提示临床辨治原发性低血压病时,在益气养血基础上,可酌情加用养阴、祛湿、化痰、理气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