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2-11-02 02:55尚晓彤尚明瑞夏敬飞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000
物流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物流考核

尚晓彤,尚明瑞, 夏敬飞 (.甘肃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000)

0 引 言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一直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近几年,“课程思政”成为了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发展新格局。

在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下,行业专业人才缺口大,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迫切,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教师有必要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加快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寻找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以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1 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

自“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诞生后,便不断融入各门类的课程当中,现已在高等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推广。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与各类专业学科同向、同行、同频,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给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课程思政的特点主要有:渗透性。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内容的知识点相融合,深度挖掘课程当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寻求结合点与恰当的融合方法来渗透思政教育;贯穿性。课程思政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融入思政内容;系统性。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

2 物流管理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是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在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明确如何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等问题,将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价值意蕴良好地展现并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关心时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一批专业性强、道德素养高的接班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发展的根本目标。

2.2 有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物流管理主要涉及的是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物流管理行业对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结合生产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通过将思政理论教育融入物流管理的专业课教学中,将专注的职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深埋在学生内心深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物流人才,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需。

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顶层设计缺失

在现阶段,多数高校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缺乏顶层设计。第一,从学校层面来看,并未建立相关制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工作浮于表面;第二,从教师层面来看,其往往更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职业证书和技能大赛等,对于思政理论知识方面不重视,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领与考核;第三,在教学内容与大纲设计方面,大纲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教材进行编写与设计的,思政内容较少,因此教学设计与大纲方面还需不断完善,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接受到思政理念。

3.2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不高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思政理论水平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部分教师由于长期进行专业领域任务的教学研究,对课程思政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对思政理论的深入研究,依旧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专业课程的根本是传授专业知识,未领会到思政育人的关键意义,这就导致教师并未充分挖掘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课堂效果也大打折扣,使得课程思政的改革愈发艰难。

3.3 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与专业课程内容契合度不高

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尚处于发展当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方面尚有不足,教师对如何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尚存在一定的疑问。例如,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入多少较为适宜?过多地进行思政教育,是否会导致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未能完成,如果渗透过少,只是蜻蜓点水,那么能否起到思政教学效果等,这都是实际困扰教师们的问题。另外,部分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的课程思政改革培训,缺乏实际经验,难以有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课堂上未能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甚至有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只是一味地为了思政而思政,未发挥出实际的教学效果。

3.4 规范的教学模式不足

在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性,仍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现在的学生多数是伴随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个性较强、思路活跃、勇于挑战,因此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效果不佳,甚至还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长久地以这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难以将思政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打破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科特点,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将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让这些思政内容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3.5 考核方式单一,思政元素体现不足

目前高校的多数课程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更多地还是以提高分数为动力,学生错误地以高分为学习目标,功利心较强,对卷面考试以外的内容并不重视,没有约束和压力,导致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程度低,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长久以来受大纲与教学任务的约束,在以往的专业课程考评中也未加入思政考核要素,缺乏思政方面的考评措施。

4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4.1 课程大纲与素养目标相结合

亟需修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物流行业岗位工作流程以及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深度挖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注重团队协作,强化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

以《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为例,可通过对大纲修订来提升思政内容的比重,结合教学目标,围绕专业知识点,将思政内容嵌入大纲中(见表1),另外,还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表1 《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思政内容与知识点的衔接

4.2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思政品德修养

教师要参加专业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例如通过校内培训以及线上思政教学讲座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提高思政理论觉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高度融合,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扎实地落实到课堂中,确保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其中内涵。另外,与其他专业教师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打造一支新时代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4.3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点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要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将思政教学内容贯穿到教学当中。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采购管理》为例,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授“认识采购管理”这一章节时,可结合实际案例,在新冠肺炎大肆爆发时期,各种医疗物资、防护物资亟需采购,物流公司加班加点地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将紧缺的物资配送到位,在讲授采购管理内容时向学生传达采购理念,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在非常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以及物流人的社会责任感;在讲授“招标采购”这一章节时,通过对招标采购案例进行分析,明确招标采购的含义,熟悉招标采购的流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理解团队协作精神。

4.4 丰富教学模式,灵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利用先进的思政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确保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4.4.1 “双线并行”翻转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讲授、小组讨论等方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前和课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上也得到了教育。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教师可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提前完成预习任务,任务单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知识及能力目标:学生掌握立库、出库、信息流转流程,熟练应用物理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单货物的立库、出库任务;第二,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作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物操作演练培养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感受物流人的工匠精神。

4.4.2 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课前,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刊物、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搜集国内知名企业的文化、物流人的先进事迹以及与物流产业相关的热点新闻事件,并在课中将搜集的资料以PP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阐述,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物流行业的了解,理解了物流人的工作使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4.3 实践式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偏向于应用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一些设备、仿真系统等进行实践性教学,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一些知名的物流企业去参观实习,真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与企业工程师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4.5 科学构建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

在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方面,从考核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权重,采用多种模式的全程考核机制,构建课程综合考核体系指标,分别从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两个层面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且应结合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以及企业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来进行综合评定,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首先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评价,要将过程考核(如平时表现、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等)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其次要注重思政素养的考核,考核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领悟与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过程中求真务实的工作品格、安全意识以及职业精神等。与此同时,还要调动学生主动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可通过网络留言、直接发言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专业教师,作为一个加分项计入总成绩中,一方面有利于完善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师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提升教学效果。

5 结 论

综上所述,当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实施多样化思政教育,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物流考核
内部考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